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撰文/鲁迪
岱山县位于中国东海舟山群岛中部,背靠沪、杭、甬长三角都市区,拥有广阔的海洋和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素有“蓬莱仙岛”之称,可谓人杰地灵。多年来,岱山不仅在开发海洋、发展海盐业生产上业绩辉煌,且在文化教育上也聿兴蔚起,曾涌现出诸多文化名人,在岱山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
鉴真
唐代,随着海上交通的扩展,中日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其时,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卓越贡献的,莫过于鉴真和尚。
鉴真,俗姓淳于,唐中宗嗣圣五年(公元688年)生于广陵江阳县(今扬州市)。16岁为大云寺沙弥,18岁受菩萨戒,随戒师道岸禅师受具足戒,成为官方入籍认可的有讲授资格的僧侣。此后,鉴真潜心律学,究学三藏,致力讲经、弘法、布道,成为继道岸、义威禅师之后名震江淮的授戒大师。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来自日本的荣睿、普照拜谒了鉴真并请他出任日本的受戒师。鉴真一缘于日本圣武天皇的求戒,二想以此可以弘法东瀛,便欣然应诺。10月,鉴真启程,时年55岁。
鉴真东渡曾经过岱山的海域及嵊泗列岛。日本真人元开所著《唐大和上东征记》曾这样记载:“天宝二载十二月,举帆东下,到(狼)满浦,被恶风飘浪击,舟破人总上岸。潮来,水至人腰;和上在乌苉草上,余人并在水中。冬寒,风急,甚太辛苦。更修理舟,下至大(板)山泊,舟(去)不得,即至下屿山”
日本学者藤田元春认为大板山为浙江海面的大戢山,下屿山为舟山群岛中的五屿山。和上既鉴真大和尚。
“住一月,待好风发,欲到桑石山。风急浪高,舟(垂著石),无计可量;才离险岸。水米俱尽,饥渴三日,风停浪静,(有白水郎)将水、米来相救……。”日本学者安藤更生认为桑石山在舟山岛北海中,大衢山北、小衢山东的那个岛上,即桑石山。
在衢山历史上,最早寺院是公元838年所建的东亭寺,据说是为纪念鉴真和尚海上遇险得救所建。公元743年鉴真第二次东渡时在衢山、嵊泗一带遇难,后得由衢山老百姓救助。
“天宝七载春,荣睿、普照师从同安郡来,下至扬州崇福寺大和上住处。和上更与二师作方便,造舟,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
同行人僧禅彦、神仑、光演、顿悟、道祖、如高、德清、日悟、容睿、普照、思托等道俗一十四人,及化得水手一十八人,及余乐相随者,合者三十五人。六月廿七日,发自崇福寺。至扬州新河,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风急浪高,旋转三山。明日得风,至越州界三塔山。停住一月,得好风,发至暑风山,停住一月。”
(狼山,南通狼山港。三塔山,指舟山海面中的小洋山。暑风山,当指舟山岛附近)
鉴真一行曾因风浪所阻,在舟山群岛先后停留了二个月,这使民间传说鉴真曾到过舟山得到了印证。
鉴真东渡经受五次失败的磨难和痛苦,终于在753年12月,顺利踏上日本国土。鉴真东渡,对于日本文化及宗教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不仅是日本律宗的开山祖,而且成为日本天台宗和真言密宗两大功派的开创者。日本的汉方医药,奈良后期的美术、书法、雕塑、建筑的发展,都与鉴真一行的东渡有着密切关系。
公元763年,鉴真圆寂于日本。他不仅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和平使者,亦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传播者,而他扬帆海上,曾涉足蓬莱的说法在岱山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厉志
