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细节的力量

——再论周波小小说的艺术张力
 
                                               周波的小小说内敛,耐读。这除了小说对当下中国社会和世道人心予以深切的关注和透视之外,还源于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至少有这样几个元素:细节,幽默,层层推进的结构和灵动的语言。
细节的力量
如 果你看过《铁皮鼓》,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男孩在纳粹集会上的尖叫;读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不会忘记那顶黑礼帽……这些细节给作品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情意味。而周波也具有类似这样的眼光,并加以纯熟运用。在他的小说中,不论是人物形象的素描性,还是结构、场景的多样性,都通过一系列 细节描写来实现。
在作品《最 珍贵的照片》中,“他”先是“眼睛湿润着吻着照片,整个身子突然间颤抖起来”,当妻子说“照片你留着吧”时,“他赶紧把照片从窗口里递了出去。”妻子把照片移进来,“他咬着嘴唇把照片推出去。”妻子再次把照片推给他,“他又看了看照片,眼角噙着泪水,挡回了她的手。”小说最后一句“我一个人待在监狱里就够 了”使得全文爆出石破天惊的力量,“他”对女儿的感情也给了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新颖、具体、富有特征的细节使作品丰盈饱满,达到了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效果。
周 波的作品大多凭借细节来穿针引线,细节构成了一个个场景,而场景不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在呈现中得到加强,得到递进。比如《鼓掌》,作品通过“上午”、 “下午”、“晚上”这三个鼓掌场景的呈现,从一般的会场,到电视电话会议,再到家里看电视,深刻地反映了官场习惯给予人的行为、思维的影响;官场习气已经 浸入于人的生活,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周 波细节的深刻之处还常常蕴涵着哲学表达。卡夫卡的小说故事总是荒诞不经的,比如人成了虫子;一个看得见的城堡却永远走不进去等等,卡夫卡就是用这样的故事完成了人被异化这个主题的哲学表达,可读他的小说我们却不觉得“假”,相反有一种刻骨的真实感,为什么?因为他是个描写细节的天才,他的细节在艺术上真实 无比。周波的小说也有这样的因子,《裸体》就是这样一篇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一出生活的荒唐剧中,作家把一个制度对灵魂、思想的影响与戕害演绎得淋漓尽致。
常 常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一部小说从作者到故事都被人遗忘了,可它的关键性细节却被人津津乐道。例如:《儒林外史》里严监生弥留之际伸出两个指头以示两条灯芯太费油的细节,让人刻骨铭心。周波小小说的细节也往往能达到这种效果,它们非常精彩、凝炼、独到,不仅是小说的血肉,还给作品以画龙点睛的力量。比如 《会风》、《棉花糖》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使一种形象、一种现象描述得入骨三分,这是周波在运用细节上的第二个特点。比如《鼓掌》、《失眠的夜》等。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鼻祖亨利·詹姆斯指出:“艺术本质上就是选择,但它是一种以具有典型性的,具有全面性为主要目标的选择。”周波正是这样善于通过对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物言行举止的细节描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格精神,从而两相对比,反衬出时代的荒谬,平添了作品的厚度,使其具有极强的历史纵深感。
达 到艺术的真实,这是周波小小说在细节运用上的第三个特点。巴尔扎克曾说过:“小说是庄严的谎话,可是在这种庄严的谎话里,小说在细节上不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小说细节描写的真实,是一种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而且这种逼真可信的细节又概括社会某些生活的内在底蕴,尤其显示了官场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本 质,极富艺术表现力。比如在这《失眠的夜》中,人物的行为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小李“实在太累了,眼皮像冬日里的一叠床被重重地压了下来,唯有两只黑黑的眼球做着最后的挣扎。他生怕 自己不小心真的睡着了,就一直不敢睡在床上。他不停地用手拧自己的腿,不停地进出卫生间冲凉水。”而当早晨局长回来时,“小李突然间换了个人,刚才一脸的倦容一扫而空。”“红光满面”,“却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据说从此小李在家里也睡不着觉”。
在 细节的运用上,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共性的特征。他所表述的细节,其具体的客体、表象和内质有着统一的有机联系,从共性的细节中书写整个官场世界的无意义、无奈感,体现出生活给予人的一种焦虑和恐惧。他的作品往往漂浮着一些细节的碎片,可整个文本是模糊的,只让你感慨于一种人生的荒唐。如《路 灯》,在这里,官员腐败的手段可以是极其丰富而细致精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可以看到,官场的手段是不需要法定与透明的,而只求有效性。由于文化特性使然,在官场使用什么损招都不足为怪了。
层层推进的结构
