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用心和爱凝结的文字

---许存国散文集《追你海角天涯》序
 
化 了两个双休日,我几乎是足不出户才把这本书稿读完。在我的文学印记里,散文大多表达轻松随意、自然舒展的境界,可读了成国的这些篇章却打破了我的印记。成国的笔调细腻而凝重,我读着读着就想去咀嚼文中的含义,越读越沉入其中——这正如他自己在后记中所陈述的一样:“越写越远,越写越深。”这“远”,追索到 了他自己的童年碎片、少年岁月和青年经历;这“深”,叙述他“思想的行走”、穿过“灵魂的走廊”、揭示“遮掩的表象”、诠释“生命的真谛”……刚看到书稿时,我不很明白他为什么要把此书作为献给母亲的礼物,而在我读完全部书稿的时候,我才感悟到了他那寄籍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那份深情。
这 份深情来自两个各具独立内涵但却又密切联系的东西:一是“心”,童心、真心、诚心、忧心……;二是“爱”,爱乡、爱国、爱教、爱人……用心,他怀念童贞的快乐,思念父亲的背影,追寻游历的花絮,沉思祭海的大典,展开断想的翅膀,……用他自己的话叫做“想自己想说的,说自己所想的”;用爱,他讴歌家乡的山水 和草木,赞美亲友的朴实和辛劳,诠释对教育的那一份信念和责任,抒写对老师、同事的依恋和怀念,……用他自己的话叫做“珍爱命运赐予,流淌诚挚的爱恋”。
用 心和爱凝结的文字自然很美。他的这些文章中不乏许多美文,有抒情诗般的,有写意画似的,还有充满哲理韵味的……可见他是花了一番功夫的。细腻的描述常把我带入已经逝去的那个年代和曾经伴随他成长的那个独特的环境,凝重的笔触在让我看到他字里行间的思想寓意的时候却也常常发现他心理的负重。他的阅历和经历应 该说是不复杂的,但他在他所叙述的经历中与他写作时的所感所想融合于一起,使散文多了层一般叙事文缺少的“灵魂”,或者说“神”,这不仅表现在那些有感而发的文章,诸如“断想”、“沉思”、“随想”、“情缘”等等,而且还表现在许许多多象“回忆”、“追记”、“纪事”等等这样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篇幅,所以 读这些文章不仅能在语言上获得美感,而且能在思想上获得不少的启迪,这正符合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殊境界。要说有什么不足,我倒是感到他让我印记中轻松拈来的散文,负载了太多的深沉。他想用文字“忏悔自己的过失”,“让自己获得反省和悔改”,“去发现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在书的后记中表述得更 加明白……只是我觉得为文一旦赋予了太多的沉重,这“陈述”也难,这“喘息”也艰。
成 国是我教师专时的学生,那时我任中文写作教师,给他们讲授一些写作知识同时兼任他们的班主任。印象中他为人诚实,学习用功,个性偏内向,但文章写得不错。那时上课讲评作文,常拿同学们自己的习作为例,他的习作是常作为写得好的例子来讲评的。书中提到他的第一篇习作我给了很大的鼓励,激励了他的自信心,还是 从他的这些篇幅中得知的。可见他是个很有心有志的人。这正应了有心者业必进,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
成 国他们毕业后,我与他们的联系一直不多,偶尔有个通话,也往往就事说事。春节后我突然收到一个从邮局寄来的包裹,打开才知是成国的书稿,里面附了一封信,说请我给他作序是他的一个梦。这就有些为难我了,回掉吧,说不出口;不回吧,还真觉得写不好误了他。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了问情况,他告诉我几年前曾经在一 次电话里问过他出过书没有,他说他牢记在心,“这本书就是在老师的鞭策和勉励之下努力的结果!”还真只有应允下来了呢!
因 工作关系,这些年编稿、改稿甚至写稿都不少,但好象没有为一本书作序,而且为我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的散文集作序。不知上述这样写是否能吻合他的心愿,还有待他和读者们的评判。不过序言仅是序言而已,无论如何不必过于在乎。相信成国通过这本书的出版,丢弃过去的压抑,抛开曾有的孤独,让真实的生活充满生机, 让感奋的激情荡漾心田!
祝福您,高闰月先生,儿子给了您一份高尚的大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