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采风作品选
柯山鉴水江南梦
□王海明
有人说,“游过柯岩,等于游遍了绍兴”。通过景区大门,跨过一道匾额上题有“柯岩”两个大字的门楼,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灰白色的石亭,亭中立有一碑,上有王羲之手书的“柯岩绝胜”四个红色大字。沿着绿树成荫的小径移步前行,会看到一方水池,水池的照壁上“一炷烛天”四个大字,这应该就是指那块像蜡烛一样矗立着的巨石。继续沿着林荫小径向前,会经过一个大型的石雕莲花坪和刻有《金刚经》的回音壁,让人不禁想起北京天坛的三音石来。几位朋友站在那朵莲花的正中心,大声高喊,还真的能够听到被放大了的回声。
小径的尽头,是一个平静的湖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屹立在湖心的一尊石窟,这就是柯岩景区的地标性景点“天工大佛”,素有浙江四大石佛之一的美誉。精雕而成的弥勒石佛端坐于石窟内,隐身于孤岩之中,法相庄严,神情逼真,大佛以慈悲之怀注视着芸芸众生,让人不得不感佩古代石匠的高超工艺。据说大佛的两耳是通的,人可以从中间爬过去,这更增添我们对匠人的敬意。
在拜台旁边的一棵棵心愿树上,挂满了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祈愿牌,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愿,有希望考试顺利的,有希望白头偕老的,有希望功成名就的……记得曾经在日本的寺庙里也看到过那种叫做绘马的祈愿牌,上面也是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愿望,那真的是芸芸众生的执念啊!虽然佛家说要舍得,要四大皆空,可是众生却还是舍不得,还是有太多的愿与望。虽然明知道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我还是衷心希望那些心愿所幻化成的万千祝福都能够被实现,这世间的每一颗心灵都能够被温暖。
往右转过一个弯,便与奇石不期而遇。有“天下第一石”之美称的云骨,高31米,接近地面的最薄处不足1米。顶端古木疏枝,袖珍古亭,再配以周遭的镜湖山林,给人以一种神秘之感,不知道是否是哪位仙人闲来所造。巨石历经千年,危而不倒,巍然屹立,实在是太神奇了。当我转身走远,回首遥望云骨,只见巨石如一炷烟霭,袅袅升空,“炉柱晴烟”之称的确是名副其实啊!
在古采石场遗址中穿行,心中溢满的是对古人的敬仰之情,那深不可测、积满潭水的石渊,那形如春蚕伏地的蚕花洞,那状如北斗的七星岩……采石人留下的一道道的凿痕,像是历史的年轮,又像是岁月的印记,仿佛依稀还能听见当年石工们那铿锵有力的凿石声,在诉说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继续前行,穿过百船码头,便是有“八百里”之称的鉴湖水景了。远望湖面,水波粼粼,烟色浩渺,一只只满载游客的乌篷船在湖中来回游弋。只见船夫两脚划桨,一手掌舵,灵活地在极窄的水道中穿梭。
我们经过了五座形式各异的绍兴古桥,来到了葫芦醉岛,坐上了一艘画舫游船。置身于万顷碧波之上,身体随着微波轻轻摇曳,迎面的凉风习习吹来,消散了一身的潮热,令人舒畅,令人惬意。虽然不能亲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曼妙,也无法感受“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的意境,但是水波漾漾,心神荡荡的轻灵之感油然而生。没有了世俗的羁绊,没有了工作的劳烦,一切都如此刻的春水,清流缓缓,波澜不惊。
走在鲁镇那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上,被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所包围,那曾经无数次向往的江南水乡,此刻在眼前呈现:枕河而立的店铺形形色色,老板热情的叫卖声,古朴幽深的台门宅院,白墙黑瓦的古屋,千姿百态的石桥石坊,纵横交错的河道水巷,飞檐挑角的戏台楼阁,无不展现出旧时江南集镇的生活环境和多彩多姿的越地风情。我们信步走着,走过社戏戏台,走过镇公所,走过一座座宅院,走过一条条小巷,在历史的长卷中踽踽而行。
波渺渺,柳依依。“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江南的山水,绍兴的酒,醉了风,醉了云,也醉了行走在江南梦里的人。
沈园之夜
□谷均
夜幕如墨,轻笼着这座古老的园林。当我们踏入沈园的那一刻,仿若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那个诗画交织、才子佳人传唱不朽爱情故事的地方。
沈园,一座承载着宋代文豪陆游与唐琬凄美爱情记忆的江南私家园林,它静静地坐落在绍兴城中,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典雅和静谧。此时此刻,园内的每一砖一瓦、每一片青苔,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地上铺满了银色的碎玉。我听到了风声掠过竹林的沙沙作响,似在低吟。遥想八百多年前的南宋,陆游与唐婉,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他们自幼相识,在江南水乡的温润怀抱里,两小无猜的情谊渐渐长成了刻骨铭心的爱恋。陆游,才情横溢,心怀天下;唐婉,温婉灵秀,才情出众。二人结为连理后,本以为能就此相伴一生,吟诗弄月,共享人间清欢。
然而,命运的阴影却悄然笼罩。陆游的母亲,出于对儿子前程的考量,对唐婉心生不满,认为她耽于儿女情长,误了陆游的功名大业。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母命难违。陆游虽痛心疾首,却也只能无奈地与唐婉分离。
三年后的那个春天,陆游独自徘徊在沈园。园中繁花依旧,却物是人非。就在他沉浸于回忆之中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眼前——那是唐琬。她依然美丽动人,却难掩岁月留下的几分憔悴与哀怨。
四目相对的瞬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凝噎在喉。曾经的情愫、离别的痛苦、命运的无常,在这一刻交织成复杂的情感洪流。陆游的心中仿佛有一座火山即将喷发,无数的情绪在他胸中翻腾。他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疾步走向园壁,挥笔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唐婉的思念、愧疚与无奈,那力透纸背的字迹仿佛是他破碎的心在呐喊。
唐婉见此词,如遭雷击。往昔的甜蜜与痛苦涌上心头,她泪如雨下,和词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此后不久,唐婉便在无尽的哀怨与病痛中香消玉殒,如一朵被风雨摧残的娇花,零落成泥。
陆游的余生,始终被这份悔恨与思念缠绕。他一次次回到沈园,在残垣断壁间寻找曾经的爱情痕迹。“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他在诗中倾诉着对唐婉的深情,岁月流转,那份爱却愈发深沉,如陈酿的绍兴黄酒,苦涩中带着无尽的回甘。
走进陆游史迹陈列馆,墙上诗篇令人心潮澎湃。尤其是《沈园二首》,诗人重游沈园,四十余载光阴流转,那份对唐婉的深情眷恋却丝毫未减,爱恨交织,于字里行间编织成一曲凄美绝伦的悲歌,令人不禁为其扼腕叹息,陷入深深的沉思。此时,我不禁感叹封建礼教的无情,它如同一把利刃,斩断了多少美好姻缘。而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虽被命运捉弄,却也因那些饱含深情的诗词,成为了永恒的传奇。这让我思索,爱情究竟是该在现实的重压下妥协,还是要不顾一切地坚守?
