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影剧院琐忆
□厉敏
高亭影剧院是当时高亭镇乃至岱山县最令人瞩目的文化设施之一。它大约位于现安澜路口,长河的边上,也就是高亭镇与大岙农业队相邻的城乡接合部。它的周围,一边是高亭的民居,一边是大岙农业队的农田。这幢独立的建筑,当时看来是一幢非常宏伟的现代建筑了。这座带着西洋风格的建筑,正面方方正正,挑檐上竖着“高亭影剧院”几个行书的大字。
虽然左右两边的大门都可进入,但观众习惯从右边的门进去,只见一个狭长的大厅,墙上贴着一些电影海报,再往里走,又是左右两道大门。从大门往里瞧,影剧院院正厅空间很大,约有两三层楼高。地面呈斜坡,座位分左中右三块分布,中间的一块最大,记得共有八百个座位,有四条通道供观众出入。影剧院两边设有前后两个两开的大门,这门一般是不开的,主要用作观众散场的通道。影剧院里有个标准的舞台,有前后两道帷幕,顶上挂着各种灯光,演戏时用的是前面紫红色的青绒帷幕,报幕员就站在幕布前报幕;放电影时,则将银幕挂在中间这道帷幕上。
影剧院四周有围墙。如演戏或搞庆典,演员比较多,还没上场的演员都等候在舞台两边的门外。影剧院的前面是一块长方形的小广场,砂石路面;广场前边是一条马路,与安澜路相通。广场的两边,是两排玻璃橱窗,用作宣传之类的用途,这在当时算是比较时髦的宣传工具了。岱山文协成立之初会员们所写的一些诗歌、散文和协会的活动和情况介绍,曾多次借助这里的橱窗进行展览。因进出影剧院的观众多,看展览的人非常踊跃。我记得我展出的诗歌是我自己用毛笔抄写的,还配上几张照片放在作品中间,用作点缀。这是我们作品的最初发表,每当有熟悉的人看到展览后,都会跟我说,我看到你展出的诗和照片了,我当时听后非常开心。
我家的祖籍在秀山,但那里早就没有我们的房子了。我父亲从十五六岁起离开家乡,来到高亭老道头的杂货铺当学徒,刚解放人才缺乏,地方政府急招工作人员,能识文断字的父亲通过考核成为公务员。他与母亲结婚后,将秀山的三间房子拆掉,本想在高亭建房,但一直找不到地基,后来卖了屋料,在高亭小菜场边上买了三间房。没房的外婆、二舅和我家就一直住那。
我是在高亭出生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和高亭街上的几个邻居或同学在高亭港、小菜场、影剧院附近玩耍。当时也没啥供孩子玩的娱乐设施,无非是在海里游游,在海边钓鱼钓蟹,拿着弹弓打鸟,在菜场滚轴承车。有时,也去影剧院玩。那里场地大,白天大门大多开着的,也没什么人管。影剧院的设施都是固定的,也不怕丢失什么;最主要的是因电影放映后空气比较浑浊,地面瓜子壳、橘子皮之类的垃圾多,所以要经常通风、打扫。这给孩子们以可乘之机。
其实,影剧院也没什么好玩的,无非是在舞台上跑来追去,打打滚,拉拉幕布,在两边拉幕布的绳索上攀上爬下等。想不到后来,我还真的有两回与影剧院的舞台发生了关联。
我在高亭小学读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的体育教师是华德俊老师。其实,华老师教的主课是美术,体育是他的兼职,他的业余时间还会制作地球仪。他指导我们高年级学生,动手制作用石膏做的地球仪。先把石膏粉加水调匀,然后放入模子。取出已凝固的石膏地球模型,贴上一块块两头尖的地图,最后装上支架,一个地球仪就制作完成了。做好的地球仪还可以向外销售,赚来的钱当然归学校所有,但参加手工劳动的学生,学校也发钱奖励,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华德俊老师长得人高马大,他多才多艺,体育上、音乐上都比较在行。他在教学生一些简单体操动作的时候,发现我们的这批学生比较灵巧,这触发了他想成立一个校级业余体操队的想法。业余体操队起初共十余人,(后来不断有人加入)课余时间华老师指导我们练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头手倒立,前后滚翻,打剪子,空手翻,远越滚翻、跳跳箱,跳跳马、自由体操等,后来还请来了专业的教练。当动作做得比较熟练时,华老师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把我们拉出来表演了一下,居然引起了轰动。体操队被纷纷邀请参加校外的一些活动。在那个精神产品比较匮乏的年代,看到学生生龙活虎的表演,人们觉得颇为新鲜,从未见过,因此也使我们收获了不少赞誉。后来,在国庆日还搬上了高亭影剧院的舞台。我个子小,柔韧性好,比较灵活,又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也被选为体操队队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体操队还增加了一个表演项目“叠罗汉”。我被安排在最上层,当我站在第三层队员摇晃的肩膀上时,有点恐高的我真的被吓得两腿发软,差一点从上面坠下来。演出获得意外成功,队员们兴奋异常,表演结束后,还连连在舞台上翻起跟斗。
