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舟山地理 >

舟山地理

从民间祭海到渔民谢洋节

       






----试析岱山祭海民俗的传承与创新
                  
              
岱山祭海历史悠久,普及广,影响大,不仅在岱山所处的舟山群岛诸多渔家习俗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我国东部沿海民风民俗中也具有共通性,显示了浙东渔民龙信仰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因此而成为岱山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岱山举办的历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上,祭海作为重头戏搬上了舞台,岱山渔民百姓用渔家最高规格----全猪全羊五牲供奉龙王、感恩大海,千余名渔民面向四海龙王图腾虔诚朝拜,成为整个中国海洋文化节一个熠熠生辉的亮点。
 
一、岱山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并延续祭海习俗
岱山县地处浙江东部海域,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约五千年前,岱山岛及相邻的衢山岛上均有原始居民,留下了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的踪迹。而优美的海岛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海洋物产,又使来自于大陆的先民创造了新的海洋文化体系,还留下了种种与祭海相关的美丽传说。岱山于唐开元二十六年正式被朝廷命名为蓬莱乡,隶属翁洲县(即今舟山市),明洪武年间及清顺治年间分别被朝廷两次海禁,岛上居民全部迁徙至大陆,直到清康熙27年(1688年)解禁,岛民自宁波、镇海、慈溪一带迁居岱岛及周围小岛定居。清末民国时设岱山镇,1950年岱山解放始设区,1953年建岱山县至今。
岱山世代居民大多以捕鱼及制盐为业,素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而闻名遐迩。境内有岱衢洋、黄大洋、黄泽洋、灰鳖洋等渔场,历史上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据《岱山镇志》记载,“岱山渔业不知起于何时,无可考证,大约宋元时已有之。元知元时渔业已渐发达”。清康熙年间,岱山境内的衢山岛以西及寨子山、大鱼山一带海域己形成大黄鱼中心渔场,至清乾隆、嘉庆年间,逐步东移至岱山与衢山岛之间的岱衢洋。每年春夏之交的大黄鱼汛,苏、浙、闽、沪三省一市渔船“俱集于此,不下数千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在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渔船渔具和渔场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下,岱衢洋大黄鱼资源急剧衰落,从此被誉为鱼中黄金的大黄鱼销声匿迹。随之岱山及附近海域渔汛消失,近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1986年起,已有渔轮和少数大型机帆船在北至对马海峡、南至钓鱼岛渔场作业,岱山渔民逐渐将捕鱼区域扩展到整个太平洋区域。
在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中,从兴旺到衰退的海洋鱼类资源,从家门口到遥远的太平洋,从原始的木帆船到机帆船、远洋渔轮的变迁,无不包涵着渔人与大海、丰收与欠收、平安与灾难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原始方法,即就是千百年来岱山渔民世代承袭的祈求神明保佑的祭祀仪式――-祭海。
