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群岛评论 >

群岛评论

时光的转接与梳理

                      时光的转接与梳理
                       ——读浙石化鱼山基地三位文友作品
                             □厉敏
     李慧英、黄海莹、梅森是浙石化鱼山基地三位有代表性的文学作者。在集中阅读了他们的一些作品之后,我认为这三位作者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是比较优秀的,且日趋成熟。他们来自祖国的北方或大西北,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今天我们研讨他们的作品,我相信一定会促进这些年轻作者在今后更好更快发展。
                             一
     散文的代表作者是李慧英和黄海莹。李慧英是位既能写诗,也能写散文的作者,读了她的几篇散文,感到很有特点,比较喜欢。最喜欢的是她的语言,把诗的语言与思维融入于散文的写作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思维的跳跃、流动,笔调老练,语言干净。我认为,李慧英的散文语言是比较成熟且有自己特色的,如果能够坚持自我,不断创作,一定会写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其次,李慧英的三篇散文《高处的磨坊》《炉火》《时间尚早》,前两篇的构思方法相似,即以一景一物为原点,而且围绕它们来展开叙述。这两处景物,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在作者的记忆中,有着深深的情感印记。这处磨坊,后来看到其实它的位置并不高,但在作者的印象中,它一直处在高高的地方。这种心理落差,是与作者的情感和小时候的美好记忆有关。一是母亲在那里工作,下班时间,我总是焦急等待着母亲下班;二是在自己的记忆中,有那么一种永远不会散去的从磨坊飘出了的麦香味。炉火的物象也选得很好,几次搬家,几只不同炉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温暖,一直烙在心里。在文中,炉火既是线索,贯穿全文,也是描述的中心,情感凝聚的所在。作者围绕景物,选取自己记忆中的种种情景、片段、细节,进行有序组合,而每一处情景的叙述中,都融入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和母亲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时的那一些生动的情节、事例、细节,略有欠缺。
《时间尚早》一文,有11000多字,是篇长文。本篇文章,保留了那种抒情性叙写的特点,而且,在结构和思维的变化等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她设法将北方的景物与舟山海岛特别是朱家尖的景物穿插起来进行叙写。而思维方面显得更意识流一些,思维的跳跃、转接的程度更大些。我赞赏作者的大胆探索,但本文因是在原来4000字文本基础上的扩写,所以,在一些方面添加的痕迹比较明显。我的感觉是,南北方场景的不断交错穿插,这是好的,但北方的内容少,南方的内容多,对比穿插的特点还不够充分;其次,写舟山、朱家尖、搬家等内容,大部分是条状叙述,但也有块状的,如搬家这一块;历史的穿插能加强文章的纵深感,但插什么、插多少、怎么插,还要仔细的统筹安排。
     黄海莹的散文,语言表达相对比较传统一点,但我觉得她的描述功底也是相当不错的,能把一个物象或一个情景非常逼真生动地表现出来。这几篇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又到五月槐花香》《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两篇。这两篇的最大特点都是写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浓厚的北方风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回忆和浓郁情致,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由办公室外的山坡上发现极像槐树的胡枝子灌木,引起对故乡槐树、槐花的记忆和描摹。文中可以看出,她对故乡的季节、植物、境况、古语古诗等自然人文知识是谙熟的,所以,她在对描述老槐树、槐花开、槐花香、槐树下的游戏,槐花季砍槐枝、撸槐花、吃槐花等情景细节时,能写得如此生动而有趣。
     《明月千里寄相思》是写中秋节吃月饼。这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一般的作者都觉得没啥好写的,难以写出新意。而此时身处异乡的黄海莹,却对故乡的中秋有着特殊的感受。她过去在故乡过中秋吃月饼的情景一一在大脑中复活。她写月光、写月夜下院子里种植的植物,写吃晚饭、写家人,特别是写吃月饼的细节,尤其生动细腻。
但与写家乡的二篇相比,写舟山的几篇就相对弱一点。《盼望一座桥》也写出了在悬水小岛生活的不易,但对海岛的生活环境还不够熟悉;《油菜花开》也是使用惯用的手法,但情感显得有点矫情;《最爱鱼山一抹蓝》,那是为单位工作作宣传吧。
                            二
        关于诗歌。以前在研讨会中见过梅森,梅森很年轻。但他的诗我觉得相当的现代,笔法也比较老练。你想象一下,每天封闭在这么一个狭小的工作空间,梅森却有如此这般的诗情,实在难得。梅森的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把它概括为“时间之诗”。如看到的这几首诗:《黄昏之时》《被搁浅的时光》《六月永存》《晨曦之下》,是不是都是写时间的?说明诗人对时间、光阴、季节等特别敏感。他是用心在体验不同时间段下的心灵感受。其次,梅森的诗,已超越了我们很多群岛诗人的那种叙述的方式,而是重视了诗句的跳跃和意识的流动,还有就是隐喻和象征。当然,他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前面的两首写得更加成熟,后面的两首还保留着一些初期写作的残留。
诗歌说到底,是一种思维的艺术。诗歌是讲求创新的,所以,我觉得梅森的转型和探索,是非常积极的一种表现。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以前我们的诗歌思维,一是比较现实的,采用线性结构,把眼中所见都记录下来;二是采用浪漫主义,运用联想、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满怀虚假的激情和气势,有点装腔作势;三是采用口语化,像白开水,平铺直叙,最多结尾弄点小浪花。而在现在比较热门的现代诗中,却有迥异的表现。比如,一是追根溯源法。即从反面写,让时光倒流,追溯事物的前世今生;如西班牙诗人佩索阿的诗,一个人,可以化身为几个不同的身份,表现不同的思维。二是“塑形”理论,即以外界事物来感受表现对应物的特点。三是采用截流的思维方式,把不是同一线上的事物拼接起来,让诗句错综起伏。四是米沃什式的境界提升法。现在理论很多,流派也很多,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吸收。
      当然,诗歌的创新并非意象的转接那么简单,它还要体现思维的巧妙及内涵的深厚。有学者认为,抒情确实是诗的一种表现手法,但诗的本质不是抒情。诗的本质不仅不是抒情,也不是传奇性色彩,更不是忧伤的情调,“诗的本质,根本上应该是对宇宙未知的探索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也许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但若认真思考的话,它确实指明了诗歌的要旨。一旦我们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就能将你的感觉和思维触角伸向更深远的地方。
回到梅森的诗。梅森在诗中,写自己的感觉和体验,有自己对生活对时间对现实的独特思考。但综合起来看,梅森诗歌的内涵并不深沉和系统,显得有点单薄,有点随意,缺乏一定的沉重感、纵深感和冲击力。
我以前读过李慧英写大西北“雪”的组诗,感觉大西北那种冰天雪地的浓郁的氛围,还有那种生活的困苦与艰难,那种大雪纷飞的画面感和扑面而来的气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本组交来的诗,除了《岸》《九月的风》等少数几首还温婉可读外,其余均不是很成功。诗句有些呆板,缺乏应有的灵气。表现形式和语言表达也比较单一,似乎尚未找到相应的腔调。有些复沓的句式,本来是为产生韵律感和音韵美的,但诗中没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还是缺乏内涵营造的维度和思考的深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