当晚,我们于沈园观瞧了一场以陆游与唐婉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园林实景演出。演出分为“开园”“游园”“别园”“归园”“题园”“惜园”六大篇章,沿着他们波折起伏的爱情轨迹徐徐铺展。音乐与越剧、绍剧的曼妙交融,为这场演出增添了一抹动人心弦的婉约韵味。四周水乡景致与舞台画面相互辉映,光影交错间,我仿若置身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世界,亲身经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感受着那份深入骨髓的叹惋与遗憾。我想,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在现代社会,我们虽拥有了恋爱自由,可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们这般深情不渝呢?
沈园之美,恰似一帘幽梦,如诗如画,令人沉醉不知归路;陆游之才情与深情,令人敬仰钦佩,心驰神往;古城绍兴,更似一位慈祥的长者,将千古情思深深铭刻于心。与同行文友分享此番游历感悟,更让此次沈园之行成为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印记。
咸亨之味
□是枝
世人多是从鲁迅的《孔乙己》中知道咸亨酒店的吧?大约很多人亦如我,读着鲁迅,便对咸亨、茴香豆生出了无限的遐想和向往。而这次,我终于如愿以偿。
据周作人先生在《关于鲁迅》一书中回忆:咸亨开办的“年代已经记不清楚,但可能在光绪甲午、乙未,即1894年至1895年”,“但是不到两年就关门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在过去酒店的旧址上依原样重建,于八十年代开业的。开业以来,生意日渐兴隆。
现在的咸亨,门面开阔,酒旗高悬,门外立着孔乙己的全身塑像。进入店内,左边的曲尺形大柜台上,依旧摆着茴香豆、豆腐干、绍兴酒,右边是半开放式的店堂,堂内设木桌、木凳。从曲尺形柜台和店堂中间穿过,便看到一块豁然开朗的天井,喜欢敞亮的客人可在此就餐。环天井是二层的木楼,楼中设有雅座,可供追求高档享受的人进餐。
来咸亨酒店的,多是外乡的游客,他们无“短衣”“长衫”之分,亦无“站喝”“坐喝”之别,他们来这里,渴望品尝水乡风味,领略鲁迅笔下的“鲁镇”风情,咸亨以别致的经营接待了他们。
进店门,明亮的玻璃窗内,当地特色的荤素菜肴应有尽有,一盘盘样品旁标示着菜名、价格,客人可随心买自己所要的菜品。大堂内的食客,所用所食都是自己去柜台买,颇有几分古风犹存的感觉。
我买了一碟茴香豆、一碗绍兴酒。茴香豆以蚕豆为原料,加香料干煮而成。初入口咸,继尔回甜,后越嚼越香。一粒一粒细嚼了茴香豆,品了绍兴酒后,才恍然大悟,孔乙己何以一盘豆、一碗酒吃得那么舒坦惬意,原来个中滋味,不身临其境,实难体会。
和茴香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笋煮豆。笋煮豆是大豆加盐、香料以及笋煮后滤干而制成的,风味与茴香豆略同,但因加入了笋,其味更香,更悠长。
臭干是江南一带有名的乡土食品之一,又称臭豆腐干,是将豆腐干用臭卤卤制而成。将豆腐干卤成臭干后,或油炸,或红烧成菜。对我来说,无论油炸、红烧都是闻着臭,吃着香,实乃难得之味。红烧臭干呈片状,带着江南菜肴特有的甜味;油炸臭干呈浅黑灰色,两厘米见方,带干辣椒面蘸碳上桌,既佐酒又下饭,会吃的,吃了一块想二块,不会吃的,连闻的勇气都没有,唯恐避之不急。据说,在江南,“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除豆腐外,面筋、百叶(干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 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里……”(汪曾祺《旅食与文化》)
品尝了茴香豆、笋煮豆、臭干、煎鱼干、酸笋鸡等菜品后,玻璃窗里,一种绿得漂亮、码得好看的杆状菜肴又吸引了我,菜名叫“苋菜梗”,每节长约一寸,直径约半寸,粉绿的颜色,放在洁白的小瓷盘里,煞是好看。这菜不仅外形别致, 吃法也独俱特色,外面的杆不能吃,而是吸食杆内的冻状物。吃了“苋菜梗”才知道它也是臭菜之一品,是将苋菜粗梗切段腌制而成。“苋菜梗的制法,须挨其抽茎如人长,肌肉充实的时候,去叶取梗,切作寸许长短,用盐腌藏瓦坛中,候发酵即成,生熟皆可食。……别有一种山野之趣。”(周作人《关于鲁迅》)苋菜梗味咸,最是下粥之妙品。
或许, 这些乡土菜肴不一定每样都是美味佳肴, 而且不一定每样都能适合乡游人之口味,但这每一样菜肴,都浸润了这一方水土的滋味,都积淀着这一方地域的文化特质,因此,这些看似土头土脑的菜却往往越吃越出味,越品内涵越丰富。
唐人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散落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热闹起来,是为寺以诗名。虽说咸亨始创于清末,但真正的中兴,却得益于脍炙人口的《孔乙己》,此乃店以文传。可以说,《孔乙己》是咸亨最好的广告,而咸亨未尝不是江南民风民俗、饮食文化最好的广告?
荡漾在东湖的碧水间
□纳捷
到了东湖,漫步湖畔,眼前的“天下第一水石盆景”的绝美风光在时光隧道的记忆碎片中翻找呈现,二十几年前我是来过东湖的,是沿着湖堤旁围墙边小路步行而过的熟悉,却忘了是坐舟行还是步行去的。所以当领队说我们可以坐单次乌蓬船时,心中是一种奇妙的新鲜感。
四人一艘的乌蓬船,我们俩俩相对而坐,小小的船头裹紧了我们,我旁边是介玲,慧英和小红相对而坐。小红说要感谢我和慧英,平衡了她俩的体重。我们在相互道谢的笑声中被船夫打断,他提醒介玲往旁边移,不要太靠中间。介玲屁股一挪,乌蓬船稍稍一抖,我们哗啦啦的笑声穿透青幽的湖水,惊扰了下面的鱼儿。
船行几十米,我一边提醒师傅千万稳住,一边不时转头回望他摇撸的样子。要掌控这无动力的乌蓬船,技巧和力量缺一不可。橹是用绳索系在船尾橹头的支点上,船夫坐在船尾,他的右脚套上橹,摇橹时用右腿的力量带动橹来回拨动水,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进木船。有时他也用一双手助力划动双桨,他巧妙地用改变橹的扳动角度,起到船舵的作用,使船转向。
我们乘一叶扁舟,穿梭于狭窄的水道间,犹如置身于一个天然大盆景。船夫向我们介绍东湖是86版西游记“子母河”拍摄地,这里从汉代起在此青石山采石,才形成悬崖峭壁和沉幽深潭。千年的斧凿刀痕,不经意间造就了今日悬崖峭壁、碧波荡漾的奇景。湖水悠悠,映照着峭壁上的青苔与藤蔓,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抬头仰望,凹凸不平的崖壁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洞穴形状各不相同,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崖壁及崖壁所组成的洞穴像神奇的天兵天将大刀阔斧后的痕迹,我们禁不住为先人们锲而不舍的精神发出感叹。
近观的形式是乘船入洞,在崖壁之下感受东湖。船夫提醒我们双手不要伸出船身,抬头看前方一个入口处仅容一艘小舟通行的岩洞,洞身是薄薄的石壁,俨然一扇门,我们与洞壁擦肩而过,不免赞叹船夫的技术活分毫不差。不知为啥船夫没有将我们带入据说是最奇妙的近观陶公洞与仙桃洞,有未进二洞等于没有到过东湖之说,也许是想让我们留点下次的念想吧。
