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倾听海洋诗评的潮音

倾听海洋诗评的潮音
——《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阅读随感
 
 
 1
    翻阅由岱山县作家协会选编的《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舟山群岛诗群评论集》,扑面而来的即是一种厚重而梦幻的感觉。说它厚重,是因为从“群岛诗群”第一篇诗评至今,其集合的时间已有37年,这是一个诗群成长的跨度;说它梦幻,期间之起伏与消长,坚持与苦乐,真的有说不尽的风雨月华。此际春节,冷雨潇潇,但一册在手,茗茶一盅,仍感到日子的诗意日光。
    在我的印象中,《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是岱山乃至舟山第一本海洋诗歌评论合集,也是舟山乃至浙江第一本对一个诗群的诗评专集,文章大多在全国及各省市报刊上发表过,不少篇什识见敏锐,评述缜密,给自己留下过深刻印象。全书分为三辑,上辑是对“群岛诗群”总体述评,中辑是对诗家的专评,下辑是“群岛诗群大事记”等;其中既有老一辈文学作者对诗群的批评、肯定,又有新一代学人、作家的认同、指正,林林总总,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群岛诗群”走过的道路、诗人诗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诗歌创作之变化。
这些诗评者,有的是诗人、作家、文学编辑,有的是学者、专业评论家,其所作之文自然呈现出多角度、立体化的特点,而目光之深邃,心怀之真切,则又是相同的。从年龄来看,老、中、青都有;从地域来看,遍及省内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足以说明“群岛诗群”在浙江诗坛乃至全国民间文坛的影响力。诸多评者逐一梳理眼下群岛诗群的诗歌佳作,在阅读体验中描述、比较各自的诗歌人生,为我们呈现出海洋诗歌诸多精彩、特色与疑问:海洋诗写了什么,群岛诗群的精髓是什么,什么样的海洋诗才是好诗,未来群岛诗群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还有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大多数作者并不是专业评论家,文章也并不遵从诗歌评论的文体规范,从为文结构来看,既有思维上的灵动感、叙述上的舒放感,又显示出一定的“散”性与“随意”性。
诗歌评论的起点,或者说每个诗评者的切入口,或从情感上透视诗歌内涵,或从意境上把握诗歌价值,或从整体上探究诗歌的节奏与美感——这些,《海水,每一天在喂养我们》都做到了,但好的诗评,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思想,需要锐见,需要深度。我们也看到不少诗歌理论滞后于创作,一些诗评重于赞美而言不及义,集子里也不无一些机械、僵化和生硬的评说,使得有些述评缺乏阅读之真切感。也许他们是想急于表达自己的诗歌理念,或是想表明自己与眼前的诗歌意气相投。应该肯定,这些诗评给海洋诗坛带来了新意和锐气,也让诗坛再是独唱者、独行者,但我们也应该避免陷入一种“圈子”——相声的逗哏和捧哏,对于诗歌形态来说,少了一些纯学理的文学正气,而多了一种意气之相逐。我们须剔除功利之动机,让诗歌呈现多元化的繁盛。
    翻阅《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诸多的述评自然各自带着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及标尺。这里,无论是李天靖的《是海水,每天喂养我们》,还是倪浓水的《岱山群岛诗群创作的基本特质与发展管见》,不论是沈泽宜的《需要浩然之气阳刚之美》,还是洪治纲的《温暖的旅程》,对群岛诗群的点评无不显示出一种热情和赞扬,对相关诗人及其特色作出了合符自己诗歌理念的判断,弘扬了海洋诗歌的意义,比如人与海岛的相濡以沫,人与海洋的和谐相处,但其实更应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文学(语言)技术,诗评不仅仅应该关注语言问题,关注风格问题,还应关注理性、价值与潮流问题——这些才是诗歌的本质问题。诗评与诗歌一样,始终是活的,一如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惟有不停地吸纳与更新,对文化的多元包容,这才是诗评面对传统和现代这两片肺叶时所应坚持的正确选择。诗评必须把握这一理念与趋势,才会促进群岛诗群的成长,促进海洋诗歌、海洋文学的健康、繁荣。
 