根据方志记载及民间传说,祭海在岱山历史上承袭了官祭与民祭两种模式。官方祭海有秦朝的方士徐福抵蓬莱仙岛采长生不死草祭海,隋朝的陈棱将军征琉球途中登岛刑马祭海,宋乾道五年宋孝宗下诏令祭东海龙王于定海县海神庙,宋高宗赵构抵岱避难祭海,以及清康熙、雍正先后下旨封龙祭龙,地方官奉诏公祭灌门老龙等。民间传统祭海,方志无书却世代传袭。
岱山渔民每逢新船下水首航、渔汛开捕、谢洋均举行祭海仪式。仪式规模大小不一。供奉对象为海龙王、观音菩萨、天后娘娘、羊府大帝、船关老爷、淡槽菩萨等神灵,以海龙王为代表,融道教、佛教于一体。通常祭祀地点在龙王宫、码头、渔船及各类神庙。主祭是船东、船老大或族长,在渔民中具有很高的威望。祭品大多有猪、羊、鹅、五牲鲜鱼、水果干果、糕点馒头等,祭品数量和品名讲究定律包含吉利。谢洋祭海后的一段时间里,神庙中还上演太平戏、还愿戏,以供神灵与大众娱乐。
有些渔民在海上作业时也有祭祀活动。一般渔船均设有船官老爷神龛。渔民往往在出洋后将第一网捕上的最大的鲜鱼供于船官老爷神龛前,以示谢恩。若在海上捕鱼作业过程中,发生器械、机械故障等欠顺现象,渔民也往往在船官老爷神龛前置些荤素酒菜,忏念保佑平安顺利。
在岱山渔民遭遇海难事故后,也要进行祭海仪式,俗称潮魂。由念道士率逝者亲属在海边设置供桌,供奉祭品,并发檄于四海龙王帮助寻找逝者灵魂,使其早日魂返故土。从海边到家中,一路呼喊亡者名字或称谓回家,情景异常凄惨。
在各类祭海的规模上来看,除开捕外,最大的要数谢洋祭海了。谢洋,是岱山渔区的专用名词,意即渔汛结束,渔船拢洋,网具上岸。“谢”在《说文解字》指辞去之意,《康熙字典》有“退也、衰也、凋落也”的解释。谢洋即指海洋捕捞结束,鱼类资源进入凋落、衰退期,无鱼可捕。岱山民间就有农历六月廿三大谢洋之说。渔民谢洋后,祭海仪式一般在当地龙王宫进行,无龙王宫的村落则在码头海滩边进行,以丰盛的菜肴酬谢回报龙王给予的恩赐。据民国岱山镇志记载,岱境内历史上均建有龙王宫(庙、殿),自明清至民国初期,岱山境内有龙王庙、殿、宫13处,龙潭5处,以龙为名的山、礁18处,可见岱山渔民对龙崇拜之风尤盛,传承未断。现岱东后沙洋,东沙西沙角、司基龙眼、青龙山、燕窝山,长涂高鳌山、倭井潭,衢山凉帽山等地至今还有旧址或移宫。
关于民间祭海的传承情况和具体内容,作者曾对县境内60余位老渔民及家属进行专题调查。从渔民口碑中了解到,上世纪以来,祭海祭龙王活动从未间断。从事溜网作业的高亭一村80岁的老渔民郑野弯回忆说,他们从小就看见大人在海边和船上祭龙王的场面,此习俗直至解放前夕。解放后由于政策规定,不敢明目张胆,许多人只在家里偷偷进行。东沙镇西沙角老渔民刘品良说,我们这里没有其它寺庙,只有一所龙王宫,而且造在海口边,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直来求龙王没有断过,老老少少都会求.祭拜也很讲究,都要照拜佛形式进行。祭祀结束,领走三角令旗,插到船上,以保平安夺丰收。
家住东沙镇生产岙的张永富说,一般“开洋”、“谢洋”一定要供,有时在洋面上也供对鱼。供好后,把碎鱼、肉、菜拌酒抛入海中,感谢龙王或其他海神。阿拉渔民主要是相信海龙王,相信“船官老爷”。这也不能说是迷信,而是长期以来的风俗习惯。另外,东沙还有一种特有的习惯,即:渔船“谢洋”后,长元要去东沙角的羊府宫祭祀羊府大帝,供祭时要用整只鹅或猪头,另加荤、素菜若干碗,感谢大帝保佑。
岱东镇龙头社区何小红老人说,阿拉村原来在后沙洋有座龙王宫,文革时拆除了,棕缉老龙每夜在哭,本地渔民一直有重建龙王宫的心愿。18年前村民自发在海边沙滩供祭龙王,用六张八仙桌供全猪全羊五牲六荤六素等,并向东海龙王许愿,重建龙王宫。龙王建造后,香火不断,海上生产事故也呒没了。我非常开心,就义务管理龙宫了。
由此可见,岱山民间祭海习俗早已深入人心,且代代相传。目前在岱山渔区如高亭镇的高亭一村、大岙一村、大蛟村,岱东镇的龙头、沙洋社区,衢山镇的鼠浪、田涂社区一带,东沙镇的西沙角、燕窝山等地,长涂镇的高鳌山等地,仍保留着古朴的祭海风俗。
 
