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样的小东子
风一样的小东子
郑 淑
今年的开渔季对岛上的渔民来讲是灰色的。受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的影响,原本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千帆竞发奔赴远洋的渔船只能耐着性子窝在渔港里,眼睁睁地看着捕捞作业的黄金时段就这样白白流逝。也有胆大的渔船,冒着台风肆虐和被查处的双重危险,在政府的出海禁令还没解除之前就偷着出发了,只为那鱼虾满仓。
妈电话打来的时候,我正在给儿子煎蛋。小东子渔船沉没的消息和着四处飞溅的油星子,疼得我一阵慌乱,差点把锅掀翻。眼里慢慢有了泪花。依稀看到刚结束不多日的同学聚会上小东子酒足饭饱后憨厚的笑脸。在我这种旱涝保收、基本衣食无忧的工薪阶层眼里,大海往往只有温情姣好的一面,根本就无从体会在风口浪尖讨生活的艰辛。
恰逢双休日,便约了个发小一起去老家探望小东子。顶着烈日,骑着电瓶车,缓慢前行。熟悉的山路还是那样蜿蜒,两旁草木葳蕤而苍翠,更显得路绵长和清幽。多少个清晨和傍晚,我们结伴行走在这条山路上。山势陡峭的地段,嬉闹声飘荡在半山腰;山势平缓的地段,嬉闹声又漂浮在路面上。山路很长,童年的快乐也很长。只是山路也很曲折和坎坷,多少年后,其中的况味就只有冷暖自知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翻山越岭、半推半骑地到了凉峙。老远就看见小东子一个人坐在候车处的凉亭里,淡淡的表情,看不出痛苦和悲伤。都不是很健谈的人,又隔着那么多年各自奔忙的光阴,难免有些疏远。聊天断断续续的,但还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大概的了解。所幸当时有结伴同行的船只,在渔船触礁的瞬间,小东子机警地迅速用船载对讲机紧急呼救,为全船的渔民兄弟们争取到了最佳营救时间,无一伤亡,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小学六年,我和小东子做了四年的同桌。在我印象里,他不光个子矮小,胆子也很小,从来不违反校级班规。做事小心翼翼的,性格内向、耿直。家境也不宽裕。这样的男孩子会在成长路上经历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呢,我常常会担心他。后来,听我妈说,她给他介绍了个同村的姑娘,结了婚,生了个儿子;再后来,又听妈说,他自己买了艘小型的渔船,当了船老大,生意还不错。我悬着的心也就慢慢放下了。这个暑假,在发小们的热烈提议下,我们只用了两天的酝酿和筹备时间就成功举办了第一次小学同学会。一直待在衢山的,已工作或生活在岱山、定海、宁波、杭州等相近城市的,也有远嫁香港的,20多年的沧海桑田,这一聚,聊不完的贴心话!小东子的性格明显有了很大的改变,开朗了,活跃了,会主动沟通和表达了。看得出来,这走向成熟的每一步,都是经历了锤炼和了悟的,所以整个人才那么舒展和欢愉。
只是一夜之间,大海怒吼着撕扯着倾覆了小东子这些年来所有的挣扎和努力,上百万的财物损失和一整船员工的流离失所如一块巨石压在他瘦小的肩膀上。有那么一小会儿,我们三个人只是静默地坐着,面对着大海,谁也不说话。除了短暂的陪伴,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
年少时,一群小伙伴们也曾这样并排坐在海边的石凳上闲聊。犹记得那晚的星星很亮,满天繁星璀璨如珍宝。夜虫的鸣叫伴着有节律的潮汐声,让夜晚的海滩显得更梦幻和迷离。潮水温和地涌上来,我们光着脚、卷起裤管一起踢着它玩。月亮冉冉地从海平面上升起来,从暗红到橙黄,最后转为银白,盈盈地在海面上铺了条银光灿灿的路。我们欢呼着奔跑着想要离那条月光铺成的路近一点、再近一点,如此天真,如此执着,又如此深地渴望。小东子跑得最快,瘦小的身影风一样消失在一片银光里。
我不知道成年后的我们是不是依然怀着那样的浪漫和坚韧。觥筹交错间能看清的只是彼此或光鲜或晦暗的外表。没有人提起生活的辛酸苦楚,我们就像四处游散的鱼,从此在不同的海域过着或许截然不同的生活。小东子是唯一留在村里的那一个,也是唯一与大海朝夕相伴的那一个。越长久的相处,越会有某种神秘的默契,我相信,海以一种形式从小东子那里劫取的东西必然会以另一种形式反馈和补偿。
月光再次升起时,我依稀又看到那风一样瘦小的身影朝着那条银光灿灿的路飞奔而去,身旁,是海曼妙的吟咏和深沉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