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棱刑马祭神击琉球
一 舟山旧志中关于“陈将军”的记载
在舟山的诸多旧志中,记载着一个“刑白马以祭海神”的“陈大王”。现存最早的记载是宋乾道《四明图经·昌国》记载:“岱山陈大王庙,在县北二百六十里。按王名棱姓陈氏,字长威,庐江襄安人,天资义勇,志在戡难,仕隋高祖。大业中,尝奉辞提师航涉海道,击流球国,俘斩颇众,事见隋史,故其威赫誉震海上。今朐山(即衢山)有祠号陈将军,即王之别庙也。皇朝端拱二年建,绍兴十七年重修,有记进士施知微撰。 ”宋宝庆《昌国县志·叙祠》、元大德《昌国州图志》等也有相关记载。如民国《定海县志》载:陈棱“领兵经过这里,曾杀马祭神,表示决心”,岱山“镇英庙,祀隋陈棱。陈为右御卫将军,尝提师航海击琉球,威震海上,故祀之,朐亦有陈将军庙”。又朐山“大唐程夫人墓……东南三里有陈将军灵庙焉”。为了纪念陈棱,当地人建起一座陈大王庙。又据《岱山镇志》记载:“刑马石览,在岱山之东北。父老相传,昔隋骠骑将军奉命伐流球,曾领兵至此,刑马祭神。 ”这个“陈大王”就是骠骑将军陈棱。
隋军
二 刑白马以祭海神
陈棱(? -619),字长威,庐江襄安(今安徽无为县)人。少骁勇,为帐内部曲。据《隋书》记载,陈棱的祖父陈硕“以渔钓自给”。他的父亲陈岘在南朝的陈国授谯州刺史。陈国灭亡后,闲居于家中。隋朝江南发生叛乱时,陈岘的旧部一起推举他为主事起兵造反。陈岘想拒绝,他的儿子陈棱说:“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 ”并暗中与行军至当涂的隋军将领李彻联系。因为李彻接应的兵马迟到,陈岘被杀。隋文帝平定江南后,陈棱“拜开府,寻领乡兵”。隋炀帝即位后,隋大业三年(607年),授予陈棱骠骑将军,拜虎贲郎将。后以宿卫迁左光禄大夫、东莱留守、赐爵信安侯,助炀帝东征高丽,又多次击败农民起义军,超拜右御卫将军,保护江都行宫的安全。
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杨广曾令羽骑尉朱宽与海师何蛮乘“黄龙战舰”一同入海求访异俗,后来朱宽就发现了琉球群岛,从鹿港上岸,那时叫琉球国,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高山族部落民风淳朴,据《隋书·流求国传》(流求,即琉球)记述:“琉球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欢斯氏,名渇剌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彼土人呼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荼。所居曰波罗檀洞……”因言语不相通,所以只“掠一人而返”。《宋史·外国传》云:“琉球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彭湖,与之烟火相望。又有毗舍耶国,语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类。 ”朱宽从琉球国回来后禀报给了隋炀帝,并向隋炀帝讲述了琉球国所见所闻。从此中国大陆与琉球群岛开始有了交流和人员来往。据《资治通鉴》描述:次年,炀帝又派朱宽到琉球去招降,被琉球国王欢斯渴刺兜断然拒绝,但也仅“宽取其布甲而还”。隋炀帝大怒,于是在大业六年(610年)派遣贲郎将陈棱与朝谏大夫、同安人张镇周,从东阳(现在的浙江省金华东阳)挑选善于出海和水战的士兵上万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泛海击琉球国。由于道路不熟,先到达一鲲身(今澎湖),他们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才到达琉球(抵台湾西岸中部登陆)。据《隋书·陈棱传》记载:“大业三年,陈棱拜武贲郎将;后三岁(六年),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琉球国,月余而至。琉球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 ”还有一说是经过一个多月后到达澎湖,三个多月后到达琉球(今台湾)。后人以陈棱为台湾“开岛鼻祖”,因而现今为了纪念这位隋朝将领,在台湾中部地区的彰化市,有一条街命名为“陈棱街”。连横的《台湾通史》说台南市亦有陈棱庙,称开山宫,为郑成功所建,“以棱有开台之功也”。澎湖八罩屿上的将军庙,据说也是纪念陈棱的。
当时,陈棱奉命在今浙江地区征募一支新的攻击部队,先在东阳、永康等地招兵的,再训练水军。隋朝实行府兵制,即把民户编入兵府,打完仗兵士就各自回家,可保证兵源。隋时从浙东到闽中沿海和东南亚海外多走水路,要候潮候信风。如鉴真第五次东渡,唐天宝七年(748年)六月二十七日,鉴真及弟子、水手等35人自扬州崇福寺出发,至长江口在杭州湾出海。他们历经艰险等候了一个多月,才等到西南顺风,扬帆东进。船刚驶离舟山群岛进入东海,不幸又遇到东北风,又把他们吹向西南,在海上漂流14天,风暴把他们从东海吹到了南海,来到海南岛最南端。
