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笔会 > 写意岱山 >

写意岱山

岱山,文化的印痕

                                                岱山,文化的印痕
 
                                                                                 李俏红
 
那日,我第一次开车经过跨海大桥;那日,我第一次来到三江码头;那日,我第一次登上这个美丽的岛屿。我奔着清欢而来,我奔着温润而来,我奔着这一望无际的美好而来……岱山,在舟山的东面大海上,如一朵莲花在我眼前灿然生辉。
在破晓的晨光里,我们与东沙古镇有了一次艳遇。
这是一个古老的渔镇,也是舟山群岛历史上的著名渔港,更是清朝民国时期东部沿海的繁华商埠。镇的入口处有一个高大的牌坊,牌坊上书“东沙角”三字,显得厚重而大气。
走过牌坊,一眼就看到了画得五颜六色的鱼缸和渔民捕鱼的雕塑,忍不住要上去“相亲”。站在鱼缸旁拍个照,与渔民一起拉个网……这些鱼缸上的画都是以大海为主题的,蓝色的海,白色的帆,红色的鱼,黄色的衣裳,画面古朴粗犷、自然生动,猜想应该是出自当地渔民之手,真的是要多美丽就有多美丽。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中国•海莱坞”,原来东沙古镇还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曾相继拍摄过《地下秘密战》、《徐福东渡传奇》、《东方欲晓》等多部影视剧。
百年的繁华,给东沙镇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物质遗产。一条条悠悠的石板小巷,一处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一间间留着古商号印迹的街旁店铺,让你感受到东沙古镇厚重的文化积淀。其中一幢小小的四合院是岱山县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里面存列着《群岛》、《浙江作家》、《文心岱山》、《诗歌月刊》等书籍,古旧的门板和墙壁上贴着各种各样的海鱼图片,栩栩如生,颇具立体感,让人感觉在院子里坐着就像是游在海底世界里。院子的弄堂风悠悠地吹着,品着香茗,聊着文学,感觉时间就静止在这浓郁的人文氛围里。
三百多年前,东沙镇以渔盐兴市,凭借濒临岱衢洋盛产大黄鱼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带动了商贸业的高度发展。东沙角的“横街鱼市”乾隆年间就被誉为“蓬莱十景”之一。书上记载,每当早、晚潮以后,渔船拢岸,整条小街卖鱼、买鱼、运鱼的摩肩接踵,车载肩挑,挤得水泄不通。沿街商铺林立,人群熙攘,热闹非凡。清朝文人王希程曾这样描述:“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闹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如今,虽然已经看不到昔日的热闹,但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当时那种“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的景象。
古镇的中心有一个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它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那种现代派博物馆,它以一幢明清四合院建筑为馆址,显得古色古香。展厅不大,却有着强烈的海岛渔业风情和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各种渔业捕捞工具、大型生物骼骨、鱼类浸制标本及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贝壳让我这个一直生活在内陆的女子大开眼界,这简直就是海洋文化的集大成者。
据说,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看到岱山岛屿缥缈朦胧,犹如仙境,遂登临寻仙,登临之处就是东沙山咀头。有了这个不老的传说,东沙古镇显得更为神秘。如今,古镇已经是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第三批浙江历史文化镇。
古镇的老街被妥善地保护和开发,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各种民俗风情在这里竞相展示……徜徉其中,不知不觉就被古镇的文化气息熏醉了,醉眼迷蒙中,看什么都是美好。
第二天,在摩星山山脚,我轻轻地问一株茶树:“岱山知道我要来吗?送如此风和日丽的天气给我。”茶树不答,我却从那格外透明的蓝天和那白得像雪的云朵中找到了答案。
摩星山,见你如见初恋。因为那大海蓝天、白云绿树的衬托,摩星山任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实在没法不让我一见钟情。
摩星山南坡有慈云极乐禅寺,依山而建,恢宏大气,是我所见过的最庄严的寺庙之一,据说是缅甸国寺的姐妹寺。慈云极乐禅寺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240多年历史。像大多数寺院一样,此寺自始建至今也是历尽劫难,后经多年募资修葺、扩建,才成了现在的规模。
禅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树木葱茏、环境幽雅,路边各种不知名的小花都沾染了禅意,骨格清丽。凝神看,静心听,摩星山像一块美玉———疏朗中透着灵秀。我沿着素净的青石路虔诚而静默地行走。走到山腰时,大殿的钟声刚好响起,长明灯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早已有了灵犀,不必多言,不需任何理由,我就喜欢上了摩星山的美。在这儿,你会忘了山外那个嘈杂的世界。步步有声,你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心跳,你发现在这山里,你的心跳是那样单纯平和。是在仙境吗?波光、水声、晚钟、花影……那神秘悠远的气息让人产生无边的玄想。
感觉这里不适合忙人,不适合心中有事的人,在这样的流光里,它一定适合一个慵懒而爱幻想的人,适合一个能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微笑不由浮上了嘴角,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摩星山是不是最适合我啊?一时恍若身在仙台,顾自陶醉起来。
登上山顶,东南面可望大海、岛屿、港湾、渔船、盐场、养殖场及整个县城新姿——蓬莱仙境尽收眼底。海天苍苍,浩淼无际,想来摩星山的意思大概就是高到可以登天摩星了。据说著名书法家、文史专家姜东舒在游览摩星山后,诗兴大发,赋诗曰:“涉遍名山多少险,千山难比此山妍;危峰长啸沧波涌,宝殿幻身明镜悬……”行走在摩星山,那份独到的禅意总和空气一样无阻无隔地流淌在我的身边;那净心的梵音就像透明的音乐一样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心头,始信了摩星山是佛教文化的集大成之地。
转入山腰,我们坐进了楼阁轩榭错落有致的蓬莱茶庄,好客的主人为我们泡上了一杯青翠欲滴的新茶,名“蓬莱仙芝茶”,采自我们路过的蓬莱茶园。看一眼,赏心悦目;喝一口,清醇甘美。大家一边品茗,一边欣赏蓬莱千岛的迷人风光,一切都是那样安静悠闲。若有若无的幽香,恬淡温润的气息,感觉比参加一次奢华的酒宴更有情趣。
随后,热情的岱山友人还带我们参观了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据介绍,岱山目前已经建成了五家国字号博物馆,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拥有如此众多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展示了岱山独特的社会文化,扩展了小城的文化空间和内涵,也为岱山的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友人介绍,岱山还每年举办“中国海洋文化节”、“休渔祭海大典”、“ 民俗文化巡游”等文化活动,挖掘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在渔文化、泥文化、盐文化等传统海洋民俗文化上做足文章,可惜我去的不是时候,无缘一睹这场大型的文化盛宴。
回来后,由于共同的爱好,我经常上岱山作家网,点开文坛动态,各种文学盛事让人如数家珍;点开群岛作家,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跳了出来;点开网上笔会,一篇篇美文让人目不暇接……我想,岱山,之所以无处不文化,与这些群岛文化人的默默奉献是分不开的。正是这样一批文化人垫厚了岱山的文化底蕴,让岱山的文化有了别处所没有的成熟和稳健,是他们在支撑着岱山的文化品位,让众多远道而来的客人流连忘返。
岱山是一个小小的岛,却有着像大海一样博大精深的文化。这文化如此辽阔深远,它流动着,传播着,仿佛每一朵浪花都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在天地间流光溢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