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小小说,大世界

小小说,大世界
                         ——读赵悠燕小小说集《烟情迷漫》
 
 
           文/白   马
  
2009年,赵悠燕出版了《烟情迷漫》,这是舟山女作家中第一本结集出版的小小说作品集。在舟山女作家中,坚持小小说创作,赵悠燕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烟情迷漫》每一篇我都认真读了,我感到赵悠燕是用小小说展示生活这个大世界,她以自己独特的手法,描写普通人物的悲欢苦乐,也充分展示了她在小小说创作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文学是写人的。写人,是写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人的理想、人的生存状态。这里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基本构成,即人性。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人性的发现与开掘上大展笔墨的,而能让读者格外感动的,也是人性的抒写。写人,写人性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小小说也脱离不了这样的规律。赵悠燕的许多作品之所以打动我,也在于人性抒写上的成功之处。
读《烟情迷漫》,我读到了许多优秀之作。
《寻找1963年出生的女儿》,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平时不怎么看他,老人说自己曾经有一个女儿,在寻找女儿的这串戏中,人性的荒诞展示无遗。但老人最后把财产捐给了慈善基金会。当别人问老人缘由,老人说:“我只是太寂寞,哪里还有另外一个女儿呢?早知今日,还不如早把两个儿子也丢了。”这篇小小说有一种反讽的力量,又切入敬老亲情问题,展示人性中“丑”的一面。
《船渡》写得戏剧性,爷爷一辈不要钱,到孙子辈为一元钱渡船费打到水中,“变了”两个字,道出了世事变化的无奈。
《月亮像你的眼睛》作者刻意在语言上下功夫,如“秀禾眼看着对面一列火车,里面全是人,真像一盒满满的火柴,挤挤挨挨着让人透不过气来。”让人读出一种诗意。
《孝治》,写出了人有时很无奈,爹得了绝症,明知道不能治,但要卖房化钱为爹治病,“对村里人有个交代。”
《是谁偷走了我的语言》,是一种寓言性写作,一个口才极好的人,在生活的磨练中,最后不想说话,寓意深刻。
《惠菊出嫁》,写了一个渔家女人的悲哀命运。
《亲情》,直击当下小人物的谋生、生存状况。
《蓝绸伞》通过一把伞引出故事,丈夫买了两把伞,一把送给妻子,一把送给情人。妻子不小心将伞弄破了一个小洞,又将洞补上。妻子外出,情人来家,临走时,竟拿错了妻子这把伞……这篇小小说故事编排在一个“巧”字上。
《过招》,写一妻子在商场发现丈夫给情人买东西,女人最后主动提出离婚。
《栓娃的情书》,写栓娃的单相思,爱是一个人的权利。一个人得不到爱情,但可以有梦想。
《无聊》,讽刺性强,女的说男的无聊,男的说女的无聊。
读赵悠燕的小小说,使我看到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相。应该说赵悠燕写了许多好的小小说。
好的小说标准是什么?说法较多。美国文艺理论家霍兰德认为,“将经受时间的考验”,加登纳认为是“爱恨悲喜的情感效应”,“能给读者提供巨大的满足”,能让读者“喜爱上这部作品”。沃伦认为,好的作品能给人“高级的快感”,相对于好的作品,还要好的阅读。相对于小小说,就是要求好的小小说有一个好的、美的故事。从这一点看,赵悠燕是善于编故事的,有几篇也堪称经典,不比名家逊色。相信赵悠燕会写出更多的佳作。
 
走进一个人的心灵
——读顾丽敏《水草长在蓝天上》
文/白   马
 
 
《水草长在蓝天上》是顾丽敏结集出版的第一本作品集,列入“浙江新实力文丛”,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
顾丽敏是定海白泉人,“弃医从文”,到《海中洲》杂志当编辑,让人看到她对文学的热爱,因为编发过顾丽敏的一些作品,对她的作品有一些印象。这次读了她的作品集,对她的创作更有了全面了解。之前,她的一篇《逃年》引起了我的注意,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
《水草长在蓝天上》分四辑,体裁上由小说、散文、散文诗三种文本构成。小小说也可以当散文来读。
我感到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走进一个人的心灵,文字替作者说出了一切。
书中选了62篇作品,我个人较欣赏的有21篇左右。
《河姆渡恋歌》,心灵独白式的叙述与抒情,有一种内在的音乐感。把游记散文写得很亲和,开了别一副笔墨。
 《阿旺嫂》的妙处是留白处。我是将这篇小小说当做人物散文来读的,傻子为了救人而死,把小说推向高潮。
《拉面馆》,写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受,文笔很到位。
《逃年》,写了逃与不逃,对世俗的反叛,有一种深刻的人生思考。最后作者认为“桃源在心内”。
《记忆中的大操场》,写一种童年往事,许多作家都为童年写作。
《知了姐姐》,写出了一种心灵的感动。能打动人的文字才是好作品。作家的手是指挥棒,就看怎样指挥文字与句子去打动人。
《油臂油车》,一种情感之美、语言之美。“名与利”是两条船,寻找第三条船——“爱情”。
《毛病》,文不长,却是对人性的一种反讽。
《1974年的小本子》,文字朴实,朴实背后有一种力量。
《李拙子传奇》,用小小说的手法对本土人物的挖掘很成功。
《七千年的爱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思念是一种习惯》,把一种情绪表达得很有节奏。
总之,顾丽敏的作品,大多精短。我欣赏顾丽敏在语言上下的功夫。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同时也是读一个作家的语言功夫、思想境界、精神视野、心灵世界。
关于语言之美,仅举《黄昏》为例:“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看海上日出,戏水游玩,踏浪行舟,忘乎所以”。善用短句,十分精炼,有古赋之韵也。
最后,我想说,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顾丽敏用文字营造了一个心灵世界。读顾丽敏的作品,就是通过文字感受她对人生、生活的所想、所思、所感、所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