第二次与高亭影剧院的交集,是排演样板戏《沙家浜》选段。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我校每个班都要排演一个节目,我班的班主任刘镇年老师,他是清华的高材生,多才多艺,当时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想在这次演出中让我班露一手。他根据我班男生多的特点,别出心裁选取了《沙家浜》里“十八勇士”片段,然后精心编排,让我们十八个男生一起表演。因父母在这里工作,从杭州转班过来的张征宇同学,长得英俊、帅气,饰演指导员郭继光,获一致好评。而其他十七位同学也各有自己的角色,我扮演一名无名战士,只有一句台词:“指导员,指导员,小王同志昏过去了!”而“要学那泰山顶上一轻松”这首样板戏歌曲,是整个片段中的主旋律,既有领唱,又有合唱,这首歌我们练习了无数遍,十八个小战士唱得回肠荡气,铿锵有力,加上演唱时新四军“十八勇士”英武造型,在学校演出时受到师生追捧。后来被选派作为献礼节目和其他表演队的节目一起,在高亭影剧院舞台演出,引起不少轰动。演出结束以后,组办方让我们乘在汽车上,摆着“十八勇士”造型,在高亭街头参加游行,受到沿途群众的啧啧称赞。
当时,没什么文化活动,无非是几部样板戏,所以,影剧院成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场所。一旦有什么新的电影或演出,影剧院前总是人头攒动。影剧院左前方建有一间小屋,主要用来出售电影票,而戏票大都是分送给各单位的。我见过观众买电影票的拥挤热闹场景。几排购票者拥挤在一个一尺来方的窗口前,后面还有望不到尾的排队者,而几个不太文明的人居然趴在人家头顶,硬是从上面伸进几双手去购票。而一些小孩没钱买电影票,总是徘徊在电影院门口,趁检票的不注意,从人群的缝隙中溜进去;或者叫人把检过的票从里面递出来,然后掐着票根混进去。虽进到里面,孩子们没有座位,还要东躲西藏随时提防查票。等到电影放到过半,才放心站起来。
在动乱的年代,影剧院也是各派群众组织集会的场所,批斗会、动员会、誓死大会一场接一场。大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派代表正在召开群众大会。大会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要与另一派不共戴天,斗争到底。突然听到外面枪声大作,于是开会群众纷纷逃了出来,因为慌不择路,结果旁边的一块田畈到处是丢弃的鞋子,让人看了不觉好笑。
电影院的负责人是一位汪姓的经理,山东德州人,是一位老革命。这位老同志似乎当了二三十年的经理,没有升迁也没有降职,一直当到他退休为止。这位经理参加革命前在老家曾娶妻生子,解放后,又娶了一位妻子。后来老家那边知道了,也不追究他的责任,只是把一个孙子送过来,跟在他身边,当做儿子一般一边服侍,一边读书。他的后妻对这位孙子很不待见,比较狠心,小小年纪就让他干各种家务,完全像一个小男仆。我当时正好是那位男生的班主任,为他受到的不公和委屈唏嘘,同学们也很同情他。于是,大家秘密商议,凑钱将他送回山东老家去。这孩子从小干活,聪明伶俐,拿着地图顺利到达了老家。但没过多久,我们发现这孩子又回来了。家长说,与其一辈子当农民,还不如在这里吃点苦,受点气,但有个城镇户口,以后可以吃商品粮,可分配工作。相比之下,这对他的人生来说,还是划算的。孩子长大后,也在电影院工作,而且也当上了经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旧影剧院日渐破旧、落后,800座位也已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于是,有关部门决定在闸口的煤场建造新的岱山电影院。电影院的地址背靠一座小山,所以开工后首先要开山炸石,拓展地基。在这期间,我的姨夫介绍我到电影院工地去当雷管、炸药等危险物品的保管员,于是,我与电影院的那几位工作人员就成了熟人。