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笔会 > 群岛推文 >

群岛推文

[群岛散文]缩水的书店

                                           缩水的书店

 
                                                                                     □王海明
 

 
         书店是一座城市文化的代表,是人文内涵的象征,书店的繁盛与否是一座城市的居民阅读素养的晴雨表,也是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标杆尺。可是目前,书店的消退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让人无奈、无助,心中只留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这次去书店,离最近的一次已经隔了将近两年。今天天气晴好,又逢双休,加上前一天已经待在家看了一整天的书,便想着再去书店逛逛,顺便放松一下自己不知被消耗了多少的脑细胞。
         书店离家不远不近,属于五公里生活圈内。开着车,轻车熟路地径直来到了书店后面的那个地面停车场,一看书店周围围了一圈绿色的栅栏,后门已经进不去了。门口贴着一张A4纸打印的告示,说是一楼装修,所有的书籍和商家都已经迁往二楼,请大家从A座入口进入。于是,我又发动汽车,开到了正对A座入口的停车场,坐电梯来到了二楼。
         记得书店原本有四层,一层应该是书店的主体,主要经营社会科学、中外文学图书等等,中间还有一个新书展区,陈列着各种最新的图书。二楼最引人瞩目的是低幼读物经营区,又称“少儿太空城”,生活类图书和时尚生活馆也在二楼。以前带孩子逛书城,我们总喜欢拿一本书,坐在那边的“阅读休闲水吧”,透过玻璃幕墙可以边看书边欣赏美丽的三江口风景。三楼主要是教辅书,从小学到初高中的教材教辅图书,以及高等教学、教育研究类图书等应有尽有,还有品种丰富的学生数码产品和文体用品。四楼是专业书唱主角,科技电脑、医药卫生、工业、农业、自然等专业类书籍以及各种设计类图书、期刊和相关音像电子产品摆满了书架。
         我在二楼随意地闲逛,二楼的图书摆设略显匆促,有些还没有整理完成,书还是打包成捆的,尚未来得及陈列到书架上。毕竟是原本四层的书店现在只剩了三层,一楼和二楼进行了合并和调整,这么多的图书和各种商品要重新设计、摆放,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我在中外文学作品区挑了几本喜欢的作家的书,又在新书展示区选了几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转来转去,有一本游记作品一直找不到,在电脑上一查,结果没有库存,但是在另一家连锁书店有,于是,我来到服务台结算费用,打算付完钱后去另一家问问。我一边付钱,一边问工作人员一楼的装修情况。我一直以为一楼的装修只是书店内部的装修,是想打造更加舒适的购书环境,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我,一楼以后不是书店的了,已经租出去了。我听了心中一愣,至于原因,我没有问,我觉得也不必问,就冲这寥寥无几的读者,答案显而易见。
         我在书店游走的时候,一共也就遇到了一个老人、一个中年男子、一对老夫妻,还有一对母子。那对母子是来买教辅资料的,问了一下工作人员之后,就匆匆赶往三楼去了;那个老汉挑了两本股票投资类的书,一个人坐在阅读区静静地阅读,我看了他两眼,主要是想看他在读什么书,他见我看他,也打量了我一下,然后就自顾自地看起书来;那个中年男子拿着一本书在服务台结完账,就匆匆地走了;至于那对老夫妻,等我结完账下楼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楼下的大厅里了。我在书店待了总有一个小时左右吧,当时大概是上午十点半左右,我想也许是我来的时间段不对,所以才没遇到什么人,我真心希望如此。
 

 
         走出书店,我又驱车赶往下一家。那家书店规模不大,但是也有两层。一进门,发现一家商铺内部的装修已被掏空,门口也贴着一张告示,告知本店已经搬至书店二楼,至于这间腾出来的店面是否卖书,还是卖什么,我就没有问。走进书店,一楼主要也是文学类、社科类、经济类的图书,二楼是各类教辅资料。我走上去,看到三五位学生围坐在一张很大的书桌前,或看书,或写作业。家长们有的陪在孩子身边,轻声地说着什么;有的坐在书店的角落里,手捧书卷,闻着那淡淡的墨香,静静地看书;还有的坐在书店的阅读区,拿着手机,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在二楼,我还看到了从一楼外面的那家店铺搬上来的物品,占据了书店大半个房间。
         这家书店最有特色的是它从一楼到二楼的台阶,整个台阶有一间房间那么宽,除了中间三分之一是普通的台阶,两边各三分之一的宽度,每隔几个台阶就设计了一个平台,这些平台既可以坐,也可以半靠半躺。两边的墙面依据平台高度,设计成一个个书架,摆放着文学类、史书类等图书。我看到有个中年男子就坐在平台上阅读,走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头也没抬,看样子是沉浸在书本当中了。
         除了这位男子,我在书店里还遇到了一对躲在角落里的男女,我一开始没有发现他们,走过去的时候才看到。我瞥了一眼他们,我并未细看,觉得那样很不礼貌。只见他们坐在地上,那个男的手上拿着一本书,没看清是什么书。女的偎在男的身边,正在喁喁低语,不知道是在讨论书本上的内容,还是在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抑或是在说着腻人的情话。我不想打扰他们,就悄悄地走开了。除此之外,只零零星星地见到几个人:偶尔有一个读者进来,买了一本《千里江山图》;或一个背着挎包的老人缓缓进来,在书架前徘徊;或一个家长带个孩子走上楼去……
         我让工作人员帮我找到了那本想买的书,看看这里的好多书都不错,于是又挑了一大摞。记得有次看一位熟悉的文友写的文章,大概是说:自从有了“微信读书”等电子阅读平台之后,几乎很少再去书店了,这些平台基本能满足平时阅读的需求,但是每次去书店,触摸到那些书本,以及购书时的愉悦,却是任何事物无法比拟的。我也深有同感,两大摞书,提在手里沉甸甸的,但是感觉却很充实、很喜悦。我觉得买任何东西,似乎都没有买书的幸福感来得强烈。
 

