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散记
岱山散记
文/姚崎锋
岱山离我不远,只是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小时候,舅舅家就在摩星山脚下,我每次必去,伫立在山顶的某一处,看那迷雾中的山与海。这山海,可曾是秦方士徐福眺望过的山海呢?三千年前的他一定也是这样如我久久地凝望吧。我或许从凝望已经找到了答案,岱山是一个可以让人抵达心灵的地方。
祭海记
在这一刻,我更能体味谢洋祭海大典的意义。后沙洋,鹿栏晴沙,我终究还是来迟了。站在这海坛边,我想到日月争辉,天长地久,海枯石烂这样的字眼。岱山的海坛无疑开创了“祭坛”的一个新形式。那高达27米的海坛图腾--定海神针从海水中拔地而起直指苍穹,四条龙围聚于神针的下部。神针的底座没入水中,寓意人类起源于海洋,发展于海洋。
千帆归港,还大海一片祥和。在恢弘古老的音律中,点燃祭火,恭请龙王,敬献贡品。450余名渔民身着祭服,变幻各种队形,举香敬拜,祈福感恩。击鼓撞钟,铜炮开响。那场面是何等壮阔与神圣。人潮如涌,人心澎湃。一幕幕的仪式无不表达着渔民对大海的虔诚。
大黄鱼 ,这个曾经与岱山渔民亲如兄弟的鱼种,也终究逃不过人类的滥捕,远去了它们金黄的身段,往日耀眼的欢喜,化作今日黯淡的惆怅。曾经著名的“岱山十景”之一的“衢港灯火”,到如今已然是陈年旧梦。对港山上的那一尊巨型大黄鱼雕塑,它仰着头,张大着嘴,似在传达一种无言的哭诉,如果再不保护海洋,那么远去的不仅仅是大黄鱼了。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感恩的声音吧: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生命,让人们懂得感恩。感谢龙王,赐予我们鲜活的黄金;感谢海神,惠赐我们跳动的白银;感谢海洋,感谢潮汛,母亲般滋润着我们的生命。
古镇记
眼前的房子依然古朴,斑驳的墙,古朴的门,锈迹的铁栓,这就是古镇的味道。青石板路,花格门窗,木柱木梁木屏风,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与标语,让人不由回到那个年代。在弄堂里穿行,也便像穿过一条条时光隧道。
东沙最有名的香干,我们没有忘记。在镇民的指引下,走入了一家做香干的家庭作坊,院子里飘溢着浓香,每一道工序都是那样原始,纯手工打造的特色风味,正如这古镇的风韵。
东沙只是岱山岛的一个角,然而就是这个角,像一方挂起的明灯,点亮了岱山。它曾经那么耀眼,是岱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诗人刘梦兰有诗云:“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忆“蓬莱十景”之一的“横街渔市”。 曾经的繁华与烟花散去了吗。
书雕城记
如果说东沙都是过去的,那你或许错了。东沙更是现代与过去的结合。
中国书雕城坐落在东沙的镇口。 书雕城仿古追雅,朱阁画厅飞檐翘角,马头墙粉壁黛瓦,古色古香。门前中庭矗立着一对华表,云纹盘龙。与紧挨着的东沙老街旧屋一比,显得簇新,醒目得无须引领就能寻到书雕城。
走进中国书雕城,在一个又一个展室徜徉,在一幅又一幅作品前赏阅,中国书法的无穷造化让你惊讶、惊奇、惊叹、惊喜。厚重的、飘逸的,奇崛的、精巧的,精劲的、高旷的,奔放的、内敛的,阳刚的、柔顺的,藏巧于拙的、秀丽如描的、天马行空的、蝇头小楷的,各种风格的书法作品尽在这里汇合,洋洋大观,目不暇接。
钱文浩无疑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从小对书画与篆刻的偏爱,入门入道,无师自通。他把书法作品体现在三维空间,最完美地还原作者的用笔技巧、结体特征、章法气息,传神再现书法作品的气势、骨力、神采、韵味、风格,把书写者和雕刻者自然流露的情感、修养与技巧力度实现了三重飞跃。
