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行
岱山行
朱艺伟
1
岱山,一个曾经陌生的地名,却因十余年前一套名为“东海蓬莱”的明信片:浦门晓日、石壁残照、竹屿怒涛、九子沙滩等“蓬莱十景”,让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岱山”;海水、翠岛、沙滩、石礁、渔火,岛海相依,水天相连,构成一幅美仑美奂的天然画卷,让我迫不及待地作出决定——收拾简单的行李开始梦寐以求的千岛之旅。
岱山,可谓是海洋文明的发祥地,有关海洋的民俗风情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当然之前,在我惯性的思维中,还曾孤陋寡闻地把“岱山”理解成一座山,这是顾名思义而单纯的一种借口;当然我更不知道,岱山是与天堂毗邻,凌波海外,舟车迢迢,云水缈缈,似梦若幻,“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位于舟山群岛中部,岛屿点点滴滴铺缀璀璨若星的“仙山海之国”。在那次千岛之旅后,岱山这个“似曾相识”并留下那么一份新鲜感与神秘感远在海角的“香格里拉”,成为了一个让我仰慕的地方——如果这还能算作是一种灵魂虔诚的膜拜的话。有了此行作铺垫,我对岱山便有了足够的了解,知晓这里的人对大海的敬重至高无上,直接深深地根植于渔民的骨子和灵魂里了。他们以最纯朴、厚重、礼仪、古色古韵的乡风民俗祭海谢洋,热情洋溢地赞美海洋与畅想锦绣未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海岛渔家和美的自然生态画卷,喜气洋洋地歌唱着渔家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这里的人以海为荣,以岛为生,以渔为业。活得就是潇洒,过得就是休闲,品得就是新鲜,享得就是海趣,娱得就是渔乐,这样有滋有味的生活实在让人向往,要不怎么会有无数的游客像逃犯似地不厌千里路遥纷至沓来。
在我看来,岱山自古有山有海,兼山水之美,陆海之奇,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苍翠、雄奇的摩星山脉雄踞于岛心,周围镶嵌着衢山、长涂、秀山等千姿百态的大小岛屿不计其数,如此得天独厚的旅游圣地,大抵可以算作是大海的宠儿,或者是幸福生活的极致了。去到一个人间仙境的地方,比如秀山岛上感受一番苏东坡的“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呑吐”的诗境,或者在岛上,做点儿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开垦几分荒滩,耕田牧海,种芝草和绿色纯天然的蔬果,或者用嶙峋的礁石垒筑一座古朴的小屋,酿几缸菊花酒,邀三五好友斟酒观海,或从繁华中逃遁,喧嚣中剥离,摒弃物欲,只带上笔记本电脑,做个当下时尚的隐士,在海风里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上网去聊聊人生和憧憬——但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是古代仙人不这么想。
在岱山行车不便,我们借着船只悠悠荡荡,行行停停,这种在交通上的“稀缺”,本身就是一个海岛城市最独一无二的特色,使整个旅程增加了不少的美感、诗意和神韵。来到一个叫做“东沙”的古镇,脚步决定停下,不走了。此前,当然我不知道在这个由海湾岬角圈画而成古风犹存的小镇,一步就是千年。我来了之后,身前别样的景致让我耳目一新,走在一条当地人引以为豪悠长悠长的青石古街,就有了再也不想离开的念头,内心便变得淡定,似乎完全可以把日子过得不慌不忙,慢生活,馨享受,从容恬淡,让虚浮的意绪和焦躁的生命熨帖在这清静而安谧的“海角一隅”。东沙虽然只是一角,却是岱山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点亮了岱山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清代诗人刘梦兰诗云:“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东沙是一座地道的古镇,风雅、幽韵、诗意、精巧,总面积23.46平方千米,街巷纵横交错,密密匝匝,行走其中,仿佛走在百年前的某个惬意时刻,却忘了今夕何夕?东沙虽小,却盛名远扬,历史可与中国任何一个渔业古镇媲美。穿行于古镇的街巷,关于东沙的历史,你会了然于胸。古式古香的屋子,斑驳的石墙,古朴的门,锈迹的铁栓,都渗透出古老的韵味,经典的故事。