在岱山县秀山岛北浦有厉姓五大房古宅,是秀山最大姓——厉氏的集居地,占地50余亩。古宅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
厉家是舟山的望族,曾出过诗人、书画家厉志,其次子厉学潮(官至常州府知府),还有秀才厉得鹏、厉得明鸟兄弟,孝廉方正厉秉衡,名医厉德铭,武举人厉姓晋,书法家厉姓水,大实业家厉树雄等。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清道光年间的著名诗人、书画家厉志了。
厉志,字骇谷(1804~1861),名允怀,号白华山人,又名白华居士。幼失父母,家甚贫,读书刻苦。平时好吟咏,通诗词古文。善书画,精行草,擅画山水兰竹,有李檀园之逸趣。青年时因感家乡见闻孤陋,与好友陈在谦四方游,旷览天台、雁荡诸胜。一生只求艺进,不谋囊饱,艺造精萃,清雅高洁,一些名门贵族常请他题字作画,但厉志自命清高,对一些不太清正的名门大族所请,常托词回绝,以示正气。生活清苦,有时甚至酒饭不济,常受族人济助。他一生关心民间疾苦,在他的《春暮书怀》等诗中均有反映。
厉志中年时患目眵,而书画益进。曾于西湖昭庆寺,指画巨松。在厉姓众家祠堂中还有佚名撰的两对六言通用联,其中一联“指画巨松称冠;武学诸子第一。”上联典即指厉志曾于西湖昭庆寺指画巨松,众人见之惊为奇迹。厉志作画时,先吮毫濡墨,踌躇再三,落笔如骤风急雨,顷刻满纸,有兔起鹘落之势。当时与镇海姚燮,临海傅濂并称“浙东三海”,著有《白华山人诗抄》。清道光末年游普陀,赋《佛顶山观海》、《梅子真祠》两诗。《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画家大辞典》均录其名。
厉志书画作品至今大多已散失,幸存一幅书法手稿,长1.2米,宽0.7米,所书内容为宋代爱国将领韩世忠凭吊岳飞的一首七律,上写:决战长江铁已销,南迁王业渐飘摇。长城若怀因三字,故将闲居遁六桥。偶说中原知有泪,奈将片石寄无聊。只因亭下多风雨,犹作黄龙金鼓嚣。落款“骇谷”,篆体朱印“景阳氏”。据考,厉氏的宗迹原在景阳,“景阳氏”即为厉姓之意。此幅行草书法具有“捉管疾扫,全以神行,故无不妙”的造诣,字形如寒梅傲骨,入木三分。该手稿为厉志中年落第时所作,借韩世忠哀吊岳飞之辞,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感叹世态冷漠的情怀。
在厉家古宅处,现今还保存有一块碑,上题“十亩间”三字,题首“道光元年”,落款“白华居士书”,笔力硬健,含而不露,碑统体用银元磨成,为厉志手迹。十亩间碑并非是十亩土地的地碑。厉家第五房主曾在杭州为吏,因感于杭州的秀丽景色,在家乡划了一块土地欲建一座花园,故请厉志题了这块园名石碑。其意取自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岱山县志》(1994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曾录有厉志一诗《兰山渡还寄四菴》:兰舆及岭首,津渡远在望。大船解缆行,帆幅渐中放。心忙促长脚,步窘苦跌伤。重重转林出,横江翻白浪。狂飙逐来船,冷雨撤去舫。一舟长八尺,侧卧烂泥上。舟子赋箜篌,无渡我勿忘。篙撑暂离岸,浪夺凭激宕。中流益掀腾,奔山纷黑瘴。扪心知何施,气益敢谁抗。休慕骑鲸人,险迫鱼腹葬。俄焉竟登陆,破甑幸无恙。抚兹行殆身,其罪讵可谅。从忆昔时境,世途终平旷。到家还赋诗,聊为述君状。
刘梦兰
刘梦兰,字少畹,岱山泥峙朝北岙人。清道光元年(1821)为恩贡生。刘梦兰文笔流畅,尤善诗词,喜欢泛舟揽胜,纵情于山海之间,在当时颇有名气,其所写的《蓬莱十景诗》,曾载入《定海厅志》,分别为“蒲门晓日、石壁残照、南浦归帆、石桥春涨、鱼山蜃楼、横街鱼市、衢港夜灯、竹屿怒涛、白峰积雪、鹿栏晴沙。”一百多年来,这些诗一直传诵至今。
汤浚
在岱山东沙,上了年纪的人讲起古镇旧事,都会提到“拔贡老爷”汤浚。汤浚(1864~1936),字尔规,别号遁庵居士,生于清同治三年,世居岱山东沙镇新道头。汤浚出生在富贵之家,家中广有田产。
