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司基水井事略
自岱山司基有人类居住以来,为生活所需,居民就开始不断挖井取水,留下许多关于水井的故事。一个村落,一口井,都有它们各自的历史和故事。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自岱山司基有人类居住以来,为生活所需,居民就开始不断挖井取水,留下许多关于水井的故事。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村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司基的井多数已被弃用。
东乳古井
此井,虽然舟山古志有记载,但它的确切位置,是在司基虎山冈墩。
几年前,日本成寻大师写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一书的校点本(为浙江嘉兴人王丽萍翻译校点)流入岱山。该书指出,司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驿站。当时虎山上有个普明寺,是舟山地区最早的观世音文化发源地。1000多年前,日本的成寻大师,到中国天台五台山朝拜。他沿途写了468篇日记,涉及司基的有3篇。书中说:“山顶有堂,以石为四面壁,僧伽和尚木像数体坐。往还船人常参拜处也。末时,乖坏,参仕了。山南面上下有二井,水极清净也。”于是,这口千年古井开始被现代人关注,人们知道了它存在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这口井,在虎山冈墩北边石壁下,朝南,长度为3.50米,宽度2.40米,深度1.80米左右,是人工开凿而成。原来虎山冈墩有茅蓬,确有上下二井。山上一只现还在,就是后人所说的“东乳古井”(井名来历现无考,可能同东瀛日本有关),水不断,而山下边的一口井则于1965年被司基第九生产队改造土晒场时填没。
东岳宫井
据传,司基东岳宫内外有明井18只,隐井18只。
东岳宫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遭兵灾,被英军焚毁。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里人周宏揆等人重修。1950年5月18日岱山解放后,被驻军用作修理仓库。1956年改为司基小学。1968年因白蚁危害严重,大队决定重新拆建。在东北角与西北角开掘墙脚时,挖出三只隐井,其状皆似圆形大口瓶,上小下大,高度不到2米,底部一半转圆,上口0.50米左右,用碎瓦片堆叠而成,也像螺蛳状。井里,没有水痕,这也印证了隐井18只的可能性。
东岳宫后大殿东边还有口古井,一直供住持等道士生活用水。在东岳宫四周,包括外司基的袁家井潭、郑家井潭、唐家井潭等,因年代久远,一直无法凑齐18口明井。
三眼古井
三眼井位于里司基周俞路229号北侧一米左右。井口用两块石板东西拼凑,井口面积约0.80平方米。整口井用乱石砌筑,上小下大,井深约4.50米,水清澈,味甘甜。
三眼井到底建于何时,现无从考证。据清康熙《定海县志·岱山古迹》记载,“古迹有:岱山书院,宋魏渠所建;岱山巡检司,基尚存;三眼井,今存。”志中对“三眼井”建造年代没有写明,也有可能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内迁前的岱山古迹之一。据传,司基历代俞姓多次补筑井口,为保存三眼井,功不可没。
龙眼井
龙眼井,有两口。一口在龙山东南角,在现在的第一个油库下,俗称下山人屋前,被部队围进军事区内,井还在。另一口在龙山西北角山脚下,建于康熙末年。此井,据村里老一辈讲,当时开挖时,是一个水潭,但只挖三尺多点就挖不下去了,下面是一块凹陷形状的大石头,水从石头底缝中向上泛。这口井有个特点,天旱不枯竭,天寒不结冰,水位始终保持常态。即便挑水人多了,过了一会,水又回到了原来水位。2006年,地藏殿释清杨师傅出资重修。
关于龙眼井,还有一个《黄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说是有一条大黄鱼跳进石缝中,留下了“南港通北港,辰已山两边,黄鱼跃龙门,跳进龙眼井”的俗语。
淡水古井