在 周波的小说中,情节显示出与传统小小说不同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在某一个情节的连续性上,而是在场景的连续性上,或者说,周波的小小说淡化了故事性,而更强调结构安排的递进上,强调场景的转换上,这种转换是围绕着小说的主题,或者说某一种共性的呈现来实现的。有时,又以一个贯穿小说首尾的细节来得以完成 的。比如《植树日记》。《植树日志》与其说是植树日志,还不是说是官场日常生活的实录更恰当。正是这种琐碎的记录,才显示出这一小说的特别意义。在这里,官场生活的意义、过程、快乐 与程序一一得以呈现,在看似平常的记录中,显示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量。这是官场生活的常态之一。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记录,植树的意义被放大,让人深思。小说的直接性、目击性也得以体现出来。
在 周波那里,虽然作品的情节得以淡化,而结构却得到加强,这也是他的小小说绝不同于故事的地方。比如《三点》。在这一作品中,情节以结构的方式得以呈现,通过一个个场景叙写了官场背景下人们特定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使得他的小说往往时间跨度大,空间感强,时间推移快,也使得小说达到了一波三折的阅读效果。
周 波小说的情节安排已经传统情节环节的限制,有的没有破题,直接写开端;有的一上来就是高潮,然后丝丝入扣地交代前史前因。这种情节,合乎的是生活逻辑,而不是生活的表象;是艺术的再现,也具有审美的特质。比如《路灯》,他不强调前因后果,而是把最核心的部分直接的加以叙述。《路灯》在布局上相当细密。“路 灯”作为一种官场的潜规则,主人公原先并不熟悉,但夜路走多了,门道也自然摸出来了。为了掩人耳目,通往领导们住的0号楼路上的“路灯”成了一种屏障;路灯本来是用来照明的,作品中却被赋予了“任务”的意义,为人所操控。而其实,人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被一种无形的制度操控着。
灵动的写作
作品的灵动性显示出一个作家在文学上的禀赋与智慧。在周波的小说里,幽默是灵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他很少调侃;他的幽默往往显示出一种体制下的无奈,比如《漏》。另一方面,他的幽默又显示出社会与生活的荒诞性。在一个官本位的世界里,荒诞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 写官场小说见长的作家周梅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道:“官场的语码系统,外界只看到那层壳,看上去一切都很庄严,一到后台看看呢,很可能是哑然失笑。”官场和大众犹如此岸和彼岸隔开的两个世界,具有不同的语码系统,周波的小说却为读者拉近了其中的距离,让大众也看到并领悟到官场的一些形态,比如《失眠者》。在这一小说中,治疗失眠的方法竟是将领导的话录音下来,晚上睡觉时播放。而《油菜花开》的老伍“买东西从来都开发票”,连路边买只大饼买根油条也要开发票,当丢了水果票后,老伍竟然“从睡梦中大叫一声,然后就没了声音。”
周 波作品的这一特点,在《裸体》中得到最为淋漓的表达。李四面对自己生活的“裸体”世界:他周围的人,自己的妻子、邻居、电视上的女主持都是裸体的,他也只能“绝望地脱下了自己的衣裤”,“像大街上所有的裸男一样走出家门。”作家通过这个小说,把生活的幽默加以艺术的诠释,而这样的诠释充满了令人惊奇的荒诞 感,让人无不想起《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故事在荒诞中完成了对世界的一种哲学式的理解与解构,构建了自己的文学殿堂。
《魔袋》告诉我们,官场的贪欲,即使是魔袋也是无法解套的,都说想像力是无限的,但中国人丧失了想像力了吗?是的,在腐败面前,中国人确实缺乏想像力。官场就是这么荒谬,然而因为荒谬,所以存在,所以真实;而那些需要理由来证明的“爱情”,我们知道,大多并不真实。
灵动性的第二个元素是他作品的语言。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说:“艺术的艺术,表达的光辉和文字的光彩,都在于质朴。没有什么比质朴更好的了。”在周波的创作中,这种语言的质朴近于白描,那些富有时代感的细节常将官场的荒诞味渗透于平实质朴的叙述语言之中,从而产生一种愈品愈苦、余味绵长的鉴赏效果。他善于使用镜头感极强的绘图手段将一幅幅质朴的画面推到读者面前,令读者似欣赏一幅画或者在看一部电影。比如《头条新闻》。这是一篇相当现实的作品,作家对官僚作风的批评(或许批评谈不上,但至少是一种呈现)表现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呈现。这种呈现,在写作上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但有时,他的作品又具有很强的文学描述能力。在这一点上,《藤椅》与《棉花糖》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表述上一个绵密,一个疏朗;结构上一个开放,一个显得更紧凑。《棉花糖》的动作描写尤为出色,同时景物描写、场景描写、神态描写也各具形态,全文语言表述“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极富感性的魅力。
周 波的文学描述能力在心理描写上尤其显得突出,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画使得小说绵密而富有生活气息,真实而自然。比如《失眠的夜》。“他想把钥匙拿过去给局长又觉得不妥——哪有让领导自己开门的?不拿过去吧,也不知局长啥时能打完。去催吧那是万万不可的,扫了领导兴致他明天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如此矛盾而真实的 心理活动,深得官场人物心理之微妙。
正像哲学家的思想总是冲击着有限性的边界一样,作为一个有独到观察力和想象力的作家,周波的想象力常常超越着有限的空间边缘。因为他深知,他的路还很长,“整个世界,作为人类思想的飞翔领域,还是不够宽广。”(朗加纳斯《论崇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