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蔚蓝色土地的诗性凝望

11月14日,舟山市作协文学评论创委会和岱山作协联合举办“群岛作家文丛研讨会”。群岛作家文丛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共12册,系岱山本地作家第一套文学丛书。研讨会对岱山作协二十五年来的文学坚守给予充分肯定,对群岛创作群体多年的创作轨迹及今后发展路向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现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壹:群岛文学的激情与坚守
 
李国平(市作协副主席、岱山作协主席):岱山作协精心打造群岛创作品牌,通过25年的努力,群岛创作呈现多元化及繁荣的态势。小小说创作异军突起,成为全市文学创作的一大亮点。十多位作者作品频频亮相于《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羊城晚报》等报刊,并入选全国年度重要选本和排行榜。周波分别获得07、08年度中国年度小小说评选一等奖,并于今年摘取了中国小小说最高奖——第四届“金麻雀奖”。今年国庆期间,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与腾讯读书频道联合举办了《新中国60年我最喜爱的10部文学作品调查》,百万网友投票选出了“我最喜爱的新中国60年文学作品”,其中立夏小小说《英雄》入选小小说排行榜。近年来,由岱山作协会员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被《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中外文摘》《诗刊》等国家级刊物多次转载。群岛诗群继续以集团作战方式在全国诗歌杂志多次亮相,今年还被列为全市深入实施海洋文化精品名品工程项目之一。至今,由岱山作协会员出版的各类著作已达30余部。
黄立宇(市作协副主席、《海中洲》副总编):岱山的文学创作在全市是个标杆,也是《海中洲》杂志的重要支撑。
汪国华(市作协理事,市作协文学评论创委会副主任):这套丛书是岱山作家群体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是对今后发展的一项奠基。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应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果。
白马(市作协副主席、定海区作协主席):岱山作协的许多作者都是文学高地的守望者,有人说,诗的激情在于青春岁月,但他们人到中年,激情依旧。一群人坚持二十多年写作不容易,一群人为文学做事儿几十年如一日更是难能可贵。这是群岛文学兴旺不衰的重要原由。由此,群岛文学提升了舟山海洋文学的品味,推进了舟山海洋文学的创作。
郑剑峰(市作协诗创会主任、《舟山日报》专题部主任):多年来,岱山作家群以其饱含对生活的热情,凭着团结、忍耐、执着的精神,在海洋诗的创作上坚持特色,勇于探索,敢于超越,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诗的海洋,给我一种充满活力的印象。其所显示的创作个性和总体实力对我们整个诗歌界带有一种深刻而独特的启示。
厉敏(市作协理事):岱山群岛作家群中,以周波、赵悠燕、立夏等小小说群体已经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李国平、孙海义等为领军人物的群岛诗群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苗红年的加入增强了冲击力;俞复达、许成国等散文作者也以丰厚的生活经历和写实主义手法,注重感觉表现和细节孕育,为群岛文学群体增添了色彩。岱山作协以其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团队精神,吸引了一大片文学新人加入。
倪浓水(市作协文学评论创委会主任、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文学是文化的高级形式。当一种文学成为“群体现象”出现时,对其的衡量也就需要离开文学本身的范畴,把它纳入更广泛、更厚重的文化纬度之中。岱山的一群文学爱好者,几十年来,在一个海岛上,以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形式,书写、吟唱、描述海洋、海洋社会和海洋人生,不但坚持下来了,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就不仅仅是文学现象了。因为一者,文学创作是一种孤独的行为,往往很难以群体化的组织形式出现和发展;二者文学是情感的倾诉,而情感不但是个人化的,而且还是阶段性的。一个人日常化的情感未必都可以转化为文学,但他们已经将文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灵魂的一部分;文学已经成了证明他们存在的一种符号。这样的文学追求,就不仅仅是爱好了,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日常化衍变和渗透。所以对于群岛文学的考察,不妨理解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群岛文学诞生、发展于岱山,而不是定海、普陀和嵊泗,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证据。
 
