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岛记忆
群岛记忆
姚崎锋
岱山群岛离我不远,只是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岱山有我的远亲,小时候,舅舅家就在摩星山脚下,我每次必去,伫立在山顶的某一处,看那迷雾中的山与海。这山海,可曾是秦方士徐福眺望过的山海呢?三千年前的他一定也是这样如我久久地凝望吧。同行的弟妹走出了好远,看我还没动,便总是不耐烦地取笑我:你这人介磨心(大意为呆滞)啦。那山为什么叫摩星(磨心)山呢?我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这里是一个让人安静的地方,可以抵达心灵的地方。
在岱山,有一群热爱海岛文学的朋友,他们做着一本响当当的县级刊物,就是他们以执着拥抱海,20年来,写出了真切的人文情怀。他们是热情的,有着骨子里渔民的豪放。某届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他们的相邀,让我有幸走近岱山,走近它博大的胸怀。
祭海记
后沙洋---鹿栏晴沙,我终究还是来迟了。站在这海坛边,我想到日月争辉,天长地久,海枯石烂这样的字眼。岱山的海坛无疑开创了“祭坛”的一个新形式。海坛图腾--定海神针从海水中拔地而起直指苍穹,高达27米,四条龙围聚于神针的下部。神针的底座没入水中,寓意人类起源于海洋,发展于海洋。
千帆归港,还大海一片祥和。在恢弘古老的音律中,点燃祭火,恭请龙王,敬献贡品。450余名渔民身着祭服,变幻各种队形,举香敬拜,祈福感恩。击鼓撞钟,铜炮开响。那场面是何等壮阔与神圣。人潮如涌,人心澎湃。一幕幕的仪式无不表达着渔民对大海的虔诚。
大黄鱼 ,这个曾经与岱山渔民亲如兄弟的鱼种,也终究逃不过人类的滥捕,远去了它们金黄的身段,往日耀眼的欢喜,化作今日黯淡的惆怅。曾经著名的“岱山十景”之一的“衢港灯火”,到如今已然是陈年旧梦。对港山上的那一尊巨型大黄鱼雕塑,它仰着头,张大着嘴,似在传达一种无言的哭诉,如果再不保护海洋,那么远去的不仅仅是大黄鱼了。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感恩的声音吧: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生命,让人们懂得感恩。感谢龙王,赐予我们鲜活的黄金;感谢海神,惠赐我们跳动的白银;感谢海洋,感谢潮汛,母亲般滋润着我们的生命。。。。。。
书雕城记
眼前的房子依然古朴,斑驳的墙,古朴的门,锈迹的铁栓,这就是古镇的味道。青石板路,花格门窗,木柱木梁木屏风,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与标语,在弄堂里穿行,也便像穿过一条条时光隧道。
如果你说东沙都是过去的,那你或许错了。东沙更是现代与过去的结合。
中国书雕城就坐落在东沙古镇的镇口。 书雕城仿古追雅,朱阁画厅飞檐翘角,马头墙粉壁黛瓦,古色古香。门前中庭矗立着一对华表,云纹盘龙。与紧挨着的东沙老街旧屋一比,醒目得无须引领就能寻到书雕城。
走进中国书雕城,在一个又一个展室徜徉,在一幅又一幅作品前赏阅,中国书法的无穷造化让你惊讶、惊奇、惊叹、惊喜。厚重的、飘逸的,奇崛的、精巧的,精劲的、高旷的,奔放的、内敛的,阳刚的、柔顺的,藏巧于拙的、秀丽如描的、天马行空的、蝇头小楷的,各种风格的书法作品尽在这里汇合,洋洋大观,目不暇接。
钱文浩无疑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从小对书画与篆刻的偏爱,入门入道,无师自通。他把书法作品体现在三维空间,最完美地还原作者的用笔技巧、结体特征、章法气息,传神再现书法作品的气势、骨力、神采、韵味、风格,把书写者和雕刻者自然流露的情感、修养与技巧力度实现了三重飞跃。
书法,蕴藏着中华千古文化艺术的人文精神;书雕,是继承传统中的创新,让我在五笔的时代寻求到了历史文化秉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新的人文语言。
书雕城里 “精品根石艺术馆”的展品,是我看到的最精美的根雕作品,巨型的根石、根雕,像‘徐福东渡’、‘百鸟朝凤’、‘天马行空’、‘中华之龙’、‘琼岛台阁’、‘孔雀开屏’、‘四季紫气’(阴沉木化石)等等,厚重博大精深,件件可谓举世无双,价值连城。
如果不是时间匆促,我多想沉醉其间,坐下来对视,执一壶茶对饮,摸一摸它们的纹路,听一听它们的脉动,问一问根与石的缠绵。如果钱先生在,我也想听一听他的讲解,他是如何收集到这些根的原型,如何将思想智慧与文化解读化解在他的刀里,化腐朽为神奇。他的刀一定是随心所欲的,游刃有余的,他的刀或许就是心中的意念吧。
盐业馆记
东沙古镇的吃食里最有名的是香干。在镇民的指引下,走入了一家做香干的家庭作坊,院子里飘溢着浓香,每一道工序都是那样原始,纯手工打造的特色风味,正如这古镇的风韵。能做出这样味道的香干来,必需要有盐卤的勾引,否则便也索然无味,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那晶莹的盐粒来。
哀民生之艰,恤盐民之苦,陈本溯源,唯有博物馆,才能将这些历史的光影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如果没有这样一次机缘,我不曾想到,岱山还有自己的盐业博物馆。
走进它,我得重新审视一下盐。一粒简单平常的盐,在我的面前再次伟大起来。人类的体液有着与海水一样的咸度,很难想象: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没有盐,人类将会变得如何?
