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秀厉氏的“百字排行诗”为谁所作
兰秀厉氏的“百字排行诗”为谁所作
文/厉敏
民间流传的厉氏“百字排行诗”,有过多个版本,而最为常见的是两个版本。一是记录在慈北厉氏二房坎墩房谱中的《续编取名排行百字诗》:
得姓自齐始,家声益远扬。
金华贻泽普,海国绍源长。
鸣鹤开嘉瑞,钟麟倍发祥。
先猷昭丕绪,祖望佩馨香。
圣学时勤业,儒林日晋芳。
敦伦思礼乐,念典载成章。
玉树盈庭秀,芝兰蕴宝光。
勋名垂竹简,行谊表琼璋。
永保经纶裕,延传福寿康。
云仍皆蔚起,善继仰辉煌。”
二是有两个出处:(1)此诗匾额原存放在慈北清三房“存诲小学”厅堂中;(2)书写在原秀山厉氏大祠堂的一块匾额中,文革中大祠堂被拆,此匾被厉家法先生收藏,后匾额丢失,1991年原文被抄写在一块小木板中,现挂在秀山厉氏大房的“垂裕堂”。其原文是:
得姓自齐始,家声著景阳。
婺州分派远,甬上衍流长。
鸣鹤钟奇胜,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后嗣益宜昌。
农亩时勤业,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报本奉烝尝。
嘉树盈庭秀,猗兰奕叶光。
勋名垂竹帛,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榖,延庥定发祥。
云礽皆蔚起,谱牒纪辉煌。
舟山秀山、上海南汇、杭州余杭,包括慈北厉氏的取名,大都选用第二个版本,只有杭州钱塘和金华义乌等地的百字排行诗,在文字上略有不同。
慈北厉氏研究会的同仁认为,“益远扬”版(指上面的第一个版本)之前,还有一个版本,但是被撕去了。他们认为“益远扬”版是映川公厉玥所作,“著景阳”版(指上面的第二个版本)为厉自芳所作。但兰秀厉氏研究会的同仁对此表示存疑,认为“著景阳”版为厉得鹏修改过的(秀山的匾额写着“厉得鹏撰”)。
那么,实情到底怎样?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上面提到的三位作者的情况。
厉玥,(参见《慈北厉氏文化志》八九页)慈北人,后迁居杭州仁和。大致推测其生卒时间在雍正初至乾隆末或嘉庆初。据《慈溪县志》记载,厉玥,字映川,仁和籍,恩贡。又根据采访册本云,今考玥中乡举在丙子科;又载:厉玥,顺天中式教谕。
以上是对《慈北厉氏文化志》中介绍厉玥内容的摘要,原文较乱,也不够规范,比如“又载”,不知是哪本书中记录,不够清楚。但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厉玥,祖籍在慈北,而生活在杭州仁和。至于什么时候迁去的,我估计跟他的族叔厉鹗差不多,可能已好几代了。他因恩贡身份,参加乡试,中过举,官职是东阳县教谕。虽然年纪与厉鹗相差很大,但“相交甚密”。
厉自芳,(据清代硃卷)字漱润,号兰友、行一,嘉庆丙子年六月二十三日吉时生浙江金华府义乌县,学优行廪膳生。又记,丁酉科(道光十七年,1837年)浙江省拔贡第一名。任安徽盱眙县知县。据传于咸丰七年卒(1857年)。
从清代硃卷上可知,厉自芳的祖籍也是慈北,但出生在义乌。清代硃卷中所记录的族内亲属,都是来自慈北和秀山的厉族。
厉得鹏,秀山人。汤濬的《翁洲诗征》中介绍厉得鹏“精考据之学,尤长于诗。”厉得鹏显然是个多面手,创作勤奋,不但能写诗,而且很有学问,考证、研史、随笔、杂记等皆有涉猎。所以他著述之丰、写作之杂、学问之广,在当时的舟山文坛,堪称翘楚。《光绪厅志》卷二十三就有记载:“厉得鹏著有《两汉诏书》、《翁洲逸志》四卷、《鸳鸯藤舍诗钞》二卷、《景阳华鄂集》一卷、《景阳诗逸》一卷、《雑著》一卷、”《抱甕堂随笔》四卷、《代甓类钞》三卷、《噱录》六卷、《食破砚齐杂录》十卷、《一瓢泉谱》一卷、《古今体辨》一卷、《闻鸡录》三卷等。
从厉志的《白华山人诗集》可以看出,他与厉志亲如兄弟。从年龄上来说,比厉志小6岁。厉志出生于1783年,那么他应该是1789年出生,生活的时代大致在嘉庆与咸丰年间。比厉自芳的年龄稍大。
那么,厉氏的百字排行诗到底是谁写的呢?
