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坛动态 > 文坛资讯 >

文坛资讯

中国新文学学会国际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7月6日,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7届年会暨“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320位学者共论文学发展。
会议议题是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关切与回应
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德友教授指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主题,是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关切与回应。
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黄永林教授致辞说,中国新文学学会的前身——中国当代文学学会成立于1979年7月。1984年,会址由中山大学迁到现在的驻会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新文学学会的年会举办地40年来遍布全国,今年恰好是中国新文学学会驻会武汉40周年,新文学学会的年会回到了驻会城市武汉召开,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围绕“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主题展开九个分议题的研讨
开幕式上,文学界代表性学者,也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展开了阐述。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於可训视频致辞说,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一个民族的文明建设,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后世的文明,虽然表现形式多样,但世人了解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明状况,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通过文学作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元明戏剧、明清小说,包括一些现当代文学经典,成了外人了解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
文学如何与时俱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勇教授提出,无用之用作为修养的存在毋庸置疑,但文学仍然要解决“文学之用”的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他提出,文学可以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碰撞,适应时代发展。他充分肯定了当今学术界的这种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写随笔,越来越多的学者被生活所吸引,以个人的体验进入时代生活”。同时他也提出,作家大多习惯写已经发生的生活,作家更应该跟踪前沿的、探索性的、未知性的东西,超越当下,凝聚远方。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教授说,许多大师以作家和学者身份双栖于文坛和学界,构成了武汉大学中文系很好的传统。奠定武大文学院一方研究重镇的,一是章黄研究,二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如何将文学传统与现代文明、当代文明,以及现在生动活泼的生活相融合,武大文学院一直在做新的尝试。他提到了武大文学院关于数智中文、创意写作的相关动作,有意建立AI写作实验室,研究AI在写作中的应用。同时,相信无论AI怎么发展,写作仍是捍卫人类心智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场域。
本次研讨会从7月5日至8日,学者们将围绕主题展开九个分议题的研讨。会议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武汉大学文学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新文学评论》编辑部、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协办。海内外16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受邀参会。与会学者320人,参会论文近300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