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坛动态 > 作协动态 >

作协动态

让历史鲜活起来 ——记《宋韵蓬莱》阅读分享会

                                            让历史鲜活起来

                                                                         ——记《宋韵蓬莱》阅读分享会
 
         千年宋韵,寸瓣馨香。7月27日,岱山县作家协会举行“让历史鲜活起来”《宋韵蓬莱》阅读分享会。活动中,该书作者、县作协副主席许成国介绍了《宋韵蓬莱》一书的写作经过,与会的17位老中青作协会员满怀热情,主要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各自的阅读体验。
 
一、鲜活之姿
         《宋韵蓬莱》一书酝酿于2021年底,2023年7月完成初稿,2024年6月正式出版,全书7章26节,共23万字。作为我县第一本断代史论稿,《宋韵蓬莱》探讨和勾勒了两宋时期岱山在行政管治、经济产业、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和海防军事诸方面的基本面貌。
         分享会上,岱山海洋文化名人、岱山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国平介绍了《宋韵蓬莱》写作的背景。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到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提出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当年12月,县委召开全县文化工作座谈会,邀请了宣传、文化、政协及本地文艺骨干等参加座谈,时任县委书记周国岭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当时,李国平结合许成国提供的相关资料,着重提到了岱山宋韵文化的挖掘等设想。周国岭书记当场表态,要好好做做宋韵文化这篇文章。
         李国平认为,《宋韵蓬莱》从横截面上全息扫描岱山宋韵文化的方方面面,将宋韵文化的地域性与全局性、地方特色与历史价值作了很好的结合。对此,其他会员也都深以为然。会员邵迪认为,《宋韵蓬莱》通过记录、研究、剖析宋代蓬莱先民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从宋一季岱山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图景出发,既有宏观的剖析,亦有微观的体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瞭望宋代岱山的窗。会员王幼娜认为,一部《宋韵蓬莱》犹如一幅蓬莱版的“清明上河图”,展示了一幅幅两宋时期蓬莱百姓生活、文化生态、民情风俗、海上烽火等壮丽画卷。 
         会员徐琦瑶认为,《宋韵蓬莱》有三大写作特点:一是以严肃的学术题材写出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比如以古井为切入口来写地方社会民生,让人印象深刻。二是以大宋王朝之历史大潮写出了蓬莱小乡之沧海一粟。从横向来看,书里关于蓬莱乡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是在两宋经济社会发展之大局的视角下来写;从纵向来说,又能追根溯源,从更绵远的历史里剥茧抽丝。三是以文史相生的语言写出了史实丰饶之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让作者自主地以文学的笔法来写历史,赋予历史丰美的形态和灵动的细节。
         谈到《宋韵蓬莱》语言风格之独特,很多会员都有同感。李国平认为,本书在确保资料准确及取舍难易的前提下,力求文字通俗易懂,生动而不生硬,避免了文史类专著给人呆板生涩的感觉。会员傅世女指出,本书摒弃了史学著作常见的晦涩与艰深,行文流畅,语言清新雅致,赋予历史以情感的温度,让阅读者成为深入宋时蓬莱的共情者,让历史成为我们心灵相通的当下。会员周胤铮表示,此书有散文之美,有诗歌之韵,愈读愈有兴致,让人情不自禁地吟咏。会员毛文伟称赞它具有《史记》无韵之离骚的韵味。
 