中国有很多与盐、盐业有关的悠远印记,最早闻名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岱山“煮海”之源可远溯到4000年前,4000上的悠悠历史,是盐民一段不息的生命之歌。
在古代,煮海主要靠太阳的曝晒,在一片片盐田之中,将海水蒸发成卤水,再将卤水烧煮,直至结晶成了盐粒。可以想象:那时的盐民:日晒风吹,烟熏火烤,而获利微薄,盐民的生活无比艰幸。宋代词人柳永,他曾是舟山的监盐官,他的《煮海歌》,真实地记录了那些历史的沧桑。
印象里,岱山南浦的姨夫不是地道的渔民,他当年就在盐场里晒盐,每每光着膀子,晒得像黑炭,不知脱了多少层皮。我曾跟着他去看过那一块块盐田,把海水灌到每一块田里,直到晒出晶莹剔透的盐粒,然后小山似的堆在一起,如雪。
如我的姨夫一样的人们,估计不曾想到:那些生命中咸涩的盐粒,还能变成栩栩如生的盐雕,与冰雕、沙雕等一起成为艺术的载体。他们更不会想到:有一种保健休闲项目也正悄然兴起,人们可以在人造的“死海”里悬浮,享受健康与乐趣。
兰秀叹厉氏
兰秀之行,厉氏五房一定要去。当我穿梭于散落在兰秀岛上的厉氏五房的旧居时,经常会被一种莫名的思绪牵绕,仿佛我也是厉氏家族的一个孩童,回到过去的时光。在高高的马头墙下,在长长的石板路上,在深深的穿堂弄里,就这样走进走出。间或抬着头,一字一字地读着那门额上的题字,聆听着族辈们的教诲,细细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意义。
位于今秀北大坑雷陀山脚下的厉氏大房,堂前还挂着堂匾“垂裕堂”,三个字的题写者是浙江余姚的清代文化名人朱文治。垂裕两字语出《书仲涟之诰》,有“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之语。承袭了厉氏祖先恭、宽、信、敏、惠的祖训。相传,朱治文与厉族大房太公厉秀贞是好友。此匾在文革中有破损,后凭老人回忆得以修复,也是厉姓众多堂匾中唯一留存的一块。
三房宅院所外位置是厉家古宅的中心,它的规模相比于其他宅院更大,共有三道墙门,原本设计三道墙门在一条中轴线上,均朝北,可后来不知何因,第三道墙门朝了东,与前二道形成了直角形状。据说,此中有个武举人厉姓晋被状元旗下施“阴算”的故事。三房中间一道墙门口有一水井,据同行的人说,是山中清泉所积,甘爽清洌,长年不涸,可用以酿酒。
四房的墙门现保存得最为完好,颇有气势的叠燕翼式山墙门上,两侧有一幅对联“非显非藏姓氏,半耕半读人家。”重文好学之风跃然门上,是为勤勉之联。
而五房的墙门最为精致和有文化内涵,有舟山“出北门第一”的说法。东西各有宽15米高4米左右的燕翼式马头墙,把整个五房宅院围了起来。整个墙门是砖石结构,极尽砖雕之能事,细微处显匠艺,阴阳八卦图、福字图、“梅兰竹菊”四君子图、对弈图、弹琴图、仙鹤图、青龙白虎图等民间传统的吉祥之物尽数出现。而墙门正中央的“德礼不易”尤其显眼,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陈庆槐所题。五房太公以此四字作为家规家训,是要求妻儿与后辈们凡事不可违背道德礼仪。正门两侧有两句砖雕的对联:“其出入以度,合外内之宜。”讲得是告诫后人无论说话、做事、用钱、为人都要把握一个度,要做到在家与在外一个样,心想的与口说的及实际做的一个样,都要适宜。
当我置身其间,这些美好的建筑与雕刻包围了我,如果时间足够,我多想坐下来,静静听它们的传说与故事,听每一块砖瓦间细细的诉说。而眼前的苍桑乱象更让我伤感,石板上碎裂的瓦罐,乱木杂物堆里的遗物,褪色变形的门窗,藤蔓缠绕的石墙,也如尖刻的手指抓着我的心,纠缠着我的情思。
摇动的兰秀,直可叹一半是厉氏,曾经走出多少个浙东及至世界闻名的人物,厉志,厉姓水,厉汝燕,厉树雄。。。一个个都还在闪耀着光辉。
