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山嘴,诉说百年岱山往事
赵家山嘴地名标牌
岱山各地分布着很多赵姓人家,高亭、长涂、衢山各处大约有三千多赵姓人士,其中高亭有赵家山嘴地名,长涂岛上则有赵家岙地名。追根溯源,一本萧山的赵氏宗谱《浚仪赵氏玉牒世谱》,记载了诸多岱山往事。
岱山磨心山下,高亭大岙文明路,旧时是一条小路,这是东乡南峰山、岱东村民来往高亭的必经之路。文明路往西,和银杏路交界之处,有一个略有坡度的下坡路,路边立有一个地名标牌,上书“赵家山嘴”。《浙江省岱山县地名志》记载:赵家山嘴“村在山嘴边,村民多姓赵,故名。渔农村,属大岙片区”,这里村落地处高亭镇的大岙,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赵姓祖辈作为海禁以后的第一批垦荒者,就在这里创业,繁衍生息。
壹 一块元宝石,见证赵家山嘴的人丁兴旺
“赵家山嘴”地名牌,黑底红字,由岱山书法家李君珂先生题写,是赵氏后人于2015年5月所立,云“赵宋太祖匡胤后裔第二十四代孙君荣太公(1653~1721)于1688年(三十五岁)来岱定居”。地名标牌,承载着浓浓的乡愁,老地名寄托着乡民们对先祖的怀念,也表达赵氏后人对先祖创业定居的感恩。
旧时山嘴附近曾经有一条河,村民们称之为“汏布河”。陪同笔者采访的赵秋科老人告诉我,这条小河不足一百米,但是汇聚了山上的溪坑水,河面比较宽,那里鱼儿很多,还有很大的乌鳢鱼。
为什么叫“汏布河”?这条小河,不仅仅是因为有村民在这里洗洗衣服,取名“汏布”,而且过去这里有赵氏先辈开过一家染坊,而小河就是供染坊洗布用的,所以叫“汏布河”。康熙二十七年(1688),也就是康熙皇帝为舟山题名“定海山”的那一年,赵氏先人在岱山定居,渐渐形成赵家的聚居村落,人口多了,渔盐农商各业兴旺,于是染坊等服务业也发展起来。
“这里还藏着一个老古董呢”,赵秋科老人陪我去附近居民家的一处外墙。墙边堆放的是一件石器,像元宝模样,两头翘起,中间凹形,当地人称为“元宝石”。这块石器,就是赵家染坊的老古董。
元宝石的主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她告诉我,这是他们赵家上代传下来的,“这个元宝永古千年了”,是阿爷的太公太婆手里传下来,算算石器的“年纪”,至少也有200多年历史。“这个老古董是砑布用的”,老太太用的是这个“砑”字,我后来查了一下字典,还真有这个字,其含义表示“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匹等,使密实而光亮”。这个“砑”字,出自老太太口中,估计也是上代口口相传的习惯用字,颇有俗风古意的味道。在一些文献记载中,这种染坊用的元宝石,又被称为“砑光石”“踹布石”“踩布石”等。赵家山嘴的这一块元宝石,大约有一二百公斤重。可惜的是,这个元宝石,由于年久保管不慎,一个角有些缺损,显得有些不对称。
据赵秋科老人介绍,元宝石相当于今天的熨斗,能够让染色的布料更加平整。旧时染坊的元宝石,其实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上部分就是元宝形石片,下部还配有矩形的垫石,垫石的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上部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
砑布是旧时染坊重要的一道工艺。染坊的砑布房,安装有一个木架,下面放一块浅凹形的垫石。作业时,先将染好晒干的布匹卷在一根木轴上,再把木轴置于凹形石座,再用元宝石压住。砑布的师傅两手扶住木架,双脚叉开,踩住元宝石的两个角,左右晃动,交替用力,蹬动元宝石,随着木轴的滚动,将布匹轧平,使布质平滑光亮。布匹在染坊内洗染后会缩水,有的还会起褶子,而元宝石的功能,就是为了平整布面,恢复棉布的长度与宽度,另外还可以提高棉布的着色力,增强棉布的韧性。蹬元宝石的师傅不仅需要绝好的脚力,还要求速度快,平稳度高,这样砑出来的染布光泽好、布匹光滑。可见,砑布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一年到头脚踩在方寸之间,非常辛苦。