 
         去年下半年,回了趟老家。那天早上趁着天气不错,就步行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书店。这是老家这座岛城最大的书店,书店本来不在这个位置,而是在岛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我记得那是一幢大楼的一楼,最起码有十来间店面,纵深也很开阔。走进去,入眼的就是四周林立的书架,以及中间那一张张书桌上展示的各式各样的图书,琳琅满目。后来,再回老家,发现那里变成了一家快餐厅,据说生意还十分的红火,可见再珍贵的精神食粮,也抵不上一日三餐的人间烟火。
         那家书店后来就搬到了现在的位置,坐落在街头一隅,一幢准二层的小楼一角,空间自然有点局促。一楼是新书展示台和文创产品,从上楼的台阶墙壁上开始,一直到二楼,空间被寸土寸金地利用起来,摆放了文学类、经济类、社科类、青春类等各种图书,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角落里放了两把沙发,一张茶几,供读者阅读休息。书店里很安静,也很少见到人。那天我去的时候,只看到一对母女在选教辅资料,另有两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在服务台前整理东西,另一个在角落里不知道干什么,一开始我以为是在整理图书,后来发现不是。
         记得有一年,协会联合书店举办“我与书店的故事”征文大赛,我就以这个书店为故事发生地,结合以前在另一座小城读书时在书店购书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去投稿,没想到居然还获了奖。小小的书店,也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每次春节带孩子回老家,老家是个小地方,实在也无处可去,一些可供一游的地方也都去过好几次了,甚是无聊。但是只要一带他去书店,就非常开心。虽然书店很小,不及我们所在城市的一个零头,但是孩子依然很快乐。每次总会挑上几本书,让我赶紧付钱,然后边走边看,哪都不要去了。回到家,更是手不释卷,每到吃饭,不催上三五遍,绝不放下书本来吃饭。我不知道书店最诱惑别人的地方究竟是什么,但是就我来说,书店给我那份静谧、沉稳和思考,是我非常喜欢的,和我的性格,或者说心灵是非常契合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待在书店里的主要原因。

 
         我想起有一次,单位组织大家去苏州疗休养。苏州的很多景点我都有点模糊了,但是诚品书店却给了我很深的记忆。
         这家台湾本土自创品牌的书店我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缘得以目睹,这次终于得以一见,心中也甚是期待。诚品书店的大楼前,立着一个大大的“阅”字,沿着大门进入诚品,映入眼帘的便是长长的阶梯,据说有72级,连接一楼至三楼。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诚品书店总共也是四层,负一楼为餐饮服饰百货,一楼为文创品牌和服饰品牌,二楼是儿童图书和文具文创,三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集中区域,相当于我们大陆常见的书店的图书展示区。那天我们进去的时候,书店里人头攒动,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书店里有那么多人,就像节假日期间的旅游景区。
         我把三楼的图书区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那明亮、开阔的环境,具有欧洲图书馆风味的书架,整个空间连贯中有区隔,独立中有融合,透露出沉稳、优雅、温馨的感觉,让每个进入书店的人,情不自禁地就会放慢脚步、轻声细语,生怕暴露出自己一丝一毫的粗俗。
         在自己喜欢的几个区域,我细细地挑了几本书。虽然书不便宜,也不轻,但是每次走进书店不带上几本书,基本上都出不来,总感觉怪怪的,似乎少了什么,就像古人说的“贼来无空手”。
         三楼还有一片露天区域,可以坐下来边喝咖啡边看书,累了还能起身眺望远处的金鸡湖,很是舒服惬意。只是那时正是酷暑天气,外面空无一人,灼灼的白光,徒增暑热之感而已。
         诚品书店的人流,大部分只是如游览网红景点一样,大家只是来打个卡,看起来十分热闹,但是真正来购书的人其实也并不多。所有的书店,其实都在经历着一种差不多的生存环境。
         那么书店究竟该走向何处呢?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慢慢消失吗?一如当今正在慢慢消失的村庄一般,还是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生存之道呢?我看到不少以某某书店命名,实则采用与文创文旅、餐饮百货等相结合的模式开办的特色书店,就如诚品书店那样,让大家既享受着书店那种宁静、书香的氛围,又享受了咖啡的醇香,或美食的滋味,也不失为一条生存的自救之道。听说,有些城市的民生工程,如公交系统,实际上是入不敷出的,或多或少地依靠政府财政的扶持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营,因此,我在想,我们每个城市的政府部门是否能如同扶持其他民生工程那样,给予我们的书店以一定的投入和支持呢?从而让我们的城市不光有傲人的经济来撑起一座城市,也有怡人的书香来温暖一座城市呢?
         相信书店不会在城市中消失,也相信一定有更多、更优秀的书店在城市高楼间崛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