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越久越能看清家乡的风景——岱山籍作家虞燕《小岛如故》分享会随记
离开越久越能看清家乡的风景
——岱山籍作家虞燕《小岛如故》分享会随记
李慧慧
一个人离开家乡越久,越能客观地看清家乡,看到家乡的风景,那些以往的“习以为常”和日常所见也有了厚度和质感,就像尘封许多的好酒,越喝越有味道。
主办方请我当主持人时,并不知道我和虞燕认识。我们的认识也是通过文学,是在她越来越红,被更多的家乡人知道的时候。前些年,她参加过岱山海洋文化节的一个颁奖典礼,那时候她就写了家乡的海味。其实那时候,我已经读过她的小说,这次分享会,是分享她的新书《小岛如故》。
她前面两本书都是小说集,这本新书是散文集,是写家乡的,收集的每一篇散文,我在不同的刊物上已经阅读过。为了更好地主持,我把新书更加用心地重新看了一遍,看完以后,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真实客观地描述了我们海岛人的日常。我相信,每一篇散文都能得到海岛读者的共鸣,无论是晒鲞,敲藤壶,晒盐,还是台风来临时家里人面临的那种紧张感和无助感,都让我深有感触,就仿佛她是带着一副望远镜在看我们的生活。这样的感受,在读者提问的环节得到了更多的验证。
发现了记忆里不一样的岛屿
虞燕在长涂岛生活了三十年,“逃离小岛”成为她意识里的一个念头,后来,她终于离开了,她在自序里说“我终于出来了,在一个吹不到海风更不用坐船的小城里生活”。然而,离开以后,那些岛上的生活并没有远离她,她在梦里常常记起,“又沉又疼”。是啊,那是“植进”她“身体里的暗码”,怎能轻易抹去呢。她开始书写家乡的人,书写家乡的美食,甚至那些苦难。
对于真正在海岛上生活多年的人来说,看过那些美丽的风景,更亲历过那些岛上的苦难,有些苦难虽然不是自己的,是身边的朋友或者朋友的家人的,但也让她感觉到疼痛。
我问她,在《一号码头》里的这个“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一号码头》里的芬“像个旧式女人,一直没有工作,也不会用电脑,每天除了打麻将,就是看电视剧了”,“芬”不参加同学会,也联络不上。其实“芬”并不只出现在《一号码头》里,在《盛名之糕》里也出现了,《盛名之糕》的芬是积极乐观,努力生活的人。虞燕说,这本书里出现的人都是真实存在的,虞燕还分享说,关于书中这些人物的细节是真实的,有些人真实的生活比书中写得更加苦。
分享会现场来了几位虞燕的同学、邻居、故友。其中来了几位女同学,说是曾经的同桌。几位同学与她合影,虽然有人戴着口罩看不清脸,但一说话,虞燕就认出来了。虞燕惊喜地拥抱着同学们。我很好奇其中有没有一位“芬”。
事后,在虞燕的朋友圈里,找到了答案。她说那位被她写进书里“失踪”的同学惊现现场,原来,几位女同学中真的有一位是“芬”。我想,虞燕一定也没想到,芬如今又与书里不一样了,变得更加乐观更加开朗了。
一位曾经在长涂中学教过书的胡老师说,自己的学生当年曾在虞燕那里学过写作,当时孩子们特别喜欢虞燕,那时的虞燕既教孩子们写作,也会开导孩子们,孩子们都把她当作知心姐姐。这位老师非常感叹,她很想跟当时的孩子们说,看,你们的老师还是那样优秀。
多年未见的邻居站起来说,自己不是来提问的,只是作为多年的邻居想和她打个招呼。虞燕仔细看了看他,向现场的读者说“这是我的邻居哥哥”,虞燕写的台风的经历,父亲的故事,他都是亲眼见证的,所以读着非常亲切。
如何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写得更细致
参加分享会的读者,有些是平时喜欢写作的,有些是老作者,有些是新作者,对于虞燕能够非常细致真实地描写海岛人的日常,表示好奇。是的,并不是每一个生活在岛上的人都了解这片海岛,也不是每个岛上的人都了解与海有关的生活场景。
从事盐业工作三十多年且喜欢写作的余国定,对《晒盐》里虞燕描述的那种细致和真实表示好奇,“你并没有晒过盐,看你的文章,家里人也不曾晒过盐,但是在写这些晒盐工序的时候,如何与我这个从事三十多年盐业工作的人一样熟悉呢?”
一位刚刚开始写作的读者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自己喜欢写作,但是觉得生活太平常,好像写不出来?
一位从事渔业工作的读者提出了与余国定一样的疑问:你父亲虽然是海员,但海员的工作与渔民还是不同的,你如何把渔民的生活写得那样细致呢?