 
               贰:群岛创作的个性与风格
 
陈锟(中国作协会员、群岛作家文丛责编):对丛书的印象,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做得亮丽,设计装帧不错,拿得出手。先说散文,有两个作者,俞复达和许成国,近年来连续编辑了两本,和上次相比有明显的长进,成国长进更明显,不论从文体、语言还是营造的氛围。对他们创作的勤奋感觉惊讶。厉敏是第一次接触,文字、构造感觉确实有一定档次。岱山是舟山小小说的圣地延安,周波相当于朱德总司令。岱山写到这个地步,形成了规模,以后怎么发展要考虑一下,否则难免会公式化、模式化。遗憾的地方一是有的篇幅不尽人意。二是从内容细节上看有重复。三是格局小了一点,蕴涵的东西还少了点。
黄立宇(市作协副主席、《海中洲》副总编):许成国散文有一个博大的情怀,对大地、对海洋有一种哲学思考在里面。文学不是空洞的东西,应该有思想(哲思)在里面支撑!复达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思考,对故园的留恋、对大海的揣摩。厉敏主要是随笔,是学者散文。散文最容易暴露的弊端是学识,往往吃力不讨好。岱山的散文都有一种温情在感动着我。小说方面,周波和赵幼燕完全不一样,周波看到的是生活中的黑暗,独树一帜;赵幼燕看到的是生活中的温暖,周波像一把手术刀,把世界解剖开来,赵幼燕从女性的视角,反映对世界的宽容,美好的、母爱的,很细腻,但需再推一步,笔力尚不够。
郑剑峰(市作协诗创会主任、《舟山日报》专题部主任):来之前又翻看了国平的诗集,《简单的场景》实在是不简单的坚守。他的诗有一种亲切感,围绕海洋层出不穷的意象总是离我们那么地亲近,给人激昂奋发。地域代表特色,诗要突出对命运的关注,对人的思考。诗歌不单单为诗人写作,要为人类写作,既关注内心,又关注时代、现实。国平的诗,比较激情,细致。他的诗早期繁复、先锋,近期走向平易,当然经过了提炼,有人性,有高度。苗红年诗歌很写实,海洋特色,诗化。颜平的诗简洁,明快。嘉和的诗歌情感饱满,诗化。
白马(市作协副主席、定海区作协主席):苗红年的诗集《大海词典》,是独特的,打的是群岛品牌。他感觉到了太多余大海难以割舍的情结,他咀嚼着世世代代渔民面对大海生活的苦乐悲欢。他倾情抒写着他的“大海词典”。颜平写海子的诗很到位,精短、精美、精巧。李国平的诗无论是海洋诗作,还是生活叙事、人生感悟、乡土风情等均显示出诗性的先锋与现代。他的诗有一种森林气息,要从总体上去把握。他的组诗《简单的场景》是对群岛家园的歌唱。
孙和军(省作协会员、普陀区作协副主席):立春是生命的诞生,立夏是生命的成长,立秋是生命的思考,立冬是生命的迷失。如果说许成国的《忧郁是一只无壳的蜗牛》表达了“生命是一种忧郁,重生是一种快乐”的过程,那么他的《此岸即是苦》则呈现的是疼痛和苦难,而且人无法终结这种疼痛和苦难。《摩挲群岛》以自己的眼光和内心表达了一种到达生命轮回的彼岸的心灵轨迹。
李越(市作协副主席、浙江海洋学院副教授):岱山作家没有被官场所扭曲,很少深入主流意识形态。许多作品很多都有疼痛感,从自己的血肉里写的才有生命力。国平的诗歌是岱山最难懂的一位,想象奇特、意象跳跃。一首诗歌有一个中心意象,三五个意象要围绕它,意象不能过分密集。嘉和的诗歌很真诚,有伤痛感,很纯粹,和他的人一样。题材相对集中,主要是父亲、爱情和大海。主要问题是情绪太外露,可以再内敛一点,再广阔一点,再硬朗一点。颜平的诗歌,早期很有穿透力,比较现代,可能受外国诗人影响比较大,内容有点杂,后期的力度有点减弱。诗歌中历史文化传统要上去。要有纵深感。挖掘历史。要情怀,理性,平和,宁静。要介入现实生活,将日常细节有机融入诗歌中。
孙海义(市作协诗创委会副主任、岱山作协副主席):俞复达的散文,如谢鲁渤老师所说,展示的是他自己这座“岛”,这就是个性和特色,亲情、情致、追思、抒怀、纪游,以情贯之。他散文最大特点是五味杂陈,娓娓道来,如他自己所说,“是性情涌现的果实”。赵悠燕的小说,大都是日常、平凡、平庸,看起来较自然,如李越教授在序言中所说,从中揭示人性的细微与丰富,在聆听尘世的絮语中,在独特的体悟中,探看人性之底。谷频的诗歌奔涌似潮,既跳高又跳远,跃然间一个个回合打拼、语言碰撞,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但意象密度组成的城池,一旦围成了厚重的城墙,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阅读的深入。颜平诗歌的特点是简洁;而过分的简短,就变成了简单,失去了诗味。嘉和的诗散文笔调,铺垫太多冲淡了诗歌的味道。应凝炼。红年的诗繁复,以多变取胜。
赵悠燕(市作协会员):复达的《穿透咖啡的滋味》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从具体的生活中升腾起来的,文字在他笔下是从容的,不媚俗,不虚情假意,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认知力和哲理性,同时也散发着澄澈、拒绝杂质的品质。
李慧慧(市作协会员):赵悠燕的小小说,是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衍生而成的普通而扣人心灵的情感。周波的小小说让我意识到,其实生活需要多维视角,看与读也因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视角而呈现不一样的内容。我以为,洞穿世事的目光需要作者本人极高的修为,才会形成自己稳定而独具的艺术风格。许成国的游记带着客观和冷静,并有这个地方的历史在里面,比较大气,视野常常是全景式的。俞复达的游记,切入点小,但融入的感情多,描写所见的东西更细腻。
 