这些珍贵的遗存,如果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恐怕已经是巨大的人文财产了,而在相对遮敝的海乡,却掩映在杂草垃圾乱石断柱之间,像孤寂的老者静待时光,是多么地认人心痛。我唯愿,厉氏这些光耀的过去,不会在这时光里湮灭。
军港悠悠
此行,下塌在小长涂岛海丰渔庄,庄名由舟山著名的书法家倪竹青老先生所题,庄内屏风是木刻书法,有风格。渔庄面朝长涂港,港区岸线平缓,港内停泊着渔船,一眼望不到头,这里是倭井潭社区的中心地段。
入夜,海风吹起,渔港内灯火闪烁,几里长街,安静而惬意,带着隐秘的传奇。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孙中山先生与那个军港之夜。
军港的梦还没最终实现,但伟大的人物终究来过,孙中山先生的眼界不容小视,东方大港的实力依然存在。军港的大梦没成,深情的歌却流传了下来,唱遍了大江南北,“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漫步渔港夜景,有人唱起了这熟悉的旋律,悠扬的歌声在海风里弥漫开来。
这里是渔船的聚集地。渔业合作社的办公室就在这条街上。这些年来,合作社获得县、市、省级各种荣誉无数,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强专业合作社”之一。。。。
次日清晨,天还是蒙蒙的。渔民们又要出海了,渔民们陆续把物资运上船。他们告诉我,这个季节主要诱捕的是青鲇鱼,而到了九月之后,便是对拖网的天下了。
一个偌大的道地里,大渔网拉开,足有四百米,渔民们正在整修。看着渔嫂手中的渔梭上下翻飞,一个个网眼便有规律地产生,简直在编织一张艺术网。渔梭是渔民们的至爱,在劳作中发明创造了它,这个小小的梭,有着神奇的魔力,织出渔村人真实的生活,织就新渔村的美好前景。这只是一把把的木梭,却也是金梭和银梭,它织出的网,网起了“金银岛”(长涂岛又称)里满江的金子与银子。
寄情苗绘山哨所
大长涂岛,岛上多丘陵,很少有平地,村落大多依山势而建。村路依岸线而筑,曲折起伏,有几处山路一侧就是悬崖峭壁,从车窗往外瞧,便是落差几十米的大海。一路的巅晃着实让我们胆颤。车子穿越双剑涂围垦工程漫长的堤岸线,经过 “杨梅坑”,终于来到海拔219米的苗绘山哨所。
最初相迎的是一条黄狗。站在路口,背景是营房上的八个大字“以所为家,以苦为荣”,显出几分孤傲。
当日,天下起了毛毛细雨。雾起了,笼罩了海岛。不禁让人想起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军旅歌曲《战士第二故乡》,“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啊。。。” 多么形象的歌词啊,歌中透露着的是海岛哨所的艰幸及官兵们不畏艰难的勇气。歌曲最初出自东极镇东福山岛的一位守岛战士张焕成。看来也非常适合这里。
苗绘山哨所经历了19届的所长更换,留下了满满几面墙的奖状奖励,留下了多少的军民鱼水情深。如你细细体味:你会发现,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这里,光荣与使命也在这里传承。50多年来,哨所先后8次被军区、省军区评为“红旗雷达站”,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4次;1986年以来先后10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959年和1964年,哨所第二任哨长曹寿恩和第四任哨长胡兴祥分别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哨所里的兵们来自浙江之外,都是青春的年纪,都有火热的梦想,为圆当兵的梦,服从部队的分配,来到这个深居的小岛上。
上了哨所,才知所里最忠实的朋友是狗。现任的毕所长告诉大家,身边的这条母狗已经10岁了,是狗家庭里的老妈妈,这几条小狗就是它生产的。喜欢狗的兵们与小狗结了队,每条小狗都有乳名,照顾有加。