东沙,似乎总有着亘古不变的情调,湿润的青石板,长长的白墙,爬满墙的藤萝,耳畔飘来韵律优美、节奏悠扬、叙述东沙过去描绘现在展望未来的配乐散文,还有悠闲行走在深深幽巷里的人……一切都是能触摸到的一种淡泊而安宁的生活表象。在这里游走,你会不知不觉地忘记时间,忘记空间,感觉自己早就沉醉在一幅画里,成了画中的人或电影里的主人公,抒情和诗意中无法掩盖婉约的浮光轻影。走着,走着,你无意间会感到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个神奇的传说;听着,听着,你自然感觉像听到一个深谙渔事风情的老者精妙绝伦的解说,娓娓而舒畅地烙印在心中。古镇上,矗立着一个“国”字号的亮点——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这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中国”开头的海洋渔业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千年海洋渔业文化的述载。这里,是岱山千年的一个回放,氤氲着古老的海洋与渔事气息,记录着渔民与海洋搏斗、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馆藏物应有尽有,见所未见,从渔民的服饰、各种渔网、各式渔船与渔结、与众不同的渔家风俗风情到不同时期的海洋渔业捕捞鱼类标本展览、五花八门的海洋贝类生物展览等,博大而丰富,详实而璀璨。在这博物馆内,我们有幸看到了一大批来自日本友人割爱捐赠的海洋贝类生物。毋庸置疑,此馆乃海洋渔业的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穿越远古与现实的微缩。
“一去千年”,是对东沙厚重人文历史的一种赞叹。走近位于念母的北畚斗新石器文化遗址,我惊喜地发现早在3000-4000年前东沙就有居民生息、繁衍。相传2200多年前徐福受秦始皇派遣,率3000童男童女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看到岱山岛屿缥缈朦胧,犹如仙境,遂登临寻仙,登临之处为东沙山咀头,涉足蓬莱山(岱山古称),此说有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海天一览亭”中碑文为证。东沙古镇建制于唐,兴盛于清,海洋文明底蕴深厚。翻开《中国渔业史》,你能清晰地看到东沙渔业文明繁荣精彩:东沙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各地渔船聚集东沙,船以千计,桅杆如林,人达数万。遂以渔兴市,以市兴镇,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著名的渔业商埠。当时横街鱼市的繁华景象,清朝文人王希程曾这样描述:“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可;才见喧闹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东沙昔日繁华的锦衣虽已褪色、烟花散尽,但一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老字号”商铺使一座内敛、涵蕴、温煦的渔都更具风韵,它骨子里的谦逊和秀慧依旧不变,这也是更吸引游人的地方。
2
今天,岱山这个地方,我已不再陌生,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这个海岛城的方位和它的故事、历史与演变。
我在2000多年后也来到了这个可以让人抵达心灵的地方,虽然不像秦方士徐福那样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我的确是想来寻找一些在内陆城市里无法体验的东西,一个藏在心中的梦,一片真善美的山水,一种抒情而浪漫的海之韵,不管是否寻找到。即使找不到我心中所想,也不会为此沮丧,但我坚信在这样一个上天格外厚爱、碧海金沙、仙岛秀水、礁石奇岩、诗意湿地……“眼前一海金,身后一港银”的含苞待放的世外桃源,当然能找到,希望不会像浩瀚之海那样渺茫,一定能让我释放情怀,寄托心灵的。
我先去了岛上,那座岛叫秀山。岛上空气清新,目之所极,青山苍翠,植被丰富,覆盖率达60%以上。河流清澈,阡陌纵横,村庄房舍错落有致,一切宁静如诗,美在宁静中荡漾,你仿佛活在了另一个国度里。在岛上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芃芃薿薿,我欲要俯下身去闻,它们却争先恐后地将那股特别的草香扑鼻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千万年来海水退不去的气息。当年徐福到处颠簸来到“海上仙岛”求长生不老之仙药,看着这些草,百感交集,不知道他有没有替秦皇求到仙药。2000年来,人们来到岱山,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起了徐福这个人,众说纷纭,各种版本的传说萦绕于耳际。有则说:“岱山”是泰山的泊来品,泰山古称“岱山”。但我百思不解,泰山位于遥远的中原地区,是哪方神仙施了魔法神力,让它轻而易举地飘移到东海之滨的?据说缘由通晓医术、博学多才的徐福为秦皇采仙药,漂洋越海来到海上蓬莱(岱山的古称)。徐福是否如愿以偿地采到了仙药,无处考证,但他却痛快淋漓地把“蓬莱”改作了“岱山”。对于这个说法,我不敢恭维,望着那些香草美人,站在海边久久静默。
后来我写了一首《渔家傲·蓬莱》,我似乎听到有海神的呼唤:“不要归去矣!不要归去矣!”
