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与一座山的传说
从高亭城区坐公交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南浦,再过两站,癞头山站便到了。癞头山是一座山,也是自然村落的名字,坐拥着随处可见的美景,这里的居民却不多。绕村一行后,我们要说说的是这座癞头山。
癞头山与蓬莱仙草
癞头山在高亭镇机场社区的南浦村,去之前听那里的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神奇的事情。
说是很久以前,有人到癞头山上游玩,见山坡上有一块普通石头,随意用小石头将其一敲,石块没有四分五裂,而是对开分离,这时,他惊奇地发现石块里有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好像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一棵棵小草在沐浴着阳光,茁壮地生长着。虽在石头里,却也栩栩如生,无伤无痕,一点也看不出它在成石头前曾遭受过恶劣气候的打击。此人当下就觉得奇怪,草怎么会在石头里呢?
草成化石不大听说过,但这石头里确实是草,无可非议。后又找到了几块。这一棵棵活生生的草,看它活得多自在。是什么草会在石头里?
后经反复推敲,可能是这两种草。其一:海草。据专家说,约二万多年前,岱山与舟山相连,舟山与宁波相连,宁波与台湾、日本涉足可过。约八千至一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变化,民间传说是塌东京、涨崇明,科学说是地球板块活动。海平面上涨了150多米,潮涨潮落海泥沉淀,将小草真空覆盖,若干年后,海泥成了石头,海泥中的小草也自然在石头之中了。这样推断虽有理有据,但也不至于小草无损。其二:蓬莱仙草。当年秦始皇朝思暮想,想得到徐福涉海过洋苦苦找的蓬莱仙草,因蓬莱仙草有仙气,凡夫俗子岂能找到?当年徐福踏遍岱山,怎知仙草会长在石头里。那么仙草长在癞头山,癞头山有多少仙气呢?
癞头山的误名
癞头山顾名思义,山上因东一棵草、西一株树,似同癞痢头。可非也。相传癞头山原是一座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山,山皮土层虽不到二十厘米,可山顶上的树木,不管老天旱上多久,都不会枯死。
那为什么称其癞头山这个不雅之名呢?这是癞头山所蒙受的不白之冤。
自从海平面上涨了之后,岱山成了二块岛屿,宋朝时称东岱山、西岱山,元代呼大岱山、小岱山,清代为岱一庄、岱二庄。两岛中间有二十里长的一条浦,称南浦通北浦,船舶可二头进出。南浦从癞头山山边过,刚好此段浦面特别阔,而且浦中还有一块小洲,可使大小船只调头、锚泊,故南来北往的船只多数都在癞头山浦面,候潮避风,抛锚带缆。清代贡生刘梦兰的蓬莱十景之一南浦归帆,指的就是这里:南浦湾环水一汀,野航多在此间停,归来稳泊芦花岸,舵尾茶烟逗月清。水一汀,指浦中有块小陆地。野航,是说不知你这船从哪里驶来,驶到哪里去,多数都在这里停。
人们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将该山自命名为缆头山,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不知什么时候起,缆头山的缆字由癞字来代替,虽癞与缆谐音,但涵义大不一样。据考有可能清海禁展复后,听原岛民说:这山海禁前叫缆头山,正在写山名的年青人看到周围有好几癞痢头的人,落笔写成癞头山,后人也懒的去改,日久成习。
癞头山上一棵树
癞头山不大,也不高,形状像只馒头。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相传,原来山顶有棵枝干十多米高,根深叶茂,有百年树龄的沙潘树,不管久旱不雨,还是台风海啸都屹立不倒。这座山,这棵树,名扬浙东沿海及福建等地,当船舶到南浦洋面,首先见到是这棵大树,见到了这棵大树,就知南浦口位置。
那如今这棵旱不死,吹不倒的树呢?据传,当年福建有两位同时起步,造小船跑海运做生意的人,张三和李四(化名)。几年下来,张三小船翻大船,生意红火,而李四原地跑步。某天,两人码头相遇,李四向张三请教致富诀窍,张三告诉李四,自从他家水缸底发现有一株树影后,生意得心应手。李四说让他看看那棵树。后福建相遇,至张三家中,见水缸底果真有一株树影。见到这株树,李四顿感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是岱山癞头山上这株树吗?为了证实,李四船至癞头山时,将一只破草鞋挂于树上,到福建再往张三家一看,果真树上有只草鞋,此时李四的嫉妒心油然而起。到岱山后,他从盐民处弄来盐卤浇于树根,不久树枯死。
虽言无所据,但癞头山的居民是这样口口相传。癞头山上的大树是否会感应到福建?石头里的花纹是仙草还是海草?它们形成已有多少年代?要想知道确切答案,那只有请专家喽。
相关阅读:
- ·从徐福传说看舟山与日本的文明对话(2012-07-12)
- ·历史与传说——《祭海》之一(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