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群岛,群岛,海洋的歌唱

-----《群岛》2010年第五期“群岛诗群小辑”阅读 
 
     文/韩忠(四川资中)
 
这是我第三次为群岛的朋友们写些文字了,清晰地抒唱张扬着生命的思考,也张扬着海洋诗歌的无限宽广。默默地阅读,或许会有更大的空间与精神存在。
 
李越:海岸越来越远了
在我的印象里,李越的作品细碎而内敛。语言不多,但作品总是充满了观察和思考。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细腻与忧郁,他的情绪显得忧愁而向上,使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纯净、透明、忧郁和一点点现实伤感。但同时也给阅读的人极大的回味和想像。“鱼喝自己的血/灯伸出怯弱之手/那铜色的花朵也可攀摘吗/一管秋风,半窗明净/远去的布帆折叠了海岸”(《波浪啊波浪吹笛手》)。
我主观地猜测,李越的作品或者有现实生活的经历和打磨,许多无奈、迷茫、痛苦的诗歌写作意境都在他的写作里充满了速写,充满了期待。因此李越的作品有着透明的思索与生命的成长。“每一个梦中,都有一把刀/闪亮着走来/抚爱你们,雕刻你们//那刀子没有名字/是纤弱之水,嚎叫之水/是雷,更是火”(《大潮汛》)。若果我们是浪子,梦想的花瓣从天空纷纷散落。
 
古岸:无缘无故的在世界上走
古岸总是以低视角来看待或者打量社会。没有一丝的高蹈姿态,贯穿他璌物是一种对自己对生命的热爱。这种热爱体会着许多细腻、独特、敏感的人生立场,给人一种生命的启迪和发现。
“电脑是开着/思绪是开着/这整日的天光是开着/距离是摆着/地中是摆着/身边的物事是摆着/有一刻,你总沉得空空如也/你听不到自己,看不到自己/“你在世界上走”/“无缘无故的在世界上走”/”(《小随想》)。这是一些让人亲切的诗歌。
强大的写作立场在本质上有一种极致地呈现。古岸的作品从生活的低处或者从生活的最现实着手,简单而朴素,一一地透现着深深的诗意。因为古岸的写作里,他认为生活应是从容自若的,应是一生的全部。
 
孙海义:有棱有角的石头,尽享世间的快活
孙海义的作品由诗及人,我感受他默默写作所带来的力量和发现。当然还有艺术一般的想象。
“一对幸福的相聚多年。这疯狂的石头/有棱有角的石头,尽享世间的快活/它在时间的长海里做着兴奋的梦/它用情覆盖我们内心的国度”(《疯狂的石头))。
孙海义的诗歌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写作。
厉敏:别让欲望之手破碎了动人的水晶球
厉敏的诗歌幸福地走在人生的征途中。他用自己的笔打量着自己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在漫长的时光里愉快地写作和狂想,用诗歌来看待眼睛里生命的本质。因为他发现诗歌会让内心充满喜悦,充满倾听。
实际上,厉敏诗歌的出现,是一个负责的寂寞。“鱼的幻想一次次跃出水面/幻想在大潮的银色大厅里/翩翩起舞,在桂花的驿站/野外的爱情泛起月色”(《爱幻想的鱼》)。
 
谷频:但我们知道诗歌比生活还要艰难万倍
谷频在现实的倾述中制造一种现实和想像。他小心翼翼地获得写实的意境效果,从而在人性的体验中展现精神,感知与真相,并且让诗歌的唯美、独特构成自己的诗歌风景。“被黎明的灯盏突然驱散的雁阵/在少年时代迅速地掠过出生地/时间是霉变的书已看不到最好的结尾/亲爱的,我可以抱起自己/却一生抱不到你赐予我的珍爱”(《瞬息之间》)。
如今许多的都不太屑于写些生活的文字,也许他们认为这些文字过于现实和简单,过于朴素而平淡。但谷频却以这类文字感动着我们。因为他的诗歌里充满了真诚。在人间烟火里体味并且把握真实事物是我们最难以企及的东西,谷频给我们了诠释与指引。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真诚的向往和歌唱。
 
