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舟山地理 >

舟山地理

历史与传说——《祭海》之一

当我站在这个气势恢弘的名为海坛的边上,想着“北有天坛地坛,南有岱山海坛”的介绍语,心里升腾的是一种神圣,更带有一种激情,仿佛祭海的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一起,让人在心底油然而现庄严、虔诚的情怀,在海坛上久久不散。

  穿过可以容纳几千人的圆形广场,一钟一鼓分列两旁,左右各一雀楼,仿佛护佑海坛似的,高高耸立。海坛就在钟鼓列阵和雀楼的护卫之间,雄伟又典雅地坐落在小山上。那是一座曾经沉浸在海中的山头,名曰泥螺山,形似泥螺外壳,高不过几十米,祭海历史的陈迹却早已铭刻在那里,使海坛的设立有了一个历史的背景。

  我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的一幅幅情景:

  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为求长生不死药,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下东海,寻找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据说仙山上有长生不死药。当那一天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入岱衢洋时,站在船头的徐福忽见前方的岱山岛恍如海中巨山,岛上树木葱茏,云雾缥缈,仿若仙境,以为蓬莱仙山,即命船队登陆。那登陆之处便是今日岱山岛的后沙洋,又名“鹿栏晴沙”。

  鹿栏晴沙宽三千六百米,纵深三百多米,洋洋洒洒地平躺在潮涨潮落间。那辽阔空旷的弧湾,那平展得如同海水中洗过似的沙滩,仿佛需要一座山包来点缀,抑或就是那沙滩孕育了这座山头,泥螺山便轻巧却又沉稳地镶嵌在沙滩的侧边,犹如沙滩的一颗玉珠,孑然而立。泥螺山,便成为鹿栏晴沙的一个坐标,一个再也无法以其他东西替代的核心。设若鹿栏晴沙如一位平展仰躺的女子,那泥螺山便是女子的子宫,注定要孕育许多故事,且一直延传至今,还将继续繁衍下去。

  岱山岛虽美若仙境,但终究无所谓的长生不死药,徐福其实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将继续率船队前行,以远离秦始皇这个暴君。临行前,徐福便在泥螺山上搭起简陋的小祭台。面向汪洋大海,徐福口中念念有词,衣袂不断挥舞,缭绕的香烟很快融合在他的祈祷声中。徐福,这位有名的方士,在泥螺山上祭祀大海,以祈望保护远航安宁的方式,让泥螺山首开先河地成为了一方祭台,拥有了一个美好的传说。

  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赫赫有名、战功卓著的隋朝骠骑将军陈棱,奉命伐琉球(今台湾)。当万人乘坐的船队遇上海雾,漂泊至岱山岛的鹿栏晴沙后,面对白茫茫的海雾弥漫空中,望不见浩渺的大海,陈棱心急如焚,便在泥螺山边杀白马祭海,以求雾散云开,乘风破浪前往琉球。杀马祭海后,翌日果然雾尽,海上风平浪静,陈棱立马率船队前行,留下了“刑马缆”遗迹。泥螺山,那座注定要发生故事的小山头,再次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流传至今。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兀术挥军南下,南宋高宗皇帝赵构逃至杭州,至十二月,又乘船出海避难,金军也入海追击,因遇大风雨只得作罢。海上避难期间,高宗皇帝曾登上岱山岛,在那泥螺山上设祭台,摆上供品,祭告天地和大海,祈求海上安宁,社稷平安。之后,高宗皇帝将泥螺山上的祭祀当作一种活力,化作一种信心,继续乘船南下,顺利抵达温州。泥螺山,于是更有了作为祭海地的资本。

  而有一年农历八月半大潮汛时,正遇台风来临,天上乌云激荡,海里白浪滔天,正在泥螺山对面岱衢洋上捕鱼的渔船纷纷逃避。这时,在鹿栏晴沙海面上的一艘大沙船也急忙躲进了泥螺山旁边的岙口内,抛下了用棕缉绳系着的砣锚。刮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大浪,将拦着沙滩的海塘冲坍了,大沙船的舵也被打坏了,只得请船匠来修理。待修理完毕,船上人就急着想回家,趁晚上涨潮时分拔篷起锚。前锚顺利拉上,可后锚像生了根似的,全船的人拉得汗流浃背,依然拉不上来,船老大便派伙计下海去看个究竟。那伙计顺着锚缉潜到海底,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坐在锚上,伙计吓得急忙浮出海面。老大听伙计这么一说,将信将疑,因急着回家,就吩咐伙计将锚缉砍断。不料,当斧头砍下去,一声“咔嚓”后,那棕缉上冒出一股绯红的鲜血。年长的老大是个有见识的人,连忙叫大家不要惊慌,在船上跪拜许愿,又吩咐大家赶快起篷开船,逃回家去。

  原来,农历八月十六这天晚上,这条棕缉得道成了龙,坐在海底锚缉上的那位老公公,就是这条棕缉老龙的化身。从此,这条棕缉老龙长住鹿栏晴沙的海里,千百年来,一直保护着那条几千米长的海塘。据说,当台风来临的前三天,鹿栏晴沙的海里就会发出“呜哇呜哇”的声响,仿佛警报声似的,使附近几十里的百姓做好抗风防浪的准备。风暴过后,泥螺山下的沙滩上常有小舢板那般的沟痕,人们说那是棕缉老龙保护海塘卧过的地方。为感谢棕缉老龙,附近的百姓在泥螺山边上的山嘴头造了一座小小的龙王宫,以志纪念。

  历史和传说积淀的是文化底蕴,在不为人所注意所发掘的时候,它也只是一种故事,最多在它周边的百姓中偶尔传颂,或因为旅游景点之故,在导游口中背书似的讲述,许多游客并不记在心里。然而,当这种文化底蕴开始发酵,以至传承时,人们才像淘金般的挖掘其中所赋予的意涵。千方百计地要搜索出更多的内涵来。不错,历史文化也好,民俗文化也罢,皆需要挖掘、整理和传承,除了这种固有的文化不能丢弃外,对当今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需要为我所用,提升知名度,凝聚人气,发展经济。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能将各种传统文化挖掘、继承和弘扬的,都该是好事美事。当岱山县决定将祭海文化的演绎作为中国海洋文化节的主打品牌,并寻找一个固定的演绎场所时,泥螺山,这座被历史和传说赋予了光华四溢的小山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祭海坛的首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