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绿
岱山绿
文/张东生
走进岱山,走进绿岛,走进绿的世界。
秦始皇两千多年前看见的“青螺”早已成为前世历史,“蓬莱仙岛”的美名诠释着岱山新世纪的今生。岱山的绿,不仅成了这座岛屿靓丽的主元素,也成了历史与时俱进的文明象征。在品味岱山绿色家园所带来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时,我时常在想,岱山的绿,有着怎样一种生命演绎?
一
这是一种天然绿。
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加之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岱山有着得天独厚的植物生长环境。从磨心山到鹿栏晴沙,从燕窝山到蓬莱公园,从双合石壁到东沙古渔镇……苍苍翠翠,郁郁葱葱,无处不林,无处不树,无处不绿。磨心山占地约六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近三百米,南临大海,四周群山环绕,山岗秀丽挺拔,岗岭绵延叠翠,满山苍松翠柏,四季林木葱茏,绿茶郁郁葱葱,各种海岛树木不尽其数,仿佛就是一座由多样生物组成的森林王国,以至于游人到此都要“每逢芳树问芳名”。那些常绿性乔木,主干粗大,侧枝伸展,树冠蓬勃,其形其势很有几分黄山迎客松的风味。而江南的梧桐,最是贴切那句凤凰喜栖的诗句,偌大的树冠若同绿色的巢穴,环保着岁月的温暖。最水灵的绿当属海滩上零落的椰树及成片的红树林,这些绿色散发着一种南国独有的气息,恬恬地氤氲着海的颜色。虔诚地走近她,保持心的缄默,聆听海风缠绕林带的簌簌声响,捕捉天籁从树林中悠悠筛落的音韵,人亦像一棵海岛的树。
走在苍松翠竹之间,遥望郁郁苍苍之秀,享受清香馥郁之欢,你会感受这天然之绿带来的美妙意境。我曾想,上苍是不是着意青睐岱山的山水?这里每一处层层叠叠的绿,生的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养眼。从黯淡的老绿到油亮的嫩绿,从深沉的墨绿到跳跃的水绿,一如上帝不当心打翻了自己御用的颜料盒,把世间所有的绿颜都洒在了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我看过清宫的工笔画,我猜想那活色生香的绿或许就是从这里临摹而得。
美丽的生命总是择地而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命同样适合于绿色植物。当我知晓岱山岛东宽西窄,形似一片树叶的时候,我懂了,这种“天然”的概念便是对岱山绿最好的诠释。
二
这是一种海之绿。
岱山北与嵊泗列岛接界,东临公海,南与舟山本岛相望。全县由四百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域面积近五千平方米。岱山可谓陆地小县、海洋大县,丰富的海洋能源为这里的植物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一座海岛能有这样的自然条件,享受着五千平方米海洋的滋润,这天然氧吧自然就会让岱山的绿有了海水的成分。
海边的树最是纯情。当我看到海的绿和树的绿连绵起来的时候,一种怦然心动的心理油然而生。这是一种生命之约,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守候成就了岱山这片绿的风景。那片魅力十足的绿色海滩,很像早期俄罗斯油画中的经典画面,浓墨淡写,极具壮观。但油画上树的颜色斑驳陆离,在略显压抑的狭窄空间里让人有些被束缚的感觉。而眼前海滩的林木却是一片辽阔,它如《秋日的私语》里阳光下厚厚的落叶层,给人厚重的生活积淀,人到了这样的景致里,连思想都变得深邃起来。于是,这氤氲不绝的水色就像律动的音符,滋润着海岛,让岱山的绿不仅有了水的柔美,还有了跳跃的音乐美。
青山绕水生,绿树倚岛行。在岱山,无论你置身何处,总感到成片的绿向海边延伸。一条条“绿色通道”如同海岛的一条条筋脉,流淌着绿色的血液,让你感觉不出这是树的绿还是海的绿?站在在小高亭库区,我品味到了一种海之绿的柔情;立于大岙水库水源涵养林带,我感悟到了一种海之绿的壮观;徜徉于环岛生态廊道,我体味到了一种海之绿的境界。我想起朱自清散文《绿》中的句子,这平铺着,厚积的绿,着实可爱……就想,如果没有到过岱山的人,没有亲历过这种海之绿境界的人,怎么能写出如此美妙关于“绿”的文字?
