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百年“聚财桥”
今年夏天,岱山县东沙旅游景区石板路复古时,在蓬莱十景之一的“横街鱼市”最热闹的大横街头挖掘到了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的“聚财桥”。当时桥下的水道是海上船只进入东沙角的主要通道之一。现在桥边立面上,当年刻着的“宣统二年”“聚财桥”等字,清晰可见。
聚财桥石质铸造,桥长2.7米,宽3.8米,高2.6米,略呈拱形。桥名由清末民初著名书画家,上海松江的董其昌题撰。据东沙古镇文化研究会会员刘传平先生介绍,聚财桥由其祖父刘月赞先生独资建造。因当时东沙角为岱衢洋大黄鱼中心渔场彼岸,渔汛期间,数以万计的渔民到此投售鱼货,避风停泊、给养休闲都集聚于东沙角,那里商贸繁荣。
刘月赞,号槐荫居士(1858~1913),祖籍浙江宁波鄞县,幼年时就读于宁波求树坊私塾,擅长书法、绘画、雕刻等工艺,尤以石刻、浮雕著称。他在东沙角横街头开设以经营批发烤胶、苎麻、绳索、棉花、洋纱等渔需品,以及各类鱼鲞贩销的商店,店名为“刘中和”。当时,东沙角商贸区距海滩边埠头路途较远,虽有一条东西向连通的浦道,由于沿途未设置卸货之处,货物周转全赖肩挑背驮,且费时耗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中和”老板刘月赞萌生了在大横街头中间商贸区最集中的地方独家投资建造“聚财桥”。聚财桥不设护栏,便于货物装卸,桥下船只可自由通行,装货船从海滩驶入至石桥下靠埠,南北货可卸到桥上,直接可搬到横街头的各商家;岛上鱼鲞等物又可以从桥上装到船舱里,便利快捷,商家、鱼厂主都皆大欢喜,东沙角横街头更是热闹非凡。
聚财桥建成三年后(1913),刘月赞不幸英年早逝,时年53岁。然这座古石桥为东沙古渔镇商贸繁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1950年5月,国民党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溃退到东沙古渔镇昼夜肆虐,强抓民夫逃往台湾时,岛民40多人躲藏到聚财桥下面,才免遭劫难。
上世纪80年代初,大横街头这条路改造时,水道改成了一米左右宽的水沟,桥面也被水泥覆盖,该桥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次石板路复古时,“聚财桥”出土,改造后,仍保留了“聚财桥”两边的原石条,“聚财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身边,钩起当地人对它的记忆。
相关阅读:
- ·鉴真东渡与蓬莱海道探幽(2012-04-16)
- ·东沙历史上的渔业公所(2012-04-17)
- ·旧时的东沙渔业管理机构(2012-04-17)
- ·东沙角蛤巴山的由来(2012-04-17)
- ·东沙:寻找千年前的繁华(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