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坛动态 > 文坛资讯 >

文坛资讯

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举行

11月23日至24日,由海南省作家协会、三沙市委宣传部指导,海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宁波大学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省比较文学与海岛文化研究基地、海南省海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天涯》杂志社、海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承办的 “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 在海南博鳌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吸引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0多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本次研讨会共设有十三场大会主旨发言和八场小组专题讨论。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等视域中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从多元视角深入研讨,为我国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不少新的研究思路,继续为 “蓝色诗学” (Blue Poetics)和 “海洋命运共同体” 等话语体系建构,积累宝贵经验。
23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上,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兹举,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梅国云,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晓都,《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苏晖,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会长罗璠分别致辞。本次开幕式由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义华主持。
杨兹举强调,海南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次学术会议适值海南师范大学建校75周年,是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界对海洋强国战略的最好回应,是海南师范大学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的成果与突破。
梅国云主席表示,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发展海洋文学事业应该是海南广大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目前,海南文学界已经涌现一批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这既与海南本土作家意识整体崛起有关系,也与海南省作协近年来所推出的有效措施密切相关。他提出,海南作协将继续努力,争取以鲜明的海南气派、自贸港气象,把海洋文学做大做强,推动中国海洋文学事业的发展。
吴晓都结合古今海南文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海洋文学研究体系的建设意义。他从传承赓续鲁迅、 瞿秋白及郑振铎等 “五•四” 新文化运动先贤面向世界文化、坚守中华文化自信的精神传统的视角,主张用中国优秀文化来讲好中国海洋文化故事。
苏晖向与会学者介绍《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近年来围绕 “文学跨学科研究与中国话语建构” 组织召开的几个系列学术会议情况,其中 “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已与宁波大学联合主办六届。今天召开的 “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由东海之滨的宁波转战到南海之滨的博鳌。与往届会议一样,本次会议既具学术前沿性,又关注当下社会问题;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她相信,会议发言及研讨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最后,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会长罗璠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的发展和规划。目前学会会员150余人,并在持续壮大中。学会成员近一年获得科研立项20余项,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接下来 “海南省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即将挂牌,“南海人文大讲坛” 正在积极筹备。学会发展即将进入全新的第二阶段,这必将推动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事业迈向新台阶。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吴笛教授发言题目为《论欧美诗歌中的 “海岸” 意象及文化隐喻》。吴笛教授指出,“海岸” 是海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意象。从空间层面而言,欧美诗歌中的海洋意象主要体现于在海面 (on the sea)、在海上 (above the sea)、在海岸 (by the sea),以及在海下 (beneath the sea) 等相应的方位。作为海洋意象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岸意象,不仅是诗人乐意抒写的海洋景观,而且有着深邃的文化隐喻。尤其一些抒情诗人将海岸视为被生活浪花冲散的人们在彼岸相聚的理想场所,体现了崇高的追求、唯美的境界、神秘的死亡,以及生态伦理等丰富的思想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都研究员带来题为《浪漫写实的海象透视——艾瓦佐夫斯基海景画作管窥》的大会发言。他以艾瓦佐夫斯基海景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传奇而独特的航海经历对其的影响。其世界海景画名作《九级浪》以色彩浓烈的史诗气象,讴歌人类与大自然险境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体现出俄罗斯文艺的悲剧意识,彰显对人类光明的希冀,对生命的渴望,凸显这位 “一生寻找光明” 的俄罗斯画家的 “光明梦” 情结。