相比我们第二天游走的东湖,同样是碧波荡漾的水面,鉴湖的水是明亮清透的绿,湖水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两岸绿树成荫,有几只白鹭宁静地栖息在岸桩,鉴湖之美是江南女子宁静明媚的美;东湖的水是深沉浓厚的绿,碧潭岩影,空谷传声,仿佛照得见千百年前凿石工叮叮咚咚的敲击声,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也能感受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而毫无做作之感,在东湖感受到的是深刻隽永的美。
爱拍摄的介玲和小红不时拿起手机记录这美好的景致和对面我们。介玲示意我抬手臂和她互动做个爱心的姿势,我伸手弯臂,跟着介玲做可爱状。小红咔咔咔连按快门,拍下了介玲一系列有趣的表情。
我沉浸在此时此景,人生多么奇妙,四年前我们都不认识,她们仨还在天南地北,而今同坐一艘船,这是该百年才能修得的缘分啊。慧英姐是最深沉的那位,她总是能以她细腻的心,优美的笔触写出妙笔生花来,我们仨望向她的眼神里总带着深情的膜拜。
我想如果把女人比做湖,那慧英姐应该是深邃悠长的东湖,而我们仨是那明媚温暖的鉴湖。各湖有各湖的美,我们也各有千秋,想到此不禁嘴角上扬,刚好被对面的小红拍摄下来,如此甚好。
初登绍地游二湖
□宗介玲
绍水汤汤,又岂在一湖之水。何其有幸,能在这美好的初冬时节里拥有一场旅行,拥有一份光阴的馈赠。
乘乌篷船游东湖。绍兴乌篷船是长近二丈、宽约三尺型具有地域特色的船,中间宽、两头窄,分前中后三舱,中舱空,无蓬,便可载人载物。船舱狭窄,最多可容纳4名乘客,乘客两两结对,对称并排而坐,行驶中不可站立。乌篷船两侧各有一个船夫师傅协助我们登船,看着随水波微微荡漾的船,我一只脚轻轻地、试探性地踏上船板,另一只脚却像是定在了岸上,迟迟不敢跨入船舱,可能就是因为我两只脚受力不平衡,让船重心偏移的厉害,致使船倾斜、险些侧翻。尚未出发,我们船上四位女士惊恐的尖叫声便响彻整个登船口。“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初登乌篷船的我,一直萦绕心间的语句。真是面红心跳,心有余悸……
船掌舵者手脚并用,于船尾画弧,在清澈湖水中犁出一道道绿浪,用其精湛的行驶技巧,穿梭在石桥、矮道中。泛舟湖上,观赏着身旁两侧缓缓后退的青山,感受着被绿水环绕的充实感,那一刻空气是纯净的,心情是纯粹的。两只眼睛却不够用,左边也想看右侧也想观,只能环顾四周,接连感叹崖壁深幽的精巧,游湖的欣喜。正如鲁迅先生在《好的故事》中写道:“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相同的地点、相似的景色,不同的人,这样跨越时光的链接,竟也是那样的相宜。湖水,轻轻的将船托起,包容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她尽情的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让每一位置身于岸边、桥上、船上、湖中……的每一个人都仿佛进入了古色古香的山水画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说的便是这番景致吧。
盈盈绕绕,临水而立的倒垂杨柳依旧翠绿非常,这也许就是江南的柔情蜜意,让寒冷来得更晚一些,也让时光走得更慢一些。在鉴湖湖面上有一白玉长堤,它宛若一条长长的青龙,静静的横卧在湖面上。整座长桥都是由三条石条并排铺装,宽度一米有余,容不下两人并肩而行,或者说可以并肩,但我不敢。过往的旅人心照不宣地连成一条细细长长的线,不稀疏、不拥挤,从容缓慢地穿湖而过。人在堤上行走,影在水中摇曳,那情景犹如南归的大雁,保持着整齐有序的队形谨慎前行。
忽而忆起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一幕,千寻坐着列车驶过水中长长的铁轨道,去找寻能救治朋友白龙的良药。整个车厢里只有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又带着期盼在祈祷。在蔚蓝天空与湛蓝湖水的映衬下,缓缓驶过的列车,就像是人过往的岁月一般,匆忙又踽踽独行,让人忘却过往的烦恼,去前路探寻希望。现在脚下的桥堤不也是如此,每个经过的旅人都是孤独且自由的,我们都恐惧脚下的松陷、湖水的漫延,却又积极淡然地前进,渴望安全抵达彼岸去领略别样的风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正在踏过的每一块石条板、每一架木板桥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体验,每一步踏出、踩实的脚印,都增加了生命的厚度;不同的地方走得多了,就添加了生命之路的丰富度。“人是画中景,景是画中人。”用双脚丈量着如画般生命的宽度。
品味醇良之甘甜,佐绍地之鲜美。鉴湖水质清澈,含有丰富的Ca和微量元素Li,是酿造“绍兴黄酒”的极佳水源。“天下黄酒源绍兴”一说便是这般来的吧。初冬微凉,游玩之余,温一壶热气腾腾的黄酒来慰劳疲累的身体是再好不过的。我是不饮酒的人,一是不喜、二是不会。黄酒入席,细细抿入口中,初始尚可;深入一口,甜糯丝滑;再入一口,唇齿留香,继而面庞微暖,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夜游沈园,更有诗人陆游与唐婉的千古遗爱扑面而来,满满的遗憾、挚痛的爱。雨中互诉衷肠,冰冷的雨浇湿的何止是两人的衣衫,更是彼此心中的悲凉。陆朗千里传书,“且等我三年”的诚意终抵不过其家母“且等我百年”的有意,棒打一对真鸳鸯,留有一双可怜人。陆朗归来,做一曲《钗头凤》,悔悼逝去的姻缘;婉妹泪垂,饮一杯黄藤美酒,感叹这世间的不公。古有抵不过的封建枷锁,今有冲不破的时代牢笼,各有各的不容易,举杯畅饮鉴湖黄酒,和泪咽下过往殇殇,以暖身心。
双足踏过石板桥,留恋观赏碧湖水,人带回了填满的心,却独独把思绪遗忘在了那日的江南水巷间。
百草园的礼物
□王志龙
同行的小J同学,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他像一个精灵一样,跑来跳去,穿梭在我们一行的人群里。他爸爸跟他视频聊天的时候,问起他一会要去哪里游玩,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旁边的老师教他,说是去“鲁迅故居”。他转头就跟他父亲说,我们去“鲁迅的家”。他回过头,却又问道,“鲁迅是谁”。那个老师低下头,开始给他源源不断地讲鲁迅的故事,也不知道他真的听进去没有。我回头,偷着笑跟他说,你再上几年级,语文课本里会提到鲁迅。
我们80后对鲁迅深刻的印象,都是在语文课本里慢慢形成的。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阿Q正传》《祥林嫂》《药》《孔乙己》《祝福》等课文陪伴着我们走过了童年的时光。尤其是在鲁迅先生著作的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总会出现这一条严厉的要求:熟读并背诵全文。每每看到这一句,对于我们这些记性慢的人来说,总会头皮发麻。鲁迅先生著作里面的人物我们更是耳熟能详,比如说:闰土、阿Q、孔乙己还有祥林嫂。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小人物,无一例外,都饱受命运的摧残,最后结局往往都很是心酸。那时候读他的文章,大家的心情往往也很沉重。当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个例外,在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感觉还是比较欢快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雪里去了。”现在读起这些描写的百草园的文字,深藏在记忆里的自己童年的场景也一并浮现出来,感觉更加亲切了。
