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笔会 > 写意岱山 >

写意岱山

冬日到衢山来看海

                                   冬日到衢山来看海
                            
                                                      乐佳泉
 
许多人都喜欢在夏天来到海边,踩着细软的沙滩,与海浪亲吻,在海里畅游;其实,在冬季看海也别具风味,会感受到在夏季无法比拟的意境,尤其是冬季的衢山岛,海阔天空,风光旖旎,更令人心旷神怡,更能体味到海的神秘与神奇。
冬日的衢山岛少了几分喧嚣和热烈,多了几分宁静与安详。早晨,如果运气好,会有一层薄雾弥漫在海天之间,这雾并非时常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雾霾,也不是初夏时节沿海一带出现的浓雾;而是那种谈谈的、薄薄的轻雾,似雾非雾,似烟非烟,带着几分仙气,又蕴藏着些许的浪漫。此时,若来到岛上著名的“风电观景平台”,你会发现,远处的上海山与下海山之间的洋面上,在不经意间便升腾起一缕雾来,慢慢的移向岸边,沿着突兀的海岬,向上爬升,到了半山腰却又停住了,像走累了的孩童在路边玩耍;山脚下的凉峙村在这时就像在仙境一般,白墙黑瓦的民居在雾中若隐若现,人在其间,就像在梦里一般,虚无缥缈间就坠落在了仙境。
而这雾停留的位置也时常变化,随着一阵微风过来,这雾便忽悠悠地飘散开来,到了远处的山顶和岛礁上,却又停住了,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围巾”系在少女的脖间;随着时间的不同和光线的改变,这“围巾”的系法也随之改变,素颜中透着美丽。站在“风电观景平台”上的你,这时发觉就像站在半空一般,迎着海风,这雾在脸颊旁匆匆而过,冷嗖嗖的水珠不时在你的眉毛和发梢间停留;若同行的刚好是情侣或爱人,两人站在围栏边,面向大海,做着“泰坦尼克号”中经典的动作,激动时,狂吼几声,更像在腾云驾雾一般。回头遥望,平时一排排矗立在山顶的风车群,此时只能隐约看到几片风叶在独自旋转,犹如风筝在天空中滑行;一走神,雾大了,这风叶也不见了;定睛仔细搜索,却又发现其慢慢呈现出来,像从空中飘来似的,又像在捉迷藏,意犹未尽。
当然,若你是一个背包客,是一名驴友,那么,到了晚上,在风电观光平台上搭起露天旅游帐篷,头枕波涛,在第二天一早观看壮观的海上日出,那也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情。
如果说薄雾中的衢山岛犹如仙境的话,那么在冬日阳光照耀下的这座岛、这片海,就更像是一片世外桃源,多了几许纯粹,也多了几许恬静。衢山岛内丘陵众多,海岸线长且顺曲相间,山岗连绵起伏;这岛上的山丘走向也非常有意思,南北高中间低,犹如盆地,可以想见,这中间盆地部分原来是一处港湾,可以停泊船只,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围海造田的推进,现已成为一处肥沃的热土。这座岛屿历史悠久,据岛上孙家山遗址发掘时出土的陶器和石器考证,这些文物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及良渚文化出土物相同,属松泽至良渚晚期,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更是在其《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中,用“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将过去的朐山现今的衢山描述的淋漓尽致。
来到这样一座渊源流传的岛屿,不自觉中,你的节奏也会慢了下来。从岛斗岙出发,冬日的阳光洒在海边的渔网上,散发出诱人的鱼腥味,谈谈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果你不认识路也没关系,可以念诵着:“枇杷篮来木履礁,五鹤朝天岛斗岙…东西南北不必分,岛斗岙过宋朝宫…日出东方圆又红,老鼠串过鼠巴弄…百个山头百个峰,观音山峰高诸峰…”这首著名的《衢山引路歌》,将一路引领你来到岛的最高峰观音山上。这首凝聚着当地百姓智慧结晶的“引路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将岛上百分之八十的地名都包含其中,相传是某位得道之士,根据衢山的地形地貌和路形特点编写而成,颇有几分神奇色彩。
站在观音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天是蓝的,深邃的蓝,一眼望不到尽头;海是渐变色的,岛屿四周呈褐黄色,海浪撞击在礁石上,泛起一圈白色的浪花,犹如一窜项链围在贵妇的脖间;再往前,海水变成了湛蓝色,很分明的三层色,就像电视上看到的亚马逊河入海口海水与淡水交汇处呈现的那样,泾渭分明。有人可能会说:要是全蓝色的该有多好。我却不这样认为,海天一色固然美丽,但拥有白黄蓝三色的海同样具有别处无法比拟的韵味,要知道,衢山岛这片海域同舟山其他地方一样,因长江、黄浦江、钱塘江在此交汇,带来了泥沙,染黄了海水;但是,江河带来的大量饵料,也确实养肥了舟山的鱼鲜,我们眼前的这片海域就是著名的岱衢洋,出产的大黄鱼曾经名扬四海。站在这样的山顶上,沐浴着冬日暖阳,望着渔船穿梭,追忆往日繁华的渔场,你会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你在默默发誓做好环保的同时,你的心也会静了下来。
白天的衢山岛令人流连忘返,而冬日的夜晚同样令人沉醉。在田涂渔港,U字形的港湾两旁,隐约可见一排排整齐的民居,华灯初上,与港内停泊的渔船桅灯、舷灯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祥和静谧的水墨画;漫步渔港堤岸,冬日的海风虽有些寒意却也充满了诗意,微风过后,波面,泊船灯影漾开万千幽邃的笑靥,无月之夜,渔港浸入一片甜津津的朦胧。若此时刚好有渔船拢洋,悠长的汽笛将你的思绪拉回现实,船上的大灯将港岸照的如同白昼,得知消息的渔妇、村嫂渐渐围拢过来,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与船上渔民的吆喝声,相互交融。渔民们则把多日蓬乱得如稻草般的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很随意地披件外套,扛着船上的家什,跨过跳板,与期盼已久的渔嫂们来一个“熊抱”,然后手挽手嬉笑着大步赶回家去。这情景犹如一座大山与一条蜿蜒的小溪那般融洽。
如果走累了,渔港入口处的几家大排档此时已大红灯笼高悬齐放,灯光下各类摆在摊上的鲜活海鲜,更如游动般充满诱惑。你可以选一个靠海的位置坐下来,微寒的海风吹来,听着涛声、渔船进港的汽笛声、岸上人头攒动的吆喝声,喝着温热的舟山老酒,品尝着各类海鲜,那情那景,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座繁华城市相媲美;如果夜空皎洁,热情奔放的田涂妇女们会跳起广场舞,在缠绵多情音乐伴奏下,载歌载舞,那又是一番祥和欢乐的场面。
冬日的衢山岛,除了恬静和独具“通衢”风情的特色外,还有很多;住上一阵,细细品味,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感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