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蓬莱乡海洋渔业与妈祖文化关系探讨
一
妈祖文化是与海洋较为密切的宗教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妈祖文化成为大陆与台湾联络民族感情的一条纽带。清代,东南沿海一带民间流行妈祖信仰。据光绪《定海厅志》记载,蓬莱乡盛行“天后”祭祀,有大大小小天后宫19处,其中岱山岛就有11处,余为大小长涂岛5处,秀山岛1处,衢山岛2处,这在当时是很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考证《辞海》“妈祖”条:“妈祖”亦称‘天妃’、‘天后’,俗称‘妈祖婆’。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相传宋福建兴化府莆田人。姓林名默,父母信佛,梦观音赐药而生之。八岁从师,十岁信佛,十三岁习法术。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盛装登山石‘升天’为神。此后,历代均有褒封,奉祀之庙称妈祖庙或天妃宫、天后宫”。中国历史上有“天后”称号者除妈祖外,还有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在世尊封为“天后”。以及道教奉祀的“天后真君”。蓬莱乡立庙祭祀的“天后”,因其诞辰是夏历三月廿三日,应是妈祖。清代,在舟山境内最早祭祀妈祖的天后宫,是在康熙年间(1662-1722)由定海总兵蓝理创建。
蓬莱乡立庙祭祀“天妃”在元代后期。宋代对妈祖的封号是“惠灵夫人”,元至元中(1335-1340),以海运有奇应,晋封“天妃”。父老相传,元代在岱山岛的司基虎山建有天妃宫。明初昌国县废,迁蓬莱乡居民入内地,天妃宫倾圮。康熙二十七年(1688),展复蓬莱乡后在旧址草创建之。乾隆初,有僧人伟哉慈溪人,募资重修,改名天后宫。乾隆四年(1739),定海镇标右营游击胡御珂撰《兴修超果寺记》中有记述,称其“巍峨壮丽”。或许,此天妃宫是舟山历史上最早祭祀妈祖的宫宇。
蓬莱乡内最大的天后宫,当数高亭蛇山天后宫,建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同治年间重修,有大殿7楹,左右厢房各5间,正门3间,院子中央戏台1座。年久在天后宫前面形成街市,热闹非凡,街名宫前(今高亭镇清泰路)。至光绪年间,岱山岛上设东沙、石桥、宫前3个市镇,唯有宫前镇不沿用宋代以来高亭古名,仍以宫前称之,可见蛇山天后宫在当地很有影响。此外,秀山大蚶岙、长涂娘基宫、衢山渔耕碗和龙潭岙等处的天后宫在当地也很具规模。
二
蓬莱乡多天后宫,一是与本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渔业逐渐成为民生经济有关;二是受当时官府倡导崇祀“天后”影响,渔区形成宗教信仰趋同;三是渔场作业中,外地渔民与本地渔民互相传播促进。
考证蓬莱乡的渔业历史,早在唐代本乡之民已以海为利,以渔为生。但是,当时的渔业既分散又简单,工具极为落后,一般只在浅海滩涂捕鱼捉蟹、拾取贝类,对大海的丰富资源只能望洋兴叹。北宋后期渔业渐有开拓,外来渔船在蓬莱乡一带海域捕鱼十分踊跃,成为东南沿海渔民捕捞大小黄鱼的渔场。由于渔场在大小洋山岛附近海面,故生产汛期称“洋山汛”,所捕大小黄鱼谓“洋山鱼”。宋宝庆《四明志》记载:“三、四月,业海人每以潮汛竞往取之,曰洋山鱼,舟人连七郡出洋取之”。每年清明至端午,沿海有7个州府的渔民在崎岖列岛海域争先恐后地捕捞大小黄鱼。而当时的蓬莱乡只有北界村和衢山村的少数村民,因与渔场较近以渔为业。后有文人感叹“近水楼台不得月”,此乃经济落后所致。
元代,蓬莱乡的渔业有较大发展,官府开始在当地设盐局售卖渔盐,并向当地渔户征收沙鱼皮、鱼胶之类实物充抵税赋。据史料记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昉于燕参政之奏,于海边捕鱼时分,令船户各验船料大小,赴局买盐,淹浥鱼鲞,大德元年(1297)至买八百余引(注:元代每引合今200千克)。并从至元十八年(1281)起,官府向渔户征收鱼物税赋,蓬莱乡每年须缴沙鱼皮77张,占全县94张的82%,渔业已居全县之首。
明初,朝廷采取“清野之策而墟其地”的消极政策对付倭寇侵扰,蓬莱乡废,居民被迫迁入内地,一乡之地成荒岛。迁居浙东沿海的渔户,迫于生计,仍犯禁出海捕鱼,乘潮汛往来偷偷采捕大小黄鱼。至万历年间,官府管理渐松,只要办理执照、缴纳税银,允许出海捕鱼。万历《温州府志》记述:“沿海居民以渔为生,立䑸长管束,量船大小,纳收税银,给与由帖,方许下海采捕。每年三月,黄鱼生发之时,许其结䑸出洋捕鱼”。但是,不许渔民暂居海岛,设厂加工鱼鲞。因此,渔民的生产时间受到限制,非但产量不高,没有及时加工,鱼也要变质。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收复,郑氏政权归顺清朝,大清一统,海疆安宁。次年,朝廷颁发解除禁海令,沿海渔民能出海捕鱼,被弃管的浙东沿海岛屿先后招民开发,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康熙二十七年(1688)展复舟山,置定海县蓬莱乡。据《岱山镇志》记述,“岱山自有明起遣以后,土著老民靡有孑遗,至清初展复来此者,均系捕鱼樵采及负贩等为业”。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岱山岛定居的只有二百余户。