山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大会发言的题目为《卡夫卡与海洋文化》。他在分析卡夫卡与大海的关系,梳理卡夫卡文本中大海印记、大海主题和大海隐喻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释卡夫卡笔下的海神波塞冬形象。他认为,卡夫卡把波塞冬被塑造成一位小公务员形象,呈现出现代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以此嘲讽工具理性,展现出卡夫卡对神话的独特见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子林研究员发言的题目为《“文” 与 “逻格斯”:述学文体的古与今》,他认为中西 “形而上学” 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对 “逻格斯”(logos) 的认识。西方的拼音文字通过音节符号来记录语言,而中国文化里最初出现的文字源于卜辞。占卜学的相关性思维与西方因果性思维不同,长于关联性思考,而非因果性思想。由此,与思想相匹配的述学文体也不同。汉语写作不依赖西方的逻辑长链,而以 “断片” 式写作见长。他提出,我们需要重申汉语的主体性,创造出属于时代、属于中国的汉语思想和新的述学文体。
湖南师范大学邓颖玲教授作了题为《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研究的经济人文视域》的报告。邓颖玲教授指出经济人文的提出为19 世纪英国海洋小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域。作为世界贸易中心与全球海洋霸主,19 世纪英国海洋小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海外冒险叙事,还深刻嵌入了经济活动的修辞、隐喻和话语,再现了英国社会的经济现实。同时,其海洋小说中的经济叙事,既塑造了读者对经济的认知,又通过经济想象反作用于经济,提供了文学介导的经济生活图景。
华南理工大学苏娉教授的大会发言题目为《岛屿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想象》。苏娉教授指出,乌托邦岛屿主题广泛存在于各类文化传统中。在西方语境中,对理想岛屿的文学想象不仅反映了帝国主义话语,还推动了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间的张力构成了西方岛屿想象的核心特征,而这种想象往往与殖民剥削和压迫紧密相连。西方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模式曾被强行移植到非西方文化中,非西方学者通过适应、重构与转化这些概念,积极开展去殖民化实践,以抵抗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
宁波大学张陟教授带来题为《英美海洋小说的渊源与流变》的大会发言。张陟教授梳理了英美海洋小说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航海叙事的古典时代、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叙事 (1492—1718)、18世纪海洋叙事科学话语与小说诞生、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的异军突起和20世纪航海叙事的现代阶段。他认为,面对大海这一异质元素时,人类具有普遍的心理状态。自大航海时代起,欧洲开启自我发现及反思自我的旅程。自此,海洋始终是人类关照及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
23日下午及晚间,大会设置了八场分论坛。来自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20位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济济一堂,就 “现代性·海洋意象·海洋叙事” “中外文学文化交流·跨文化·翻译与传播” “主体性·身份认同·伦理批评” “人与自然·生态批评·空间理论” “(后) 现代主义·文学地理学·航海技艺” “地域书写·海洋文化·区域与世界” “海洋批评·海洋书写·文化关键词” “帝国想象民族意识·族裔研究” 等论题进行深入交流。
第一分论坛主题为 “现代性·海洋意象·海洋叙事”,由华北电力大学张莉教授与海南师范大学刘伟副教授主持并评议。这组学者聚焦于海洋意象与海洋叙事,从现代性的角度其最终指向了现代性问题,形成丰富的叙事文本。其中,华北电力大学张莉教授对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置于海洋研究领域,从生态批评伦理、海上社会史、海难及新兴的蓝色文化等交叉领域,呈现它所讲述的 ”更好故事",展现主人公如何克服海上苦难并建立出一种崇高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林祁教授呈现了科普读物《幻航》中的郑和下西洋叙事。合肥工业大学姜敏副教授从架构理论视角研究伍尔夫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三亚学院朴玉明教授对美国南京大屠杀小说《天堂树》的双重叙事进行研究;外交学院蒋永影讲师从张德彝 “海外述奇” 所记录的海外日常生活,分析晚清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点面临的矛盾与困境,以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心态。其他学者从各自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出发,深入挖掘了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相关的海洋元素。
第二分论坛主题为 “中外文学文化交流·跨文化·翻译与传播”,由广州大学邹琰副教授和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孙博副教授主持并评议。其中,邹琰副教授立足于夏多布里昂《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中的海洋意象,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呈现海洋文学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问题。温州理工学院王英丽副教授考察了中国新诗在韩国的百年译介历史。学者们以丰富的史料,详实的论证,在多角度呈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海洋背景下的相遇、碰撞乃至融合,从而在海洋文化层面,呈现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不同态势,为全球视野下的文化互鉴,提供新思路。