三
这是一种人文绿。
我们不知道当年徐福有没有带来长安的树苗和种子?但我们知道他带来了三千童男童女。这些童男童女无疑就是三千棵幼苗,在岱山落地生根,给岱山岛带来最初的人文滋养。我想象着那个五月的早晨,徐福站在岱山岛最东的一处绿荫下,遥望着绿色的大海,他一定以为自己完成了秦皇交给自己的任务,寻找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蓬莱”了。
我以为,从那时起岱山绿便开始浸润着人文的色素。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诗仙一生好游,无数个名山秀水在他的脚步下成为匆匆一瞥,不计其数的山水咏记亦被人淡忘,但这四句能被后人传诵,足以说明岱山确是一处蓬莱仙境。我在岱山沿着李白曾经走过的林荫小径,饮着一路的碧绿,想象着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从怎样的角度去抒发情感的?只是我不解,已经是“诗仙”的李白为何还要像吕洞宾一样要成为神仙?就在这蓬莱仙岛住下来不好吗,做万绿丛中一凡人,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苏轼来了,摘下一片桃叶,留下两句诗言:“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李齐贤来了,一句“远映碧山来”就把岱山的绿留在了他的诗词中。刘梦兰算是地道的岱山诗人,一首“南浦湾环水一汀,野航多在此间停,归来稳泊芦花岸,舵尾茶烟逗月青”的诗词写尽了这里海之美,树之美,原生态之美……
在岱山岛盐主题公园,在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在东沙古渔镇……我无处不感到岱山的绿已变成一块人文的标识,深深镶嵌在悠久的历史之中。或许,正是有一批批的圣哲先贤给岱山的绿植入了文化色素,才使得中国的绿色“海上丝绸之路”朝着更广袤的海洋延伸。
四
这是一种生态绿。
作为舟山群岛中的一颗绿色明珠,岱山在科学绿化中始终植入健康的生态元素。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造林绿化质量和生态实效,让凡是能播绿的地方全部绿起来,让绿色成为岱山的一面旗帜,让绿色成为岱山人的一种生活理念,岱山人做到了。我看到宽阔的公路两旁尽是整齐的绿化树,村落房屋周围亦是浓浓的绿秀,真可谓“远看是公园,近看是家园”。作为省级“森林村庄”的岱西镇林家村正在让这种绿色之美流进每一户农家的心里。
茂林修竹,青山滴翠。通过实施“绿色生态岱山”、“森林岱山”等工程,坚持走“园林特色”的海岛发展之路,坚持打造“生态、精品、魅力”的海岛绿色品牌,这是岱山人赋予绿的一种人文情怀。
我听说,岱山为境内的各种古树名木制定了保护措施。这是一个政府行为,无疑,这种行为不带有经济考量,是纯粹的生态意识。让每一片绿叶生命长存,让每一棵树木绿荫常在,让每一片丛林、每一片草地与人类同行,这是岱山赋予社会发展的生态意蕴。
绿色,是岱山的标志色和优势色。在岱山,我无时不在为这种绿色的革命欣慰,更为这绿色的氛围陶醉。把绿镶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把绿悬挂在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上,把绿打造在有效工作和健康生活的过程中,把绿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窗帘内,这是岱山人用生态意识实现的一种美好愿景。看着岱山一条条绿色通道,我似是看到了岱山经济发展中的一条条绿色通道。这通道,在净化着生命,在演绎着文明,在恩泽着社会,在孕育着幸福。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满目的海岛绿色,更看到了岱山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飞速发展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