而当时,苏、浙、闽三省渔民赖以谋生的舟山群岛大小黄鱼渔场,已从崎岖列岛一带海域延伸至岱衢洋、黄泽洋、灰鳖洋,岱衢洋则是中心渔场。因资源丰富、生产方便,大陆渔民先后迁居蓬莱乡。康熙年间,岱山渔民从镇海澥浦引入流网作业。此后,高亭的鳓鱼流、蟹流和长涂的黄鱼流都很擅长,在浙东渔区很负盛名,成为传统作业。乾隆年间(1736-1795),大对作业从鄞县东钱湖传入秀山、岱山虎斗及东沙、衢山四平等地。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舟山渔场所属的马迹、大戢、洋鞍、中街山等与蓬莱乡毗邻的渔场先后开发,捕捞作业区不断开拓,舟山渔场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最大的渔场之一。期间,蓬莱乡各种生产渔船规格增多,大对、流网、张网、大捕等渔船渐趋定型,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渔民从农渔兼作分离,专事海洋捕捞。居民聚居也自然分成农业岙口与渔业岙口。渔业成为本地人民的主产业,跃居农业和盐业之上。
据不完全统计,光绪年间(1875-1908)蓬莱乡主要渔业作业:吨位10-15吨大捕船近200艘,每船5人作业,主要分布在岱山岛和衢山岛。大小流网船近1000艘,大者吨位15-20吨,8人作业;小者吨位5吨左右,5-6人作业,主要分布在岱山岛和大小长涂岛。大小张网船150余艘,大者吨位5吨多,4人作业;小者吨位3吨多,3人作业。每值渔汛,浙江沿海渔民(不含蓬莱乡)至岱衢洋生产的渔船:大捕船1300余艘,小对船近5000艘,大对船1800余艘,中小对200余艘,其他作业的渔船未计入内,渔民与5万余人(不含蓬莱乡)。连同江南(今江苏省)、福建两省生产的渔船在万艘以上,鳞次挨集在岱山、衢山、长涂诸岛沿岸,渔民10余万人。如此盛况一直延续至抗战爆发,实属世所罕见。蓬莱一乡之地,蔚为壮观的渔场生产情景,无法用笔墨描绘。
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4),诏封妈祖为“天后”,以彰显神佑皇权、国泰民安、海不扬波。康熙五十九年(1720),又下旨春秋祭祀“天后”,列入《大清祭典》。雍正十二年(1734)诏府县一体建庙奉祀“天后”,官员綵服将事,行二跪六叩首、祭品三献礼,祭祀规格不亚于祭孔和祭关帝。清廷如此崇奉妈祖,主要出于祈神保佑漕运安全。清初以来,京杭大运河年久淤积,漕运不畅。南方经济发达,国计民生的大量物资需从南往北调运,事关国家安危,因此辟海路漕运,加大运输数量和速度。但海阔天空、风大浪高,海上运输易发海损事故,故南宋以来都求海神庇护,隆重祭祀妈祖,清代亦如此。清廷在收复台湾之后海疆安宁,东南沿海海洋经济崛起,渔业振兴。渔民受官府祭祀“天后”影响,渐渐形成信仰,筑天后宫祭祀。
蓬莱乡在乾隆以前,渔业尚未成为主导产业。人民以渔为业兴于乾隆年间,生产盛于嘉庆年间(1796-1820),渔业多作业于光绪年间。当时,岱山岛人口5万余人,而渔民有5千余人,在成年男性劳力中,居全岛各业之首。岛的沿海岙口遍布大大小小渔村,高亭的蒲门、山外、南峰是著名渔区。北峰、虎斗、江窑、燕窝山、新道头等岙口渔民居住十分集中。蓬莱乡渔业居定海县之首,加工的鱼产品数量为浙江省之最。
渔区的宗教信仰历来就有,在信仰“天后”之前以佛教为主,对观音十分崇尚,但少有单独宫宇。“天后”信仰源于渔民及其亲属对海洋的崇拜,因为渔业生产毕竟是风险性很大的生产,人们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祈求超自然力量的保护。至于妈祖,渔民不是很知道,只以为官府祭祀的海神必有灵验。故岱山渔区祭祀“天后”的仪式虽不可与官祭比,但虔诚之心则不亚于官祭。每年夏历三月廿三日“天后”诞辰,恰在春汛出洋之前,渔民合家备香烛、蔬果至宫中膜拜,其中也有外地渔民。期间,也献香火钿,以备修理宫宇和装饰神像之用。平时,在出洋前,渔民或家属到天后宫求神保佑平安。回洋后,习惯到天后宫谢神。由于民间传说“天后”是观音点化成神,信仰如同佛教,供品忌荤。在小长涂岛倭井潭,还有闽人所建天后宫,外地渔民与本地渔民一起祭祀。岱山的其他神庙则各立神主,各有庙界,带有宗派性、地域性和排它性。蓬莱乡渔民对“天后”的祭祀,很大程度是受职业影响。此种祭祀活动是由妈祖文化衍生的渔区民间宗教文化,是在渔民中很统一的宗教信仰。天后宫一般建在通海之处的渔村附近。对于龙王的信仰,仅只是为求雨之用,似乎与渔业不是很密切。
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达、渔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提高,渔民信仰“天后”人数不断减少,建国后已近消亡。但是,在研究海洋文化中,值得我们关注这一与渔业生产活动相连系的渔区宗教文化,并进行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寻找往昔蓬莱人在以海洋为主题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文化活动。
相关阅读:
- ·清代岱山岛有130人考取秀才(2012-04-16)
- ·鉴真东渡与蓬莱海道探幽(2012-04-16)
- ·岱山古名“蓬莱”与徐福求仙的关系(2012-04-17)
- ·梦牵蓬莱沧海晚(2012-05-13)
- ·徐福蓬莱岛上求仙药的传说(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