绿岛如荷奇葩秀,海上蓬莱神仙居。抚摩如玉穿古今。长叹惜,大美岱山非我家。
岸芷兰秀应有忆,当年文豪行吟色。千岛之恋梦萦魂。吾百痴,吾将瀛洲入胸川。
我想找的那个蓬莱仙境,就在“海是眼波横,岛是眉峰聚”的岱山。徐福知道东海一角有个圣地胜境叫岱山,他却不知道后来岱山人会对他津津乐道,并在海洋乐园入口处的小山墩上,为他修建了一个亭子,曰“徐福亭”,在日落入海的背景里,它像一个沉思的睿智的长者,守望着这片富裕而康乐的海域,又像是在等待那一个久别而遥远的故人。此亭为白石结构仿古式双层四角亭,四周饰以石栏。我对亭柱上的一副联印象深刻:“停挠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 亭内立有碑一块,双龙合抱,由青石精雕而成。碑文纪录了徐福求仙与岱山古名蓬莱的关系。
3
蓬莱仙岛,徐福先来,我后来。
我来了,向蓬望海。独立海边,开放心事。
我穿着一件与海同色的蓝衬衣,坐在一片平整、辽阔、绵延几公里长的沙滩上,这片沙滩有个诗意风雅的名字,曰“鹿栏晴沙”。眼前海鸥翩舞,优雅婀娜的身影在每一个瞬间都能飞舞出千姿百态的动感之美,为这一片被照得错落有致、奕奕发光、细腻、干净、清爽的沙滩歌唱;它们轻盈的翅膀与海风不期而遇,轻轻拂起我的心羽,如同一双风情万种的手,拨动我已落上一层细尘的心弦,那种郁闷开始释然,放松出一种春风与芬芳相遇般的暖意。
一沙一世界,一滩一天堂。沙滩是最容易让人感悟世界、体验生命的地方,那波涛汹涌的海浪生生不息地扑向大地,远远而来又恋恋不舍地离去,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然之美与力量,无不震撼着你的心灵。塞舌尔群岛苍白粉色的沙滩,马尔代夫梦幻而浪漫的沙滩,塔希提岛神奇而温馨的沙滩,夏威夷拉尼凯最美最阳光的沙滩……然而,在梦里无数次出现的却是鹿栏晴沙,对它有种说不出爱,它是一道弥漫在我心中的永恒风景,也是一份深藏在我心中渴望亲近的缠绵而私密的情怀;在它面前形容词显得苍白虚弱,我相信凡来过岱山鹿栏晴沙的人都有同感,那苍翠的山,湛蓝的水,细腻的沙,会让你那颗躁动、浮夸的心于瞬间平静下来。
在岱山,鹿栏晴沙的名气很大。它不仅是清净、纯真、舒适的休闲之滩,更是一个让人敬颂、祭祀海洋的圣地。千里金沙碧海,人间传说仙岛。这片被赵朴初先生称赞为“东方奇观,神州罕见”的沙滩,南北走向,全长3.6公里,东西宽150米,是江浙沿海最长的沙滩。“万步铁板沙”的美称名不虚传,沙面平坦而富有弹性,传说此处的沙曾是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时,搅起的东海龙宫地底下的沙。因沙沾染了孙悟空的灵性,呈铁灰色,细腻偏硬,含有多种矿物质,对皮肤病还具有一定的疗效。行走在这片漠漠平沙上,仿佛与一位大家闺秀一起漫步,散发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气息。此时,我轻吟着清代诗人刘梦兰的诗句:“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下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一步一浅吟,一句一神韵,一行一品味,心底氤氲的韵味与含蓄的海风亲情相拥。
潮赶沙滩,波推浪花。我轻提裤管,让心与脚一起挣脱某种世俗和尘埃的束缚,但挣脱不了对这片沙滩的爱,依然缓缓而行。海水浸润着我一步一串诗的脚,又悄悄带走脚底下几抹能揉搓诗句的沙,而顽皮的沙爱怜地挠挠我的脚心,痒痒的,酥酥的,让我情不自禁地窃笑。躺在这片让我心梦飞出来的沙滩上,任凭海风轻拂,海鸥曼舞,涛声涌动,我忘了自己是谁,忘了烦恼与纷争,忘了一切的无端与无端的一切,只是静静地享受这份悠闲……
4
我似乎没有找到我想要找到的东西。
但我的确是找到了我想要的。岱山,开启了我向往大海的心灵之旅。体验了春风吹暖桃花水,感受过岱衢洋上黄花鱼汛旺发,目睹了东沙港千樯鼓风、万船齐聚的壮观阵势,饱啖过鱼肥价廉、鲜美天下的人间海味。
岱山虽小,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而海域就占4936.2平方公里,却是东海上一颗光彩熠熠的明珠。自古以来,就被誉称“蓬莱仙岛”。相传,秦赢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江南,在县郧(今镇海沿海)东观沧海,望浩瀚无际东海中缥缈“青螺”,颇有仙山幻觉。时隔九年,遣方士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入这片净土圣海为其求仙药。清·康熙《定海县志》说岱山蓬莱“为始皇所经巡,徐福所栖至。”在《全唐诗》中,录有一首写徐福求仙途经岱山的诗,是唐宣宗大中年间的诗人陈陶写的《蒲门戍观海作》:“廊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惜哉千童子,葬骨于渺茫……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
岱山海域辽阔,每一个岛屿海岸港湾蜿蜒曲折,以其海瀚、滩美、礁奇、山秀,勾画出独特的山海奇观之长卷。《幼学琼林》中所说:“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圆峤,乃仙子所居。”古书记载“蓬莱是海中之岛,海水洪涛所环、高峻、形如壶器,惟飞仙能到。”典故也罢,史记也罢,都印证岱山于烟波浩淼之间,在碧波雪涛怀中,景象壮美,是海上桃源,人间仙境。岱山“虎狼不产,经暮夜而无恐,兵燹不至,处乱世而无忧。”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在他的《莹禅师房观山海图》中这样描绘东海蓬莱:“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波争喷薄,岛屿相凌乱。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我虽无李白的诗才与文采,但阻止不了我前来揽胜的步伐。
我想我找到的东西,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吧。它无形无质,却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我们再来一起吟诵刘梦兰的《蓬莱十景之一·蒲门晓日》吧:“啼断朝鸣曙色明,早潮生处日俱生。不须远驾秦皇石,来看扶桑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