信风至后,陈棱率隋朝庞大的水师五牙大战船顺东南沿海南下去福建和义安,再由义安(今广东潮州)出海讨伐琉球国。没想到舟师刚出海不久,遇到大雾,漂泊至岱山东北秦头(今上船跳一带),他在岛屿停留时,屯兵操练和补给粮草,并杀白马祭海。刑马是我国古时候的一种传统风俗。据传公元前219年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先后两次派遣徐福出海,采长生不老药。徐福抵岱山后,在后沙洋泥螺山搭起简陋的小祭台,祭祀大海和龙王,祈望保护远航安宁。因而陈棱在鹿栏晴沙一带安营扎寨,在泥螺山上徐福祭过的祭台上,杀白马祭海七昼夜,祭祀大海和龙王,祈望保护远航安宁。刑马七天后果然雾散波宁,海阔天空,陈棱率大军扬长而去。而据《隋书·陈棱传》记载:“大业中,棱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琉球国。棱进至低,设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宜,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 ”
后陈棱班师凯旋而归,老百姓闻其功,在岱中乡枫树墩、高亭镇大岙建陈将军祠和陈大王庙,即镇英庙和陈君庙。现在岱山北泥螺山尚存隋代遗迹刑马石览。民国《定海厅志》记述: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宋高宗、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中驾楼船到蓬莱后沙洋,忽见古祭台,便立即祭告天地、大海,祈求社稷安宁,是日遂去岱山最早、最大的名寺——白峰寺(超果寺)驻跸,建炎四年正月初五离开昌国。岱山县在古祭祀坛遗址上建造了我国首个大型祭海坛,每到休渔期间,便在祭海坛举行规模盛大的祭海谢洋大典,祭海祈福,谢洋感恩。
三山国王塑像
三 陈棱浮海击琉球
陈棱率隋朝庞大的水师战舰到了义安,在高华屿(南澳)寄锚,休整后,经南澳海域出发出海讨伐琉球国。隋军“至高华屿,又东行二日至鼊屿(两屿均属澎湖列岛),又一日便至琉球”,隋军在大海中航行一个多月后才抵达琉球国。琉球人开始见着隋朝船舰,以为是商旅,和他们做贸易的。陈棱率大军顺利登岸。陈棱曾经从南海诸国招募士兵,陈棱的部下中有很多是时称昆仑人的南洋人,其中有位通晓琉球语的士兵,于是便派他担任招抚使者劝说琉球投降,可琉球国王欢斯渴刺兜并不答应。于是双方开战,陈棱以张镇周为先锋进攻琉球人,琉球国王欢斯渴刺兜派兵迎战。隋军屡次击败琉球军,陈棱率主力进至低没檀洞(今台湾彰化县),琉球小王欢斯老模率军出战,被陈棱击败并斩了欢斯老模。这一日又是雾雨晦冥,将士又有些惧怕,当时陈棱再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阴天放晴,于是隋朝大军分为五军一路攻至琉球国都(今台湾台中市)。欢斯渴刺兜被迫亲自率军出战,又被打败,退入营栅内,陈棱等人乘胜攻克了琉球国都,杀死欢斯渴刺兜,俘获其子岛槌。然后带着俘虏的琉球臣民1700人返回隋朝。二月,乙巳(十三日),陈棱等人向炀帝献琉球俘虏,隋炀帝大喜,把琉球俘虏颁赐给百官,提升陈棱为右光禄大夫,张镇周为金紫光禄大夫。陈棱浮海击琉球之事,在《隋书·隋炀帝纪》中有记载。《资治通鉴》及宋代僧人所编的《东土震旦地理图》对此也有记载。
陈棱攻破琉球国,班师凯旋后,杨广心中极为兴奋,性喜奢华热闹的他便下诏举办花灯会以示庆祝,并顺便安抚一下已被天下四起烽烟惊扰的臣民。
隋水师五牙大战船
四 琉球俘虏去向三说
陈棱班师凯旋而归,返回隋朝后,俘虏的琉球臣民1700人去向如何?史上有三种说法:
一是《资治通鉴》载:“二月,乙巳(十三日),陈棱等人向炀帝献琉球俘虏,炀帝赏赐百官”。 也就是说在二月十三日那天,陈棱等人向炀帝献琉球俘虏,当时隋炀帝大喜,把琉球俘虏颁赐给属下百官,由百官带回所住地作为家奴。
二是因当时福建人口稀少,掳掠来的琉球人口,应是补充福建地区,主要在福清龙田福庐山等地定居。据明代何乔远的《闽书》卷6之《方域》记载:“福庐山……又三十里为化南、化北二里,隋时掠琉球五千户居此。 ”这说明陈棱从广东出海,返航时带着掳掠来的琉球人是在福州的福清登岸。并大多安置在福清的福庐山化南、化北二里,也就是现在龙田、高山一带。
三是陈棱凯旋是在义安上岸的,有一部分被隋军掳获并随军带到义安(广东潮州)的琉球居民,后来与隋军一起在潮州居住并镇守隋朝之潮州。为纪念其祖先,他们便建立三山国王庙 (以纪念其来自流球三山之地),潮州有三山国王庙25座,其中位于广东省揭西县城河婆庙角村的揭西霖田祖庙(始建于隋,至今有1400年历史),其后代后来远播潮州各地、台湾、闽南、东南亚,这些人也在所居之地建立三山国王庙,台湾的三山国王庙也有170座左右。每年农历2月25日“国王圣诞”,民众到当地庙宇隆重祭拜(与陈棱凯旋而归的时日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