走进现实中的百草园,确实看到了碧绿的小青菜,也看到了那实际并不高大的皂荚树,叫天子却不知道飞哪里去了。百草园里熙熙攘攘,人潮传动,有的游客在百草园里照相打卡,有的在院外商店里挑选心仪的纪念礼品,也有的小朋友在父母的指领下趴到墙角里在找虫子。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怀念鲁迅先生,怀念自己的童年。而我在书店挑选了一本鲁迅的著作——《呐喊》,我想,经历过三十多年的磨砺,如果再重读鲁迅的文章,大概这些人物会带给我更深刻的理解吧。
百草园景区的周边遍布着绍兴的美食,黄酒、香糕、茴香豆,还有臭豆腐。整个旅游区,几乎被绍兴臭豆腐浓烈的味道胁迫着。游园之后,我对百草园周边的臭豆腐那浓烈味道的嫌弃感,前所未有。我不能再继续接受它。我便会绕过这些店铺,去尝尝茴香豆、黄酒。说起茴香豆、黄酒,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避不开的。绍兴的茴香豆,大概率也是“孔乙己”形象代言的吧。这茴香豆品尝起来,跟我小时候河北老家的那种五香豆味道基本上无差别。在课文里一直保鲜的,我心心念的孔乙己的茴香豆,味道居然是这么普通,甚至它的口感还不及我老家的五香豆软糯,这让我很是失望。不过,这里的黄酒还是带给我很多惊喜。也许是第一次喝这种散装的甜型黄酒,口感出奇的好。那个温酒壶,是铝制的,也有些年代感,连打酒的店小二,都穿着“孔乙己的长衫”,让人感觉回到了小说里的场景。当然,喝一口甘甜的黄酒,然后咀嚼一颗五香茴香豆,这黄酒的余甜与茴香豆的味道在口腔里混合、更替,好像是各种味道在物理的碰撞、化学的反应着,周而复始,回味无求。在酒精的催促下,你也会在这神奇的味觉中渐渐迷失自我。也许小说里的孔乙己,在酒馆迷失于这种感觉吧。
返程前,背着我买的《呐喊》,我又买了一大坛黄酒,还有各种口味的茴香豆。到家以后,我会举起杯,喝着黄酒,嚼着茴香豆,看着鲁迅先生的著作,重读经典,怀念青春,珍惜当下,更要品味人生。这是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带给我“最好的礼物”。
我们去了绍兴
□梅森
那天,我们去了绍兴,朋友众多,一路上尽是欢声笑语,聊得也尽兴。江南怡人的景色不必赘述,虽是入冬,倒也春意盎然。边走边看,直到走近那间心心念念的院子,站在院落一角,此时的百草园游客站充斥着宣泄,只有高大的皂角树和院墙静静地立着,阳光很好,点点光影落在新种的菜地上,而“他”的名字似乎早就深入人心。我开始回想,那么大点的园子,那些笔下的情趣,只有现在才把距离拉得那么近。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我一直记得这些,幸运的是鲁迅这个名字我很早就听过了,舅舅给过一本《狂人日记》当时我只觉得不好读,里面全是一些不明白的事情,但我仍然在别人问到读过什么书的时候,直言到鲁迅的《狂人日记》,好像这样说能让人高看我一眼。直到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才和鲁迅真正碰面,老师让背诵这一段时,只觉得有什么好背的,全是一些乡村耳熟能详的东西,后来看到鲁迅都迟到,也为自己迟到辩解,就那样挨了一顿打,以及在那条长桌上除了一条“三八线”又被我学着划上一个早字。现在发现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过百米,鲁迅小时候真是瞌睡虫。
婷婷给我拍了一张站在鲁迅屋前的天空,天空很蓝。皮弟(小小孩)突然来了一句:“鲁迅可真倒霉,一出门就是臭味。”此时绍兴的街上臭豆腐的味道弥漫着整条街,我说:“还有茴香豆可以吃,在我们老家这种豆子就叫大豆。”从院子大门进来到出去的路程并不长,大部分人都在谈论鲁迅,可我心里想着另外的事情。他和自己小伙伴的童年真实的发生在这里,我们这些陌生人也只是通过文章来认识他,轻一脚重一脚进到每一间屋子里试图寻找一点痕迹,那种独属于文人之间的默契连接,可以说成感动,可是,人群太多了,嘈杂在你耳边涌来的时候,你顾不上想象。麦色的衣橱和一张看起来狭小的床铺,以及一些生活用具是我看到的全部,木门敞开着,有一些雕花充满着旧式气息,高大的墙让光线并不明朗,如果不是现在加装了灯光,这一切的整体必然晦暗。四角等宽的墙壁,天空从树枝的延伸处分割出蓝色,文人的眼睛从这里出发,点燃一根香烟,然后继续读书或者写作。
出了园子,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你所熟悉的一切会不由自主冒出来,孔乙己在桌上蘸水写着茴香豆的四种写法,祥林嫂拿着菜刀发疯砍断门槛,闰土手握钢叉在月光铺满的瓜地里跟一只猹四目相对……生活和文学是多么幽深无垠,书本中描绘的片段,在时间旅途中不断覆盖和层叠,并不会消失,只是落满了灰尘,我们从来都不是在固执的记忆,而是去看,去怀念,时间在时间里重逢,在任何地点,灰尘下的光芒在不经意间裸露,时间带着情感去触碰,这个过程你体会到了,你才慢慢长大。
南方的夜通常是一眨眼落幕,接下来穿过一条街就到了沈园,沈园红色的灯笼早已亮起,园内竹林茂密,小石奇景,小径通幽。不禁想起,当时那段凄美的爱情,其中的桥段熟悉不过,包括那两首《钗头凤》。此刻,你就站在这里,心头的思绪起了波澜,爱情自由在夜风的吹拂下顺利归还记忆,使我不得不跟紧脚步。越剧我听不大懂,思绪早就随着演员优美唱腔跑远了。我只想为这份凄美爱情送上惋惜,即便我们会背诵,听了讲解,我们知道了一切,但这总是个悲剧。她不是在爱情里走,而是飘荡,推动她的都是偏爱吧。随着灯光暗淡,剧情结束,演员曼妙的身姿在衣袖处落满了诗词,终是错错错,莫莫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沈园。不管是看来的还是听来的,或者从书本上阅读到的,走在绍兴人头涌动的街面上与古人或者前人相逢,有些声音和画面一定会在遥远的昨日正在发生。
走进沈园
□邵迪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此诗是陆游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怀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作的悼亡诗。时值农历十月三十,我们一行数人循着陆游的脚印来到了沈园。
天色昏暗,朔月不见,又逢大雪节气,觉股股寒风入体。在隐隐绰绰的树影当中,我们走过庭院,来到了戏剧堂。来得稍晚,只剩最后几排空位。
戏台左侧的电子屏,绍兴风景名胜一幕幕跳跃:山明水秀、岩奇洞幽的东湖;有着白玉长堤的柯岩;红灯笼高挂的鲁迅祖居;小说孔乙己里的咸亨酒店。一碟茴香豆,几坛子老酒,都在诉说着绍兴独有的特色和人文底韵。