光绪元年(1875年),慈北厉氏的二十二世孙厉铭铨在慈北厉氏二房坎墩房谱中抄录百字排行诗时,后面还有一段附记也抄录了下来:
“按:映川公所作百字诗,为后人编行之计。芳细绎之,必得后嗣以行字取名,即遇疏支派别者,皆可问名,而知尊卑,因名而分昭穆。原本‘姜’字,‘派’字,碍难取名,今酌改数字,以便日后閤族取名。非敢藐视旧章,妄为簒易也。并附原本备查。”
从这个“按”中可以看出,“按”是厉自芳所记。最早的厉氏百字排行诗是映川公厉玥所作,目的是为了后人按排行取名。若干年后,厉自芳看到这个百字排行诗后,对内容进行了仔细的梳理斟酌,目的是让后辈按行字更好取名,分清长幼尊卑。而映川公的诗中,有些字看起来用在名字中不太合适,很可能后辈因为这些字而很难取名,如“姜”字、“派”字等。所以,反复斟酌后,改动了几个字。厉自芳为了不引起别人误会,又说明这些改动并非藐视旧版,胡乱篡改,实在是为了后代取名方便的缘故。所以,他基本保留了旧版的原貌,改动的地方实在不多。可见,厉自芳是个非常谨慎的人。
映川公既中过举,又担任过一定的官职,且与诗人、史学家厉鹗过从甚密,势必也有相当的学问,而且曾因为东阳厉氏编写宗谱,请厉鹗写序,可见,他有一定的才学,在族中有较高的威望,又有一定的权力,所以由他出面来撰写百字排行诗,是非常合适的。而厉自芳有功名,有才学,还是个知县,为让排行诗传播更广,作些改动,族人也是欢迎的。可惜的是,根据慈北厉氏研究会的同仁反映,映川公的原版不知何时,被人撕去了,所以,留下来的这个“益远扬”版,应该是厉自芳改动过的版本。
那么,流行和使用更为广泛的“著景阳”版,到底是谁的杰作呢?我认为,厉得鹏修改的可能性比较大。其理由是:
一、厉得鹏的父亲厉常春,是武秀才。他文武双全,品质高洁,特别是在团结乡人、抵御海盗方面,功勋卓著,在当时的县里也赫赫有名,深得知县信任。而厉得鹏虽功名仅是“廪生”,但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著述丰富,知名度很高,颇受族人敬重,这个族人当然包括慈北,他比前两位与慈北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他来做重大修改,是完全适合的。
二、映川公也好,厉自芳也好,虽祖籍是慈北,但都在外地生活。一个长期生活在杭州,一个长期生活在义乌,后又在安徽当官。那么,他们撰写出来的百字排行诗,是推荐给全省各地厉氏取名之用,到了慈北和秀山还是要接受慈北、秀山厉氏族人的选择和审定。而由慈北秀山籍文才最高的厉得鹏出面润色是值得信任的。
三、上面已经介绍,“益远扬”版已经厉自芳改动,他不可能弄个新的版本。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厉得鹏。慈北厉氏研究会会长厉世忠认为,“著景阳”版是前一版,而“益远扬”版是后一版,而前一版是厉自芳改的。这个说法,我认为不妥。一是“益远扬”版的后面已经注明,这个版是经厉自芳仔细斟酌改动的,他何必还要去弄个其他版本?而一般的规律是,后一版要比前一版要好,如果越改越差,何必还改呢?我们从文字上研究一下,“著景阳”版改动地方的文字水平,要比“益远扬”好很多,显然,“著景阳”版是后一版。而从文字水平来讲,厉得鹏的写作经验比厉自芳丰富,厉得鹏有大量著作,而厉自芳好像还缺少这方面的记录。其次,后辈使用百字排行诗,也喜欢用文字比较好的,比较适合取名的,显然,后一版比前一版要好,所以大都纷纷选用“著景阳”版。如果后一版比前一版差,大家都不喜欢后一版,那么还要后一版干什么呢?
四、前面已经提到,舟山市的秀山乡北浦,是兰秀厉氏居住地。以前建有一座十分雄伟的厉家大祠堂。祠堂正中挂有一巨大匾额,上面书写的就是“著景阳”版的厉氏百字排行诗,后面还注明是厉得鹏所撰。后被秀山的厉家法先生收藏,但因文革破四旧,匾额最后不知所终。但是厉家法先生把匾额中的百字排行诗予以抄录,左边写有“厉得鹏撰”等字样。虽然,现在看来,厉得鹏是修改润色,写“厉得鹏撰”不是很妥,但起码可以佐证该版百字排行诗,是经过厉得鹏修改润色的,否则一般不会无中生有的杜撰出这样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