2
      考察舟山这个孕育于波浪家园的“群岛诗群”,80年代初的诗歌浪潮无疑是它的催生婆,从它降生的那一天起,群岛诗群就刻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其诗评也带着那个时代的斑驳痕迹,体现了浙江海洋诗歌理论的变化和追求。从第一篇方牧的《海阔天空任遨游》到李越的《被自己的内心拯救——群岛诗群海洋诗论》,再到陈桂珍的《大海是我们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其正是当下海洋诗歌乃至海洋文学发展进程的折叠。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是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李越对海洋诗歌的关注以及持续的呼声,并以自己的实践和观察,给予海洋诗歌以理论、学说的支撑,这种支撑是整体的一贯的,而不是零碎的、断续的;是扎根于历史深处,并跳动着时代脉息的。从起初的《存在与超越:海洋诗歌的生命意蕴及其嬗变》到《存在的诗性敞开——新时期浙江海洋诗论》,三十多年的关注无疑切入了海洋诗歌的文学肌理。他为中国“海洋诗歌”这一命题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评论框架,也为舟山群岛诗群树立了富有自己特色的诗论标尺。
    李越的诗评立足于自己的海岛生活,凸显出海岛生存的孤独感、漂泊感和忧患感;他从自己对海洋诗歌的理解、理念与参与出发,抵及对海洋文化的自然体悟与生命领悟——这集中体现在《存在的诗性敞开——新时期浙江海洋诗论》一书中。在这本集中“探讨海洋诗歌思想特质与艺术形态的诗学专著”中,他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浙江海洋诗歌作为考察对象,“充分灌注了深沉的生命意识”“贴近创作者本真的精神状态”,与作者、文本达成了“多向度的交汇碰撞”,对海洋诗歌作品作出“审美价值上的判断”,几乎是全方位地描绘了浙江海洋诗歌的“精神版图”。这也生动地证明了文学评论的一个事实,即诗评者如果对海洋生活处于隔阂状态,那么其目光也不可能进入作品的底色,从而做作出切入肌理的价值判断。好的诗评,需与被评者之间建立一种内心世界的契合和呼应,只有这样,诗评之剑才能抵达海洋诗歌存在的本质。
     李越对海洋诗歌的评论,或者说对群岛诗群的评论,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以学者的学理规范来系统地对群岛诗群现象作梳理,因而比一般的诗评者更具规范和锐见;一个是以海洋诗人的身份对海洋诗歌作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判断,这一角色,又较之其他诗评者有更强的现场感和角色感,使得诗评更具真实与深切。因此,他的海洋诗评针对性强,字里行间潜含着一种来自本真的底色,与所处之岛屿相潮涌、相波荡,其目光是敏锐的,感知力是深刻的,文体意识是自觉的,这只要看看他那些意象化的标题、那些惠特曼式的鲜活语言,以及充那种沛葱郁别致的文气,就可以看到。他的评论语言时不时透出一种诗化特征,具有鲜明的以诗解诗、以诗释诗之特点。
     对于诗人来说,他的作品应是开放的;对于诗评来说,他的文章更需要开放——思想是开放的,精神是开放的,理念是开放的,意识也应是开放的,这是李越以及《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中好的诗评给笔者的启示。一方面,《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对群岛诗群的评说无不体现了海洋诗的传统内涵,古典的传统像血缘的召唤一样,给诗评者以基因;另一方面,诗评者的现代视野、理性价值才能让诗歌之帆行得更快,走得更远。我们必须在古典诗歌对意象、境界的重视上,在现代理念、文明价值的判断上,找到两者之间的一个契合点,并加以融合,从而让我们的诗歌评论、文学欣赏彰显出真、善、美的本质。
 
3