苗红年:不需要鲜花。也不需要温润的怜悯
苗红年显然打不开内心的体验。“这是真的,能驾驭流水的身子/却不能放入杯里。我怀疑是它拒绝了生还//给了平静。却破坏了另一面平静/它努力一跃,试图用翻身抵御这透明的牢笼”(《鱼之死》)。或者说他的作品在客观上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压抑。“我从命是因为想得到更多的救治/一个伤痕累累的人/不需要鲜花。也不需要温润的怜悯”(《无题》)。当我们去解构他的作品时不难发现,苗红年用一种阅读地判断,感知写作的抒情和感觉速度,让自己的话语视野挣脱个人写作命运的情感纠结,让作品有一种足够的力量与突破。因此,苗红年的作品实际上充满了普通却又具体。
 
王幼海:大海,我确信此刻自己是平静的
“有一只青鸟打这儿飞过/它曲线优美、舒缓、而又时隐时现/仿佛这时光在林间的缝隙中闪烁地穿行”(《我的一天》)。王幼海的作品赋予思想和艺术的场景不多,但都有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的尺度和高度。他不断地在写作里呼唤真正的思想呈现和姿态,不受写作的迷误和尴尬,,也不受作品的局限和建构,一心一意地为自己的文本和写作场景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以此将自己的文化状态,精神倾述都得到完整的述说。“大海,我确信此刻自己是平静的/有多少年没有这样靠近你了/看你发黄的肤色,看你笼起的脊背/看一群群鱼的光影倒影了多少年世纪/风一吹,有多少贫寒的目光/曾聚在这里,这一片黄色的起伏的平原”(《我站在大海目光的深处》)。
 
吴常良:头上阳光倾泻药海面浪涛翻滚
行走在吴常良的诗歌里让我们做一次乐观、向上的心灵旅行。他将生存的状态、思想和情感都进行了融合,全面地抒发了一个内在的、充实的诗歌人生。
“另造一艘新的啊/驶向心中的海域/岱衢洋的招呼/滚过一万级台风/直达簇新的彼岸//冲啊  冲啊/头上阳光倾泻/海南浪涛翻滚”(《永远的岱衢洋之四》).因为吴常良是自己生命力量与时代的亲历者,因此他的作品中我们读到了生存、意义和挑战。极大地满足着他的诗歌文本的直接呈现。
 
 
徐嘉和::往事如瓜子壳散落一地
徐嘉和的作品冷峻而成熟。
他涉及的生活现象都是在现实生活里的捕捉而不是虚构。其本质是一种诗歌的痛苦和挣扎。他不需要借助其他的事什来掩饰自己的写作,而是冷静地尊重现实和思考。
“人到中年/回忆是一坛沉淀百年的美酒/让我一次次醉倒在冰倩柔美而忧郁的旋律里/往事的脚步渐行渐远/唯有酣睡才能扯断藕断丝连的情感”(《往事如烟》)。
许多成熟的、冷峻的、柔软的语言都在徐嘉和的笔下自由地游弋着,没有理性的约束,也没有固定的逻辑,给我们的阅读是诗意的自由融合、自由寻找、自戕流动、自由歌唱。
 
谷均:在烛光里阅读海岛的夜空
“一盏高举在孤岛上的灯/夜夜与海相约/风悄悄中  与你对峙/体会渔火在暗夜结出的果实”(《夜航》)。.谷均的作品有很深的海洋情结。大量与海洋有关的现实场景都在他的笔下自由地呈现。看起来和现实距离很远,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般,但实际上谷均却在写作里,真实地将海洋的执着与热爱进行了超验化的整合,从而让海洋在他的笔下有了想象力和思想力。“台风的劣迹/以各种姿态洞穿人们的视野/揭开它就能看见/那四缔纷扬的雨水/粗鲁地横冲直撞”(《我被困于一场台风之中》)。
 
