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笔会 > 写意岱山 >

写意岱山

岱山的内涵与外延

                                             岱山的内涵与外延
 
                                                                       张东生
 
      岱山,汇北方大气与江南婉约于一身,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那些关于海,以及与海岛有关的景象,诠释着一处绝美之地的内涵和外延。


                                                                            一
      那或许亿万年前就碎了的波涛,逆着风的方向,滚滚的向岸边卷起白色的阵势。我的视线下面是一排零落的礁石,那些浪涛毫无顾忌的撞击着它们,前赴后继,直至粉身碎骨。这让我想起很多东西,包括生命物质,也包括非生命物质。
       很想做一块海边的礁石,体味一下被海浪撞击会带来怎样的情绪?这就像读书,不把自己融入到书页里,自然是读不出书的真谛来。
       在如同纸页堆积起来的沙滩上,无论是看海还是读海都让人浮想联翩。岱山的海水温顺而娴静,悠悠白云下的海面看不出惊涛骇浪,层层涟漪从从容容走来,被沙滩折叠出细细碎碎的浪花,发出江南丝竹般欢快的乐声,在沙滩上划上一道道细腻的五线谱,然后又缓缓地消退,直至另一个乐章再次奏起。
       海上的云似乎显得特别的绵柔和白净,这可能与湛蓝的海水映衬有关,云的变幻也是不可预测,这莫也许与大海的辽阔和悠远有关。岱山海上的云不像高山上的云那般堆积在一起,显得臃肿笨重,也不像草原上的云那般稀薄飘洒,显得轻佻不着边际。这里的云蘸着水汽,渗着海韵,裹挟着海鸟的鸣奏,犹如一件艺术品。无论从悬浮不动,还是逐浪而飘,一如海的风帆,阵势宏伟,大气磅礴。
       正是秋水长天晚霞妖艳的时分,喧嚣了一天的岱山海总算趁着风儿稍歇的空隙安静下来。此时,海面广阔而宁静,微微滑动的波澜,在夕阳的照耀下,闪动着万千金色的鳞片,那些返航的渔船镶嵌在鳞片中似是入了童话中的情境。海水的颜色逐渐变淡,揉着晚霞的元素向海滩氤氲地漫过来。浅海处,那些早已与时光衔接,身穿泳衣的人们正把海的风情推向纵深。这些泳衣啊,五彩缤纷,亦像是海浪泛起的一朵朵花絮,带着欲望的冲动,带着诱人的温馨,看着,就觉得暧昧,置身其中,物我两忘,真正感受到了“蓬莱仙岛”如梦如幻的迷离。
       然而岱山海的神奇还在于她的变幻莫测,第二天早晨,待我再想重读昨天那诗画般的一页时,内容却变了。海雾不知什么时候悄然升起,一夜之间竟然弥漫在海岛以及四周的海平面。那些云雾缭绕着,升腾着,隐隐约约透着被笼罩其间的生命气息。一束红光从云层中泛出,灿若云锦,只有最高峰露出青霭的颜色。我惊诧,这是另一种风味的云蒸霞蔚。渐渐,东边一山如出浴之美人,把秀木葱翠慢慢显现;西边一脉却依旧朦胧,欲把神秘进行到底……我猜想,这怕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蓬莱圣境”吧?
       遗憾的是,我不能写出陈祖芬《读海》那样的美文来。
 
                                                                   二
       如此美丽的海,自然有人赞颂。多少年来,许多的名人雅士因海而至,因岛而至,在这里留下一行行绝美的诗篇。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李白一生游过无数名山大川,亦写过无数山水咏记,但这四句能被后人传诵,足以说明文美,景更美。我在岱山一直在寻找李白写这首诗时是在怎样的角度触发灵感的?我知道,其时李白已成为“诗仙”,但他却想和吕洞宾他们一样成为“神仙”,于是,多次从扬州一带出发经海上到天台山,在其东入溟海,再经过岱山海域,求道访仙。可以想象,诗人一定许多次站在八仙过海的地方遥望天宇,虔诚直至,祈求神仙的点拨;也一定会站在徐福驻守的地方,苦思冥想,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长生不老的仙丹?
       元代有个叫李齐贤的写过这样一首词:“南浦寒潮急,西岑落日催。云帆片片趁风开。远映碧山来。出没轻鸥舞,奔腾阵马回。船头浪吐雪花堆。昼鼓殷春雷。”据说这个南浦就是岱山一带的陆地和海域。无独有偶,清朝一位名叫刘梦兰的岱山诗人也写过描述南浦的诗:“南浦湾环水一汀,野航多在此间停,归来稳泊芦花岸,舵尾茶烟逗月青。”词也好,诗也好,都写出了这里原生态的景观,写出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形,可谓情景交融。
       苏轼也来过岱山的秀山岛,遗憾的是他只为这里写了两句诗:“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属于小景素描之类,还不如赵扑初写徐福的文字多:“徐福乘槎竟不回,广招子弟驻蓬莱。二千年后思亲节,姑信仙才是霸才!”我在想,如此大美的岱山、大美的海,苏大才子为什么没有写出类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那样绝美的诗句来?转而一想,写诗也是要心情的,据说苏轼此次来岱山属于贬谪后散心之旅,如此便情有可原了。
       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现代作家赵丽宏在《岱山之夜》中的文字:“背后是海,星空之下,海面微波起伏,荧光闪动。岸畔的渔船,远处的岛影,全都影影绰绰,神秘,飘忽,梦幻一般。渔船桅杆如林,像幽暗中伸向空中的无数手臂,密集而安静,举着闪烁的灯,举着满天星光,似在探寻,又似在祈望……”
      读这样的文字,一如读海,不知不觉就醉了。倘若这个时候自己正在海边,或许,我会凌波而上,走进梦幻中的蓬莱……
 
