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坛动态 > 文坛资讯 >

文坛资讯

城市一对一”交流创作周在成都启动-

2月18日上午,由《星星》诗刊发起的“城市一对一”交流创作周活动在四川省作家协会正式启动。这场以散文诗为载体的城市文化对话,汇聚四川、甘肃两地文学界代表,共同探索新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创新路径。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鲁娟指出,当前中国散文诗创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她强调,《星星》诗刊创新开设“城市一对一”专栏,既是发掘文学新人的重要平台,更是以诗意笔触记录城市发展、传播地域文化的创新实践,“各地文学组织要严把质量关,让青年创作者在历史纵深与时代脉搏的交响中,奏响城市发展的华彩乐章。”
四川省文联、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随后介绍道:《星星》诗刊杂志社每期刊发两个城市的散文诗对话。《星星·散文诗》2025年1期刊发了甘南州文联和南充文联选送的散文诗作品后,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该栏目通过文学对话架设城市文化交流桥梁,既展现地方经济建设成就,又深度开掘文旅资源,开创了文学期刊服务地方发展的新模式。”
 
活动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甘南州文联与南充市作协分获由星星诗刊杂志社颁发的“城市形象提升贡献单位”奖牌。
甘南州文联主席牧风表示,此次选送的5组作品涵盖老中青三代创作者,既有对藏地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也记录了草原新城的发展脉动。他期待通过与南充作家的深度交流,探索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创作新可能。
南充市作协主席瘦西鸿坦言,这次跨省对话为本地创作者提供了重要学习契机。未来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守正创新中培育具有巴蜀气派的散文诗创作力量。
据《星星·散文诗》副主编萧融介绍,“城市一对一”栏目自策划以来已收到十余个城市投稿,作品在历史纵深感、人文温度感与发展鲜活度三个维度形成有效对话。这种由地方文联深度参与的组稿模式,不仅构建起文学创作梯队,更让城市故事通过诗性表达走向广阔天地。
图据 《星星》诗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