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角蛤巴山的由来
蓬莱仙岛的东沙角古渔镇西北方有座东西北三面濒海,南面着陆的滨海小山,山不在高,却闪耀着山海的灵气,岱山历史上曾发生的数起重大事件均出自此山。
公元前219年秦方士徐福为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率童男童女三千由此山上岸,涉足蓬莱岛(岱山古称)。五代时,此山已为高丽朝贡船舶候潮休憩之地。宋称极盛,经济贸易发达,于此山中的泗洲堂渡开辟岱山——定海——宁波等地的 “海上丝绸之路”,且沿袭至清代晚期,历时千余年。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吴越钱忠懿王仿阿育王铸铁佛塔84000座于各地,其中2尊置于此山的普明院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山的南面建有“海天一览”亭,为徐福觅仙的唯一佐证。因此山优越的位置造就了大岬角之港湾,东沙角由此而得名,后称东沙角镇。
奇趣横妙的小山依托着岱衢渔场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据传,早年与东首青龙山靠西边的龙尾巴仅隔数米,山的迎海面海滩旁岙口里爬着一只巨大的翘首挺胸的大青石大蛤巴,整个身躯足有五六米之长,大蛤巴的肚皮下及四周围,三五百斤重的石蛤巴蛋包裹一团,石蛤巴头朝东,尾触西,终年鸟瞰着东海大洋,被定名为蛤巴山。
对于蛤巴山的来历,这里有着一段源远流长、神奇妙趣的传说。有着千年守道功德的蛤巴精,恣意妄为,触犯天庭戒律,被惩罚到凡间的渔都古镇东沙角,承担看管好岱衢洋里的虾兵蟹将,不许无故兴风作浪,保佑渔场一方平安的重任。岂料,蛤巴精竟旧心不改,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又兽性大发,淫欲膨胀,明目张胆地强占体均貌美的梅童鱼为妻,且闹得满海风雨,岱衢渔场鱼虾沸腾。自此梅童鱼受到凌辱把头撞得像拨浪鼓,变成大头梅童,身价逊色不少。此事被天庭知晓,新账旧账一起算,罪上加罪,被处于重罚,变为石蛤巴,并由原来雄性变为雌性石蛤巴,长年累月趴在海滩边,双珠突出,紧盯大海洋,生育蛤巴蛋,繁衍生息。
憾惜石蛤巴在围海造塘中遭毁灭殆尽,在开山打石时经常有三五百斤重的大青石蛤巴蛋被挖出来。再后来蛤巴山上打水井,蛤巴蛋再也没有被挖出来,自此就销声匿迹。古镇神奇的传说和美好的海滩景点,只能在人们的口碑中朦朦胧胧地若隐若现。根本看不到石蛤巴的原始风貌。
相关阅读:
- ·鉴真东渡与蓬莱海道探幽(2012-04-16)
- ·东沙历史上的渔业公所(2012-04-17)
- ·旧时的东沙渔业管理机构(2012-04-17)
- ·东沙百年“聚财桥”(2012-04-17)
- ·东沙:寻找千年前的繁华(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