                                                                 三
       徐福真的凌波入海了,于是,中国海洋史从此在这里翻开了第一页。
       在秦始皇看来,没有什么比长生不老更具诱惑了,于是,神秘莫测的大海便是他寻找这味灵丹妙药的方向。公元前210年,徐福带着始皇的旨意,领着三千童男童女来到了岱山。我想象着那个五月的早晨,徐福站在楼船上,透过舷窗射进来的霞光,远远的看到了一座梦幻般的岛屿,一定以为这就是他心目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蓬莱”了。此刻我不能想象徐福看到“蓬莱”时是怎样的一种举动,手舞足蹈?仰天狂笑?还是喜极而泣?几十个日日夜夜,惊涛连山,赤光射浪,如沸如铄,若吞巨壑,期间的甘苦和风险是他此前人生中从没未经过的……终于,他将要如愿以偿,完成始皇那伟大的梦想。
       遗憾的是,这也是一种海市蜃楼。不过,虽然徐福最终还是空喜欢一场,但自此中国的版图上就有了一处亘古不变的地名——“蓬莱乡”,自此,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朝着更广袤的海洋延伸。
       或许,正是因了这第一步,中国人向海洋寻求财富和实现梦想的征程就再也没有停止过,紧随其后,就有了郑和下西洋,有了鉴真东渡,有了今天的远海渔业……而在岱山六千年文明史中,渔业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海洋史的主要组成部分。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我很早就知晓,但岱衢洋是这个渔场的主体中心却是我来到岱山之后才听说的。岱山的朋友告诉我,位于岱山岛和衢山岛之间的岱衢渔场,历史上渔业资源就相当丰富,自康熙二十三年舟山第二次展复,便渐成鼎盛时期。尤其是这里盛产大黄鱼,堪称稀有,被世人誉为“大黄鱼之乡”。
       确实,来到岱山后大黄鱼的美味就一直吸引着我。我一边品尝,一边听乡土味很浓的渔歌:“门前一港金,门后一港银。”问了才明白,港金即是大、小黄鱼,港银则是鲳鱼和鳓鱼。渔民告诉我,在岱山,大白天可以看到海里金灿灿的黄鱼鳞光,夜深人静之时,站在海边就能听到大黄鱼发出咕咕的叫声。
       在岱山,关于海洋史方面的知识和学说我听了许多,从海洋军事到海洋宗教文化,从海洋旅游到海洋民间文学……岱山简直就是一座海洋系列博物馆。据说,岱山确实是中国关于海洋方面博物馆最多的地方,许多不同类型海洋博物馆的建成,既普及了海洋知识,传播了海洋文化,更填补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空白,因此,岱山被国家授予“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或许可以这么说,岱山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海洋史。
 
                                                                    四
       在岱山,除了海的绿,还有树的绿。
       秦始皇两千多年前看见的“青螺”早已成为前世历史,“蓬莱仙岛”的美名诠释着岱山新世纪的今生。我们不知道当年徐福有没有带来长安的树苗和种子?但我们知道他带来的三千童男童女无疑就是三千棵幼苗,在岱山落地生根,给岱山岛带来最初的人文滋养。我以为,从那时起岱山绿便开始浸润着人文的色素。
       这是一座可以让人心灵阅读的海岛,地域文化已渐渐融入她绿色的灵魂。这绿色是那样悠长深远,雍容华贵,充满着生命的真情和境界的韵味。这是一种既富有生态文明又富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海岛人文风情的涵古纳今之美。
       在岱山岛盐主题公园,在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在东沙古渔镇……我无处不感到岱山的绿已变成一块人文的标识,深深镶嵌在悠久的历史之中。或许,正是有一批批的圣哲先贤给岱山的绿植入了文化色素,才使得中国的绿色“海上丝绸之路”朝着更广袤的海洋延伸。
       海边的树最是纯情。当我看到海的绿和树的绿连绵起来的时候,一种怦然心动的心理油然而生。这是一种生命之约,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守候成就了岱山这片绿的风景。那片魅力十足的绿色海滩,很像早期俄罗斯油画中的经典画面,浓墨淡写,极具壮观。但油画上树的颜色斑驳陆离,在略显压抑的狭窄空间里让人有些被束缚的感觉。而眼前海滩的林木却是一片辽阔,它如《秋日的私语》里阳光下厚厚的落叶层,给人厚重的生活积淀,人到了这样的景致里,连思想都变得深邃起来。于是,这氤氲不绝的水色就像律动的音符,滋润着海岛,让岱山的绿不仅有了水的柔美,还有了跳跃的音乐美。
       青山绕水生,绿树倚岛行。在岱山,无论你置身何处,总感到成片的绿向海边延伸。一条条“绿色通道”如同海岛的一条条筋脉,流淌着绿色的血液,让你感觉不出这是树的绿还是海的绿?如果把一座海岛的建设比作一首恢宏的交响乐,那么我以为,绿色就是岱山人赋予其中高昂的主旋律。
       茂林修竹,青山滴翠。通过实施“绿色生态岱山”、“森林岱山”等工程,坚持走“园林特色”的海岛发展之路,坚持打造“生态、精品、魅力”的海岛绿色品牌,这是岱山人赋予绿的一种人文情怀。
       美丽的生命总是择地而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命同样适合于绿色植物。当我知晓岱山岛东宽西窄,形似一片树叶的时候,我懂了,这种“天然”的概念便是对岱山绿韵最好的诠释。这或许就是造物主赋予岱山美的内涵和外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