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笔会 > 写意岱山 >

写意岱山

东海蓬莱,岱山仙岛

 轻轻点击,海水拍岸的乐声飘渺而来,啸声悠扬。仿佛是时光的逆转。沙滩、海水、礁石、渔船、纷纷破浪而至。
她,静静倚在东海,孤悬,独自。她,既被大面积蓝色所包围,又被揽入大陆的版块。没有特别成方圆的形状,于众岛之中,海陆之间,不甚惹眼。
海水时而深浅地呼吸,吐纳着这片小岛的宁静。
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安详地躺在这里,凝视着小岛的晨起与潮落。五代年间的古刹超果寺,庄重肃穆,透着微微湿凉的禅意。南宋遗留至今的名胜古迹岱山书院,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越发寂静,寂静得好似能想象当年。顷刻间,弦诵之声,不绝于耳。如今,海水依旧,来回轻拍着小岛历史的萍踪浪迹……
岛,不大,有着自己小隐隐于野的风情。
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长长的海港,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小“桃花源”。纵横阡陌的农田边,一捆长达百米的墨绿麻绳,一张普通的木质小凳,一顶遮阳大草帽,正襟危坐,低头不语的妇人,正麻利地来回穿梭,或编织,或修补,沉甸甸的渔网。天然完全的纯手工制作,机械,却又有着怡然自得的悠闲。这里的海水是宁静的,守候着岛上安静平和的农家生活。
啸声继续悠扬,古筝声翩然而至,伴着思绪的海潮,一波一波的浪高,我将乐声,缓缓上调。
静静的海水,风过也,卷起微微波澜,静而转动。
它慢慢荡漾开去,圆成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秦朝,徐福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求仙,过境此地,锚泊。于是,小岛有了流传千年的美名,曰“蓬莱仙岛”。
  海水浪追浪逐,仙雾氤氲,涵养出小岛的灵动,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一段热闹繁华的过往。鱼是海里的宝。4000多年前,先民鱼猎煮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也同样以鱼吸引世界的眼光。全国各地的渔船在鱼汛期云集于此。于是岱衢洋上的渔歌嘹亮地响彻天际。听闻东沙镇的老人说,最多时这里曾设有108个指挥部,古镇也因渔业生产变得异常热闹。无法想象,四五千人口的小镇多了几万的流动人口,无法想象,每每夜间,海面相互紧挨的泊船十里相横的壮观之景。只道是热闹,船家灯火,又是星芒繁烁的另一番气场。
  传统的渔业孕育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推动着岛上居民日益丰富的生活,好似海水拍打,增色着小岛。多少年过去,人们仍取之于海,用之于海,也许,这也佐证着海是生命的起源,告诉我们,小岛的命运,与朝气相处的海,紧密相连。
  写到这,乐声渐慢渐缓,箫筝合鸣
  这就是传说中的“东海蓬莱,岱山仙岛”,仙雾袅绕,清风徐徐。它保持着最初的动人模样,同时也迎来了晨曦中的第一道曙光。海依旧是海,或动,或静,又原本是和谐统一,小岛犹如它的胸怀,同样,是包容的。
  你可以离开钢筋混凝土的繁忙大城市,来这,漫步在松软的沙滩,漫步在沙与沫之间,任海浪的高潮抹去留下的足印,迎面的海风带走烦恼。看看海,将它的广度和深度悉数收纳,并由衷的感谢它,带给你视野一次新的制高点和深刻的心灵体验。
  对失意的人,海是包容的,它哗哗的声音像在启示,像在祷告,感染你听懂它沉默的唇语。而对欣赏它的人,它同样张开着怀抱。
  看浦门晓日,望石壁残照,赏燕窝石笋,观双龙戏珠,视观音驾雾,听竹屿怒涛,俯白峰积雪,感鱼山蜃楼,步鹿栏晴沙,漫九子沙滩,这里凝着最具人文情怀的“蓬莱十景”。小小的岛,却拥有如此多的可观景致,更适合旅人的游赏。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宜人气候,赋予这座小岛别样的脱俗魅力,虽然岁月的消磨和时代变迁使得有些景点不复存在,但是取而代之的是更富合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新景观。新建的“华藏世界”也融入了其中,堪称人文景观一绝。小岛无疑是幸运的,在保留中继承和发展,将它固有的自然特色沉淀并向人们无尽展现。
  回首过去,我们同样展望它的未来。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可喜的是这里将成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主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小岛成了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加上深水良港的优势,势必推动这里经济的发展。海,是值得我们感谢的,世代的海挖掘出太多属于蓬莱仙岛的风采,惟愿后世的人们尊重它,爱惜它,期待它再次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
  至此,曲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