二、鲜活之魂
         作为舟山宋韵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一本著作,《宋韵蓬莱》也是岱山第一本研究乡村社会历史的学术论稿,填补了舟山宋韵文化县域研究的一项空白。作者许成国本人表示,写作此书是想为后来者解读、研究岱山社会历史提供一种基本的逻辑起点。
         与会者也从不同的视角,真诚地作出了自己的评价。李国平指出,近几年市文联出版过一套多人合作的学术研究专集,但能系统、全景式地展现一个地域的宋韵文化,许成国的《宋韵蓬莱》还是首创、是首部。毛文伟也给出高度评价,认为《宋韵蓬莱》的问世是岱山文史事业的一大盛事,许成国是岱山现当代个人写史第一人。徐琦瑶认为,此书不仅从宋代大背景的角度客观概述岱山的发展状况,即“所以然”, 还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岱山发展状况“之所以然”进行分析与评述,与过去的研究相比,是一个有力的突破。会员吴常良说,《宋韵蓬莱》史料之详实,文笔之精美,令人击节,自己阅读过诸多述写关于历史上岱山的书籍文章,总不如此书过瘾。
         王幼娜说,一部《宋韵蓬莱》,就是岱山的一部家乡史诗,一部充满家国情怀的著作。周胤铮表示,自己从书中读出了作者深深的爱乡之情,也读出了满满的家乡自信。会员虞友娜说,这本书可以当作历史书、地理书、政治学书来读,值得反反复复细读。会员浙石化员工刘小红说,《宋韵蓬莱》如一部岱山特定历史下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新岱山人,自己对岱山历史的了解比较匮乏,但通过此书,能对宋代之岱山有个全面全新的认识,领略到岱山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会员余峰认为,此书携岱山蓬莱乡的古朴之风,潜悠远历史的深厚底蕴,令人大受裨益。
 
三、鲜活之源
         分享会上,谈及作者的成书过程和付出的诸多艰辛,许多会员都非常动情。会员李娜说,从表面上看,许成国老师用近20个月完成了初稿,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他10年20年甚至30年累积的心血,他把对文史的热爱和探究本土文化的执念,深深地烙在这部23万字的史书里。会员傅世女、林建鸿、毛文伟表示,岱山有文字记录的历史非常少,许老师竟然能凭仅有的信息和外围资料,怀着满腔挚爱与执着,在细枝末节中串起一本架构清晰,格局大气的断代史,令人震撼。
         傅世女特别指出,本书在仅有的寥落资料中,采用“诗史互证”“家国互证”,硬是廓开了一扇瞭望宋代岱山的窗。在阐述观点时,既充分引用了权威的史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能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独到的见解。邵迪说,作者从挈纲提要、到初稿、至终稿,走乡串户,爬梳汇集,实乃呕心沥血,可赞可叹。刘小红表示,许老师对史料的求真务实和精准运用,更是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执着坚守。
         会员余国定指出,读《宋韵蓬莱》,读的不是单单的文字史料介绍,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肯下功夫、敢下心血、迎难而上的精神。会员王兰飞认为,如果没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难以写出如此生动鲜活的历史。虞友娜认为,如果没有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不写出来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和对岱山历史文化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就不会有《宋韵蓬莱》的成功。林建鸿如此评价:对事业和梦想追求中的许成国,像极了一个怀着强烈好奇心和无限求知欲的青春少年。
 
四、鲜活之余音
         作者许成国表示,当下岱山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存在着这样一个奇妙的悖论,即海洋历史文化的资料是稀缺的,但海洋历史文化的景象是丰富的,更是应大力弘扬、利用的。新时期下,宋韵遗址与旅游景点的打造,海洋文化与海岛旅游的融合,大有文章可做。
         对此,会员们也纷纷献智献策。李国平认为,今后要以各种形式向县里,向舟山博物馆提出建议,要重视岱山具有可视性、可感性、直观性的遗址、遗存、技艺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展现、推广。毛文伟表示,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文史佳作,可以作为岱山文化方面的伴手礼,让外地游客了解岱山,爱上岱山。傅世女认为,《宋韵蓬莱》呈现的文脉,对于传承岱山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当地群众文化自信,启迪加快海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文旅大融合的当下,对岱山结合地域实际做好“宋韵”文章,实施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整合现有海洋文化博物馆、盐业博物馆等资源,开辟“驿路生花·宋韵蓬莱”研学路线,打造“泗洲堂渡”等驿站,采取多元联动、外出采风、实践体验、云上分享同步走的方式,向百姓讲述千年宋韵文化在岱山的故事。吴常良认为,可以通过博物馆等更加通俗形象的方式,把《宋韵蓬莱》搬到每一位普通老百姓面前。
         最后,县作家协会主席赵悠燕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她高度肯定了《宋韵蓬莱》一书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阅读价值,并指出,这场分享会表达了岱山作协对许成国今后新书的期望;希望岱山作协会员能充分挖掘岱山海洋历史文化题材,在这片丰厚的创作土壤上不断耕耘、播种,撷取丰收的果实。
 
                                                                                徐琦瑶  整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