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的岙名与历史
岱山县的古地名中,带“岙”字的地名较为常见。古代岛上居民大多住在山间或山麓,习惯把住地称作岙或岙口。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大德年间(1297—1307)昌国州的蓬莱乡(今岱山、嵊泗两县)设有3个村69个岙,岙的个数仅次于州治所在的富都乡。元代的岙,已不是一般自然村落,而是村以下的区划建置,所以当时的昌国州判冯福京把岙记录在志书中。
南宋时岱山村的人口相当于一个小县
宋德佑元年(1275),时任浙东提举的黄震,在其《岱山书院记》中述及,“今岱山可三千家。”古代的家,犹如今天的户,但一户人口要比今天多2—3倍,原因是多代同居不分家,中等人家十余口,贫寒之家也有五六口。当时岱山村人口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元多次南侵,浙东士族纷纷举家避居海岛,促进了岱山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称“极盛”。
据史料记述,宋代高亭和南亭已是两个比较大的岙(今高亭大岙和南峰山一带),居民都为盐民家庭。汉代开始,盐民的住处和生产地方,官府设“亭”管理,与其他职业之民不杂居,户籍专属盐场,以后各代相袭称盐户为亭户,盐民为亭民,朝廷委派官吏,在高亭和南亭设场管理。古代的岱山分西岱山和东岱山两大岛。东岱山的白峰(又称玉峰,今名磨心山)和浪吟山(今名老鹰山)为岛中最大山,周边有若干支山,百姓依山聚居成岙,为便开垦种植和利用林木与水源,也利于防御自然灾害。随着社会进步,岛上居民围滩涂,造田地,居住逐步移到靠近山麓的平地,不只是山坳了。勤劳的蓬莱乡人将滩涂改造成涂地种植豆、麦和麻,还会把麻皮制成纤维,纺纱织成麻布。据清雍正朝《浙江通志》载,宋、元时岱山生产的布在浙东一带很有名气,十分畅销,甚至销到高丽(今朝鲜)和日本。
宋代岱山的古岙名,依稀在舟山的古地方志中可寻觅,如高亭、南亭(今南峰山一带)、莆洋(今大小蒲门一带)、白峰(今磨心一带)、谷岙(今石马岙一带),千步砂(今岱东沙洋一带)、戽斗(今岱东虎斗一带)、秦头(今岱东龙头一带)等。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蓬莱乡展复,辖岱山、羊山、黄龙山,隶定海县。三十三年(1694),蓬莱乡的岱山岛有冷坑、小岙、孝顺、总吉、王官人、石马、绿纱湾、旧司基、大高亭、小高亭、板井头、念母涂、浒兜、泥峙、枫树、梅树16个岙(据《康熙定海县志》),当时蓬莱乡内没有设村,以岙代之。道光二十一年(1841)蓬莱乡区划扩展,辖岱一、岱二、长涂、长白、秀山五庄。光绪四年(1878),朐山展复,六年增设朐山庄。
岙名古今变化多,海洋文化气息浓重
明初,昌国县废,蓬莱乡撤,乡境内的岙名多数湮没,难以考证。清代重置蓬莱乡以后,岙的个数在社会发展中大大增加,至今,带“岙”字的地名有100余个。其中,岱山岛上约有48个,衢山岛上约有20个,大小长涂岛上约有11个,秀山岛上约有3个。岙名有以方位命名,如东岙、南岙、西岙、朝北岙等;有以岙的大小命名,如高亭大岙、王家小岙、太平中岙等;有以岙的形状命名,如岛斗岙、蟹钳岙、大小胡琴岙等;有以物产命名,如黄沙岙、葛藤岙等;有以传说命名,如石马岙、王官人岙、太婆岙、铜匠岙等。岙名以姓氏命名为最多,如邵家岙、王家岙、李家岙、孙家岙、费家岙等,今全县有邵、王、杜、黄、李、孙、毛、施、姚、刘、方、费、董、何、宓、柴、厉、沈、邬、陆、赵、郑、戚等岙。
岱山岛岙的渊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今县境内著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大多在称作岙的地方。如1983年在岱东北二村发现的市内最大新石器文化——大舜庙后墩遗址,在岱东镇铜匠岙;同期发现的北畚斗遗址,在东沙镇念母岙;1978年发现的孙家山遗址,在衢山镇培荫村孙家岙。可见岱山远古先民也是居住在类似后人称作岙的地方。“岙”字在舟山古地方志中写作“嶴”、“隩”、“墺”。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禹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大意是天下统一,四方边民亦安居。舟山群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滥觞之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舟山的岙名具有典型的海洋文化特征,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应得到充分的继承和保护。
相关阅读:
- ·岱山岛名探源(2012-04-16)
- ·试论岱山礼仪习俗的历史渊源与变迁(2012-04-16)
- · 岱山泗州堂与吴越王宝塔(2012-04-16)
- ·鸦片战争期间:岱山的抗英斗争 (2012-04-16)
- ·清代岱山岛有130人考取秀才(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