书法,蕴藏着中华千古文化艺术的人文精神;书雕,是继承传统中的创新,让我在五笔的时代寻求到了历史文化秉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新的人文语言。
书雕城里 “精品根石艺术馆”的展品,是我看到的最精美的根雕作品,巨型的根石、根雕,像‘徐福东渡’、‘百鸟朝凤’、‘天马行空’、‘中华之龙’、‘琼岛台阁’、‘孔雀开屏’、‘四季紫气’(阴沉木化石)等等,厚重博大精深,件件可谓举世无双,价值连城。难怪北京来的部委领导和省里领导参观后感叹说,走了全国各地,想不到海岛有这么多的珍奇宝贝。
如果不是时间匆促,我多想沉醉其间,坐下来对视,执一壶茶对饮,摸一摸它们的纹路,听一听它们的脉动,问一问根与石的缠绵。如果钱先生在,我也想听一听他的讲解,他是如何收集到这些根的原型,如何将思想智慧与文化解读化解在他的刀里,化腐朽为神奇。他的刀一定是随心所欲的,游刃有余的,他的刀或许就是心中的意念吧。
盐业馆记
哀民生之艰,恤盐民之苦,陈本溯源,唯有博物馆,才能将这些历史的光影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如果没有这样一次机缘,我不曾想到,岱山有自己的盐业博物馆。
走进它,我得重新审视一下盐。一粒简单平常的盐,在我的面前再次伟大起来。人类的体液有着与海水一样的咸度,很难想象: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没有盐,人类将会变得如何?
中国有很多与盐、盐业有关的悠远印记,最早闻名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岱山“煮海”之源可远溯到4000年前,4000上的悠悠历史,是盐民一段不息的生命之歌。
在古代,煮海主要靠太阳的曝晒,在一片片盐田之中,将海水蒸发成卤水,再将卤水烧煮,直至结晶成了盐粒。可以想象:那时的盐民:日晒风吹,烟熏火烤,而获利微薄,盐民的生活无比艰幸。宋代词人柳永,他曾是舟山的监盐官,他的《煮海歌》,真实地记录了那些历史的沧桑。
印象里,岱山南浦的姨夫不是地道的渔民,他那时就在盐场里晒盐,每每光着膀子,晒得像黑炭,不知脱了多少层皮。我曾跟着他去看过那一块块盐田,把海水灌到每一块田里,直到晒出晶莹剔透的盐粒,然后小山似的堆在一起,如雪。
如我的姨夫一样的人们,估计不曾想到:那些生命中咸涩的盐粒,还能变成栩栩如生的盐雕,与冰雕、沙雕等一起成为艺术的载体。他们更不会想到:有一种保健休闲项目也正悄然兴起,人们可以在人造的“死海”里悬浮,享受健康与乐趣。
后沙洋记
后沙洋,北起鹿栏山的黄嘴头,南至北峰山的大沙角,是一条月牙形的金色细沙滩,南、北长约3.6公里,东西宽约300米,为舟山群岛之冠,也是江浙沿海一条最长的沙滩;该滩坡度小,滩面平实,沙质细腻,汽车行于其上,亦仅见轮胎痕迹,被冠以“万步铁板沙”的美称。
位于海洋乐园入口处的小山墩上,有一个亭子曰“徐福亭”,落日下的背景里,它就像一个沉思的老人,守望着这片海,像是在回望那一个遥远的故人。该亭为白石结构仿古式双层四角亭,四周饰以石栏。亭柱上刻有一对楹联,曰:“停挠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亭内树有一碑,双龙合抱,由青石精雕而成。碑文纪录了徐福求仙与岱山古名蓬莱的关系。
沙滩上,有几匹供人游乐的马。马有着随风飘逸的披鬃,亮丽闪光的毛发,有着扬蹄奔跑的矫健身姿,是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灵性动物。马的主人曹大伯告诉我,他养马已经有30个年头了。这几匹马是正宗的蒙古血统,跑起来很有气势,又极通人性。他当年就是因为爱马而养,显得不务正业,老婆也和他离婚了。自从这里的沙滩开放之后,他便一个人在此营生,时间一晃也有10几年了。我很敬佩这样的人,为了自己心爱的东西,能坚持这么久,甚至连离婚也在所不惜,也是少有的性情中人啊。