沈园始建于宋代,原为南宋时期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故又名“沈氏园”,大文豪陆游曾多次游此处,沈园能载入典籍,也是因陆游几番赋诗。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第一阕陆游所写,第二阕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这二阕词浸润着同样的哀婉和无奈,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词人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婉,唐婉需要叫陆游的母亲一声姑姑。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陆游跟唐婉少年慕艾,几年后喜结连理。新婚的俩人,日子过得那是蜜里调油,还共有文学这一兴趣爱好,填词作曲,赌书消得泼茶香。但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陆游母亲的眼,在望子成龙的陆母看来,陆游荒疏功课,沉迷温柔乡,是自毁前程。屡劝无果之下,遂动休媳之念,逼迫陆游休妻。且唐婉嫁过去三年,未能怀孕,按六礼七出,无子一顶大帽扣下来,恰恰好。
友人说,到底是无子,还是荒废学业,还是八字不合,不得助力,才休的?在我想来,荒废学业,光宗耀祖无望才是主因。期间,陆游曾另筑别院悄悄安置唐婉,被精明的陆母发现,为陆游另娶王氏女为妻,彻底了断陆唐情丝。
绍兴戏曲——沈园堂会演出,演绎(还原)在这个宋代名园之中,陆游与唐婉悲凉、凄婉的爱情故事。
当板胡拉响,梆笛、笙、管齐现时,舞台氛围霎时浓郁,二行共12个侍女,鱼龙而出,窄袖衫襦,长袖翻飞,第一版块“游园”开演,好一个欢天喜地的场景。历史证明,当时有多欢庆,日后该有多凄美。凄婉幽怨的背景乐跟锣鼓喧天的喜庆场面,给了我一种荒诞和压抑的感觉。
舞台上一身圆领襕衫、广身宽袖锦袍的陆游,意气奋发,倜傥风流;紧身窄袖、绫罗裙裳曳地,手执纨扇的唐婉,含羞带怯、桃腮粉脸。陆游一声声叫唤“表妹、表妹……”,扑蝶赏荷的唐婉娇声相应“表哥……”。
奈何花无百日红,好景不长。沈管家奉陆母之命,找陆游前去听陆母训斥。及唐婉得知陆母要休她,晴天霹雳同时响在了舞台,陆游跟唐婉分别那一幕,雨声滂沱。舞台效果颇为夸张。
绍剧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为绍剧,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一带。绍剧唱腔高亢激越,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沈园堂会演出约60分钟,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是主线,“沈园管家”是重头线,由他的口,串连“流园”“别园”“归园”“题园”“惜园”五大版块。以绍剧为主,穿插莲花落、平湖调等绍兴本土剧种,节目各自独立,却又有机统一。
当我们从戏剧堂出来,天色更为昏暗,一边留心脚下,跟着其他游客陆续出戏园,一边匆匆察观庭院,只觉得夜色下的庭院有点荒凉,杂乱。沈园犹在,佳人已逝!
在出园时,我一直在想《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作。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同为婆母逼迫,一个是错错错的悔叹,佳人魂消九天的结局。另一个是两人同赴黄泉,生死连理枝。心中百般滋味,问,真正的爱情该是什么样?
咸亨的黄酒,岱山的痴
□惟楚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我所触摸到的绍兴街头景象,第一眼就是《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第一件商品就是黄酒,而第一个喝酒的形象,就是孔乙己,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不知是大先生《孔乙己》中描写的活现,还是自己天生的某一触觉——合该是这造化,让自己的生活与大先生所描写的酒耗上了。
第一次去绍兴,是40年前的1985年了,与师专的同学们一起。那次是极为渴望的,一来早已仰慕大先生,很想看看他的故居,尤其看看百草园,想象一下长妈妈的故事,还有三味书屋和他的蝉蜕,此外,当是咸亨酒店了,想看看那个曲尺形酒柜的格局。
记忆中,咸亨酒店面前是个宽阔的院子,也没今天门前的那个孔乙己雕像,院子前就是道路、河道。说是宽阔,当是我那时所见过的城里店铺最开阔的院落了,平整的沙石地,而不是石板路。那时旅游还未成产业,全没今天如此的人挨人、人挤人,有的是寥落。仰望的人是有的,但总有些寂寞。如今门檐的样式没变,格局是整大了,功能也没变,喝酒聊话的地儿,但商业的氛围与气场当是不一样了,人影闹猛得很,也许有着天日晴和、天风温煦的原由,人影摩肩而接踵。
那次,我是走上前去,该是好奇,往酒店内是张望了几眼,但终究是没跨进去,同学们也都没有进去,囊中的羞涩,加上学校的规章,更没那胆量,自然也就没能温上一碗酒,去想象一下穿长衫的孔乙己走进咸亨酒店,“站着喝酒”的情景,还有他身着长衫,在酒柜前说一声“温二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境况——大先生对孔乙己的描写,让我对绍兴的黄酒有了第一印象。
但我终究是到过咸亨酒店的了,那个想象后来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从此对“鲁镇”以及“咸亨”这块招牌打上了烙印,且遗憾那一趟没能喝上一口正宗的绍兴酒。但我终究是记着绍兴的酒了,了解到绍兴黄酒的品牌越来越多,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岁月如流,但一提起酒,就想起绍兴,想起最后秋风起时孔乙己爬过来,温一碗酒,付上现钱,再爬回去的情境——还有什么凄惨的情景与酒有如此联系呢。
岱山是海岛,人居多为移民,且多是二三百年前清海禁解禁后而来,有说是从宁波来的,有说是从余姚慈溪来的,有说是从三北来的,故而民情风俗也多由此传承而来,留下了“做老酒”“喝老酒”的习惯。“改开”后经济有了起色,南北上下人流交往多了,加上临近上海,啤酒便流行开来,但黄酒仍是渔农民的喜爱,渔民还是喜欢“老酒”。我呢,喝酒随意,但多为啤酒,淡了黄酒——黄酒多为本地勾兑,酒质差,没劲。
但一提到绍兴,心底里终究是冒出黄酒的。记得第二趟来绍兴,是女儿还读初中,借了暑假的时间,一家三口加上外甥囝,有了一次外出旅行,特地向家人建议在行程中要以绍兴为一个点,并在绍兴住上一宿,这其中固然有着大先生的名声与足迹,让女儿看看大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其实潜意识里还有一个原由,挂不住嘴馋,想斟上一口绍兴黄酒。
那次一家子是先到杭州再绕到绍兴,那天到绍兴已晚,黄灯如豆,我们在一所旅馆落脚落座,没想到那户店家却没黄酒,这可难煞了我。店家却是热情,特地向邻居打了两盅过来,就七、八元钱。这黄酒虽是无名无姓,别的我也忘了,只记得这酒的醇,酒的香,和丝丝入口的甜味了,忍不住喝了一盅还多,不无熏意,心里更多了一丝绍兴黄酒的好了。
五年前一次疗休养,选择绍兴。上桌时,我是说不上话的,但心底里是极为渴望能喝上这黄酒。巧的是一众人都喜欢喝上这一口,带队的也去买了绍兴的老酒,说是上次来绍兴喝过的,一个字,香。那次老板娘客气,众人要了五斤,她竟然多舀了两勺。一众人开喝,畅饮,那五斤酒很快就瓶底见空,最后一滴滴尽,还不过瘾,只是到了时间,无奈放下酒杯。晚餐时索性整了一坛,敲开了坛子喝,喝得个个面红耳赤,还不罢手,余下的带着,第二天用——我记着咸亨太雕的甜香了。
回来禁不住太雕的诱惑,打开京东快递购了一坛,越喝越上脑,于是不间断喝上了,或是一瓶尝尝鲜,或是一箱解解馋,或是一坛过过瘾,七弄八搞,至今家里竟留有七八十斤的绍兴黄酒来,弄得客厅和车棚都是,瓶瓶罐罐,还不舍得那空瓶子——那空瓶各色各样,或陶或瓷,造型说得上精美,引得家人一肚子牢骚,但我依然如故,一如孔乙己的那件长衫,始终脱不来,即使是被人打折了腿。爱酒如此,命该如此!
