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舟山地理 >

舟山地理

岱山女子学校

  


 
    
岱山东沙为古老渔镇,自古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岛民世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加以科举制度束缚,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学校中,向无女子一席之地。故旧时东沙女子识字者寥寥。
       民国七年(1918)9月,在东沙角铁畈沙设立的“定海县九区区立竞新小学”创办“竞存女子小学”,开岱山海岛女子进入正规学校的先河。当时的岱山女子学校校舍为租赁“韩顺利”鱼厂楼房开办,学校所支经费由竞新小学统筹调措。女子学校学制4年,复式教育,始招学生15名,负责人东沙绅士张蛰,学校一律使用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每日课程设:上午,全部国文课,汉语、汉字读写,背诵;下午,习字、珠算、算题练习;作业一律国文复习,并逐年增设手工、绘画、唱歌、体育等课程。竞存女子学校以4年级毕业为最高,给海岛女子就学创造优越的教育条件,不少世代未进校门的渔家女子纷纷入学,就学女子逐年有增无减,社会反响强烈。据有关史料记载:“定海岱山东沙角竞存女子学校近年学生剧增,有一二年级、三四年级2个班级,计学生60多名。”岱山女子学校在浙江沿海一带颇有声誉,一旦遇有各种大型社会活动,宁波、定海等地学校的学生组织,都会纷纷渡洋过海,来竞存女子学校联系协办。
       民国十四年(1925)5月30日,上海爆发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为在舆论上声援上海学生抗议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援助学生抗议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援助上海同胞的正义斗争,东沙竞存女子学校在校长张蛰带领下,成立募捐团,走出学校向社会积极开展声援募捐活动。据是年6月14日,宁波《时事公报》第3版题为《竞存女校之募捐热》一文报道:“定海岱山东沙角竞存女子国民学校,鉴于宁波外交后援会,因‘五卅惨案’,同盟罢工,为援助同胞起见,组织接济工团,募捐团,派出四年级学生邵婉贞、严美贞、黄卫祺、董弥卿等,携带账册,至各机关及居家、店铺,从事劝募,半日之内,即集得二百余金(银洋),足见热心爱国,虽僻处海隅,较之通都大邑,诚无多让也。”又据该报国文版另则报道:“定海女子高小学校,有女生数人,附轮到岱。由竞存女校学生陪往念亩岙,石桥头等处,游行演讲,分发传单,以冀同胞踊跃输将,集成巨款云。”竞存女子学校能打破世俗,仗义执言,精神抖擞地走街串巷,翻山越岭开展有益于社会的政治活动,在海岛教育史上实为罕见。而且能主动联合宁波效实中学、舟山定海中学等异地的各界学生,展开各种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学生运动,更是难能可贵。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岱山女子学校的广大女学生在历次较大的运动中,能发挥鼓动作用,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使闭塞、沉默的海岛空气为之一新。据民国十四年(1925)6月15日,宁波《时事公报》第3版《竞存女校演讲游行》一文报道:“定海岱山东沙角竞存女子国民学校,而因接济上海工界同胞起见,连日至各机关、商号募捐,兹悉于昨日午后2时,校长又率三四年级学生32人,游行演讲,各女士手执小旗一面,沿途高呼抵制仇货,校长分发油印传单,至街市热闹处,四年级学生邵婉贞在圆凳上为露天演说,以唤醒途人,听者多解囊相助,过小岭墩小憩,至桥头、宫门、念亩岙游行一周,及返校已炊烟四起,暮色苍然矣!”
       岱山女子学校历时11个春秋,从小到大,不仅为海岛培育了大量的妇女人才,为发展海岛文化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且还培养和锐炼不少有志女性经受历史的考验,毅然投身到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洪流之中,为海岛社会作出很大的贡献。到民国十八年(1929),东沙角陆青创办东沙中心小学始,竞存女子学校学生并入中心小学。竞存女子学校的光辉业绩,已永载史册,不失为岱山教育史上一颗播放异彩的璀璨的明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