颜平:一切都在远去
颜平的写作极为繁盛。他写感受、他写现实、他写生活,都有一种向上的繁盛。这极为不容易,因为诗歌不仅仅是华贵与光鲜的,同时也是纯粹和敏锐的。“也许在你的事怀里/我只是一枚贝壳/最终不会留下什么/可你知道吗/我的梦里时时闪过完/你的呓语或咆哮”(《面对大海》)。颜平的诗歌尊重单纯本真的写作心态,他有力地将笔下的文字呈现得倾听一般。生活,是他用耳朵来打听的消息,因为他感受到写作的繁盛。在颜平看来,诗歌是寂寞的,同样也是责任的。“一切都在远去/秋风吹送白云/飘向不知的角落/火车牵着忧伤/奔向自己的家”(《都在远去》)。
 
王兰飞:留下疼痛的感觉
王兰飞读书,听音乐,都是为了诗歌的出现。“有一种清香/来自雨后诱人的彩虹/一种喷然心动/如同坠落到深眸的渴望/于是,到处都是/芬芳的泥土   纷飞的花瓣”(《一朵云》)。
许多的喜悦的喧闹和寂寞都挤进了她的写作,在她笔下漫长的写作也许就是自己唯一的倾听和躁动了。大约要保持那些本来、原始的本质,因而她在写作的过程中弥补着生活对诗歌的亏欠,也使诗歌自觉地自然地源自一种共同的处境和出发点,从而使诗歌文本有了根本的力量。
 
李慧慧:在这咆哮满天的波浪中
李慧慧首先发现自己的诗歌处境不理想,因为她深恶绝地保护着自己的意识。阅读她的诗歌,我们会喜欢她的表达与述说。因为李慧慧的作品确实有一种潜在的东西,这种东西有着内心体验的东西,直抒胸臆的表达着李慧慧的情感。有色彩、有味道,同时也有审美和观察。“真的是海,蓝色的海/飞鸟在海面徘徊,悲伤的容颜/寻找回家的路/遗弃的单影/落得很远很远/还有人等它吗?/在这咆哮满天的波浪中”(《被风吹走的夏天》)。
 
张琼尹:醒来的刹那间  温柔流淌了一地
“再问你/你说故事的开始早忘了/走了一个忘了一个/你又要重新开始跟我说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一首没完没了的诗》)。当我们有了想法,或者要做一些事,我们就会让自己的意识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决断里,那些决断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或许是新的开始,也或许是新的结束。
“你从高处轻轻跃起  划下一道水痕/在海天间缓缓漾开你的身影/醒来的刹那间   温柔流淌了一地”(《昨日往事》)。诗歌的声音只要是重要的、真实的,就会变成生活的滋养,温柔地流淌一地。因此期待一个新的醒来。
 
 
顾丽敏:失语状态
“在转身的瞬间,穿越恒古通今,延续亿年,从不更迭,超越生死,跨越世纪,涅磐自己。”(《蝶恋之一》)。
“忘却岁月的忧伤,曾经的伤痛,单薄的蝶,透明的翅翼,唱响生命里最动人的情歌”(《蝶恋之二》)。
“爱情是一个定格的拥抱,爱情是死神唇边的笑,忠贞不渝,热烈似火,燃烧对方,也燃烧自己,像古老的业也消失的凤凰浴火”(《蝶恋之四》)。
读顾丽敏的散文诗,我处于失语状态。多么美好的爱情啊,涅磐我们吧!
结束语:群岛,扩展着海洋诗歌的生命意蕴
                              2010.12.01-09于蜀南小镇发轮甘草斋
 
偶尔,本名韩忠。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与中国诗歌学会等若干诗歌与作家团体,有若干诗歌作品与诗歌评论发表与获奖。有小著三本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