这次来绍兴,我佩服自己,在朋友购酒时竟抵挡住诱惑,没在咸亨直接带上一箱,但还是禁不住手痒,打开京东置了一坛咸亨太雕——绍兴的酒,于我,杀伤力实在太大了。
现在想想,孔乙己之所以脱不下那件长衫,当是因为与他爱喝咸亨的酒有关,穿长衫的臭架子,站着喝酒的脾气,着意“茴”的四种写法,都让他在酒意阑珊中自我消解。当他最后一次爬着来到咸亨酒店的柜前,跪着掏出四文钱,温上一碗酒时,我似乎看到自己的痴与一众人的痴,还有大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仍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那情景远不止百年,风雨浸漫,却至今未变。
一湖波光半湖红
□王兰飞
绍兴来过几次,到东湖还是初次。在东湖景区门口,导游建议我们可选择坐船进去,步行出来,或者步行进去,坐船出来。对于听惯海浪咆哮,看惯惊涛拍岸的海岛人而言,坐进豆壳般精巧的乌篷船,望见丝绒般温婉的湖水,委实难抵新鲜、温柔的诱惑。船夫用脚代手悠然摇桨,船身轻晃。船舷紧贴着湖面,一伸手便可触到湖水,而我只是拘谨地端坐,仿佛面对一个触动心灵的遇见,令人莫名地悸动与紧张。
泛舟湖上,放眼处,小桥、亭台、湖堤、岸柳……无不弥漫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徜徉在绮梦般的湖心,心里的浮躁似乎被悄然抚平。正沉醉间,眼前忽现拔地而起的崖峰,抬头仰望,峻峭的崖壁仿佛从天而降,峭立在湖的一侧,高达百尺的崖面因风雨、岩土经年累月的侵蚀涤荡,变得颜色深浅不一,一条条褐黄、乳白、灰黑相间的“崖带”仿佛大自然信手涂鸦的水墨画,又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石瀑”直落湖心,游弋于波光粼粼中,率性洒脱,灵动秀逸,尽显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
一刹间,家乡岱山的“双合石壁”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相比之下,岱山双合石壁仿若巨人并肩,规整硬朗,巍峨古朴,凸显雄浑壮阔气势。可二者又何其相似,都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伫立,无惧风雨侵蚀,承载着历史车轮滚滚而过的厚重痕迹。
离船上岸,悠然漫步于湖畔的纤道。一侧湖水在阳光映照下波光粼粼,倒映出云崖楼亭随波摇曳;一侧垂柳依依,细看,却发现与别处不同。别处湖柳常见的都是柔条低垂,透着一股娇弱的韵味,而此处柳枝劲挺,枝叶昂扬,挺胸而立,散发着别样的精气神。联想到刚刚参观过的鲁迅、周恩来故居就静静坐落在不远处。心间豁然开朗,这里的昂柳或许诠释着两位伟人不弯腰、不退缩,刚正不屈的精神品质。
目光流转,忽见前方一树树枫叶红得热烈似火,红得纯粹而通透,似乎要燃烧透这初冬的天地,不知谁惊呼了一声“红叶疯了!”
同行朋友纷纷与枫树合影,想要留住这绚烂的瞬间。余晖洒落,枫叶红给东湖镀上了一层金边。我凝望着这一片红得不太真实的炽烈,它在风中舞动,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这片火红,仿佛透进我的心底,温暖了我的心房,慰藉了孤凉单薄的心绪,让人在这寒意料峭的初冬感受到了生命的炽热与激情。它仿佛在提醒着我,无论是昂扬的湖柳,还是这火红的枫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力量与价值,而我也应汲取它们的精神力量,怀惴坚毅与热忱,继续奔赴波涛浩瀚的生活。
与水交替
□李慧英
东湖门口有棵大树,长得极为散漫,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光是树叶的形状就有两种,一种是长圆形叶片,一种是心形像银杏树叶。心形叶在树枝上已经变红了,有染上风霜的感觉,长圆形叶子的绿正在往冬天里走,浓郁却失了灵气。我围着树转了一会,问了好几个人,没有人说出它的名字。我翻开形色拍照,也识别不出来,这让我在这树下生出不能与之交流的寂寞来。人们在树下走来走去,并不理会这些,也似乎没有多看它几眼。他们到底知不知道树上有两种叶子呢,一种是深绿色,一种是秋红色。
西域的胡杨树也在身上乱长叶子,一些树叶像极了柳,一些又是杨树的叶片,还有的介于两者之间,不杨不柳的。总之,它们胡乱长在一棵树的每根枝条上,在秋风吹过几次之后渐渐变黄,直到浑身挂满黄金的颜色。我曾经在库尔勒见过那些金黄,也在乌拉斯台的深秋见过它们,深陷在沙漠。阳光在树梢上明晃晃照着,沙里的胡杨就在光里连成一片,或是一棵、两棵兀自立着。我在乌拉斯台遇见的胡杨比库尔勒成片的胡杨林要沧桑的多,荒野上这里一棵那里一棵,凌乱着。有的主躯干歪斜下去,其他枝干却自顾自向上,依旧长着柳叶和杨树叶,依旧是不杨不柳的面孔。
而我现在却是在大先生的水乡,这里的树不会轻易干枯,不会披着金子的颜色倒下,躺进沙里。很多水呵护着江南,那些天空的水,小河里环绕的水,地面下无声无息流淌的水,还有当我从天山北坡赶到这里,在我心底无时不在翻涌的水。我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它的一半在水里,白云绕在里面。我又看一眼那些水,青绿色,像滴进去的草汁。
坐船穿过一池水,影和光在初冬的湖面变化,不断交替。我们完全跌入水的场景,船将我们拉近,水却一次次把我们推远。水里有木桩拦成一排,连着绿色的丝网,它们拦不住一丝水。一只白鹭站在桩上,它过于肥硕,脖颈缩在羽毛里,没一点纤细的模样。远处一只鸟落在树上,另一只从湖面升起,落下和起飞的影子都在水里。
很想亲近的水,却是不能靠近的水。江南的水仿佛是静止的,看不出向哪里流,打乱水的似乎永远是乌篷船,是摇橹的浆带起的漩涡,是缓缓划行的舢板拨开夕阳时那一池碎裂的光。还有在寂静的午后,水草间咕嘟咕嘟吐出来的气泡,一只鸬鹚鸟轻点水面飞入空中。
水是清亮的,和地球上大多水一样。古老的绍兴在水里,那些手脚并用摇橹前行的乌篷船在水里,赵庄的社戏、锣鼓的声响、戏台下豆浆的香气在水里,还有大先生在三味书屋百思不解的泥墙。它们在我身边被一次次拉进水,绍兴就这样掉了进去。茴香豆咀嚼时的耐力,整个巷道里臭豆腐混着热油的香臭气。花雕酒的余韵,微甜,微苦,低度酒精从舌尖滑入喉咙,漫过整个味蕾时的厚度。它们都在水里,漫长光阴里培出的底气也在水里。存储,消化,分解,滤过杂质。现在,那些流过时光的水,是不是我眼前的这一湖、这一河水,它们弯曲环绕的光阴都在里面存着吗?“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我见到已是满身苔藓的泥墙,藤蔓覆盖了它的欢乐与忧伤。我在那些忧伤里,又一次嗅到了百年水的气息。
完全不同的水。不同于厚厚的积雪被太阳刺穿,卷着冰雪寒气的水,它们从高处摔落下来的重量,让水有了奔腾的气势。每次我回到故土家乡,哗啦哗啦流淌的克兰河水响在耳边,它们从天上来,从山脉开始,那些冰冷、酣畅的速度摸得出,看得见,完全不同于眼前的水。
画船驶过鉴湖,上岸便是鲁镇,喧嚣的、寂寞的鲁镇。在百年时间里,一个真实和虚构的镇子。我转到行人嘈嘈的街后,热闹也突然转了身,周边安静下来。那些安静把我拖进祝福的巷道,拖进文字跨越一百年的孤独中。寂寥的午后,阳光也是寂寥的,文章里的镇子热情着,而铅灰的底色却躲于身后。没有明显的痕迹,而我总想在心里辨认什么,有一道墨痕隐隐晃动。