第三分论坛主题为 “主体性·身份认同·伦理批评”,由东南大学杨莉教授与三亚学院高建华教授主持并评议。与会学者发掘出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丰富海洋文本,从艺术、文学等多角度围绕身份与主体、伦理批评等理论,展示了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在跨学科领域的蓬勃发展。其中,东南大学的杨莉教授聚焦于透纳的海洋风景画,深入探讨了其在不同媒介间的表现特征,为艺术史和跨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三亚学院高建华教授探讨普拉东诺夫小说中的海洋伦理观念及其对共同体命运的影响,展现了文学作品背后深厚的伦理价值。海南师范大学陈文玉教授通过生态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海明威的经典作品《老人与海》,剖析了作者在其中所体现出的矛盾性,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廖望副教授通过对科幻想象中跨海资本形象的分析,揭示了其中蕴含的社会伦理问题,为科幻文学和社会伦理学的交叉研究做出了贡献。宁波大学陈巍副编审研究了君特・格拉斯如何在其作品中对经典母题进行重构,为文学批评和创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曲靖师范学院Kristina Hanssenack副教授从 ”海洋空白“(Mare Inognita)角度探讨了拉丁美洲海洋叙事与文化身份的关系,拓展了拉丁美洲文化研究的边界。其他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文学、伦理、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第四分论坛的主题为 “人与自然·生态批评·空间理论”,由内蒙古大学魏莉教授和海南师范大学申旗博士主持并评议。与会学者围绕生态批评与空间理论对各类海洋文学作品进行挖掘,展现了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跨领域发展的繁荣景象。其中,内蒙古大学魏莉教授研究加拿大当代作家扬·马特尔(Yann Martel, 1963— )的两部代表作《少年Pi 的奇幻漂流》(The Life of Pi,2002 年布克奖)和《葡萄牙的高山》(The High Mountains of Portugal,2016),展示他在文学创作中所提倡的精神价值观,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宁波大学杨新亮副教授透过卡勒姆・罗伯茨《生命的海洋:人与海的命运》,揭示出海洋所面临的问题,意识到海洋危机问题的严重性。浙江师范大学李蓓蕾副教授着眼于美国非裔诗歌中的海洋书写,从而揭示海洋在美国非裔文学创作和生活经验中的重要意义,探讨美国非裔海洋文学的图景。云南大学张计连副教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方面分析美国海洋小说的丰富内涵。国防科技大学付满副教授等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和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从空间区隔、阶层政治与流动性期待三个维度对《乌托邦》《北京折叠》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三亚学院周琳琳副教授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海洋文学,揭示人与海洋之间复杂而多变的互动关系。其他学者也从自身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出发,深入剖析了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与海洋相关的元素。
第五分论坛的主题为 “(后) 现代主义·文学地理学·航海技艺”,由中央民族大学宋达教授和海南大学李安斌副教授主持并评议。这组学者在文学地理学及航海技术方面的出色研究,将文学制图/绘图理论、航海图叙事、移动性等前沿理论,应用于海洋文学研究。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宋达教授从地理制图(geographical mapping)和文化制图(cultural mapping)角度探讨史蒂文森长篇小说《诱拐》中从英国本岛东海岸爱丁堡王后渡口出发,向北沿苏格兰高地海岸,绕过英国最北端的奥克尼群岛,围着苏格兰高地大半圈的文学地图。通过地理制图,史蒂文森力求实现真实、详细的地理景观再现,而文化制图则刻画了苏格兰特有的风俗和礼仪,地理地图和文化地图共同刻画了苏格兰的文学地图。广东海洋大学李星副教授以日本作家吉村昭长篇小说《破船》为研究对象,以 “渔村” 暗喻日本,提出善恶报应,规劝读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海南大学孙成平副教授对《远大前程》与《杰克·迈格斯》进行互文解读,发现两部小说对历史书写和再书写的是人物品行与最终命运的关联以及诗性正义对司法正义缺失的弥补。其他学者也围绕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展开研究,代表着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开辟的崭新领域。
第六分论坛的主题为 “地域书写·海洋文化·区域与世界”,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郑力乔教授和琼台师范学院吴海超教授主持并评议。该组发言聚焦于地方与世界的互动,把代表中国海洋地域文化,如海南、浙江海洋文化的书写,与世界文化,如来华犹太文化、琉球等并置,呈现出中国区域海洋与世界海洋文化的互相阐发与互动态势。其中,宁波大学胡丕阳教授立足于宁波实际,分析赋予海关对外文化研究与时代特征,宁波海关对外文化发展优良环境,培育宁波海关对外文化交往特征,多策并举促进宁波海关对外文化交流。青岛滨海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发展研究院李甲副教授以 “组踊五组” 戏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戏文,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儒学价值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段莲副教授着重探讨海南涉海民间文学中所呈现的海洋生命意识。其他学者对林森海洋小说(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生李肖璇)、浙江海洋文学等话题展开探讨。
