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城墙遐想
台州府城墙遐想
李慧慧
以前看过一句话印象特别深,“没有城墙的城市正如没有屋顶的房屋”,房屋有顶才安全,才能遮风挡雨,才能遮挡一切,如果这么说,那么我眼前所见的台州府城墙就是台州这座城市的屋顶,且是非常安全的屋顶。也是,无论是从城墙建完的那一刻起,还是从历朝历代的经历来说,它就是台州人的保护神。
我以一颗非常虔诚的心登上了位于临海市古城区的台州府城墙,脚踩上城墙砖头的那一刻,总觉得踩着一片时空,耳边会有金戈铁马响起,眼前会有浩瀚车流,当然还有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挥舞着剑杀敌,也有那些无名小卒勇敢地追随着。那一刻的我,好像穿越了时空,似乎也是守着这座城门的小兵,而不是来自海岛的一位妇人。
生长在海边的我,从小就向往高原和城墙,我们的岛上没有这样的城墙,这个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环境的原因。没有城墙的海岛,遇洪水,遇台风,怎么办,只能祈求,后来,有人修筑了海塘,但是受物质条件限制,工程质量简陋,如果遇风潮暴作,则全部淹没,而眼前所见的这些城墙,却坚强屹立了一千多年。同样的简陋,同样没有现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高级材料,为什么这座城墙能够一直存在呢?
海塘的部分功能与城墙是一样的,虽然台州府城墙最初的功能并不是为了防水,而是为了防止孙恩的起义,1700多年前,临海郡守辛景,不惧战患,率临海百姓于大固山依山就势修筑城墙用以抵御入侵,最终使孙恩“乃于临海投水死”。后来的事情,估计辛景自己也是料想不到的吧,台州府城墙虽然历经唐朝、元朝、清朝无数次的战事,却从未真正被毁,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它完善的防洪体系。
然而,我却不相信,只是因为它完善的防洪体系就能免于一切被拆被毁的灾难。远的暂且不说,在迈向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数城市的老城墙被压抑,被拆除,连老北京的有些城墙都拆了,何况是这里呢?我想,这中间肯定有台州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有临海百姓一代又一代的守护,才能让这片城墙没有遗留在黑白的照片影像中,而是能够让我们真实地触摸。就如此刻,我站在城墙上,转身回望那旧志上曾经看到的场景,四座大小不一的塔依然安静地立在色彩斑斓的巾山上,初冬的阳光那么温柔地照耀着,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城墙内外的人流不一样了,此刻的紫阳街上行人如梭,而城外也是车流不息。
在城墙上行走的时候,我们同行的人群渐渐分散为好几拨。有人继续前行,有人下了城楼,我跟着几位老师往另一个方向走,慢慢地,最后剩下我一个人了。我继续沿着城墙上那些斑驳的印迹,寻找着某个年代曾经遗留的痕迹,透过那还带着昨夜露水的青苔,寻找着属于某个朝代的辉煌,就像寻找大海中失落的某些贝壳,我知道那些痕迹与辉煌其实永远停留在我们的书本里了,永远停留在某些尘封的角落里,再也不能找到,就像那青苔上的露珠会在阳光掠过来的时候,渐渐消失一般,然而,我却固执地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些什么。
我的脚步很重,重的每踩一步,就像踩在某段岁月里,我的脚步很小,小的触不到城墙内外的小人物。我摸了摸炮台边上的一块砖,连细微的灰尘也没摸到,砖头过于光滑,可能有人像我一样,来了这个地方,摸了一下,然后遗憾地走了,顺便带走了灰尘,或许,那人像我一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
台州府城墙很长,全长有六千多米,现存的有四千多米,东起揽胜门,与灵江隔岸相望,一直延伸至巾山西麓,平时散步我最多只能走三千米,何况这次还要赶时间,走得较慢的我只走了城墙一半的路程,同行的一位年轻的朋友则选择一个人继续前行。当我们随便逛了一圈在城门集合的时候,这位年轻的朋友喘着粗气,脸上淌满了汗水,急匆匆地跑来,哎呀,我是打车来的,生怕错过了大部队。他一脸兴奋且带着满满的遗憾,据他所说,他走到了城墙的中间,后来又从那边的城门下来,打车过来的,如果不是时间紧,他可能还会继续往前走,或许还会走到黑夜甚至走到黎明。他带着几分遗憾,拿着手中的相机说,时间太短了,下次继续来,带个帐篷在城墙上待上一夜。我既庆幸又羡慕,庆幸自己没有走到底,要不然不一定能准时回来,羡慕他走了大半的城墙,看了大半个台州府城,他拍下的照片里一定有我不知道的景,他踩下的每一个角落里,一定有我不知道的故事。
我不知这位年轻的朋友站在城墙上,看着周边的一切是何种心情,就像我无法猜测当年戚继光站在城墙上到底是何种心情。我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资料,幻想着将军站在城墙上的身影。当年,狼烟四起,倭寇作乱,面对着眼前的一切,他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人民的支持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屡战屡胜,九战九捷。那时候的戚继光,在当时的百姓心中,可能比这座连绵的城墙更能带来安全感吧。我想,那时候的戚继光肯定也在心里感激着台州人民,因为当时抗敌无数的戚家军有当地勇敢的台州人,坚固的城墙则为九战九捷的抗倭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城墙下,我们一群人聚在某个城门闲聊,一位朋友指着城门说,去年那场洪水就是从这个城门进入的。脑海里忽然就浮现了去年那场台风。去年,“利奇马”过境,古城临海洪水入城,整座临海被围困在浑浊的水中。然而,这座城墙依然完好如初,没有多少损失,甚至有人无法在洪水中行走的时候,会从城墙上经过。此刻,看着城墙附近紫阳街上琳琅的商铺,来来往往的人流,甚至刚才触摸过的城墙的砖块上,我都没有发现那场洪灾的印迹。
或许,城墙下的人们经历的太多了,这座城墙经历过无数次的暴雨,引发过无数次的洪水,临海城墙最初格局的形成也与洪水有关。北宋庆历年问,暴雨引发洪水冲毁了临海城墙,那时的知州彭思雨修复城墙,“城筑高于前,而坚亦如之”。后来台州太守钱喧“增治城堞,垒石为台,作大堤捍之”,又根据历年的山洪的水流量和流向等情况,将东城墙西移至东湖之西,并扩大原东湖水域,修整岸线,疏通东湖与灵江的水道,不仅解除了内涝威胁,而且为临海城东面增加了一条大跨度的天然护城河。由此,这座城墙才基本定型。
世世代代的台州人民,相信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墙会一直陪伴着他们。我终于明白,为何站上城墙的那一刻觉得特别安全,安心,单独的砖块未必是安全的,但由它们组成的城墙却充满着安全,给人带来的并不是束缚,散发着“生命的灵性,张开臂弯护卫着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充满安宁的俗世情暖的依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