二、祭海在传承保护基础上的合理创新
传承是民俗生存的必要途径,创新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岱山祭海的传承与创新,是岱山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2005年至2009年间在岱山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海洋文化节,每年的开幕式在祭海坛上举行盛大的谢洋祭海仪式,会集1000余名渔民代表借鉴传统形式,祭拜龙王,感恩大海,拉开了岱山现代祭海的序幕。岱山在传承保护祭海民俗过程中,尊重历史,尊重民意,合理创新,呈现出强势的劲头。具体体现在: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为传承和保护岱山祭海这一海洋民间习俗,2006年9月,中共岱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属各部门及乡镇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在文化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祭海保护传承的具体工作。同时,还在县委宣传部专门成立中国海洋文化节办公室,具体执行实施开幕式祭海谢洋大典。随后县政府又成立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的祭海工作小组,专门从事祭海民俗的搜集、整理、保护、传承工作,为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文化部门精心保护
祭海作为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县文化部门对此专门组织专家成立调查小组,积极做好申遗工作,并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在此基础上,积极向省市及国家文化部门推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09年底,县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包括祭海在内的三批非遗县级名录63个项目。然后又将其中20个项目成功申报了舟山市级非遗名录,《祭海》、《舟山渔民号子》、《徐福东渡传说》等11个项目成功申报并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2007年9月,《渔民谢洋节》和《舟山渔民号子》2个项目申报国家级名录,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岱山渔民谢洋节”、“舟山渔民号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作。
(三)传承保护凸现载体
2006年,岱山在鹿栏晴沙新建一座中国海坛,作为国内唯一的一个祭海圣地。海坛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投资2300万元,设有主祭坛、海坛图腾、看台、舞台、石碑水帘和汗唐雀楼、厥门、钟鼓楼等建筑。图腾“定海神针”象征了平安和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四海龙王是四海一家、和谐发展、共同呵护人类家园的心愿寄托,整个图腾表达了追求平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内涵。
举办以中国海洋文化节谢洋大典为载体的祭海仪式,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谢洋节”为切口,传承与借鉴传统模式,精心筛选形式内容,通过宏伟大气、庄严隆重的祭祀大典、海味浓郁的传统歌舞,打造独树一帜的海洋文化品牌。拓展岱山祭海内涵,从祈祷平安祈盼丰收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从2005年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谢洋大典至今已举办四届,规格逐年递升,影响日益扩大。在每年举办海洋文化节谢洋大典的同时,近年来,每逢开渔休渔期间,由文化部门非遗保护中心牵头,组织县内渔民在海坛举行民间祭海典礼。每年举行5至10次,渔民群众踊跃参与。
编辑出版文艺作品,以艺术形式强化祭海民俗的外宣。编印《谢洋大典》连环画。全书四章近万字,书内运用连环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滥捕龙怒、观音化解、休渔风波、祭海谢洋等与海岛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文化记忆和古老传统。《谢洋大典》的出版发行旨在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
创作谢洋图渔民画长卷。由岱山20位渔民画家创作,以岱山渔民谢洋为主题,从渔民归港、收获、鱼市、祭海、乐舞、休渔、出洋等几方面,表达岱山渔民画家的感恩海洋之心。作品长40余米、宽1米,具有渔区特色,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上岱山渔民谢洋祭海生产生活的情景。此长卷将作为第五届海洋文化节开幕式礼品之一馈赠嘉宾。
 (四)拓展空间,异地互动
从去年以来举行了二项颇具特色的配套活动。一是邀请全国渔民参与岱山祭海。在第四届中国海洋文化节谢洋大典上,岱山邀请了我国沿海地区的辽宁、天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浙江沿海各市的渔民及舟山各县区的渔业劳模500多人共同参加祭海,把千百年来形成的渔民祭海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推向全国,同怀感恩之心,共扬海洋文化。二是传递平安旗活动。自中国海洋文化节举办以来,平安旗已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谢洋节的吉祥标识物,是渔民兄弟心目中祈求平安和丰收的象征物,包容着特殊的寓意,蕴含着特殊的希望和祈盼。2010年5月在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前,一面写满名字和渔船号的平安大旗在舟山全市四个县区进行传递,把平安之福送到千家万户。平安旗倡议渔民增强安全意识,不超载、不超高、不超抗风力生产,配好配足各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加强安全值班,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渔船和船员的安全。平安旗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岱山祭海从庙宇、码头、岸边、渔船到祭海坛,从单体行为到群体行为,从民间自发行为到政府搭台、渔民唱戏行为,祭祀对象从海龙王等神明到海龙王及大海,祭祀者从渔家百姓到官民同祭,祭祀程序从单纯供祭到添加歌舞升平……尽管外延不断延伸,现代元素和特征明显增加,但其核心内容却未起太大变化。现代渔民们已深深意识到,大海不是予取予夺的,她同样需要善待。中国海洋文化节的“休渔谢洋大典”,正是融入了这种超乎民俗以外的意义,提出了珍惜保护海洋、永续利用资源、与大海和谐相处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了传统祭海的涵意。
 