“泥螺山”为滩中一小屿,三面沙滩,一面入海,远远望去,象一只硕大的泥螺爬向海中。在其山顶上有一处刑马石览旧址,据有关史料记载:隋朝末年,隋炀帝欲开拓疆域,扩张领土,骠骑将军陈棱率兵万余人征琉球,途经岱山,在鹿栏晴沙一带安营扎寨,杀马祭天七昼夜。不久攻克了琉球,隋炀帝赐封陈棱为“右光禄大夫”。后来,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就在该景区附近修建了“陈将军庙”,“陈将军杀马祭天征琉球”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晚饭吃得很尽兴,桌上有岱山有名的香干,很厚实的一块块堆在盘中,也不切开,很有农家风味。还有当地的特产----晒生。下午我们来这里时,远远就望见四周的田里,种着花生,碧绿的叶浪一望无垠,其间也藏着几块西瓜地。风吹来的气味里,依稀可闻到花生叶的清香,好像每一棵花生都要蹦出泥来。
塘外的海潮初涨,月隐在天边。蒙胧中似一条银色的长龙趴在这个月形的沙滩上,望不到浪的那头。有三两束亮光在沙滩上移动,有人说是渔民们在此捉蟹。看得见潮水层层推近有波浪,发出“呜啦呜啦”的吼声。台风“凤凰”的余威尚在,响声一阵高过一阵。传说是有一条叫“棕缉”的断尾龙守在这里。棕缉龙与海螺精斗法的故事,家喻户晓。
这个传说与人们当时的生产和生命息息相关,所以流传至今,这吼声在没有气象预报的年代里有着重大的作用,挽救了多少渔民的生命力和财产。所以人们一直铭记着这条龙的恩情。后沙洋的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以供世代参拜。
夜色已深,我们在鹿栏小庄里睡了一晚,这里的小屋和桃花岛中的式样相似,纯木式结构,古朴雅致,舒适安宁。清晨,我被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催醒,起床后小雨尽无,天边一道亮光欲出。空气中散发出自然的清新,我一路小跑至沙滩。早听说泥螺山四周礁石各异,其近处有一“鸡冠礁”,因形似公鸡冠而得名。清代诗人刘梦兰曾有诗赞曰:“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下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 写出潇湘落雁图。”此刻,一轮红日破海而出,天边霞彩万道,我按下快门留下了这美好的一瞬。
渔业馆记
对大海的敬重,直接深入渔民的骨子里。赵行法便是这样一个虔诚的渔民。“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就是在他近30年精心收藏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在古镇东沙老街的一处四合院里,它是那样地古朴与安详。馆内展出的船模、网具、鱼类、贝类标本等及渔家风情,让我们久久凝望。贝壳馆还专门开辟了一间日本友人神原真人赠送的贝壳标本室。内有763个品种,共计1199件,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形式之独特,让人叹为观止。也许是赵行法殚精竭虑的精神感动了这位日本友人,才让他慷慨相赠占世界所能收集到的2/3贝类的珍藏。
岱山渔民的生活在潮起潮落中演绎与延续,其中太多的质朴与淳厚都已然凝聚成了具体的符号与痕迹,躺在这博物馆里,向来往的游客轻声地诉说着。
走马观花,看不尽的岱山,回望岱山之行,写下记忆里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