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大海 情系岱山
1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地处江北,濒临东海。有一条河清清爽爽地从我家门前流过,由北向南直到一拐弯处,一个转身就汩汩汤汤地向东流去,向大海流去了。
我家老屋默峙河岸,终年静守这一条河,这一条街。这条河,叫通海河,这条街,就叫通海街。通海,通海,听起来就有一种渐行渐远的动感和欲向欲往的诱惑。到底年幼天真未凿,我常常坐在家门半掩的门槛上凝思痴想:顺着河流的方向走,踏着行客的脚印走,真能走向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吗?浩浩茫茫的大海上,真有秀秀姐姐讲的瀛洲、蓬莱和方丈三座神山吗?
我多想走向大海,走向海上仙境啊。
然而,我10岁那年,跟随父母举家迁往江南古城,幽居苏州小巷,从此童年的那条河,那条街,那座瓦舍老屋,日渐沉积于记忆深处,唯有这天真的“通海”痴情,却在心中悄然萌发为一种大海情结,从此绵延一生,生生不息。怪不得,我日后每得机缘临海观潮,乘舟逐浪,朝待海上日出,夕闻惊涛拍岸,竟然一如稚子忘乎所以活泼生趣,一种久远的感情,在“通海”夙愿的实现中尽情释放出来了。
最是我曾数度为舟山海客,游历在茫茫东海的舟山群岛,揽沧溟而波涛明灭,涉足海岛则云水沉浮,每每想起一一如在目前:普陀佛海的钟磬和香烟依依袅袅不绝如缕;朱家尖海湾的片片金沙累累乌龙石坦坦荡荡逗发情趣;定海昌国的古城断断续续虽残而遗迹犹存;桃花岛女龙飞瀑桃花得气真真幻幻即赖金庸点化;嵊泗列岛的岩屿渔舍和海礁奇观朦朦胧胧招人耳目……历历山岛风物,邈邈古今形胜,尽在云天碧浪之间,迷离惝恍幻入烟波微茫,真可慰我恋海情愫,舒我一襟怀思啊。
2
舟山一岛,状如海中之舟,古称瀛洲,今则名之为定海;而岱山岛浮悬海中,风景如画,周遭错列400余大小岛屿,远远近近如众星捧月,恰是“海上岱宗”,向有“蓬莱仙岛”之誉。自唐以降,是岛即以蓬莱乡名之。秀秀姐姐曾给我讲过秦始皇遣道士徐福到海上仙境蓬莱山求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原来这蓬莱山就是岱山岛啊。有说“弱水三千里,非仙不可渡”,其实岱山先民早在斯岛休养生息世代繁衍,“渔猎煮海”日趋兴旺。迄今新石器时代的遗墩遗址还在,4000余年前先民们打渔狩猎农耕煮盐的生存足迹也在,历朝历代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更是与海岛的自然风物融为一体……虽说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那么诡异,却以特有的海岛风光引来海客无数,留下了许多瑰灿的诗文题咏。有首《岱山竹枝词》云:“听说蓬莱海上山,神仙多爱绿云鬓。相逢真个销魂否?终在虚无缥缈间。”是啊,瀛洲曾游,岂可错失蓬莱仙境?
是穿越历史的远年呼唤,还是大海风情的频频招引?
是放飞想象的诗意回响,还是蓬莱叩访心灵的文化憧憬?
舟山岱山有友盛情相邀,真是心有灵犀自会通,我就欣欣然从杏花春雨江南来了,从小桥流水人家来了。
啊,又见大海,又见大海!我又童心跃然,得意而忘年。海上神山,非舟莫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定海乘快艇北向急驶而趋:左舷汪洋一片,右舷一片汪洋,艇前水天一线,艇后一线水天;时见礁石磊磊海山莪莪一一掠去,又闻海风拂拂涛声阵阵一一传来,方喜白羽海鸟嬉水逐波翔集云天,忽也岱山码头泊一湾静水正翘首相迎远方来客……
我恍若从童年的那条家乡小河走来,从秀秀姐姐的童话里走来,走过了漫漫一个甲子,走过了一湾渺渺海路,终于登上向往已久的蓬莱岛,走进了魂牵梦绕的海上仙境。
3
一如长卷出轴,东海形胜渐渐在眼前舒展开来,岛海相依,水天渺然,远观近望处处皆景。我本乘槎观光客,一时无机缘邂逅潮水生处的蒲门日出鱼山蜃楼,也没有亲睹岱衢洋的星月与渔火荧荧错杂的奇幻夜景,或是惊闻后沙洋风激礁岩声震蓬莱的“老龙”般的啸吟吼声,但就磨心山匆匆一游,便足以令人为海岛风光叹为观止了。
磨心山,濒海凌波雄踞一岛,北麓呈圆形,中有金鸡峰陡立如磨心,直向天宇几可摩星,状其形而谐其音,故又称摩星山。山岗连绵起伏而三面拱环抱海,风生水起,山海相激,时或波起浪涌可闻涛声迭起,时或水波潆洄于礁岩间则可见跳珠溅玉光色交迸,止止作作,动动静静,直把广延六平方公里的山间景区衬托得天机活泼野趣潇然。
我等驱车沿盘山路逶迤而上,遍山树木蓊郁流风叠翠,间有山居平屋疏落隐现,初看景致平常,不觉新奇,然渐行渐高且观且赏之际,纵目远眺山海相映,静心聆听天籁交响,方觉在视听交感的审美意象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惬意和快感。时在暮秋,海气清朗,虽无缘看到冬日“一白茫茫照大千”的“白峰积雪”,以及早春“开来如雪遍层峦”的万树玉梅,却见山外有海,海外有山,横亘于海平线上的远黛数叠,可是画家随性勾勒的浓墨淡痕?散布在海湾渔港的片片礁石点点小屿,可是诗人一不留神从诗笺中抖落出来的断句残章?要不何以一经海风吹拂,竟会如此溟濛幽玄而意韵悠长?要不何以一经潮汐漶漫,竟会如此突兀沉静而耐人遐思?
