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群岛海洋诗中的两支芦笛

这是一群生机勃勃又桀骜不驯的灵魂,他们夹带着海的气息,饱含着海的内力,从莽莽苍苍的舟山群岛上以令人惊悸的气势闯入诗坛,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的“群岛诗群”,下面介绍的二位诗人,他们作为群岛诗群的代表,以细腻、敏感的笔触,多角度地描绘出心灵和海的灵动中,生命创生的痉挛和神秘律动,融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一种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投射出诗人们对海洋文化的深层探索。这种鲜明的个性弘扬,不仅丰富了这个诗群在审美品格上多元并存的艺术格局,还大大充实了诗人本身对海洋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掘。

李国平,笔名谷频。省作家协会会员,舟山市作协副主席,岱山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水是最好的》(中国文联出版社),组诗《歌手》、《内水》、《蓝色盆地的交响》等在《诗刊》《萌芽》《东海》等报刊发表。

个性上,谷频是个达观而开朗的人。他做事热心,总是怀着一团火,而且身手敏捷。他待人热情,与他相处总感到那么热烙而有趣。表现在创作上,谷频的诗意象繁复,色调丰润,节奏感强,跳跃性大,而且诗意的河流中始终洋溢着一种激昂,一种奋发,一种经受磨砺而矢志不渝的追求的氛围。这既是谷频人格特征的一种自然流露,也是他人生哲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当然,谷频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他始终以一个诗人特有的善良和敏感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以多思善感的心灵触摸自然,透视生存的时空。因此,谷频的诗无论在描摹景物,还是抒写心灵,无论是,咀嚼历史,还是漫步人生,处处带着倔强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拷问。从思维的特质和表现的习惯来说,谷频无疑属于比较超前的一类,带有更多现代人的行为特征。因此,谷频站在比较前卫的视角,对宇宙生命的遥望和对现实情形的沉思流露出颇为敏锐的现代目光。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时,他的诗便会迸发出忧虑、疑惑、不满和种种感伤的情绪。组诗《蓝色盆地的交响》是对岱山十景的描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表现了诗人的种种思虑:“一次多么疼痛的航行/都会扰紧另一种生命/的朝向”(《竹屿怒涛》),“在风向偏西的高处/让些纷繁的思绪,披露着诗人内心孤独,困惑或一种生存的愿望。如果说《领地》、《永远的赶海人》表现的是诗人沉郁中的激扬,忧虑中的亢奋,那么象组诗《内水》、《高原之旅》、《一个人走在长夜》等等则更为沉郁。《哭砂》的沉痛,《原野牧歌》的悲怆,《内水》的艰辛,《一个人走在长夜》的迷惘,《空巷》的感伤,各首诗都有着不同的内心积淀已久的沉郁与感伤的情愫。

在现代精神的观照下,谷频的诗有着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如,他的诗句闪烁着朦胧隐晦的诡谲奇采,在意象营造中多体意象叠交蕴涵与单体意象多向性选择手法的运用,诗句内容的跳跃转移和节奏的大跨度,渲染朦胧迂回的诗的意境,增强了诗句的张力和意蕴。

孙海义,笔名舟子,组诗《我的波浪家园》、《从一粒盐始,进入舟山》、《江南水乡》等在《江南》、《萌芽》、《诗歌报》、《诗选刊》等省市级报刊发表,有诗入选《中国诗萃》、《 21世纪中国诗坛》等十余种选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学会会员、舟山市作家协会理事(舟山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海义是位十分认真的人,认认真真做人,认认真真写诗。海义的朴实和真诚是海岛人传统性格的宿影。海义诚恳能干,不事张扬。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世事沧桑,海义始终坚守他的赤子情怀。生活铸就了海义的性格。海义出身于劳动者的家庭,童年生活艰辛,生活的磨难使他懂得生命生长的不易,同时他还从祖先的血脉里承袭了种种朴素的品行和生活的理念,包容一切的博大心胸,忍让、达观的生活态度,坚持上进的处世精神以及感恩家园的赤子情怀。因此,海义从写诗的那一刻起,就将大海作为生命与艺术的起点和归宿。“很多年过去反复无常的大海,留给海岛人太多的风暴、灾难和痛苦的记忆,但海义沉痛之余,并不哀伤和回避,而是直面现实,以希望和期盼迎接未来。:“以舟的歌挥桨击梦  搏风冲浪/让光荣与梦想渗透炽热的激情。”灾难不能磨灭诗人的意志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而且更促发了他渴望生存、奋斗和搏击的勇气。海义从本质上说,是一位积极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诗中始终充满着一种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浪漫情怀。

海义是听着涛声长大的。他的很多诗都是对过去海边生活的美好回忆。父亲、母亲、童年、海滩、浪花……“像一朵幽蓝的花开在芳草中/像海风徐来触摸那里的一切。”在诗人海义看来,海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看到这一切甚至想到它们,都会使诗人激动不已,“我的脸上泪水如注”,感激、兴奋、神往等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在这里我们显然看到,海义诗中的海已是他心中的海,注入了感情元素的多情的海,是经过诗人审美修饰的理想境界的呈现。不仅如此,海义还将他的审美追求向更广泛的时空伸展。一方面,海义从极微观的角度,对生命之源、对人的本体之源作深入的探寻。从一粒盐到海,想到生命的苦涩,并进而提炼出“要完成生命的颜色/和一生/每一个日子/都要经过阳光的冶炼”这样朴素的真理(《从一粒盐始,进入舟山》)。海的每一次律动,“都包含着穿透暗夜的生命语言”,因而,人可以象鱼那样自由地呼吸,获得生命的彻底净化。这种体味无疑是深刻而真实的。另一方面,海义将他的灵魂之爱从宏观的角度辐射整个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遗存。如在组诗《江南水乡》中,诗人用抒情的笔调,抒写出一幅幅亦诗亦画的水乡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而优美的自然和古代人文环境的赞美与向往。

海义的这种个性和思想上的倾向,在他的诗艺上则表现为清新、自然、透明、优美,它构成了海义诗的独特风格。读倦了现代派的朦胧和晦涩之后,读海义的诗,仿佛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难怪有诗评家读海义诗后说,好久没有被这样感动了。海义在意象的营造上追求自然、明朗,诗句隽永、优美,意境悠远而透明,诗意含蓄而有韵味。他十分注意诗的内在节奏和画面的剪接,这无疑得益于他在中国古典诗词上的造诣。

谷频和海义的作品代表了“群岛诗群”较为典型的两种海洋诗的风格。两位诗人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和共同的生活背景。他们的年龄、学历和从事写诗的时间也基本相同。但是他们的审美追求和作品风格都有着迥然的差别,是两种各具个性的艺术表现。谷频的诗更多地吸收了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对传统的强烈反叛和批判精神,他崇尚理性和感觉,始终用怀疑和探索的目光观照一切。表现的样式更具现代性和前卫性。在诗的思维语言上大都呈现发散性和跳跃性,善于捕捉瞬间感觉和闪现性意象,因而营造出较为朦胧的诗歌意境,也使诗歌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海义的诗有现代派手法的借鉴,但更注意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诗的语言精练、隽永,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海义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他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与忧虑,建立在他的理想主义之上,他用他的赤子之心构筑、修补他心中的理想王国,表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恩和对完美人生的崇拜。他的诗带有浓重的唯美主义倾向和感性特征。他的意象构建和选择,具有完整性和具像性,因而更具有画面感和形象性,他的诗歌创作的思维特征呈现曲折线性的思维轨迹,读他的诗犹如进入幽美曲折的艺术长廊,美不胜收,引人入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