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中的视角
——读李慧慧“散文十篇”
厉敏
李慧慧的这十篇散文,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怀旧。怀旧离不开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环境,李慧慧笔下所描述的环境集中在这三个地方:磨心山、桥头、盐滩。磨心山里的磨心村是她的出生地,磨心山下有她的老家;桥头是她外公开裁缝铺的地方,留着她小时候的记忆;盐滩是她爷爷、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场所,也是她年少读书时经常路过的地方。对这些地方人事、环境的回忆构成了李慧慧这些散文的主要框架和感情脉络。
李慧慧散文的特色之一,就是对怀旧的内容采取小视角切入的方法。比如写她回忆母亲,就围绕“四株杨梅树”来写,通过从母亲在自家地里种下的四株杨梅树,到杨梅树的长大、结果、品尝以至于在母亲灵前供奉,写出了母亲的品质、我与母亲的亲情及我对母亲的怀念。写对盐滩的记忆,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内容,但李慧慧却从“那一抹即将消失的颜色”入手,抓住盐的颜色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牵出对爷爷、父亲在盐滩工作的回忆、盐民的辛苦、制盐的历史以及人们对盐滩消失的焦虑等话题。写母亲和婆婆的勤劳、一家人对土地的感情及家人之间的亲情,则紧紧围绕“一亩三分地”来展开。小视角的切入,避免了回忆性散文往往泛泛而谈的窠臼,使笔墨更加集中、凝练,行文脉络清晰,以小见大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其次,李慧慧的怀旧路线,往往从现实的眼光出发,在对客观的场景进行描述中,采用反复回放的方式,在新旧对比中捡拾记忆的碎片,从而表达时光易逝、往昔不再的叹惋和感伤。如《桥头下街》写到,这次我特意去桥头看了外公的裁缝店,原来位于桥头下街,然后回放儿时依稀的记忆,似乎看到当时下街“繁华的影子”。外公裁缝店的左边是一家锡店,如今还在;裁缝店的右边“依次过去有摇面店、理发店、小饰品店、小百货店”,然后插入外公旗袍生意的盛衰,锡店的昔日的手艺、今日的名声,坚守60年、位于“下街34号”的破旧理发店如今成了网红店。接着又回到现实,关注起理发店典型的“三进式”建筑格局及庭院内部的设施布局,在看到眼前的一些旧物件时又对这旧式建筑的前主人进行了种种猜想等。《我的家在磨心山脚下》《那一抹即将消失的颜色》等文,也采用了类似的写法。用现实的眼光观察故地,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现场感,而时空交错的今昔对照,让人感到有一种重回故地的亲切感却又夹杂一些恍若隔世、黄鹤已去的惆怅与失落。
另外,李慧慧的散文往往在冷静、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李慧慧叙述的冷静让人吃惊。很多的场景,似乎都是她一个人静静地在那里低回流连:一个人默默地在桥头老街上走着,辨认着记忆中的街景;一个回到磨心山下的老家,安静地坐在阳光下,端详着老屋的遗址;一个人站在万顷盐田的边上,看着即将落去的夕阳;一个人回到老家的地里,看母亲亲手栽下的杨梅树,回忆亲人在“一亩三分地”里劳作的身影……她的散文中,没有大喜大悲的情节跌宕,没有浓重炫目的情感抒写;有的只是温婉平和的情景叙述,从容悠淡的心理诠释。这一方面,体现的作者平静内敛的生活个性,另一方面,在文字自然节制的表象下,隐藏着作者丰富而深沉的情感潜流。作者善于在生活的细节中蕴藏丰富的情感。如《四株杨梅树》一文中,作者写到母亲不声不响地在山上种下杨梅树,母亲一个人挑肥上山伺弄杨梅树的辛劳,母亲擦干净杨梅给我吃的疼爱,以及对我吃杨梅觉得酸的歉疚等细节描写,都浸透着母亲浓浓的爱意。《一亩三分地》一文中,写爷爷、母亲对土地的眷恋,在地里辛苦劳作的身影,爷爷舍不得自家地撂荒,让地给三爷爷种,看到长势旺盛的庄稼,内心才有了着落等描述;还有勤劳的婆婆,对土地和农活近乎痴爱,经常借口脱身去干农活,被发现时显得尴尬;把土地让给别人,“怕别人对它不好”,还是“自己懂它的心思”等,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家里的老人对待土地的感情和他们勤劳、质朴,希望自食其力又疼爱子女的真实鲜活的个性。
作品中的生活细节,我认为也应当包括作者在描述或回忆中所产生的心理细节。李慧慧在散文中适当穿插的心理细节的叙写或内心抒发,对丰富人物情感、揭示内心世界、表达文章意蕴起到了有效作用。如《四株杨梅树》写当母亲去世以后,我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情绪:“杨梅满山红的季节,看着满街挑着担子叫卖着杨梅的人,内心酸酸的;超市里,母女推着车在水果摊前挑挑拣拣,我悄悄地避开,那幕温情刺痛我的双眼,走得远了,我的眼角依然泛着酸;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位像母亲那样打扮的老人走上来,眼里都会涌现出莫名的感伤……”,这些触景生情的心理细节,不动声色的描述中无不包含着作者对失去母亲的哀痛。《那一抹即将消失的颜色》中,在回忆了爷爷的往事后,面对即将消失的盐田,作者有这样一段议论:“许多人说盐是白色的,其实,它不只是简单的白色。在盛夏时节,在大太阳底下,路边一个个盐坨,白得发亮,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在阴天的时候,它是正常的白,不染尘埃的白,让人心生敬畏的白。”看似议论,其实,表达的是作者对盐滩消失的思考和怅惘心理,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盐滩上的碱蓬》是李慧慧新写的散文。这篇散文有很多亮点,如选取材料的角度、事物联想的广度、对事物的细致描述等。其中写到“碱蓬”的种种神奇和特别后,作了这样的抒发:“多么奇怪啊,盐滩本身产生亮白色雪一般的盐,而稀释土地,恢复土地让它可以继续运作的却是这样耀眼的红色植物。它神奇地把泥土中的盐碱度一点一点地降解,然后等土壤中的成分可以适应其他植物生长时,就悄无声息地落幕。”表达了对“碱蓬”这种自然植物的神奇、忍让和顽强生命力的赞叹和思考,其实是从植物品质中汲取着生命和人性的启示。
李慧慧的散文显示了女性散文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她散文结构的处理也比较灵活,这可能得益于她从小说写作中汲取的技巧。如开头就有议论开头、对话开头、引述资料开头、描述开头等,不拘一格,富有变化。她的散文往往以我的视角来观察和回忆,显得真实而亲切,行文中的提问、对话或引述资料,或联想对比等,使文章摇曳多姿。如《是谁从桥下走过》写法就很别致,文章突破一般写法,两座桥以第一人称面目出现,自身说法,将几百年来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其中,既富有历史感,又增强可读性,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当然,李慧慧的散文也存在着若干的缺点和不足。如因作者的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其散文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视角比较有限,基本上都是围绕岛上的几个地方的几件熟悉的事、几个熟悉的人来写,其作品的容量、意蕴没有得到更多更广的拓展和挖掘。其次,十篇散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作品堪称精品,有的还带着一些学生腔,差距之大令人诧异。文章的内涵和意蕴上差别也很大,有的内涵丰富,显示作者的思考深度,有些比较浅显,大都是情景描述,不能给人更多的感触和启迪。另外,有的散文的叙述语言,稍显啰嗦繁复,不够精炼干净,有时用词提炼不够,不能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