第七分论坛的主题为 “海洋批评·海洋书写·文化关键词”,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建教授和海南师范大学张杰副教授主持并评议。与会学者发言集中于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海洋书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华中师范大学杨建教授认为,海洋是《圣经》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自然界最广阔的水体,更是宗教和文化的象征,反映了希伯来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圣经》中有创世神话中的海洋、大洪水神话中的海洋、出埃及史诗中的海洋、海难传奇中的海洋、末世论中的海洋五种海洋意象原型,分别象征着混沌与黑暗、毁灭与再造、神迹与救恩、试炼与考验、罪恶与惩罚。中国海洋大学 李萌羽教授认为海洋诗歌是西方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海洋诗歌是西方海洋诗歌的重要流脉。从古英语诗歌《航海者》《漂泊者》到二十世纪的梅斯菲尔德《海之恋》、弗罗斯特《望不远,也看不深》,英美海洋诗歌书写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且生机勃勃的海洋诗歌传统。海南师范大学张杰副教授提出,在西方学界借助移动性理论与批评密切关注火车、汽车、飞机、步行等移动方式或手段的研究中,彼得斯等人发现,海洋和船舶在移动性研究中却相对被忽视了,这种现象事实上反映出西方思想的一种普遍趋势,那就是将海洋视为一个没有活力的背景,一个与陆地截然不同且远离陆地的领域。因此,他们提倡,在海洋空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间隙”,应当在历史与当代背景下重视以移动性视角研究海洋问题,研究航运与船舶移动性,从而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海上运输与贸易书写展开深入分析。其他学者还关注了作为海洋文学和文化研究关键词 “岛屿”(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武迪)及戈尔丁 “海洋三部曲”(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潮莉)等,为海洋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第八分论坛的主题为 “帝国想象·民族意识·族裔研究”,由许昌学院刘向辉教授与琼台师范学院师存勋教授主持并评议。学者发言展现了海洋文学与文化在帝国与殖民、民族意识及族裔理论等理论方面的思考和脉络。其中,许昌学院刘向辉教授从美国亚裔文学中的贫困书写着手,揭示了亚裔个体跨太平洋发展之路的艰辛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巨大困境。琼台师范学院师存勋教授着眼于书写“朝鲜咏史燕行汉诗”中祖大寿负面形象塑造的三个反衬。宁波大学程文副教授以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麦布女王》中对自由贸易的赞扬,表明批判英国重商主义的弊端如忽视个人幸福、国家干预、频繁发起对外战争等,与边际主义经济学思想相呼应。其他学者也围绕议题,呈现出海洋文学对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东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等诸多问题的探讨。
宁波大学陶久胜教授做了题为 《<基督教转为土耳其人> 中的海盗叛教、国家监管与自由市场理念》 的大会发言。他从戏剧 《基督教转为土耳其人》 出发,揭示其中反海盗话语在文本中的呈现,通过塑造海盗反叛者,传达对詹姆士一世时代国家过度监管的焦虑和对自由贸易模式的追求。
华中师范大学黄晖教授做了题为 《论康拉德小说 <诺斯特罗莫> 中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 的大会发言。他用文学伦理学的方法,重返康拉德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并将其与作者的心理结构、爱德华时代的伦理背景相结合,在社会、人性和心理三个维度上分析作品表达的信仰和身份焦虑,并以此为参照系探讨文化转型时期小说家的文化立场。
上海海洋大学朱骅教授做了题为 《<海里岸上> 的南海记忆研究》 的大会发言。他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对林森 《海里岸上》 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这部作品对中华传统 “耕海牧鱼” 题材的拓展。其中,记忆之船、一百零八兄弟公信仰及 《更路簿》 共同塑造了南海人的共同记忆,是他们最稳定的身份和价值内核。
海南大学毕宙嫔教授的大会发言题为 《远航的 “尤利西斯”——<流动的意象> 中的风景与身份认同》。她以赖特 《流动的意象》 为论述对象,探讨了欧裔澳大利亚人的身份认同与风景之间的关系。通过旅行者的比喻和尤利西斯的典故出发,分析欧洲与澳大利亚、土著与土地的关系形成了支离破碎的身份。通过书写近代历史,又重新构建新的民族记忆。
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海洋人文研究到 “蓝色诗学”》。他系统梳理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后指出,一直以来海洋文学与海洋人文研究的融合相对滞后。新世纪后,新兴 “蓝色人文” 聚焦于海洋文学与文化,呼吁一部全新的 “海洋诗学史”。他提出,今天,我们应该立足在海洋诗学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建设一种跨学科的 “蓝色诗学”。
海南师范大学蒋秀云副教授做了题为《帝国想象与全球秩序: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航海图叙事》。蒋秀云副教授梳理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航海图情结,用副文本理论揭示了文本与航海图的互文性。她认为,航海图上的“空白”是西方人对全球空间进行选择性呈现、想象性建构的一部分,是激发西方殖民者征服世界、重塑全球秩序的想象性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