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
汪建中
一
浙江的普陀山,如果是将它那些名扬天下的寺庙一一抽去,它实在只能算是一片庸常的山丘。因为,它既没有峨嵋的巍峨之势,也没有泰山的王者气象,更没有昆仑的霸道气质。说它只是一片山丘,是在于它最高海拔高度不过两百来米,地理面积也不过才十余平方公里。
我至今都弄不太明白,就是这样一片庸常的山丘,为什么就成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了?另外三座佛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随便切一角山峦余脉,都足以使普陀山感到长久地惭愧。但是,就是这样一座低矮而又舒缓的海边坡地,它的确就是中国响当当的佛教名山,而且名扬海内外,甚至朝圣的脚步络绎不绝地朝这里汇集。
是因为有观世音菩萨,普陀山才名扬四海的吗?但在中国,自魏晋以来,观世音菩萨遍地都是,就连在最为边远的敦煌,不仅有观音菩萨,而且有不同时期、不同造型、不同性别的观音菩萨。敦煌当然也有名,但比起被封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来,敦煌是乎还略逊一筹。
是因为先后有十余个帝王来朝拜过的结果吗?然而帝王们朝拜过的名山古刹,一千多年来,简直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为什么其它地方没有被封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而普陀山就获此殊荣了呢?
那么,是不是因为陆游、赵孟頫、屠隆、文征明、张岱、董其昌、康有为、虚谷、虚云、弘一、太虚、竹禅等等名士大德们先后在普陀山居住过,才使得普陀山声名鹊起了呢?我想,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中国的文化那么深厚,那么久远,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稍稍有一点秀色的山川,哪个山川没有居住过名士大德、江湖高人呢?
是由于它面朝大海、依水而居吗?但是,中华的海岸线从东到南,那么漫长,要找一座紧靠大海的优美山川来做佛教胜地,那实在是用不着艰难跋涉、苦苦寻觅。
既然上述种种理由都不成立,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全了普陀山?在它的山水石木间、晨钟暮鼓里,到底隐潜着一些怎样的秘密?这些秘密又是如何在风雨中演绎了海天佛国的千年传奇?
二
要解开普陀山的秘密,首先不能忽视的,就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的一部分,这里是长江、钱塘江、甬江的入海汇集处。三条声名显赫的江在这里浩荡入海,那种壮阔、苍茫与雄浑,就是没有到过这里的人,都能大致想象。尤其是长江,在横穿了中国大地后,在吸纳了千年风骚和万里人文后,波涛汹涌地来到这里,一股脑地把这些全部流泻给了普陀山,普陀山也就因此囊括了九州神韵的极致。有了这样的极致,它就不得不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独领风骚,鹤立鸡群。在这样的时候,谁还能鄙视它的庸常,冷眼它的低矮?
再就是,普陀山背靠着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这些古老的城市,用极其深厚的江南文化时时滋养着普陀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了这样靠背,海天佛国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气场,就足以使自己成为佛国的娇子,而让世人景仰。
还有一方面就是,普陀山地处东海前沿,它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日本、朝鲜和韩国,更重要的是它直面着太平洋,它一方面迎接着来自远方的蓝色文明,一方面又向彼岸传递着中华文明。在对这两种文明不遗余力的传承中,普陀山,它就是再低矮一百米,那也是中国不可忽却的部位,那也是巨人的形象。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普陀山特殊的人文气象,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棋盘上,它就成了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它拥有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的部分,它吸纳了海洋文明中最为耀眼的光亮,它在继往开来的临界点上肩负起了义不容辞的担当。面对如此一座普陀山,试问天下,还有哪个僧侣不希望在这里弘扬精神的道场和信仰?
因此,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寺庙林立,梵音朗朗。据记载,普陀山在鼎盛时期,共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蓬、四千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四千余僧侣聚集在面积只有十余平方公里的普陀山上,那是怎样的一种鼎盛景象啊!可以想见的是,几千僧众在晨钟暮鼓中,在青灯黄卷里,任佛光与晨光相互辉映,让梵音同涛声一起交响,然后面对大海,朝向东方,虔诚而又庄严地举行着辉耀千年的观音道场。
三
在这样一个地方播撒信仰,那些朝圣的脚步就会翻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追随精神的光亮;那些虔诚的香火就会穿越风霜雨雪,来到这里点燃圣洁的信仰。
有意思的是,人们到普陀山朝圣,必须要渡过一段宽阔的水道。而这段水道的名字又是那样特别,她叫莲花洋。
莲花洋的水,五彩缤纷,既是接近圣灵之前的一段华丽铺陈,又是临近信仰前的一次隆重净身。要经过这样一段水路才能上山,这好像是普陀山的刻意安排,又好似一个必须有的庄重仪式。把杂念与浊气净一净,把心灵与精神洗一洗,莲花洋,让所有进入精神道场的生命,干干净净地上岸,清清洁洁地登山,然后在一尘不染中开始悠远而宁静的心灵慈航。