三、岱山祭海传承中创新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人类的文化起源于海洋,海洋的自然天性的浩瀚壮观、变幻多端、能量巨大、奥秘无穷,都使得人类视海洋为力量的、智慧的象征与载体。现代祭海仪式在保持原始龙王信仰的同时,突出人类感恩海洋、关爱海洋的主题,由过去一味向海洋索取,改为人与海洋互动互助,反映了人类、自然、海洋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哲学层面上注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前人的巨大超越。
岱山祭海这一古老的民俗演绎成现代谢洋祭海大典,一方面继续表达岱山渔民出海平安、祈盼丰收的心愿,另一方面又强烈表达岱山人民感恩海洋,呼吁人类善待海洋的理念。活动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影响。发掘祭海民俗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掘,重建我国沿海地区渔民习俗的重要文化与载体;作为保护海洋、感恩海洋的一种载体,有利于提高人类保护海洋的共识,增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理顺中华民族的民俗归属与文化认同,进一步认识祭海是中国沿海渔民重要的民间习俗。
岱山一至五届中国海洋文化节.祭海谢海大典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岱山的文化品位、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推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宣传岱山,扩大影响,让外界更好的了解岱山;对于经济文化同唱一台戏,推动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休渔谢洋大典为引子的海洋文化系列活动成为了海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大提升了岱山的知名度。据统计,海洋文化节期间各类媒体共报道500余篇,其中中央级媒体报道50余篇,省级媒体报道150余篇,中国海洋报社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的消息,上海《文汇报》在文化旅游专刊图文并茂刊登了题为领略岱山海洋文化精华的稿件,上海《新民晚报》用了大半个版面报道了“岱山吹来清新的海风”,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新华社用通稿形式连续播发了“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在岱山举行”、“海洋文化新魅力”、“全国泥浆狂欢活动在岱山举行”等3篇报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中央电视一、二、四套和新闻频道、上海电视台等纷纷以不同的视觉、不同的形式在各自的栏目中加以报道,杭州电视台还会同重庆电视台等全国25家城市电视台在“中国城市旅游报道”栏目中进行转播,最长的播出时间在35分钟;新华网、浙江在线等100多家网络媒体以大量的文字加图片,对首届海洋文化节进行连篇报道,达到了“让外界了解岱山,让岱山走向全国”的理想效果。
促进了岱山旅游经济的繁荣。每年的海洋文化节期间,来岱山旅游考察的人数大幅增加;海鲜夜排档天天生意火爆,外地游客占绝大部分。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旅促农,以游富农,开发海岛风情旅游项目,做大做强体验海岛生活的农(渔、盐)家乐项目,做好规划布局,推广先进经验,积极培育扶持一批特色海岛农(渔、盐)家乐旅游项目,大力完善配套设施,推进特色文化旅游镇、旅游专业村的打造。目前已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东沙古渔镇、省级渔业休闲基地秀山兰秀渔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村衢山凉峙东海风情渔村、岱西摇星浦农业观光园、长涂叮嘴门海洋垂钓基地、衢山镇田涂渔家乐等项目强势推出,为来岱观光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然文化景观和体验场所。
积攒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智力资本。邀请在国内海洋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院士、专家、学者参加节庆活动、参与学术研讨等,搭建出谋划策的平台。从而“结识”了一批对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有资深研究的专家,共同为岱山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文化繁荣献计献策,同时也与中国海洋学会、浙江海洋学院等专业从事海洋事业研究的机构、高校加强了联系。
提高了海岛居民的文明素质,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海洋文化节期间,县政府对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加大了投入,城市亮化、绿化、美化步伐加快,新增了流动公厕等公用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在软环境方面,向广大群众发出“当好东道主,笑迎四方客”的倡议书,引导群众讲卫生、讲礼仪、讲秩序、讲美化、讲安全,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节庆环境。通过办节,居民维护清洁美丽环境的自觉性加强了,爱岛、爱家乡的自豪感也更强了。
振奋了信心,凝聚了人心。从前期筹备到承办,县委、县政府都注重于向全县上下宣传“人人都是岱山形象,人人都要为文化节做贡献”的观念。海洋文化节开幕式当天,全县就有几万人次干部群众直接参与、观看盛况;海洋文化节的成功举办,锻炼了干部,凝聚了人心,让大家真切地看到海岛的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社会各项建设的积极性,大家的工作信心更强、干劲更足了。
品味祭海民俗可以触摸到古老海洋文明的脉搏,而传统祭海习俗也在岁月更迭中经受着取舍存留的考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尽管民俗的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但我们仍欣喜地看到,中华民族浓郁民族情感的传统精髓,而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延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