淡水古井坐落在司基象鼻山脚下。康熙年间,岱山开禁后,有周姓里人,到此地定居,发现有一水潭,将其挖掘,挖到一米左右时,下面全是大石块,井呈盆子形,水从石缝中流出。于是,人们用乱石筑井,井口四周用鹅蛋石围起,现井高1.40米左右。
1958年,公社化吃食堂饭时,因为水源关系,重修此井,在井口上面加了两层石条。2006年7月,里人再修此井,成现状,并在井旁砌墙书写井名。
此井,一直是当地村民的重要饮用水源,水质清澈、甘甜,村民酿酒、做豆腐必用此井水。在最干旱时,一天至少也有五六担水流出,从没有干枯过。自然村落淡水井也由此井得名。
太平井
太平井位于司基仲家岙与俞家山嘴中间的村道边,用乱石砌成,井口为双口形。2016年7月重修时,仍保持原来双口,向上加高数尺,成为双眼井。井深,原5米左右,加高后为5.50米左右,井形状下大上小,中间大约2.20米左右转圆。
太平井始建于民国9年(1920年)。1998年6月,由里人郑林森等人牵头,报村委同意,维修此井。在修井时,挖起井口石板,发现清道光年间的一块石碑。据当时的村干部陈少卿回忆:“此碑是始建井时,由郑林森等人从衙门口抬来做井口的。当时,司基刚好拆了岑港司署衙门,郑林森等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石板做井口,故将它抬来。”此碑记载道光三十年(1851),由赵士元等人向定海直隶厅所提岱山渔民海损事故后赔偿标准及船主与船工之间的责权、报酬等事宜。此碑,原于道光三十年(1851)立于岑港司署内,后用作井盖板,现立于东岳宫前道地东边。
徐屋井潭
徐屋井潭,坐落在炮仗墩北面,徐、周两姓之间的村道边。此井,自徐姓上代,从福建抲鱼到司基定居后挖掘。井水淡而清澈,人们的吃用都是此井水。此井,还有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
住在里司基炮仗墩下的徐祥兴7岁那年,天干旱。徐祥兴为父母管水,一直守候在井边,等有水可取的时候回家叫父母。在他向井里去看时,一不小心掉到近5米深的井里,结果竟好好地站到了井下。小祥兴吓得大哭,哭声引来了他的堂兄徐祥明。徐祥明安慰小祥兴后,回家拿篮子将小祥兴吊上来。当小祥兴来到上面时竟毫发无损,只在左手上擦破一点皮,算是一件奇事。
八角井
八角井,坐落在虎山东南,宓家碾子30米地方。此井,自宓家先祖来到司基宓家定居时挖掘的,已有约二百多年历史。
此井深4米,井中间2米左右转圆,有步坎8格,每格间距0.40米。步坎从东南向西北攀爬。民国初,宓家人重修此井,成现状单眼井,井口呈0.55米×0.90米的长方形,但井名沿袭旧称。不知为何,在修井时,将原有井口碎石筑在井里的上层第一格步坎上面西南角处。何谓八角井?今人经多次询问查找,最后爬到井里,才有此答案。井口原来呈“凹”字形,边与边之间成八角,故叫八角井。
小峧井潭吃水河
小峧井潭,坐落在小峧对面山北面,小峧小水库下翻水站旁边。此井由何人所挖,已无史可查,但小峧金、何、郑三姓世世代代都饮用此井水。此井,无论天多旱,均可供小峧自然村全体村民吃用,从未断过水。此井用乱石砌筑,井口外沿1.30米,内径0.75米,井深4.50米,上小下大。井东南角有步坎数格。井中水质清澈、甘甜。
吃水河,坐落在小峧对面山的东面山脚下。1951年8月,小峧自然村三姓共建,在原有三角河基础上改造而成。吃水河,四周砌石,东面有长石条步坎数格可走入河底。东面河口边还有一口井,井深3.20米左右,中间1.50米左右转圆。2019年3月,村里出资重修,成现状。
坑道井
1971年,在全国“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思想指导下,四新大队革委会从县农林局争取来两口坑道井计划。大队决定一口放到小峧,另一口放在俞家大山碾子墩上方。小峧水井于1972年2月开工,由一队、二队、三队、八队、九队、十队派劳力挖掘,历经半年完工。俞家大山坑道井,也于同期开工,由四队、五队、六队、七队、十一队派员完成。两口坑道井相继完成,挖掘和竣工时间基本相同。
在地藏殿后的水库旁还有一口坑道井,是1967年337部队营部所挖凿,后因337营部迁往桥头,此井由四新大队出资整修。在虎山东南面第一层梯地中间也有一口坑道井,是337部队高炮连于1968年挖凿。
郑信章 翁志峰 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