磨心山山海间,向为佛教圣地,北麓有超果寺,松竹环抱,构筑宏丽,自宋以降即称胜东南海宇,引渡世人超脱凡尘修成正果;除静修庵、崇福庙等众多寺院古刹而外,最为著称者当为最高峰巅南月平岗上的慈云庵。慈云庵,原名“慈云禅院”,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历240余年,经上世纪80年代重修和扩建,又称“慈云极乐禅寺”。我们从古庵旧山门一路依山势迤逦走来,虔心膜拜于层层叠叠的殿堂院落之间,诚敬瞻仰的各尊佛像,或正襟庄严,仪态万方;或趺坐慈静,悯恻垂注;或站姿各异,亲切自在;或法器在握,雄赳威猛……皆丰神超拔,令人敬畏。佛像的一姿一态一眉一目,以及衣带的一皱一褶一痕一纹之间,尽显佛教文化的深厚禅意和雕塑艺术的审美魅力。
行于山间,纵目更见一塔秀挺,即七层蓬莱玉佛宝塔,重檐楼阁巍然耸立,琉璃筒瓦与檐下椽木红黄相间,枋额彩绘流光溢彩,恰与一侧古拙石亭高低俯仰繁简照面而相映成趣,堪为宗教建筑群之翘楚。当然,更为人惊叹者是供奉在塔内的数百尊玉佛,肃穆庄重而神姿各异表情丰富,尤其是观音雕像,靓装妙丽却风骨凝重仪态雍容,玉白牙色间盈盈然浮现出一种亲和情致和逸宕之美。
是风景,还是禅境?是佛土,还是艺境?一时邂逅,难分彼此,纠结于我的心中,竟迹化为一片湛蓝明净的海色,晕化为一种纯真无邪的感动。
4
恍然间,我看到有一个人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正是我心仪已久的宋代词人柳永!海岛相遇,如见故人。原来词人曾任海岛盐场的监盐之职,为官一方,施仁于民,对辛劳困苦的盐民心怀体恤之情,愤而作《煮海歌》,不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抒情,只有“煮海之民多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的感喟和心愿,只有“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的诉求和理想……当然,词人的千年咏叹早已飘逝在时间的风尘里,而镶嵌于海水与海岛之间的当今万亩盐田,银滩闪烁,岱盐如雪,岂不把词人的当年祈愿,演绎为更为诱人的现实版画了吗?
仿佛是一支隐隐传来的渔歌,引我走进临海背山的古渔镇——东沙镇。青山如黛,水湾如月,渔舟丛泊其间,桅樯寂然林立,静待出海开捕。徜徉古街,渔市容与,虽不见公所和鱼行的繁忙热闹,却时闻邻里对话,多为鱼汛和家常,充满着亲切的渔家情味。
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说,风景是人的心中祈愿。是的,我与岱山那种宿命式的缘分,果然把孕育于青涩岁月对蓬莱仙境的祈愿,敷染出眼前迷醉的海岛风景。胸罗真宰,心自澄明,原来我始终在沿着童年的那条小河在走啊。走啊,走啊,虽经曲折却持心不改,矢志不渝,竟然走过了漫漫历史,走过了悠悠人生,暮年得见,宛若游子回乡。叶圣陶说,你的所恋在哪里,那里就是你的故乡了。啊,岱山,岱山!我向往的蓬莱,我心灵的故乡……
相关阅读:
- ·岱山:大海的方向 (2012-04-17)
- ·岱山,大海的另一种禅意(2012-05-02)
- ·散落在大海中的岱山(2013-06-20)
- ·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