离开哨所的时候,有女孩子想收养一条小狗,毕所长答应了,命令兵们抱一只上来。服从是士兵的天职,几个兵抱着其中一条小狗不停地抚摸着,多有不舍,看得我们都不忍心。幸好,毕所长说了,哨所每餐吃剩下的不多,喂猪还要喂狗,紧张得很,让小狗下山去,那是优待它了。至此,才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大家议论着给小狗取个名。我提议就叫“苗绘山”,小名“苗苗”,这不也是军民鱼水情的表现吗。以后有机会,让女孩子带着小狗来看这里的兵们。
这是多美的一段佳话呢。
倭井潭、参府庙及硬糕
说起抗倭的历史,长涂岛是不能略过的一页。
从个体说,勇敢的三姐妹为了与倭寇争夺水源的投毒义举;以全局论,明朝戚家军抗倭的历史,这些故事已经在长涂岛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印痕。
倭井潭、抗倭碑、参府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实证,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凭借着它们,可以回到那段历史的某一个情景。
那个午后,走在参府弄里,一路还有老房子出现,仿佛依稀还能听到当年的操练的号角。戚家军的威风扫荡了曾经在此作乱的倭寇,岛上的子民们终于有了安宁的生活。人是要感恩图报的,一个为纪念戚家军的参府庙凝结了子民们的善良淳朴。庙宇始建于民国六年(1918年),由当地首富金、王二姓人家出资,再由江南江北两地船商及普通百姓募捐建成,当时是由二十四间平房组成的四合院,雕梁画栋,气派有加。
倭井潭的由来,与勇敢的三姐妹有关,一场岛民与倭寇们的关于争夺海岛水源的较量。故事的结局最终以三姐妹悲剧性的跳海结束,但却是长涂子民反抗倭寇的开始,是抗倭的历史里不能不提的浓烈一笔。正如那跌不破的真理:历史是人民创造与改写的。只有普通人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击退侵略者的脚步。
倭井潭公园建在倭井潭的原址。偌大的门楼巍然,亭台楼阁俱全,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抗倭碑”立于门楼左侧,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把我们的视线汇聚,落款:金连年。老先生是一位退休老师,擅于书画,多有见识,虽过了80高龄,说起那些掌故,依然思维清晰。字如其人,带着硬气。我以为,带着硬气的,还有一种“能吃的石头”---倭井潭硬糕。
据传,清光绪年间,一位叫林纪法的黄岩人,渡海而来,落户于此,开了一家做硬糕的小作坊,这种硬糕是百年来畅销江浙闽沪一带的传统名糕,是出海渔民耐潮耐啃,充饥填腹的便携式干粮。
但我以为:这硬糕应该是与戚家军有关,或许是专门为戚家军研制而成,至于研制的师傅或许就是来自黄岩的林纪法。与海上倭寇的长期作战,势必要有一种能够储存长久的粮食来保证,才能不致于在海上粮尽。
从最初的“黄岩硬糕”更名为“老万顺硬糕”后入乡随俗又名“长涂倭井潭硬糕”,这个百年老字号店,如今当家的林师傅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曾经的传统作坊,因为革新了工艺,现在已经自动化流水线作业了,大大增加了口味与品种。
依据海岛渔民的生产特点,这个充饥为主的糕点必须做得有硬度,能长时间的保存。但这是偶然吗,或许不是。硬是骨子里的,一脉相承的。台州人的硬气古来有之。海岛渔民也是“锃骨铁硬”的性格,经历风浪,才能练就一身的胆魄与气量。
这硬糕已经融入渔民们的日常生活了。一块小小的硬糕,把一种精神传承了,长涂做到了这一点,确切的说长涂的子民做到了。那么,品尝过硬糕的你,是否尝出了这硬糕里的内容了呢?