叁:   群岛文学的未来与凝视
 
陈锟(中国作协会员、群岛作家文丛责编):第一个问题,你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要成为一个作家,不在于东西发表了多少,而在于你为文学发现、贡献了多少!第二个问题,你究竟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你通过笔写出来,究竟要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舟山的海与文学的海是相联系的。小说是写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小说与现实是不一样的。要展示我的文学世界!第三个问题,怎么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作家要建立一个自已的审美体系,让作品体现文学价值,并不断拓展、修正、完善。通过阅读不断修正你的审美体系。群岛作者要不断强化自已笔下的文学世界。语言、叙述很重要。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并强化它。
黄立宇(市作协副主席、《海中洲》副主编):作家韩寒说,心灵的宽厚比风景的宽广更重要。阅读真的很重要。创作更多来自于阅读。要写得好,一个是要阅读,一个是内心确实有话要讲,有感而发。一个作家要靠他自己的写作量来支撑,多写,自然会出精品。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要跳出公共认知,不要腊梅就是傲雪,教师就是红烛,写人物必须写出价值,不要写奶奶是为了告诉别人你有一个奶奶。还有就是文字上要有克制,一气呵成需要有一定功底,要恰如其分地写,语言的魅力不在于词语优美,点缀是没有用的,靠组合。
李越(市作协副主席、浙江海洋学院副教授):岱山作者有些作品还可写得再明朗些,一是要深挖本土资源,围绕舟山读土的风俗、传说、文化等来进行创作。二是提倡中年写作,冷静、理性、平和,而不是一昧地抒发个人情绪,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旷达。三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海洋诗歌总是钟情于荒凉、古老的东西,是不是需要调整?把日常的细节、场景有机转化为诗歌,这方面散文已经有尝试,如成国、波彤、汪国华。还要尽可能深化阅读。要多读大师的作品,参照物高了,也会提升自己。
汪国华(市作协理事,市作协文学评论创委会副主任):岱山作协今后要继续发展队伍,扶植信任,要多给新人提供平台,使他们多出作品,多获成果。要注意引进新的写作思潮与形式,拓展文学创造的内容。要对作品加以锤炼,使文字具有张力,在时效上应着眼于长远,把长篇放上作协的议事日程。
厉敏(市作协理事):与其他县区相比,岱山的个体实力还有待于加强。作家要加强学习,提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海洋文学精品。
郑剑峰(市作协诗创会主任、《舟山日报》专题部主任):好的作品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多关注跳动在整个海洋的心灵。
李慧慧(市作协会员):这套文丛,若要说遗憾,一是没有中篇和长篇小说,二是女性作者少,三是都市题材的东西少,四是海洋题材的深度还可以更加拓展。我想,这方面应是群岛创作群体今后的目标与方向。
周波(市作协小说创委会主任、岱山作协副主席):人为什么要写作?有的是为生活写作,有的是为快乐写作,有的是为被别人看写作。我一直写小小说,自己觉得更适合写小小说。小小说在追求高度,全国有高度的人不出10个,但写的人至少有几十万。故事和小小说不同,小小说有艺术性,有深度,要像挑重担一样,轻轻地放下去。
俞福达(岱山作协顾问、岱山县委副书记):今后要静下心来多思考。思考,是创新的前提,可以是历史的、人生的。思考也是创作的源泉,尤其是对人生的思考,从哲学、宗教的角度,痛苦、快乐是人生的两个面。多出作品才是硬道理。一定要多写作品,出了作品才有话语权。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特色,要找出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来其(市作协主席、《舟山日报副总编):群岛作者25年的文学坚守与成绩,究其原因,一是协会不断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囿,形成很强的凝聚力。二是通过协会的推介,岱山作协成为文学新人成长展示的舞台。三是协会有很好的交流平台,《群岛文学》杂志做到定期出版,岱山作家网运行后,吸引了不少市外文学作者来此交流,目前注册会员总数已达26800余人,这在全省县市级文学协会也是很少见的。四是协会创作活动相当活跃。就这两年来说,全国小小说舟山笔会、全市海洋诗歌研讨会、岱山作协成立25周年庆典、“印象岱山”采风征文系列活动等都组织举办得相当成功且有社会效应。下步,岱山作协应在提升群岛创作群体品牌上下功夫,要立足海洋,坚持特色,以良好的创作态势,丰硕的创作成果,为这个时代作出自己的文学努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