20岁那年,汤浚在县学考试中以文章出众,获秀才第一名。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应乡试(考举人)不第。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补廪生(领取官费膳食津贴的生员)。是年秋,复上省城应乡试,考期将近恰逢义和团起事,各省戒严,秋试无法举行,只得辍考返乡。宣统元年,清廷循例开科取士,诏令各省州县选生员入京赴试,汤浚例当入选。于是,他束装上京,以应朝考。
汤浚在朝考中作了三篇策论,一首诗,其中一篇题目是“叔孙通定朝仪论”。这篇策论写得精炼,全篇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考试官的批语是:“头头是道,切中时弊。”考试结果以拔贡全国第一名而列为榜首。拔贡是清代科举中的一个学位,拔贡考就是从资深秀才中选拔品学兼优者贡入太学学习。3年期满,经过廷试考职,优秀的可放州判、知县或教谕、训导一类的官职。汤浚的拔贡考试是清朝废科举后的最后一次朝考。这一届,清廷放宽名额,应试者趋之若鹜,单
江西一省投考者就有8000人,浙江也有4800人。汤浚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足见其学识非凡。钦命浙江巡抚部院、浙江提学司为汤浚立“文魁”匾额一块,并直接授徵仕郎,试用江西直隶州州判。
不久,汤浚离家赴任,在江西直隶州任上,目睹灾民遍地,烽烟四起,官场里却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他预感清王朝“大厦将倾”,决意弃官还乡,过隐居生活。未几,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汤浚不愿违心为官,在任不到半年,就辞官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他自号遁庵居士,从此绝意仕进。
民国初年,定海县民政长丁中立、定海邑长(即县长)金国书先后修书来聘,邀其出来任职,他都婉言谢绝。
民国9年(1920年),定海县继任知事冯秉章发起重修《定海县志》,来函邀请他到定海修志,任修志局主编,汤浚欣然允诺。在定海,他与同仁钱崇琦、王昌科等先后修成《定海厅志续补》、《定海县新志》等四部志书,同时还集成一部《翁州诗徵》。此外,汤浚还应聘担任了始编于民国12年的《普陀洛伽山志》的参校之责,是志编纂王亨彦先生在跋中称汤浚为“邑人汤拔萃浚”。
汤浚晚年着手进行《岱山镇志》的编修。因属个人修志,这部志书耗费了汤浚大量心血。为考证资料,他常常不辞劳苦,跋山涉水,作实地考查,千方百计征求口碑资料。他不仅自己呕心沥血,而且发动他的兄弟、子侄、儿婿乃至门人(学生)、学友、族人一起修志。其胞弟汤铭策、汤铭篆为他参校全志,长子汤浩负责校字,女婿沈立恭绘制地图。为了编成《岱山镇志》,汤浚全家为之付出了艰辛与才智。
自民国7年开始,至次年三月脱稿,待后又经数年修葺,至民国16年(1927年)九月付印。前后用了十年,始得修成,付梓成书计150部。
汤浚之孙德锬至今还极难得地藏着《岱山镇志》的四册手稿本,手稿本是汤浚亲笔用绳头小楷书写的。是志首寇地图,志十七,列表二,殿以余录,首有序,后有跋,时间下限民国七年(实际止于民国十五年付梓前夕)。图为岱山岛屿图。此书体例完备,资料翔实,文字简练,可谓是民国初期浙江地方志中的一部佳作。
除志书外,汤浚诗作颇丰,部分入选《翁州诗徵》,尚有《三寿合编》三卷、《冷香馆诗文钞》三卷、《蓬山两寓贤诗人钞》三卷,共计1144首。
汤浚为人耿直热心,来拜访他的人经常是络绎不绝,此中有来岱山上任或出公差的官员,有定海县或省里来的墨客骚人,还有请汤浚排扰解难的普通百姓。
拔贡府第有三道大门,其中一道经常开启,以供出入,另两道大门,根据客人的地位身份来决定。汤浚接待客人时一般戴瓜皮帽,穿长衫,著布鞋,如果有重要客人,则在长衫外套一件丝质背心。
每天,汤浚要步行十几里,从拔贡府第到蓬山书院,去给学生讲课,再从蓬山书院回到拔贡府第,一年四季如此,年纪大了,他就置了一顶小轿——“风凉轿”,窗子上配有玻璃。
每年,由汤浚组织一年一度的诗酒唱和会,汤浚用“风凉轿”把友人接至拔贡府第,殷勤款待。朋友相聚,尝尝新酿,和和新词,也会谈时论政。