传灯庵
你的名字,我听到了很多次,此刻,我就站在你的面前,我能看到的是你的面容,还有光阴的流转。
传灯庵位于舟山岱山县小长涂岛北面的一个山坳里。庵里雕梁画栋,门梁柱墙上无所不能,极尽匠人艺术,虽历经风雨,仍见功力。而正门上的 “传灯庵”三字就是当年定海直隶厅知事、江都人郭仲岳所题,字迹隽秀,实为难得。
传灯旨在传承佛家灯火,意为传授佛经的寺庙。 “佛法无边,能像明灯一样照亮世界,给人指点迷津,普度人生”。西鹤嘴的灯却有了更深的现实意义。灯就是火,照亮茫茫海路,为渔民们指明航路的啊。
据传,清同治年间,江苏常熟有个名叫慈领的和尚与好友王先生一道东游蓬莱岛,途经长涂港时,见北口外的五虎礁凶险无比,每逢雾天、黑夜,过往船只常在此处触礁遇险。慈领大师慈善为怀,决意在此结庐修行。此举感动了乡人。同治十年(1871年),当地秀才金品三筹资在西鹤嘴顶建起第一座国人建造的真正意义上的灯塔。〈花鸟灯塔(1870年),三星灯塔(1872年),均由英国人建造〉不久,慈领大师又用化缘所筹的钱款铸就了一口铜钟,挂在礁顶上,以备狂风吹起或雨雾弥漫的天气敲响,向过往的船只发出警示。慈领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西鹤嘴的灯塔与铜钟,直到他81岁圆寂。
大师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长涂百姓在大师结庐处建造了一座庵堂,名为传灯庵,以示灯之精神代代相传。
传灯庵与西鹤嘴灯塔遥遥相对,如同母子情深,以关注的目光朝向每一艘过往的船只。虽然如今的灯塔,已经不必涉水爬礁去添加灯油、去敲响警钟,但传灯的精神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了下来。
如今,庵里的女住持是清定师傅。她年轻时就出家到这里修行,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这个庵,留给慕名而来的世人一处内心温暖的守候。从炬焰如豆的油灯到如今的太阳能发电,从慈领大师日复一日的守候到女住持清定师傅的精心持庵,传灯的精神留在了庵及西鹤嘴上。进出港口的船只要感谢的是指引所包容的温度与力量。
师傅还珍藏着庵里的几样宝贝:两个印章及一对民国特制的青花瓷钵。印章其一就是那个汉白玉印:南海小蓬莱传灯庵观音宝印。这些历史的遗存,如镇庵之宝,仿佛有故事从它们之中流淌出来,有人物从故事之中活生生地走出来。
离开传灯庵时,再望一望对面的灯塔,想象着它夜夜发出的光,照亮着海路,指引着航程。耳边仿佛传来岛上曾流传的那首《传灯》之歌: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从遥远的青山流向大海。
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把漫长的黑夜点亮。
。。。
每一条河都要流下去,每一盏灯都要燃烧自己。
娘基宫感怀
大长涂岛屿西边有一个村落,名唤娘基宫村。娘基宫,供奉着天后娘娘,顾名思义,就是天后宫了。天后娘娘就是妈祖,她是航海保护神,在我国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信仰。因为整个村与船运有关,大家自然要建这个天后宫以求平安了。以一个宫命名一个村落,可见这个宫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天空下着久违的雨水,几个月的酷热顿减速,秋的意境来了。草色一遇雨水,青翠亮丽了起来;干涸的小池里,蛙鸣渐次响起,村庄的味道浓了。就在这样的雨水里,我们行走在老旧的弄堂里,青石板的路面,依稀着渔人的足音。
安静的村落在雨水里静默。一位大娘从小店铺里探出头来,笑着打问客从何来?满脸的惊喜。恐怕这里很久没来这么多的人了吧。大娘已经92岁,精神饱满,中气有余,思路清晰,一问一答间,早已透露了这里目前的状况。
最繁华的时候,村子里是什么模样,我们只做揣测。曾经这里的子民做得是运输船的生意,比起纯渔业村自然是先进了一步,当年大上海的建设,这里的运输船队贡献了一份力量。可见,富裕人家还是相当多的,自然后来搬走的人家也很多。
娘基宫就位于村子不远的山坳,初建于光绪十三年(1888年)菊月,距今一百二十多年了。走近它,从斑驳的细节处感知它的厚重历史。小青屋,歇山顶,正吻龙护栋,整个建筑古朴而又典雅。整个构架全用榫铆,不见钉子,可见工艺的高超。除了80年代被拆的戏台外,现还有正殿五间,东外厢房七间,全部木质构件,却保存得相当完整,可以说是县境内按原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清代庙宇建筑。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民国后期,村里富户人家大多外迁,村子渐渐冷落,娘基宫有幸逃过了一次次人为的劫难,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今,各地寺庙的香火盛行,娘基宫反被冷落了下来,院子里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落没,恐怕也只有娘基宫自己慢慢体会了。
走马观花,看不尽的岱山群岛,定然还有更多的人文景观待我走进,回望几次岱山之行,写下记忆里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