据说,用汏布河水汏出来的布永不褪色。汏布河、元宝石和染坊的故事,见证了赵家山嘴的人丁兴旺。除了染坊,旧时赵家山嘴一带还有酒坊、碾子店、糕点作坊等,还有善堂以及办在善堂里的学校。
最早来到赵家山嘴的赵姓人士,地名标牌中说是“君荣太公”,那么这位“君荣太公”又是何方人士呢?一本赵氏老家谱帮我揭开了谜底。
《浚仪赵氏玉牒世谱》
贰 从赵家坞到赵家山嘴,“君荣太公”家族的创业史
被称为“君荣太公”的,是杭州萧山赵家坞的赵君荣。民国时期萧山的赵氏宗谱《浚仪赵氏玉牒世谱》详细记载了“君荣太公”家族创业迁居岱山的故事。
《浚仪赵氏玉牒世谱》,这是一部赵宋皇室后裔的宗谱,颇有来头。浚仪,为北宋都城开封之古名,玉牒,即皇族谱号。这本民国二年所编修的族谱,珍藏于上海图书馆,共十四卷。宗谱的第七卷至十四卷,有不少关于岱山赵氏家族的信息资料。
萧山赵家坞,源于南宋孝宗后人。宋孝宗的孙子赵摅,判绍兴府兼守孝陵,建睦亲、广陵二宅于会稽(即今绍兴)。赵摅传至第八代赵仲睦,明初始由会稽迁居萧山湘湖之南,名赵家坞,此为萧山赵氏始祖。赵家坞,今属萧山区义桥镇。
最先来岱山创业的是赵君荣兄弟两支。赵公名贤居赵家山嘴东首,称为东派;赵公君荣居赵家山嘴西首,称为西派。此迁岱始祖之东西两派,花开两枝,枝叶繁茂。
赵家为耕读世家,传君荣先生“被服儒素”,以耆德为乡人所推重,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族谱中有这么一段记录:“君荣,居岱山,素行纯笃,周贫恤寡,曾无少吝。尝为乡正,处事悉协其宜,乡人赖之,邑侯缪公题赠”。可见,“君荣太公”饱读诗书,既有学问,又明事理,对贫寒百姓也十分照顾,施舍周济,慷慨大方。在当地担任“乡正”,即一乡之长,调解处理民事纠纷,公正得法,深得乡人信赖。当时的定海知县缪燧还有题赠称赞他。
“君荣太公”为什么会跨海越洋,从萧山来到岱山海岛创业呢?可能与他的儿子赵奇元的偶尔出游有关。
最早倡议到岱山创业的是“君荣太公”的儿子赵奇元。赵奇元,字佩先,他曾经因为经商的缘故,在岱山游玩而喜欢上这一座“蓬莱仙岛”。
赵奇元受家族耕读熏陶,也喜欢读书,本想走科举之路,然而屡试不中,只得“弃儒服贾”,走上从商之路。有一位叫瞿丙炎的读书人,曾经写过一篇传记,文中描写赵奇元“秉性雅淡,有儒者风,居市尘中常有山林之志。贸易南北,闲凡遇名山胜境必登临眺瞩,务穷其奇奥。”可见,赵奇元是一位儒商,走南闯北而纵情于山水之间,
某日,赵奇元从宁波渡海,来到被称为蓬莱仙境的岱山岛,一下子就被这世外桃源所吸引。传记中这么一段话,描写岱山岛风光:“一日寻胜至岱山,峰峦环绕,竹木参差,林壑幽美,绝异他境,顾而乐之,依依不忍去。遥望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村落,近临之见瀑挂茅檐,花堆石径,觉舍宇无多而秀雅殊绝。询诸村人,云此名待贤村,昔称蓬莱乡者是也。 ”
赵奇元在岱山岛上流连忘返。“憩息良久,山翠凝眸,樵歌盈耳,恍坐米襄阳图画中,浑忘人间事矣”,他打定主意,回家和父辈们商量,希望能够一起到岱山岛定居。传记中说:“归搜囊资,即买地于蓬莱乡之旁名高亭庄者,结庐其中,挈家居焉。 ”
这位叫瞿丙炎的书生,自称晚生,可能是一位文艺青年,他认为吸引赵氏父子定居岱山的,是蓬莱仙境的如诗如画,这也是一种说法,一种比较具有浪漫色彩的说法。
当然,赵氏家族在岱山置地购田造房子,也有现实意义的历史大背景。那就是清康熙年间定海展复的大背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王朝结束海禁政策,定海展复,大陆百姓纷纷来海岛垦荒居住,岱山岛也成为开发的一片热土。
乾隆年间的浙江诸暨举人冯至,曾经撰文写过一篇关于赵奇元的传记《佩先赵公传》,文中介绍“四明定海之北为岱山,山岛孤悬海外,地方数百里,沃饶宜垦。康熙中召募开荒,公从尊甫及其孟季赉金应召,规图井亩,营筑室家”,这篇传记就写得比较现实,强调了海岛开荒的大背景。估计是赵奇元的想法得到了他父亲“君荣太公”的首肯,最终还是“君荣太公”拍板说了算,于是乎,赵氏家族的大队人马就奔向岱山海岛。
展复初期的岱山岛,其实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当时的清政府对垦荒是有优惠政策的,前三年免征赋税。康熙年间《定海县志》记载当时的海岛垦荒,“展复之始,招徕开垦。荷蒙恩宽,恤准予陆续垦荒升报,三年后起科”,蓬莱乡是康熙二十七年陆续报垦升科,赵家兄弟父子则是最早的一批垦荒者,他们“赉金应召,规图井亩,营筑室家”,从此就扎根于岱山海岛。