阳历十一月末,这初冬将继续深下去。还未到旧历的年底,天空也未显出新年的气象,送年的爆竹没有擦响,空气里没一丝幽微的火药香。我们来到祝福的鲁镇,来到越文化的水乡,走进文章里的桥与流水。
文友在水边,在桥头,在垂柳下拍照,身影定格在水巷、小河旁,飞檐挑角的戏台边。人们慢慢走过一座石桥,来到另一座桥,仿佛逢着头戴乌毡帽的村人,看见穿乌裙、蓝夹袄和月白背心的祥林嫂在路边絮叨。我们总想留住什么,是什么呢,楼台舟楫,还是枕河人家。而我们知道,在自己赶来和离去的瞬间,有内心葱郁的水草,也有灰飞烟灭的虚无。那天,我们走过水,走过桥,喝了几文钱的老酒,嘴里嚼几颗茴香豆,含一口臭豆腐,我们就这样匆匆走过了绍兴城。
大先生离开故土,在北京的秋夜里写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东湖景区门口,有一株长着两种叶子的树,我不知道是什么树,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导游说,观景不走回头路。我也没有回去再看它一眼。
因为有您
所以欢喜
□刘小红
绍兴,如同一幅千年水墨画卷,静谧幽韵与熙攘盛象交织,每一处景致、每一段故事,都与文学紧密相连,成为我心灵深处永不磨灭的印记,深刻影响着我的情感、思想与创作之路。
初游绍兴时,是因为鲁迅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小菜园和《秋夜》里的两棵树。我们和孩子一同吟念着课本里那熟悉的文字,一边不停地寻找着文章里那些细小的印记,恍惚间我们仿佛走进了鲁迅的少年时代,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捉虫嬉闹,感知文笔的独特性,体会鲁迅内心深处的沉思与孤寂。这些如镜头的文字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们奔赴绍兴,去亲身感受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文学魅力与厚重历史。
再次游览绍兴,则是为那“东湖乌篷摇曳水,墨染山色画中游”的水乡盛景,为那粉墙黛瓦小街古巷的园林建筑,为了陆游与唐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我轻抚墙垣,心中满是对往昔爱情的叹惋,一家人驻足于沈园墙头之下,低声诵读着唐婉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体会文学所承载的岁月魅力,感悟着人生的离合悲欢。
此次绍兴之行,则是和作协的老师们以文会友的采风学习。对于故地重游,三次前往,每一次都似乎都有所相同,又似乎增添了新意。不管是从课本知识到环境建筑设计理念,再到文学创作博古论今。似乎有了文字、有了文学,曾经的某一些空白,便有了着落,有了羽翼渐丰的填充。
绍兴之行中我常想,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从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到陆游和表妹千古爱情的《钗头凤》;再从秋瑾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皆是从他们笔下的文字流传至今。
岁月悠悠,其影响力绵延发酵 ,使绍兴成为闻名海外的旅游名镇,当地的宣传热点,也成为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可见,即便是孔乙己脱下了长衫,文化礼教对后人的影响依旧深远,我们心底里仍渴望千年文化的滋养,期盼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出游难忘,感恩真切。夜赏“沈园情”感动于一生钟爱一人至情深情,慨叹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祖国强盛,科技昌明,交通便捷,我们可以随时分享美好,与挚爱互诉衷肠,再不会因书信误传抱憾三年,悔恨终生。更不会因为担忧仕途而被棒打鸳鸯。看着诗歌才子梅森与委婉可爱女朋友携手同行,我们一行似乎也倍感甜蜜。
绍兴之美,不仅有醉人的柔美,更具独特的豁达。其柔,呈于如诗水乡景色,水巷蜿蜒,粉墙黛瓦于碧波中尽显温婉;其豁达,深植于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脉络。秋瑾的“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是此豁达的生动映照。漫步绍兴古街古巷,泛舟纵横河道,于细腻柔情中,心底亦能涌起面对困境的从容乐观。岁月沧桑,人生坎坷,绍兴之美仿若轻声诉说,无需忧虑,不必退缩,凭开阔心境与坚毅意志,定可跨越重重阻碍,迎向豁然开朗之境。
与“骑着野马,也可以看月亮”的慧英姐相伴,即便日行疲惫,夜宿“鼻间鼾声欲撼屋”,也可以在绍兴的墨香幽韵里,如“且向人间称睡仙”般洒脱随性,别具一番意趣,并不觉不妥和尴尬。
我们自五湖四海而来,于东海之滨相聚,因文字之力、文学之约,相聚绍兴,倍感珍惜。归程中,从鲁迅笔下咸丰酒庄购置了纪念品,为好友带回一把茴香豆、一份霉干菜,礼虽轻而情意重,愿将此美好分享予身边之人。
恍惚间已回到家里,坐在了书桌旁,反复翻看彼此留存的照片,那些真实、梦幻、深思的、灿烂的笑容瞬间,还有偶然抢入镜头的画面。一颦一笑,依旧亲切,欢声笑语,萦绕耳畔,令人流连往返。
总有人间二两墨,填我十万八千梦。感谢一路同行的老师和挚友,因为文学我们相遇相知;因为有您,所以欢喜。也希望我们历经沧桑,心不蒙灰;行走半生,笑容依旧纯真,那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都可以去伪存真,一生幸福。
行走在故乡绍兴
□吴言
绍兴,在每个热爱文学的当代中国人心中,都是作为一个文学圣地而存在着。那里有一座丰碑叫鲁迅,那里有一个故乡叫鲁镇,还有童年的乐园百草园和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这是鲁迅最早在他的小说《孔乙己》里提到的鲁镇。
12岁那年,鲁迅随着母亲鲁瑞去绍兴乡下安桥头躲避灾祸。安桥头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子,坐落在绍兴古城的郊外。安桥头有一条小河萦绕村口,曲折向前,简易的石桥横跨在小河之上,两岸白墙青瓦的民居沿着小河蜿蜒而去。作为一个村子,安桥头是迷你版的江南古镇模样。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世上本没有鲁镇,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鲁镇。
如今的鲁镇,在绍兴柯岩景区,是根据鲁迅笔下的“鲁镇”还原的一个乡村小镇主题公园。其实,这样的一个小镇,和其他地方的江南小镇并没有什么两样。走在鲁镇的石板路上,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不是一种回到故乡的亲近呢?