游船靠岸的码头,叫短姑道头。在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据传在很多很多年前,有姑嫂二人千里迢迢来朝拜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她们乘坐的船刚一靠岸,小姑子突然来了月经。对此,她认为如果贸然上山,会玷污观音菩萨的圣洁之地,就说什么也不下船,嫂子拿她没办法,只好独自上山。此次专程来朝拜观音,虽没有如愿,但小姑子并不遗憾,因为她认为没有亵渎神灵,没有玷污观音。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小姑子,就把这个码头改名为短姑道头。
这个故事虽有演义的成分,但说明前来进行宗教仪式的信徒们,在登山之前都自觉地净身,虔诚地净心。因为人们知道,唯有彻底地净身和净心后,进入精神道场才能变得高贵与圣神。
但是,一千多年来,到普陀山的人,并不一定全是净了身而来的。比如在明代,普陀山一度成为海盗和倭寇的盘踞之地,把一个圣洁的佛教之地变成了血光飞溅的杀戮之处。还是明代,朝廷为了海禁,居然遣散僧侣,焚毁寺庙,使得一个接近完美的海天佛国,成为一片死寂之地,几近废墟的程度。再就是在清朝,由于荷兰海盗和郑氏政权的威胁,朝廷再次禁海,又使得普陀山的佛教再遭深重的劫难。一次又一次被毁,又一次又一次地重建,普陀山的寺庙群,就这样在历史血雨腥风中走过了她的坎坷之路。
普陀山在历史上遭遇的几次劫难,仔细考量后就发现,其实不是朝廷容不得佛教的存在,而是海禁时采取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比如清朝海禁对普陀山寺庙的焚毁,但在事后,康熙皇帝又多次出资修缮庙宇,甚至把南京城里明代的故宫都拆来修建普陀山的寺庙。除此之外,康熙还号召天下臣民出资,恢复普陀山香火的鼎盛。另外,在雍正时期,由于朝廷的拨款,普陀山开始了有史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建。这次修建,耗时三年,普陀山的寺院从此雄踞江南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天佛国。
由于多次遭到劫难,又多次恢复重建,因此,一代代到普陀山朝圣的人们,在渡莲花洋的时候,那种净身与净心的心灵仪式,就格外隆重,格外庄严。
四
经过许多代人的精心呵护与不懈努力,普陀山已被人们视为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普陀山也因为有观音菩萨而蜚声海内外,雄峙于佛教界。
普陀山之所以能成为观音道场,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据传在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人慧萼从五台山奉引观世音像回东瀛,船经普陀山时,遭遇狂风巨浪,难以行进。面对滔滔恶浪,慧萼以为观音菩萨不肯渡海,有留在普陀山之意。于是,他就没有把观音菩萨运回东瀛,在潮音洞上岸,并建“不肯去观音院”将观音菩萨供奉在这里。第二个说法是,信徒们根据佛经里的描述,确定普陀山就是观音道场的圣地,于是在普陀山广建寺庙,并将观音菩萨的塑像供奉于寺庙之中。
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是传说,但无论是真是假,普陀山是观音道场圣地这是无须质疑的。在宋嘉定七年(1214年),普陀山被正式定为观音菩萨道场,一直到今天。
观世音菩萨能受到若干代中国人的崇敬,这与她救苦救难的慈悲情怀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自古多天灾,也多人祸。人们渴望朝廷能救民于倒悬,但朝廷不仅总是覆雨翻云、频繁更替,而且专制与独裁又总是一层不变,难以真正从根本上实现平民百姓渴求幸福美满的梦想。在这样的时候,人们从佛教里发现了能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虽然她是一个带有浓厚虚拟色彩的菩萨,但这恰恰满足着人们逃离苦海的精神渴求。为了赋予观音菩萨更多伟力,信徒们发挥着巨大的想象,把她塑造成了千手千眼的女神,认为只有这样一个慈母般的具有伟大力量的女神,才能看清楚更深、更重和更多的苦难,才能把更多的底层劳苦大众拯救出苦海,渡向幸福美满的彼岸。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崇拜,不如说是一种挣扎于苦海中的生命在无助时的嘶声呐喊、苦苦吁求。尤其是佛经为观音菩萨赋予的“无缘慈悲心”,就更加对信徒们具有感召力了。
所谓“无缘慈悲心”,就是对于那些和自己没有缘分的人,也要同样给予慈悲之心,关爱之情,救助之义。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超出了儒家那种上爱朝廷、下爱家庭的狭隘观点,把爱和善伸向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更广的群体。也就是说,只要是生命,就能获得“无缘慈悲心”的殷殷关照。
因此,观音菩萨总被视为善的化身、爱的化身、美的化身。面对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慈母一样的菩萨,就不难理解信徒们千年不衰的顶礼与膜拜了。
五
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普陀山就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已成了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观音道场。它更不仅仅是舟山群岛里的一个岛屿,更重要的是,这个岛屿成了一个非凡的象征——它犹如一艘永不沉没的大船,满载着“无缘慈悲心”,在苍茫的苦海上浩浩然慈航。
在这样的慈航中,它一次次迎接曙光,又一次次告别夕阳。在这艘屹立在苦海的大船上,那些晨钟暮鼓、朗朗梵音,那些声声木鱼、阵阵吟唱,与拍岸的惊涛、回旋的鸥鸣一道,演绎着真善美的传奇,以及信仰与朝拜的雄浑交响。
普陀山,在三江的入海处,在中国的东海岸,面朝大海,见证了中国人千年的精神追求和对幸福美满的不息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