这真是一个大家族,“君荣太公”兄弟两人,还有“君荣太公”的三个儿子,以及其他一些族人,举家迁徙到岱山,当地人称之为“待贤里”,这真是一个非常雅致的地名。在岱山,他们的居所也是充满耕读文化意境。在赵家山嘴西首的居所,君荣太公把它取名为“耕殖里”。耕殖,犹耕植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亦乐在其中。今赵家山嘴的“士伦公”祠堂边,有一小墙门,上题“耕殖里”,为赵家后人赵昌渭所题。赵昌渭,为民国时期开明人士,国大代表,毕业于沪江大学,曾任定海县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前却为国民党所杀害。
“君荣太公”的次子赵奇元,即佩先公,是岱山创业的有功之人。诸暨举人冯至在《佩先赵公传》中称赞说“前后数十年间,祖孙父子,瓜蔓瓜绵,规模宏远,识者谓公实为之”,对他评价很高,并称其为“义士”。文中还记载佩先公与定海知县缪燧的一段交往故事。“康熙季年大宪檄邑侯清丈。邑侯缪公集绅士于超果寺,谆谕无隐匿”,说的是康熙晚期,海岛垦荒工作告一段落,上司命定海知县缪燧清点田亩,缪燧公请岱山乡绅聚集于超果寺,开了一次“吹风会”,告诫众人要照章缴纳赋粮,不可瞒报田亩。佩先公为民请愿,直抒民意,向缪燧进言“环岱数百里,濒海以煮盐为业,莫不仰资樵采。山入官率,巨户输粮,物既有主,穷簷恐无所得薪火”,他是为岱山盐民争取利益,如果山林都被大户人家“承包”了,盐民煮海熬波的燃料就难以获得,希望缪燧老爷能够向上司反映,山林不宜丈量入册,给盐民一条生路。清官缪燧“慨然顾左右,谓赵某言良,是顾吾始虑不及”,当即表示要向上级争取惠民政策。这一建议后来竟然真的得到同意落实,“岱山人至今口碑,载赵公遗爱不忘所自”,佩先公为岱山盐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这则记载于族谱中的岱山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定海知县缪燧虚心听取民意、为民请愿的品格,这是一段颇为珍贵的民间史料。
“耕殖里”题字
叁 从高亭赵家山嘴到长涂赵家岙,赵氏家族遍地开花
赵家山嘴的赵氏家族,历经三百年来的繁衍生息,至今已经传承“荣、华、富、贵、遐、龄、远、春、秋、鼎、盛、嘉、礼、乐”十四代后裔,宗族的大树分支遍及衢山的马足、沼潭、高厂墩,高亭的墩子、山外、闸口,还有长涂岛的赵家岙。
长涂岛的赵氏家族,大约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由赵家山嘴一支迁徙而来。该地原属南小岙,因为有了赵家的定居落户,就产生了赵家岙的地名。赵氏族谱里,有嘉庆年间进士、萧山籍藏书家王端履所撰写的一篇《士鹤赵公传》,记载了一段长涂岛的创业故事。
赵士鹤是“佩先公”赵奇元的孙子,年少时英伟豪迈,身材魁梧,是从事农业劳作的行家里手,是他把家族一支迁徙到长涂岛的南孝岙(即今南小岙),随即开辟田园,置家落户。由于地近海边,屡遭风潮冲击,农田被淹,农作受损严重。赵士鹤立志为乡里捍患,“集父老子弟,画善后策,爰相度地势,建议依山麓傍海滩,筑塘以障水”。他带领家族上下,身先士卒,栉风浴日,花了一年时间,修建起一条海塘。这项蓄淡捍卤的农业工程,是长涂岛上记载最早的海塘之一。海塘保证了海岛农业生产安全,百姓安居乐业,铭记士鹤功绩,“今人号南孝岙为赵家岙者,皆公之赐也”。
除了修建海塘,赵士鹤还新建了溪门口埠头。原先长涂岛上的埠头是在“上船跳”,这个老地名的由来就与埠头有关。赵家岙离上船跳埠头路比较远,且要翻越一段崎岖礁石路,来往乡民都称不便。赵士鹤遂发动乡人,将埠头移建于溪门口之处,“履道坦坦,化崎岖为康庄,引渡人称便利”,王端履在文中称赞赵士鹤“然则公之为乡土谋利,岂寻常田舍翁所可比哉”。赵士鹤性格豪爽,胸襟开阔,常常疏财仗义,急人之难,在家族之中颇有声誉。
细读《浚仪赵氏玉牒世谱》,里面还有岱山举人汤濬先生的文章,还有赵家山嘴后人、光绪年间生员赵学泗所撰写的《任孺人传》等文章,记载了诸多岱山往事,足以补地方史料之不足,由此也让人感叹海岛家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