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家茶馆 > 舟山地理 >

舟山地理

慈溪县令陈文昭岱山办学始末

在岱山县东沙镇书院村,上了年纪的人说起本村旧事,都会提到“学生子背石上学筑陈公台”的典故。要说这个典故的来历,还得从六百多年前讲起。

  大陆鸿儒海岛讲课

  元至正十五年(1355),天下大乱,方国珍兵围宁波府慈溪县城。方国珍(1319―1374),台州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慈溪县令陈麟勤政爱民,是个循吏,他料城难保,为不使城破百姓生灵涂炭,自愿到国珍营中为质。陈麟,字文昭,进士出身,温州永嘉人。国珍没有为难陈麟,只将其带回岱山司基东岳宫羁押。

  当时的岱山岛因其战略位置突出成为国珍的巢穴,司基则为岱山的中心地带,分里、外司基,国珍营帐就设在外司基干碶堠寨内。陈麟在羁押期间一直无事可做,整天拿着一本书看。国珍知道后请其在东岳宫为海山弟子讲学。

  陈麟是元末的博学鸿儒,为士子讲学,行“严师弟子之职”,也是他的平生所愿。故国珍有请,陈麟就十分乐意地答应了。

  开讲那天,即有许多海山弟子慕名前来听课。陈麟学识渊博,讲授儒家学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学子听得如醉如痴。

  消息如一阵风传遍整个岱山岛,至后来听讲之人越来越多,东岳宫听经大殿已容不下众多学子,对香客也有所不便。于是,国珍出资请陈麟将学堂搬到司基与泥峙之间的山坡中。该地位于东岳宫东侧,原称象鼻山岗墩,学堂迁到这里以后一直称书院岗墩。

  书院岗墩的蓬莱书院

  国珍作为义军首领,一介武夫,虽然也杀人放火,但颇重儒学,敬重文化人。这从他不仅不杀陈麟,还叫其开办学堂可以看出来。清光绪年间编修的《定海厅志》载,书院岗墩开办的学堂名“蓬莱书院”。

  “蓬莱书院”名应该是陈麟取的。因岱山古称蓬山,蓬山是蓬莱的前身,岱山自唐始一直称为蓬莱乡。陈麟奉命掌教蓬莱书院,实乃岱山儒生的福气,海岛文教之幸也。汤浚先生在《岱山镇志》十五卷《志人物》陈麟记中说,“岱山故有书院,麟重兴之” 。全祖望在《司余土音、陈文昭、岱山操诗话》中记述:“昔年宝峰兮,北面受教。”有关陈麟人物自明朝《天启舟山志》始到清康熙《定海县志》、《昌国典咏》,光绪《定海厅志》、民国《定海县志》、《岱山镇志》都有转载。

  陈麟在岱山办学事迹除了志书记载,还有岱山民间传说。传说陈麟不仅乐教不倦,课讲得好,还是一个怪人。他规定学生每天上学堂,必须要背一块石头上山。如果哪个学生没有背石头上山,就罚站半天,并要在第二天补足,如不补足,罚站一天。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数年后,竟堆积起许多石块。陈麟叫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动手,筑成一个很大的圆形石台,以此来借学生众人之力,明白持之以恒、合力同心事竟成等做人的道理。

  石台筑成后,陈麟常让学生坐在上面,或听老师讲课,或相互探讨学术心得。每当有客来访,陈麟就请客人同坐在石台上,举杯喝酒畅谈。此石台后来还成为岱山一些乡民的议事公堂。乡民们有不决之事或民间纠纷,都要上书院在石台上请陈麟先生决断。陈麟总是乐而接待,合情合理地处理,有时也有目的地让学生子共同参与事情处理,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处世能力。

  “陈公台”永留民间

  久而久之,陈麟在岱山百姓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人以见陈麟先生为荣。于是,岱山民众就给此石台送上一个大号,曰“陈公台”。此古迹现在应该可以找到,位于书院岗墩西侧之地可能性最大。

  后国珍离岱占定海,陈公仍留在岱山的蓬莱书院内掌教。国珍归顺朱元璋后,明朝廷慕陈麟贤名,欲授其户部主事或温州路瑞安知州等官职。这些都没有打动陈麟,他以身有疾为由婉言谢绝,继续留在蓬莱书院内传道解惑、教书育人。史书载陈麟在蓬莱书院执教10年整。10年后陈麟仙逝蓬莱书院,也有人说死于内徙途中,已无考证。

  可惜蓬莱书院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朝廷实施海禁颁布内徙令后被废。

  但岱山百姓尤其是海岛学子及后代子孙都还记得陈公的德行和谆谆教诲。汤浚先生撰写的《岱山镇志》(卷十五·志人物·寓贤传)专门为其立传。清同治元年(1862年),乡民募捐在旧址重建蓬莱书院(蓬山书院前身)。后又在清光绪三年(1877年)靠向泥峙山中建一座“文笔峰”,山下有砚池。近些年,还有些乡民建议重造“陈公台”。所有这些都寄托了岱山乡民对这位外乡先贤的缅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