汤浚的私宅,在乡民们看来,更像是他们的官府衙门,因为府第里住的“拔贡老爷”(乡民对汤浚的称呼)是一位把乡民的事放在心上,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老爷。
民国2年,江苏省议会决定改食浙盐为淮盐。汤浚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浙江议会反映民情,恳请江苏继续食用浙盐,最终为岱山盐民争得了岱盐的销路。
由于岱衢洋渔业生产的发展,东沙镇渔船日多,人口渐增。人们开始填海涂建房屋,由此破坏了岱衢洋渔业生产的泊船地。汤浚通过考察,将东沙的海涂现状绘成图,加上文字说明,联合东沙镇十数名士绅向定海县知事禀报,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县知事张寅的支持。1917年秋天,在东沙山渚头至沙河口的海岸线旁,立起了—块由定海县知事颁布的关于不准占海造房的石碑。
汤浚于民国25年(1936年)丙子3月去世,享年73岁,葬于泥峙一房山之阳。
毛起
毛起(1899~1961),原名宗翰,字禹洲、元止,岛斗人,是岱山岛最早的留学生,也是民国期间舟山群岛屈指可数的留学生。
民国4年(1915),毛起考入宁波效实中学。8年,由校方保送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哲学,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经校方推荐,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归国。本拟赴英国再行深造,因逢“五卅”惨案,国人一致反英,在母亲支持下,改道赴法国巴黎大学再度深造,两年后因奔母丧归国回岱山衢山岛,接着,又因长兄去世,在家居丧三年,并料理家庭内外杂事。
面对家乡落后闭塞现状,毛起倡议在岛内的冷水潭小宫原址出资兴办“敬业小学”,以供附近学龄儿童读书,并联合衢山、高亭的工商业界合资购买“东海”号轮船,兴办东海轮船公司,开辟了宁波、定海、沈家门、高亭、东沙角、衢山、泗礁间的航线,定期往返航行,改善海岛交通。还举办过由当地同仁自愿认股,共同经营的鱼厂。
民国19年(1930),应友人之邀,毛起赴广州中山大学执教,民国21年(1932),应邀出任杭州西湖博物馆历史文化部主任,五年后任浙江大学教授。其间,发表《春秋总论初稿》《诸子论》等著述。民国27年(1938),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九届国际哲学会议,宣读《历史科学的直观》论文,并载入会议论文集,为与会者唯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28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归国后,得知因“七七事变”浙江大学已内迁,曾取道温州,因旅途疲累病倒,只好返回上海,病愈后留上海暨南大学执教。1941年,日军占领上海,激于爱国义愤,不愿为日军效劳,遂返乡闭门谢客,悉心研究《论语》。
抗战胜利后,毛起曾一度重返浙江大学执教,不久又回暨南大学,后又应邀赴复旦大学执教。
1948年8月,毛起被邀参加荷兰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哲学会议,因战乱未能成行,寄《孔子学说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文,登载于1949年出版的国际哲学会议论文集。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毛起调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法文,直至1961年病逝,享年63岁。留下了凝聚大半生心血的《论语章句》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