   在浙江的文学体系里,舟山“群岛诗群”或者说浙江海洋诗歌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文学现象。虽然说生活在舟山群岛上的人们,千百年来身处自然的孤岛,但其精神和文化状态却一直追求着与陆地的交融与互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洋诗歌理论借助于西风渐开,东风润泽,得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逐渐抵达了海与陆之相通、岛与城之相拥,这是《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给予我们的又一感观。《海水,每天在喂养我们》在将三十多年来海洋诗歌诗评之现状进行集中展示、整体呈现的同时,让我们在探究探索中不断校正前行的方向。理论之树长青,海洋诗论应倾听诗歌浪潮之呼声,给浙江海洋诗歌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诗歌评论就其艺术特性来说,与建筑艺术颇有些相似。自降生那一天起,群岛诗群的世界就保持了一种开放的视野,其诗歌既刻烙着传统文学的胎记,又带着欧美古典诗派的印痕,一如当今城市的建筑,其外在元素不能不让人意识到一种来自域外的文化存在。对诗歌来说,没有一个阅读者和评论者认为“四合院”是现代诗歌唯一的形式。一首好的诗歌是能够表达人们对精神生活尤其是价值理想需求的,表达人们对个体存在和自由愿景追求的,这固然体现在诗歌对海岛生活的描摹上,更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质疑甚至批判上。时光的白天与暗夜,生活的快乐和艰难,让真正的诗人不得不对单一的、两元的、辉煌的世界保持一种强有力的怀疑。因为诗歌从来不是纯粹的文字串连、排列,一如建筑从来不是材料的堆砌与简单的审美,而是最大限度地表现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观照、对现代文明价值的融汇与追求——这正是当下乃至今后海洋诗评的一道时光刻度,而群岛诗群未来如何结合舟山海洋海岛的特点元素,树立起海洋诗群的现代标杆,无疑是今后诗评必须解答的问题。
     许多时候,诗评的判断往往来自于诗评者对诗与诗人的直觉。这种直觉其实来自于诗评者以生活与学识所籍的诗学观念,以之作为参照,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态度与肯定。但这种诗学观念,“只有化作他个人主体性的血肉,才能成为他评论的动力”(苗雨时)。诗评者的“个人主体性”须建立在他本人对作品的感受、体察和论断之上,建立在他文学理念的独立性之上,而不是简单地框套现成的诗论,惟有这样的直觉,这样独立深入于文本,才能真正触摸到诗意的细致纹理,进而洞穿诗意的精神内核。
     常识已经告诉我们,海洋诗歌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照和思想,所谓诗的独特性,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自娱自乐的文字垃圾。只有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之上的独特性才值得海洋诗人追求。诗评如果不坚持这一点,那么也就失却了评论的引导作用。诗评不能仅仅停留在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里,而重在于理念、机制的重塑与创新上。“诗歌”可以“拿来”(对群岛诗人来说,这一点都有足够信心和能力),但有没有拿来“诗”,践行文学理性、发挥艺术智慧,则还是个问题,因为不少诗人只拿来其中的一半,只拿来其中的“歌”。诗评,理应给诗人指点这样的一条大道,一个思考诗歌愿景的大脑。惟有这样的诗评期待,才能播撒海洋世界梦想的种子,打开海洋诗歌春天的心脏,树立起属于舟山海洋诗歌风向标。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家文学(诗歌)刊物对“群岛诗群”进行了多次集中展示,作为一个诗歌群体,群岛诗群确实受到了时代的礼遇,在当下诗坛尤其是民间诗坛形成了一次次诗歌风暴。借助于全国海洋文学征文大赛,群岛诗群也几成21世纪海洋诗歌界的一种特殊现象。如果说,海洋诗歌形成了新时期中国诗歌创作的重要一翼,那么舟山的群岛诗群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正是群岛诗群的意义与示范之所在。相信群岛诗群将和着2022年的节拍,跨越海和岛的界域,翻越传统和现代的疆界,应着时代的春潮,走得更远更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