或许,这些问题也验证了虞燕这本书的真实和细致,引起了读者们的共鸣,尤其是海岛读者的共鸣。在《小岛如故》这本书里,虞燕写的《台风过境》和《一号码头》,只有海岛人才有深刻的体会。
虞燕毫不保留自己写作的经验:一是多阅读,多看相关的资料。比如,写长涂硬糕的时候,她会找长涂相关的人了解。二是多看视频,对于那些专业性强的资料,会看不同的视频,还会找自己的同学、朋友去问。比如,光是写渔民这块内容,她从同学那里找了很多视频资料,问了两三个渔民朋友。当然,在素材的提供上,她有时会让父亲回忆海上的生活,有意识地交流,找到自己需要的细节。再进行补充。三是训练自己,不断回忆细节,强化它,实在找不出,就想象它。她说:“我没有当过渔民,但我会把别人讲的,变成画面。”
在讲到细节的时候,她举例自己从父亲那里得来的素材,也曾被她写进书中,她说海员遇到危险,总是把身份证放在口袋里,为了便于以后有个“万一”更加方便辨认。在场的岛上的读者朋友对于“万一”是知道的,她说“这个让我觉得特别悲壮”“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甚至有一位读者看了这篇文章,还写下了五千字的评论,可见越好的细节越能引起共鸣。
写作的态度必须真诚
读者中有几位家长,有些是带着孩子来的,有些是代表孩子来的,有位家长问道:作为一个学生,如何处理学校里的作文?如何培养孩子对于写作的乐趣。此时的虞燕倒是有点凡尔赛了,指着底下自己已经上了初中的女儿说:“我真的没怎么培养孩子的作文,孩子语文成绩一般,不过作文倒还不错。”这话说得一脸平静,家长似乎还想想听点别的,虞燕补充说:“对于学校的习作还是得好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对于孩子的平时的写作可以让她自由发挥。
孩子喜欢阅读,但是似乎看不到写作水平的提高,孩子应该如何阅读呢?对于这个问题,虞燕其实在《小岛如故》里也有提及,她在《一号码头》里写道:“我在那个时候着了魔似的爱上了阅读、听广播、交笔友,那种在精神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方式让我平和,并达观起来。那是我给自己找的一个出口。”阅读给她带来了力量,给她带来了变化。在现场,她也说道:自己年少时读书多了,对于书的质量更加挑剔,所以要多读好书,可以读得杂一些,读得多了自然会有进步。对于年少的她来说,在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的小岛,她对岛外世界的了解就是靠书籍、电视、广播等途径去了解的。
有位读者从杭州赶来,他从事写作多年依然觉得自己不成功的,发现可写的素材越来越少,好像写完以后就没法写散文了,而且写作多年,并没有取得好成绩,心里有点失落。
虞燕并没有说大道理,只是重复着两个字“真诚”。真诚的写作态度,真诚地对待文中的人物。虞燕开玩笑地说:自己经常写着写着,就会把主人公写死了。当然只限于小说里,不过她虽然会后悔把主人公写死,但无法补救,所以,她在写完两本小说集以后,她就出了这本散文集,可能内心积攒的能量太多了,需要缓一下也需要释放一下,散文更能随心一些,当然也更需要真实地去写那些细节。
同样写渔民的苦难,她写散文的时候,甚至可以通过美食来书写,比如在《盛名如糕》这篇文章里,她并不是简单地写长涂岛出名的硬糕,而是写了背后的故事,写了这块糕在很久远的年代“不过是底层民众聊以饱腹的干粮”。作家并不能只写表面的东西,对文字必须保持着真诚的态度,写的时候才能更深入地触到人心。
如何写好那些普通的生活场景,那些生活化的东西?虞燕非常主动地坦白,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写,不停地写,写着写着就有感觉了,写着写着,就会变好了。是啊,写作哪有秘密,就是不停地写啊。
有一位资深粉丝看过虞燕的小说、散文,他非常好奇虞燕有没有写过诗歌,会不会写诗?虞燕开玩笑地说,自己曾经写过诗歌,不多,只有一首,不过介于自己特别爱说话,认为诗歌不足以表达她的感受,所以她大概率是不会写诗歌的,依然会围绕小说和散文发展。
海岛的生活给了她写作的素材,她不担心自己的素材会越写越少,她自己在书中谦虚地表示,“《小岛如故》是我所构建的回忆的小岛,容纳进了海、船舶、人、民俗文化、吃食、苦难和坚韧,是一部妄图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散文集,我知道自己做得很不够,我会继续努力”。在现场,她也反复提及“海洋环保”的话题,她觉得环保的文章可以写得也很多,海洋、海岛,可以写的还有很多。虞燕还透露自己的下一本书依然是散文集,已经在进行中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离开或许正是新的开始,就像虞燕选择逃离小岛,反而更能看清岛上的过往,看清岛上的人、事、物,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她的逃离,才能更好地脱离岛上的日常写出不一样的海岛,或许她对家乡的书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