鲁镇入口,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牌坊上从右往左书有“鲁镇”两字,是鲁迅先生的手迹。镇门外,是鲁迅先生的座像“民族魂”,鲁迅先生坐在藤椅上的青铜雕像,比真人高了大约一倍,颇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神韵。
走进鲁镇,豪华气派的鲁府,外土内洋的钱府,还有阿Q调戏小尼姑的静修庵和阿Q栖身的土谷祠,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
鲁镇的商业街,是整个鲁镇最繁华的地方,街河并行,街随河走,店铺沿街分布,错落有致。沿着石板老街一路前行,毡帽店、油烛店、豆腐店、古玩店、当铺和钱庄……整条街上弥漫着臭豆腐那股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味道。
有桥可依,有水可嬉,有酒可酌,有戏可听,这就是我们脚下的鲁镇。
这个鲁镇,不是鲁迅小时候生活的那个鲁镇,但是,这个鲁镇,的确又是鲁迅笔下的鲁镇。
来到绍兴,当然不能不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小时候,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因为给父亲买药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便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为了像鲁迅那样刻苦学习,争取学习不迟到,后来我也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我不知道,当大家学到这篇课文时,有多少人像我那样,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
后来去参观三味书屋,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那张课桌,也不知道那个早字是不是还刻在那儿。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当年经常被语文老师拿出来说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和对社会的看法。
那时有一个想法,什么时候去绍兴,一定要到鲁迅家的后园去看看,他家有没有两棵枣树,这两棵枣树,到底与众不同在什么地方。
这次来到鲁迅故居,却没有看到那两棵枣树,不知是从来就没有这两棵枣树,还是后来某种原因不见了。
园子四周是高高的围墙,那围墙高得吓人,大概有三四米高,比我们农村老家的围墙高了一倍以上,怪不得鲁迅先生说,只能看到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导游说,这么多年过去,这里早已经物是人非,只有光滑的石井栏和短短的泥墙根是那时留下来的。
院子里种着各种绿色的蔬菜,估计是有人在打理。院子角落的桑葚树倒是十分高大,叶子也非常宽大葱郁,大概到了初夏,能结出满树湛红的桑葚来。
记得当年,参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以后,大家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酒。绍兴黄酒,全国闻名,还被周总理作为国宴用酒,来了绍兴当然是要喝的。当年的学生,没有几个钱,也学着孔乙己,排出几文钱来,买了茴香豆,就着绍兴黄酒,喝上一碗。喝完以后,夜已经黑了,几个同学肩膀搭在一起,背诵着鲁迅先生文章中的某些章节,摇摇晃晃地走回去了。
悠悠古纤道
□鲁迪
12月初的江南水乡绍兴,暖阳高照,有一种秋天般的温暖和舒爽。从游人如织的鲁迅故里出来,踏上这条千年古道,忽然有一种历史和现实的交错感:现代的喧嚣,古老的宁静,在这条历经千年风雨的古纤道上展现。逶迤连绵的长堤,匍匐于水面的一条窄道,如白玉砌成,“白玉长堤”之称可谓名不虚传。
古时水上运输主要靠航船,航船的动力除了船夫用橹桨摇,便是纤夫在岸上背着一条纤绳拉。如果河面较宽且主航道在河心,就必须建造两边都是水的纤道。这条浙东运河绍兴段古纤道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年),为浙东观察使孟简整治大运河时所策划筹建。当年孟简疏浚运河,并在浙东运河绍兴至萧山段砌筑起一条土堤,成为纤夫们沿着河道两岸拉纤拖船行走的道路。古纤道后来又历经明弘治、清康熙年间的重修,日臻完善,纤道也从泥塘改为青条石、青石板铺砌。
眼前,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厚重记忆的古老纤道,似乎还刻着当年纤夫们沉重的脚印。他们冒严寒酷暑,穿急流险滩,迎逆流河水,过一个又一个村落。他们佝偻着瘦弱的脊背,身子几乎与地面平行,拼命地把船只奋力往前拉,扛在肩上的纤绳深深地勒进了他们的肩膀。他们嘴里呼喊着激昂高亢的号子,和着呼啸的风声,湍急的流水声,在运河上空久久回荡。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古纤道除了纤夫拉纤所用,也用于风浪大时船只的避风。当浙东运河成为一条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时,舟楫往来,络绎不绝,众多文人墨客为它歌而赞。而悠悠古纤道上肩背纤绳的纤夫们,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想着那时的风和月,想着当时的人和景,这条波平如境的河便有了世俗的烟火气。“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陆游笔下的文字,道出了当年运河的热闹与声响。
这条古纤道两面临水,大多用横放条石或两排条石铺成,已被时光、风雨与河水冲刷得凹凸不平,干净,结实,古朴而又沧桑,斑驳的纹路里铺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只为于喧嚣中独觅一处幽静。古纤道没有护栏,接近水面,与河流平行,纵贯于宽阔的河道中。行走时不免小心翼翼,但好在平稳。岸边,竖着一块石碑,上书:古纤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1988年1月13日公布。浙江省人民政府立。
白玉长堤路,漫漫古纤道。这里,再也听不到纤夫响亮的号子声,见不到鼓满风帆的航船自远处驶来。当年拉纤行船的纤夫,也早已随着时代发展不知去向,湮灭在了历史的尘烟里。
如今,古纤道已经成了观光旅游地。眼前,天蓝地绿,水清云白。远处,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纤道蜿蜒,恍若游龙,浩渺悠长,伸向远方。此刻,让人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恨不得把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
冬日阳光,散发着静谧明媚的光辉。古纤道四面环水,微波荡漾,人行其上,倒映于水面,如在镜中。河上,绿水逶迤,几艘乌篷船于水间荡漾。河边,青山隐隐,芳草长堤。船儿轻摇间,惊起沙禽掠岸飞。古纤道的瘦腰,在运河里起舞窈窕。
漫步古纤道,放眼远眺,浙东古运河河水清亮,纤道如练,暖阳似金,水天一色,如诗如画,让人不由沉醉其间。不由想起一句诗:“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
好一幅水乡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