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条畅游于舟山文学海洋里的鱼 ——浅析鱼山浙石化文学社作品
做一条畅游于舟山文学海洋里的鱼
——浅析鱼山浙石化文学社作品
□缪佳祎
在舟山这片广袤的海洋文学世界里,岱山一直是标杆式的存在,除了全国知名的岱山海洋诗群,还有连续十余年举办的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以岱山作协为组织引领的一群海洋文学创作者,挖掘、培育、发展了一批批岱山作家、诗人,从一个小小的东海仙岛走向全国,将海洋的磅礴力量与无尽诗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同时,他们也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不断吸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学爱好者,成为岱山文学海洋里一条条畅快游弋的鱼、一朵朵激荡飞扬的浪花,由此为许多年轻人提供了一片蔚蓝天地、一个精神家园、一座文学高地。
因为有了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才有了鱼山文学社。鱼山文学社的诞生,从大视角来说,是随着舟山政治经济建设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从小视角而言,又是源于个人物质世界外的精神追求顺势而为的。它成立于2022年6月,到如今刚好满两年,涌现出不少有才情、有志向、有梦想的文学新生力量,让人看到了一群年轻创作者如春天般拔节生长的勃勃生机。而岱山作协的文学前辈们无疑是推动这股力量的重要推手和厚实基石。从文学社成立初始,作协就实行了“一对一指导”的举措,及时给予每一位文学新人创作上的指导与鼓励,由此,一篇篇散文、一首首诗歌雪花般飞向本地纸媒编辑。
我作为《舟山晚报》副刊版面的责任编辑,也是舟山作协文学大家庭的一员,发掘、扶持、培养更多舟山的文学爱好者、创作者可以说是我的工作,也是本能。纵观目前经我编辑、发表的鱼山文学社会员文章,以散文居多,诗歌较少,那就重点谈谈散文创作方面的观感与建议。
散文作为文学创作体裁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可以说是谁都能写,写啥都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何运用好庞杂的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形散神不散”,需要动用作者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文本构造、文字功底、语言技巧、想象渲染等多种能力的融汇贯通,才能成就一篇好的作品。
会员们的散文作品多数围绕着“亲情、爱情”展开,关注个体或自身的生活日常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关注家庭、婚姻中的思想花火碰撞,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其中李慧英、周江川、马文静、刘小红、朱淑军、郭少伟等几位作者让我印象深刻。
作为鱼山文学社社长的李慧英,初看她的文章就让我感受到那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内敛的精神气质,她在《父母往事》中的叙事回忆看似平实,却自有一种让人动容的气息,深情、怀念缓缓流出。开篇就以悬念式的一句“父亲失踪过两次”引发读者的好奇与猜想,从而讲述这两次失踪的来龙去脉,短短的千把字里,父亲与母亲各自的性格处事、彼此牵挂的亲情如此清晰地展现出来。虽然发表的只是多篇往事中的某个回忆片断而已,但作者对文字与情感的把控能力跃然纸上。后来得知她来岱山前,就已经是新疆作协的会员,可见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
周江川的散文特色在于擅长捕捉细节,以小见大,以情动人。他有好几篇写家庭的文章,如《家有小宠物》《爱的距离》《甜》《海边的早餐》,皆是从小事件、小事物、小细节引出生活故事、家庭趣事、夫妻情感,读来轻松、愉悦。读他的散文,让我有种感觉,生活中发生的那些日常的对话或人事物变化都可以拿来写文,并将真情实感融于其中。一个作家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汲取营养为自己所用,是一种特别可贵的特质。因为任何叙事、语言技巧、文字组合,最终是为情感服务的。有了情感的内核,文章就会生动好看。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作品的质量。
散文是什么?散文就是情感的试金石。同样的,在马文静的几篇散文中也有体现。她的作品《长大》《晴宝的周末晚会》《母亲的黄桃罐头》《慢慢长大》,从母亲写到自己,再延伸到与女儿的教育陪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母女三代人的成长脉络与影响。上一代的亲子关系与下一代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内在的自然联结与传承。她与母亲的相处与撒娇,她与女儿的陪伴与教育,都充满了温馨与幸福的气息。整体文风也比较清新自然,让人读来如沐春风。
散文创作,主要就是叙事和抒情。会员们投来的作品,可以说题材多样,色彩纷呈,总体水准不低。大家都能从自己熟悉的事物、风景中找到擅长或喜欢的切入点,由点到面,由小见大,将叙事和抒情相得宜彰地结合,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启迪。比如刘小红《花海中的修行》《石的怀想》《梭子蟹炒年糕》《玫瑰花开》等散文,就是因地制宜地取材,花海、石头、玫瑰和舟山美食,皆被她纳入视野、写入文章、藏于心中。还有好几位会员积极参与晚报发起的“我与樱花有个约会”征文活动,虽然最终入围的不多,但这种命题征文对于散文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实践机会。其实,应景或特定主题的文学作品要想写得好,需要一定的思维锻炼与生活提炼。物与景本身是不带情感的,而是人的思想、经验、感怀投射于其上,才能建立起物与情的关系,从而达到自身学识认知、人生经历与时代变迁的融合与延展。作为散文创作初学者,能写好“以物言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可以说已经摸进散文的门槛了。
鱼山文学社会员的作品,还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一是作为鱼山建设者,他们用文字纪录着岛上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日新月异的海岛变化。如黄海莹的《最爱鱼山一抹蓝》《有盐有滋有味》、李慧英的《鱼山雨》、周江川的《打工人》等,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来书写鱼山建设者在这片新土地上的付出与坚守、融入与展望,文字真挚,情感充沛。
二是“故乡与异乡的个体表达”。因为大多数是外地人,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海岛城市生活、工作,自然会有各种不习惯、以及或茫然或新鲜的磨合过程,于是他们将这种情绪变化流于笔下,回忆故乡的亲人、故乡的风景、比较故乡与他乡的不同风土人情和进入一个新地域所产生的思想情感变化。如任平洋的《校园记》《雪》、张小杨的《异乡人》、杨小琴的《把一叶乡愁装进梦里》《打工女孩的梦想》、郭少伟的《偶遇东沙浴场》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文字拉近自己与故乡的心理距离,在融入新城市的过程中,也不忘回望故乡给予自己的欢喜忧伤和力量源泉。
这里顺便提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梅森的散文,虽然投稿不多,但他的文字无疑是非常成熟老练的,在叙事、抒情上展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文本的构造布局、语言的诗性表达、想象的敏锐知觉,都有一种让人惊艳的感觉。同时,在编稿的过程中,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些作者的不断进步,比如杨小琴、韩丝语的文章虽然还显得稚嫩,但在各位岱山文学前辈的指导下,也在慢慢蜕变。
在创作中,有些瓶颈、困难可能是词汇量造成的,也可能是阅读量造成的,希望未来,大家多多积累经验、多多阅读好书、多多采风实践,写出更好看更惊艳的作品。愿你们以梦想为帆,以文字为桨,荡漾在这片广阔而蔚蓝的文学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